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教學設計)附教學計劃及進度表目錄第一單元 感受中國古代美術名作 第三單元 土和火的藝術第1課 獨樹一幟的中國畫 第四單元 古城鎮美術文化考察第2課 異彩紛呈的中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 第1課 古城古鎮考察第二單元 情趣濃郁 能工巧匠 第2課 民俗文化第1課 剪紙第2課 編結藝術 第五單元 中國民間美術第3課 線材造型 第1課 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第4課 蠟染與扎染 第2課 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第5課 彩塑 第3課 我國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全 冊 教 案第一單元 感受中國古代美術名作獨樹一幟的中國畫【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及其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發展和完善的。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審美趣味,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樹立準確的審美觀。2、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將教材內容有機地轉化為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勵和相互合作中大膽想象,講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以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賞析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及其在不同歷史階段中的風貌,同時寓思想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難點:引導學生著重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傳統。【教學過程】:(一) 教師導入 (3-4分鐘)1、 由學生背詩,強調中國畫常把詩與畫相結合,尤其是中國山水畫更注重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2、切入課題《中國古代山水畫》(板書課題)欣賞 (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7-8分鐘)1、電腦平臺邊放音樂邊放映欣賞圖片,這些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圖片都作了簡單介紹,讓學生的視聽覺充分地感受美,欣賞美2、屏幕顯示圖片: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介紹中國山水畫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已作為人物畫的陪襯出現了。3、屏幕顯示圖片:隋 展子虔 《游春圖》——此畫是我國目前發現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軸畫,展示早期山水畫的基本風貌即青綠法,標志山水畫已獨立成畫科。4、屏幕顯示圖片 五代 董源《瀟湘圖》(水墨代表作)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青綠代表作)——比較倆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實物投影儀演示筆法上的幾種皴法) 這一時期的山水畫技法嫻熟,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把中國的山水畫推向了高峰。5、屏幕顯示圖片:明 戴進《風雨歸舟圖》 清 石濤《淮揚潔秋圖》——結合時代背景,介紹這一時期的繪畫風格,強調此時山水畫已發展成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主流。6、欣賞小結:歸納板書1-魏晉時期 萌芽2-隋代時期 獨立3-唐宋時期 高峰4-元明清時期 主流(三)重點欣賞(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畫作品)(10-15分鐘)1、通過 設疑 討論 解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來完成剛才的瀏覽欣賞相信同學對我國古代山水畫的發展脈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從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時你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再進一步去理解山水畫的內涵。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山水畫作品:2、電腦平臺顯示圖片: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南宋 馬遠《寒江獨釣圖》,元代 倪贊《六君子圖》。3、搶答題:小組討論搶答(1)這三幅畫在選材和表現手法上各有什么異同(2)這三幅畫分別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3)你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重點欣賞小結:剛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細的觀察畫面,而且還能深入畫的內涵,講出具有一定水準的主觀感受。這段時期的山水畫確實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你看從北宋的無我之境到南宋的詩畫結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義深遠。