資源簡介 課題:第二節 氣壓帶和風帶 課時:一課時 時間:年級:高一 學科:地理 設計者 審核人:地理組學習目標 1.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2.結合資料,掌握理解大氣環流的形成因素 3.分析圖文材料,理解海陸分布對氣壓帶的影響學習重點 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學習難點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的影響教學過程 重點知識梳理【雙基預習】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大氣環流的概念?意義? 2.三圈環流的形成和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3.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 (1)三圈環流的形成因素: a 環流圈、 b 環流圈 、 c 環流圈 (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①氣壓帶(北半球) 氣壓帶名稱分布形成A 南北緯5°之間空氣受熱 C 高空空氣 E 近地面氣流 G終年寒冷,空氣 除赤道低壓帶外,其余氣壓帶在南北半球各有1個,關于赤道對稱分布,全球共7個氣壓帶②風帶(北半球) 風帶名稱分布風向BDF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半球各風帶風向與北半球不同,全球共6個風帶4.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1)原因: 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 (2)規律(北半球,與二分日相比):夏季偏 ,冬季偏 。 二、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 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1)成因: (2)分布 時間原因陸地海洋7月 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切斷 高壓中心1月 被大陸上的冷高壓切斷 低壓中心2.南半球氣壓分布:基本上呈 分布 3.季風環流 (1)含義:一年中盛行風向隨 有規律地變換。 (2)分布及成因 ①東亞季風區 ② 【反饋達標】 讀“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回答1~2題。 1.圖中氣壓帶甲的成因是 ( ) 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空氣堆積下沉 C.空氣受熱上升 D.空氣受冷下沉 2.關于氣壓帶的正確敘述是 ( ) A.地球上共有4個低氣壓帶,3個高氣壓帶 B.高氣壓帶都是由熱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氣壓帶控制下的地區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帶 D.由極地高氣壓帶吹出來的風都是偏北風 3.赤道低氣壓帶的形成原因是 ( ) A.氣流被迫抬升 B.受熱膨脹上升 C.氣流收縮下沉 D.氣流堆積下沉 (1)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是形成三圈環流的原動力。 ( ) (2)氣壓帶不是大氣環流。 ( ) (3)西風帶的盛行風向是西南風。 ( ) (4)冬季亞歐大陸上出現的高壓中心,切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 ( )教學后記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