欣賞這些繪畫作品確實讓人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欣賞我們家鄉的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局部(四)小組比賽 (10-15分鐘)1、展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及提示要點。2、小組成員根據提示共同欣賞討論,小組長執筆記錄,教師巡堂組織并指導。教師總評課后總結與反饋異彩紛呈的中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教學目標: 1、背景:豐富學生的閱歷,積淀專業修養,提高審美能力。 2、要點:①知道中國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現形式。 ②了解中國古代雕塑發展歷程。 ③對其代表作品欣賞,了解其藝術特點。 3、教學重難點:古代雕塑呈現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賞。 五、教學過程:創設問題情景,導入探究課題:用多媒體展示樂山大佛的圖片,提問1、 你知道雕塑的名字嗎?說說有關信息。 2、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頭、金屬、泥土、木頭等。) 3、 雕塑和繪畫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實在體積的形象,我們用手就可以摸得著。) (一)雕塑的涵義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在實在的三維空間內占據一定的空間位置塑造可視的靜態藝術形象的一個藝術門類。作為雕塑作品而言,三維空間的體積是其藝術語言最根本的東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進、凸現、間隔、斷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盡管雕塑也可以實現由三維到二維空間的轉換,但是立體空間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二)雕塑的種類 下面兩件雕塑作品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從表現形式可分為圓雕、浮雕(這里將浮雕和圓雕以概念結合實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 (三)想一想: 怎樣欣賞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通過感受、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形象美、材質美、藝術性) ⑴教師板書: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 ⑵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探究 教學活動1、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產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會里,帝王、貴族為了鞏固他們的統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而盛行厚葬。在他們的陵墓區里,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成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最重要的部分。 欣賞:中國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賞任務: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師提出問題:①說 一說:霍去病墓石雕的藝術特點 ②學生討論,回顧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作回答。 形體單純、古樸,構思獨特,氣魄雄偉,力量沉厚。作者通過巖石的自然形態,產生聯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鑿一錘,極富藝術創造力。教學活動2、中國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產生的原因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段長期分裂割據的時期,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自然地會向往有一個能解放他們的救星出現統治者也需要一種法寶來證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當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這樣出現了。因此當時的統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開鑿石窟雕造佛像。 欣賞任務:我國四大石窟簡介 在我國,自魏晉、十六國和南北朝開始鑿的石窟有15處,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個石窟群: A 甘肅敦煌石窟B 甘肅天水城東麥積山石窟 C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岡石窟D 河南洛陽市南郊的龍門石窟 (四)教師總結 1、陵墓雕刻產生的社會原因:是帝王貴族為鞏固他們的統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盛行厚葬而產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產生的原因:在戰亂的年代,人民要尋求得到解脫的精神支柱,統治者要尋求鞏固政治的理論根據。佛教恰恰提供了這樣包治百病的精神藥方。隨著佛教的傳播,石窟雕刻得以產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發展歷程和藝術特點 時代特點:在什么樣的特定社會環境里,就有什么樣與之相適應的作品的出現。沒有游離于時代背景之外的藝術。如陵墓雕刻與佛教造像。 民族風格:古樸莊重、深沉雄大、氣魄宏偉、想象神氣、富于審美理想,是中國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點。 六 課后拓展作業(網上查閱) 查閱《秦始皇兵馬俑》《斷臂維納斯》的相關資料,試比較它們的藝術特點。 第二單元 情趣濃郁 能工巧匠剪紙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了解剪紙的發展歷史,感受傳統剪紙藝術的審美特征及其文化內涵,豐富自身的審美體驗。掌握剪紙的方法和步驟,體驗剪紙的樂趣。過程與方法:欣賞剪紙作品,了解剪紙藝術的主要特征。嘗試制作剪紙作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剪紙作品中蘊含的民間文化,激發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欣賞不同風格的.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表現形式和悠久歷史,掌握剪紙作品的制作技法。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分析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紙作品,將剪紙作品融入生活。三、教學策略結合作品賞析,講授剪紙的起源,及其蘊含的民間文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不同地域的剪紙作品所傳達的寓意。組織學生分類地域剪紙作品,結合演示制作合作完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紙。結合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改造,用剪紙作品來裝飾美化生活,將剪紙作品融入生活。四、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剪紙》 年級 九年級上 執教 張佳娜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含過程與方法 ) 設計目的和說明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索相關材料,1.生活中用剪紙作品裝飾的物品。2.剪紙作品3.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臺燈.鐘表.筆筒等) 通過搜集生活中的剪紙作品來理解分析新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對剪紙相關知識有一個初步認識。情境導入 魔術串燒:《飛雪迎春》 教師通過動作魔術表演,邊唱邊從身后變出剪紙雪花作品,吹送到學生中去。 引出課題:《剪紙》 通過魔術串燒表演,創設情境。利用北方民間貼窗花的習俗,將學生帶入到民間剪紙藝術世界,揭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追根溯源 看看議議 1.欣賞《對馬》《對猴》兩幅南北朝時期出土的剪紙團花作品。了解我國最早期剪紙藝術。 2.走進庫淑蘭老人的家,認識我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庫淑蘭,欣賞近代剪紙作品。 3.猜一猜北方剪紙作品《回娘家》,出自誰手?(作者:胡錦濤) 4.看一看南方剪紙作品。 5.議一議南北剪紙的風格差異。 了解早期剪紙藝術,近代的剪紙大師及作品,以及欣賞胡錦濤創作的作品,學生感到剪紙藝術作為我國傳統藝術,具有的獨特魅力和國家的重視,作為炎黃子孫應該更好的繼承。傳授新知 基礎學習 1.剪紙的概念:剪紙是作者運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用紙進行剪.刻.鏤空等藝術加工,使之達到造型目的,成為有裝飾情趣的平面造型藝術品。 2.剪紙的題材:人物.動物.植物.風景.吉祥圖案等。 3.剪紙的樣式:窗花.喜花.鞋花等 4.剪紙的分類:單色剪紙.彩色剪紙 結合以上剪紙作品的賞析,學生嘗試總結剪紙的概念。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引導學生動手將剪紙作品按不同的題材.樣式.創作形式分類,通過實踐加深理解和認識。教師示范 邊學邊練 教師演示:(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十二生肖中的任何一種生肖動物,進行演示制作剪紙) 學生總結剪紙的制作方法: 1.起稿:構思確定后,起稿布局,對畫面進行具體描繪。 2.剪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器訂好。剪刻順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 3.粘貼:剪刻完畢后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于保存。 基本紋樣練習,安全提示: 1.嘗試折疊剪紙---雪花的剪制,體驗折疊剪紙及剪紙的不同紋樣的裝飾美。 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學生從易學的折疊剪紙開始,便于掌握剪紙的操作技法。合作探究 實踐操作 教師提供東北八大怪民俗內容介紹 引導學生分析北方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八大怪剪紙作品,將剪紙作品融入生活。 拓展欣賞 融入生活 1.帶領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創意剪紙作品。 2.請學生出示課前尋找到的廢舊物品 3.分析創意運用剪紙作品美化改造,裝飾生活。 通過賞析,加深學生的審美體驗,直觀感受剪紙的藝術特色。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做到創新的繼承我國的傳統藝術。 課堂總結 剪紙是我國非物質文化,小小的紙張,通過巧手的剪紙,承載著中國的文化內涵。同學們,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驚嘆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的同時,老師相信充滿智慧的你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一定能具有創新的繼承和發揚我國這項傳統藝術。 給學生更多的鼓舞與啟迪,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高尚愛國主義情操,使學生能具有創新精神的繼承傳統藝術。編結藝術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 1.出示北京申奧標志,討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什么圖形。為什么申奧的標志要選擇中國結,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教師展示用中國結裝飾的生活物品,如扇子、手機、筷子、車飾等,還有身上穿的民族服飾上的結飾,如盤扣、腰帶等,它們給我們帶來了濃濃的中國氣息,是我們炎黃子孫揮之不去的中國情結。北京申奧標志掛圖、用中國結裝飾的生活用品。 二、略談結的來歷與意義 1.師生互動,用最快的速度打一個結。 2.觀察比較師生打出的不同結形,有活結、死結、蝴蝶結等不同結形,哪一種更美觀,哪一種更實用。 3.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義的。遠古先祖在文字發明之前“結繩記事”、“以繩德厚”;有文字之后,“結”與“吉”同音,它承載著我們對親友真摯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種色線、色繩;黑色展板、珠釘或吸鐵石,展示學生打的不同結形。 三、平結的編結法 1.平結是一種古老、實用的結形,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又有平穩安定之意,用途廣,常用來做手鏈、項鏈、門窗等物品。 2.示范,老師帶著學生編幾個來回。 1)固定中間的兩根主繩; 2)在需編結處穿上副繩,并打一結固定,使主繩,左右各有一根副根。 3)右繩與左繩相交后從后面繞過主繩,壓住左繩穿出。 4)右繩繞在主繩上,并壓住主繩; 5)左繩與右繩相交,從后面繞過主繩,再從主繩與右繩形成的圈中穿出; 6)拉緊,繼續下一輪編結。 3.編完之后,剪斷余線。用打火機燒副繩尾部,趁熱抹在主繩上固定。 4.裝飾玉珠、木珠、銅錢、瓷珠等飾物。 黑色展板、泡沫板、對比 色絲繩、珠釘、打火機、 小飾物、平結編結步驟圖 (如條件許可在投影儀下操作,學生能看得更清楚)。 三、學生制作 1.選擇自己喜愛的色繩及飾物。 2.構思怎樣編,在什么位置裝飾什么樣的飾物,怎樣穿插、固定。可以畫幾個草圖,做到心中有數。 3.編制完成,教師指導并及時解決問題。 泡沫板、珠釘或大頭針、色繩、飾物、剪刀、打火機。 五、展示總結 1.展示部分學生作業,學生互評、師評。 2.出示用平結編成的動物圖案、蜻蜓結、表鏈、發夾、小型壁掛或背包,引發學生繼續嘗試、創造的興趣。 3.布置下節課的課前準備 黑色展板、學生作業、用平結編成的其他物品。線材造型教學目標: 1、通過利用可彎曲的線材(舊電線)的造型創作,體驗線材人物、動物造型設計要素和制作方法。 2、床頭小擺設的設計制作練習,發現和感知生活的美,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點:從貼近學生生活的角度,選擇創作題材。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在動手中創作,在創作中動手。 教學準備: 教具——示范作品,鉛筆,線材藝術作品圖片資料。 學具——電線或鐵絲,圖畫紙,鉛筆。 教學過程: 引導階段(聯系生活,以講述方式導入新課) ①在地球上和我們工處一個家園的美麗鄰居——動物。有些已瀕臨著滅絕的命運。增強學生維護生態平衡愛護好身邊的小生靈。讓學生認識到如果人類再不愛護動物,會造成怎么樣的后果。 ②要求學生描述他們最喜愛的動物,包括形狀、構成等 展示一組線材工藝作品,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結合線材作品引入。 二、講授新課: (1)請學生分組研究課本中的動物、人物線材作品,分析并找出作品的創作思路和制作方法。 (2)用一筆畫的方法,抓住動物、人物的形象和動態,在圖畫紙上繪圖。 指導要點: 1、可參考用線描繪的動物、人物圖案資料,按立體造型表現加以改進。 2、完成繪圖,用電線進行創作時先要考慮線的首、尾如何處置得更巧妙。 3、未創作成功的作品,將線拉直后再重新創作。 設計和制作時,要考慮重心問題,作品完成時能平穩站立,有較好的穩定性。 4、由于電線較長,教室空間較狹窄,制作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把電線兩頭折卷彎曲呈圓滑狀,避免發生被電線切斷處劃傷的意外事故,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課堂練習: 用廢棄電線按一筆畫的畫稿制作線材動物作品或臨摹書中的作品。 四、展示講評(小結): 交流展示作業,師生、學生之間共同評述作品的優缺點,總結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法。蠟染與扎染學習目標:了解扎染和蠟染的基本原理,體會扎染和蠟染特有的藝術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靈活應用扎染、蠟染工藝進行簡單的藝術創作,以此傳達自身的審美意識,發揮藝術創造個性。在學習中使學生感受傳統工藝所特有的藝術魅力從而產生對傳統工藝的興趣、認知。感受扎染、蠟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了解扎染和蠟染的制作工藝教學難點:感受中國傳統手工藝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教學方法:欣賞、講授、觀摩制作過程教學用具:課件、錄像教學過程:扎染工藝在大理,扎染制品主要用于服飾和各種家庭裝飾用品。大理的扎染圖案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和花卉。染制的圖案形象生動,暈紋自然,藍地白花,青里帶翠,呈現素雅凝重之感。特別是大理古城,大街小巷擺滿了色彩艷麗的各種各樣扎染裝飾品,以及服裝、鞋帽等制品,為風景如畫的高原小城平添了幾分美麗的色彩。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仍保留這一古老的技藝。現在扎染普遍應用在壁掛、家居用品、以及服飾上面。其色彩艷麗,古樸、新穎,有一種田園的質樸,回歸自然的感覺。深受國內外友人的歡迎和喜愛。一、扎染簡述扎染又稱絞纈,是一種古老的采用結扎染色的工藝,也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在染色前將織物或折疊捆扎或縫絞包綁,然后浸入色漿,在染色過程中由于織物受到輕重、松緊不同的壓力,色漿浸滲于織物紋理中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可產生深淺虛實、變化多端的色暈。 二、扎染的藝術風格扎染以藍白二色為主調所構成的寧靜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對比來營造出古樸的意蘊,且青白二色的結合往往給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與寬容更體現在扎染的天空中。染成的圖案紋樣神奇多變,色澤鮮艷明快,圖案簡潔質樸,且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體現了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整體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輝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三、欣賞扎染制品扎染壁掛、扎染桌布、扎染窗簾、扎染門簾、扎染圍巾、扎染面料、扎染服飾等四、扎染的制作工具和材料1、 材料:真絲、棉布、棉線、麻繩、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促染劑、固色劑等。用于扎染的織物一般用薄而精細的面料,這樣染出的成品手感柔軟,光澤度也好。2、 工具:縫衣針、剪刀、線、電爐(加熱器)、量杯、天平、搪瓷鍋、碗、木夾、熨斗攪拌棍、水桶、膠手套等。五、扎染扎制的基本方法(一)捆扎法捆扎法是將織物按照預先的設想,或揪起一點,或順成長條,或做各種折疊處理后,用棉線或麻繩捆扎。(二)縫絞法縫絞法可形成線狀紋樣,可組成條紋,可制作花形、葉形。用大針穿線,沿設計好的圖案在織物上均勻平縫后拉緊。這是一種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現設計者的創作意圖。平針縫絞法 (2)卷針縫絞法 (三)夾扎法夾扎法是利用圓形、三角形、六邊形木板或竹片、竹夾、竹棍將折疊后的織物夾住,然后用繩捆緊形成防染,夾板之間的織物產生硬直的“冰紋”效果。與折疊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豐富的色暈。 (四)綜合扎法將捆扎、打結扎、縫絞及夾板等多種技巧綜合應用,不同的組合可得到豐富多彩的效果。六、扎染的染制方法煮染法 將扎好的織物放入染鍋內沸煮達到高溫染色的效果。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與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易溶于水,適染棉、麻、人造絲、絹類。酸性染料色彩鮮艷,易于拼色,最適染動物纖維。工藝程序:溶解染料-->放入織物-->煮染30分鐘-->沖洗晾干七、欣賞扎染的制作過程學生通過看錄像,了解扎染工藝的制作過程。欣賞兒童扎染制作。 蠟染工藝一、蠟染簡述蠟染,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于布后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二、蠟染的藝術風格由于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于制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蠟染的冰紋就是它讓人們為之贊美不絕的性格特征。那種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象冰花,象龜紋,妙不可喻。同樣圖案的蠟畫布料,浸染之后,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決不相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亦夢亦幻。 三、蠟染的現狀和存在形式目前的蠟染,大體可以分三大類:—類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民間藝人和農村婦女自給自繪自用的蠟染制品,這一類產品應屬于民間工藝的范疇。另—類是工廠、作坊面向市場生產的蠟染產品,這一類產品應屬于工藝美術的范疇。第三類是以藝術家為中心制作的純觀賞型的藝術品,也就是“蠟染畫”。這三大類蠟染同時并存,互相影響,呈現出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這種復雜的、多元化的現象在藝術界是少見的。蠟染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在不斷創新,民間蠟染走向現代的蛻變,既是當代蠟染藝術家大膽探索、積極創新的結果,也是具有強大內在生命力的民族民間藝術求存圖變、回應時代挑戰的必然選擇。主要形式有蠟染壁掛、蠟染信插、蠟染桌布、蠟染服飾、蠟染小品、蠟染畫等。四、蠟染的工具與材料1、布料:棉布、麻布、棉綢。 2、蠟料:白蠟、蜂蠟、蠟燭等,加熱溶勻后使用。 3、染料:天然染料,直接染料4、繪蠟工具:蠟刀、油畫筆、排刷等。5、其它工具:天平、量杯、溫度計、塑料手套、攪拌木棒、搪瓷碗、盆或桶、可調溫電爐、電熨斗等。 五、蠟染的制作過程(1)設計圖案。在布上把要染的圖案畫好。(2)溶蠟。把蠟(或蠟燭)放到小鐵罐里,放到電爐上加熱,把蠟溶開成水漿狀,并在上蠟過程中一直加熱。(3)封蠟。用毛筆點蠟水,在畫好圖案的棉布上,按圖案需要涂在防染部分。著蠟必須透過織物,并保持一定厚度。(4)冰紋處理。上完蠟后,進行冰裂紋的處理。 (5)漂染。根據不同染料配方配成染液,將好蠟的織物放到缸里浸染,并用木棍攪動它,使布料更好的著色。取出沖去浮色,待脫蠟。(6)脫蠟。染過色的織物經水洗后,可用電熨斗脫蠟法也可用皂煮法進行脫蠟。(7)漂洗。大部分的蠟去掉后,用水沖洗棉布,晾干熨平即可。 六、走進中國著名的蠟染之鄉,走進手工作坊,去感受那里的蠟染制作工藝。學生觀看錄像,了解蠟染工藝。七、兒童題材蠟染作品欣賞 作業:上網搜集有關扎染、蠟染的相關資料和圖片,下次上課在班級中相互交流彩塑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教版第二單元第五課內容。屬于造型 表現領域,本課內容主要是創作課,上節課同學們已經了解各個時期彩塑的人物特征,在彩塑制作技藝和藝術風格上有很強的認知。了解和研究制作彩塑,對學生了解中國彩塑工藝水平,學習傳統工藝制作技藝,進而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創新能力,有著重要意義。二、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設計基礎薄弱,專業素養不強,對枯燥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本課教學設計遵循循序漸進、寓教以樂的教育理念,首先以傳統彩塑的制作技藝和風格特色為新知,然后通過實踐創作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對彩塑的學習,了解彩塑藝術特征和大概的制作流程。2.能力目標:通過對彩塑的欣賞和實踐創作,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動手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對優秀傳統工藝的學習,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彩塑的制作工藝和風格特征。2.教學難點是:彩塑的人物特征表現。五、教具學具準備:1.教具準備:相關課程圖片,畫具,泥巴,雕塑刀,毛筆等。2.學生用具準備:課程相關資料,泥巴,雕塑刀,調色盤,水桶,軟長刷,噴水壺,敲打泥巴的木板,毛筆,舊布等。六、教學方法:九年級學生對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更愿意接觸新事物,樂于參加實踐活動,因此,在保證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逐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發現,動手實踐。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一)營造情境法。借助現代多媒體方式,將同學們引入彩塑輝煌的歷史文化氛圍中,為上好課做鋪墊。(二)探究討論法。在老師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培養獨立思考和承擔能力。(三)講練結合法。講解與練習結合,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體會樂趣,表達真情實感。七、教學過程: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人數以及學生學具是否帶齊。)2.導入新課,激發興趣。播放有關人物彩塑的圖片,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本課主題。3.新知講授,突破重點。(1)解釋彩塑的定義及利用多媒體視頻討論彩塑制作工藝。(2)教師分享博物館里的人物彩塑圖片,同學們自由欣賞作品,以小組形式討論彩塑風格特色及成因。教師小結。展示教師制作的彩塑作品,通過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加深理解。突破重點。(3)展示幾件古代彩塑圖片,小組討論后派出一位代表做講解員,嘗試描述對作品的看法,教師補充。突破難點。4.學習彩繪方法。讓學生看著教材上的彩繪人物的基本步驟,跟著老師一起試試怎樣制作,熟悉基本步驟。確定彩塑人物的內容和形式:是單人的,雙人的還是綜合的,是站的,坐的還是運動的。和泥至熟。塑造出基本形態,概括性要強。添加形象。刻畫要精致。上色(待干)。5.學生練習彩塑人物。1.布置比賽要求和衛生要求。2.教師個別輔導,隨時表揚膽大而心細的學生,糾正存在的缺點。6、作業展評。1、鼓勵學生自告奮勇展示作品,對設計的彩塑談創意,談思路。2、學生互評,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提出改進意見,再改進。)3、教師激勵評價,為獲獎者頒獎。(創意獎、合作獎)評價時尊重個體差異,以鼓勵為主,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7、本課小結。(3分鐘)1.以學生自我評說,教師補充總結的形式,回顧本課重、難點。8、課外拓展。(1分鐘)整理收集學生的作品,辦一次小型班級展覽。此活動可以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是一種靜態的反思、評價方式。第三單元 土和火的藝術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古今中外陶瓷藝術家的作品,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藝術獨特的藝術魅力,了解陶瓷的相關知識,體會陶瓷藝術不同的造型語言和風格各異的表現形式。2.自主搜集陶藝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藝的美。運用多種塑形和裝飾手法進行創作。體驗陶藝創作為自己帶來的美感與獨特的表達方式。3.通過欣賞及表現,使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對陶瓷藝術的關注和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學情分析美術課程標準要求,“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九年級學生已經具備獨立造型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造型表現方法,還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在“造型·表現”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重點難點重點:了解陶瓷的相關知識,體會陶瓷藝術不同的造型語言和風格各異的表現形式。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幾種基本技法,并運用基本技法創作一件陶藝作品。難點:學生能夠自主分析鑒賞陶瓷藝術的特點和具體作品的獨特表現方式,感受陶藝創作與生活的關系,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教學過程活動1【活動】課前準備課前搜集陶藝的相關資料,準備陶藝創作的相關工具如泥刀、墊板、陶泥等,用于陶藝造型和裝飾的各種輔助材料,例如木棒、牙簽、鐵絲、竹筷、粗紋抹布等。活動2【導入】提問導入出示英語單詞“china”提問:這個單詞什么意思?還有什么意思?中國享有盛譽的陶瓷藝術,在世界發展史中,寫下了許多光輝燦爛的篇章。英文“China”,既指中國,又指瓷器。它以我國古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影響著世界,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由陶到瓷,陶瓷藝術包含了我們人類最為親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這些最為質樸的材質為藝術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獨具魅力的藝術領域──《土與火的藝術》引出課題:《土與火的藝術》活動3【講授】探究階段1.陶瓷藝術是土與火的藝術,它是將陶土或瓷土用水調和后,根據使用或欣賞的要求,按照美的規律設計,制作成型后干燥,經火燒制后制成陶器或瓷器(PPT出示陶瓷作品)。2.陶瓷藝術發展史中國的陶瓷發展歷史悠久,早在一萬多年前中國已出現并使用陶器。瓷器是中國的發明,商代就出現原始青瓷,東漢時期已經燒制出比較成熟的瓷器。中國瓷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新的創造,并傳入歐洲,因而中國也被譽為“瓷器的母國”。(視頻展示陶瓷藝術作品和陶藝制作方法)。3.欣賞比較,找出陶器與瓷器的區別?種類 胎體質地 胎體顏色 燒成溫度 釉陶器 胎體不透明,質地較松,氣孔率較高,吸水率較高,質地粗糙含少量雜質 多呈灰色、赭色、土黃色 800~1200℃硬度差,敲扣聲發悶 分無釉陶和釉陶瓷器 胎體半透明,質地堅密,氣孔率較低,基本不吸水,質地細膩不含雜質 光亮潤澤,多為白色和淡米黃色 1200℃以上,硬度較高,敲扣聲清脆 表現一般都掛釉4.陶器成型的基本方法。(1)制泥的方法:拍、壓、搟、切。(2)塑型的方法:A.泥條盤筑成型B.泥板成型C手捏D拉坯5.教師示范學做泥條盤筑成型的陶罐。(1)搓泥條。將調和好的泥放在一塊平板上,將其搓搟成泥條。(2)根據需要準備數根泥條。(3)用拍和壓的方式制作所需泥板。(4)在泥板上找出陶罐底部泥板的大小位置,用刻刀將其切出。(5)將已經準備好的泥條盤筑在底部泥板之上。(7)將局部進行粘合,調整出陶罐的造型。教師:你學會了嗎?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嗎?6.(PPT圖片展示)學習泥板成型制作方法和手捏成型制作方法。學生自學體驗,不同方法的泥塑成型制作工序。7.(視頻展示)欣賞拉坯成型制陶方法。活動4【練習】教學練習教學練習選擇今天學習的泥條、泥板、手捏陶藝成型法之一,嘗試練習創作一件有趣的小陶藝作品。1.作品要求:(1)作品要構思新穎、設計獨特;(2)作品能體現出一定的風格;(3)給自己的作品起一個寓意深刻的名字。2.學生嘗試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合作完成陶藝創作。注意事項:(1)用水的多少;(2)重心的掌握;(3)手各部位的作用。展示與評價:1.學生展示各組作品。2.作品故事:學生講解作品的造型以及含義等,還可以講講創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和有趣的故事。3.作品評價: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探討改進的方法。板書設計: 第四單元 土與火的藝術一、 陶藝之美二、 中國陶藝三、 陶瓷辨別第四單元 古城鎮美術文化考察古城古鎮考察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我國古城古鎮建筑藝術,了解我國古代建筑的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類別以及對古城古鎮的保護。⒉ 通過欣賞我國古城古鎮建筑藝術,提高對我國古代建筑的欣賞感受能力。⒊ 了解我國古代建筑的類別。 培養對我國古代建筑的欣賞感受能力,能夠從外觀、結構、布局、裝飾、類別來欣賞祖國古代的建筑藝術培養學生對我國建筑以及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學情分析經過兩年的初中美術學習,九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并且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適當的手段和方法表達自己的學習體會,所以學生對古城古鎮的考察有新鮮感和興趣。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我國古城古鎮建筑的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教學難點對我國古城古鎮建筑的欣賞感受能力,能夠從外觀、結構、布局、裝飾、類別來欣賞祖國古代的建筑藝術。理解中國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豐富性,民俗的構成.養成與傳承。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一、引入新課教師活動:同學們心目中最古老的城市有哪些?想不想了解和考察一下這些城市?觀察探索,點出建筑有些同學游覽過很多名勝古跡,有誰注意到它們的建筑特點。讓我們來觀察一下世界著名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組成?你還發現什么地方有這些特點?學生活動:師生交流發言學生回答巴洛克式:圣卡羅教堂拜占庭式:基督教教堂;伊斯蘭建筑哥特式:米蘭大教堂;活動2【講授】二、講授新課教師活動:(1)請同學們結合幻燈展示及課本圖片,根據自己的愛好欣賞各種古城古鎮建筑。四人一小組交流一下自己對古城古鎮建筑的感受。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交流的感受言。(2)欣賞古城古鎮建筑的外觀造型 同學們觀察一下我國古代建筑的“外觀造型”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從課本中找出答案來讀一讀。 “屋頂 、門窗、墻壁等建筑物的構件上” 說一說,各個部分的造型特點。(3)欣賞建筑結構 同學們說一說我國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讓我們走近古建筑找一找它的特點。(4)欣賞群體布局 同學們來看一看,這些建筑都有一個什么共同點?(5)結合中衛高廟同學們分組從課本中找出在建筑中所包含的藝術內容。體現在經歷漫長歷史所積淀下來的文化上如一些建筑物上的匾額、楹聯以及當地的民間藝術等。請同學們看一下如:額枋上的匾額、柱上的楹聯。同學們說一說在古城古鎮中加上各種藝術手法的效果是怎樣的?請每個組來說一說。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探究。(造型美麗、色彩繽紛)小組探究、交流、發言。讀一讀課本中的小辭典。學生找出隔扇、抱鼓石、斗拱、瓦當、鋪地、窗欞、柱礎、馬頭墻等等,了解建筑的基本特點。小組討論交流,總結,整體了解古建筑的建筑構件。了解群體布局特點。查找小辭典(匾額、楹聯)小組探究討論古城古鎮民間藝術特點,談談自己看法。我國古建筑綜合運用了繪畫、雕刻、書法等藝術表現手法。活動3【活動】三、隨堂練習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一下古城古鎮建筑寫生步驟:1.觀察理解2.確定構圖3.主體為先,背景及其他環境嘗試用自己喜歡的藝術表現手法或寫生或攝影等手段來展示古城古鎮的美創作繪制。學生活動:學生練習寫生活動4【活動】四、展示評價教師活動:(6)請部分同學展示作品,其他同學認真欣賞,選擇你最喜歡的作品,并告訴我們你喜歡它的理由!學生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喜好評價作品活動5【活動】五、展示評價教師活動:(7)在你的家鄉有古鎮嗎?想一想怎樣保護這些古城古鎮,寫一份200字小專題。師:我國古城古鎮建筑,由于歷史上天災人禍的原因,現以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有的以不復存在。如今政府已經意識到古城古鎮保護的重要性。學生活動:小組討論,我們能為保護古城古鎮做哪些工作。學生課后收集材料,開發創意,增強對古城古鎮保護的意識。活動6【活動】六:課堂小結教師活動:今天,我們了解了古城古鎮的建筑,這些建筑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范圍,都是最偉大,最優秀的建筑,都永遠令我們驕傲,可以看得出,我們中國幾千年的輝煌。學生活動:通過學生總結,培養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增強愛國主義情操。民俗文化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參加本次活動,讓學生知道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初步了解春節、端午節的由來、習俗活動、美食等一些相關知識和我國傳統節日的研究內容。引導學生圍繞我國傳統節日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手段(如上網、查閱書刊、詢問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有計劃做事及能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師生交流、分析、歸納,等活動來初步感受、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及研究的內容與方法,初步構想計劃。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參加本次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祖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從而提升對祖國的認識,激發學生活動興趣,發展學生對生活的熱情。教學重難點: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教學過程:一、猜謎導入: 走進中國傳統節日二、整體感知: 請按照農歷時間順序,說出我們當地的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春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四月份:清明節 七月初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冬月:冬至 臘月初八:臘八節三、自由交流:講講你最喜愛的傳統節日,它會讓你想到哪些詩詞、故事。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討第一板塊:端午粽飄香1、端午節的由來紀念屈原說; 紀念伍子胥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2、端午節習俗賽龍舟 吃粽子 插艾第二板塊:春節知多少1、了解農歷新年的意義與典故它起源于原始社會的“臘祭”。人們經過一年辛勤勞動,在歲尾年初之際,用農獵收獲物來祭祀眾神和祖先,以感謝大自然的恩賜,逐漸形成了慶祝歲首的風俗。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2、了解農歷新年傳統食物的意義例如: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3、認識春節傳統習俗活動祭灶 掃塵 春聯 年畫 年夜飯 守歲 爆竹 拜年4、下面的對聯適合哪個行業?大地回春錦繡河山添新貌 萬象更新風流人物數今朝學海無涯勤可渡 書山萬仞志能攀但愿世間人無病 何愁架上藥生塵兢兢業業育桃李 勤勤懇懇做園丁遠求海內珍藏本 快讀人間未見書5、討論: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不少西方節日也隨之傳到中國,例如圣誕節、愚人節,作為中國人的你,更愿意過什么節日?五、小結節日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它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我們在這個傳統文化氛圍下生活,種種民俗、節日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的言行舉止。節日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歷史,擁有燦爛輝煌的民族傳統文化。今天我們所了解的也僅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讓我們走出課堂,繼續去探索,去發現。六、布置作業:以小組為單位,探尋節日起源,搜住有關清明、中秋、重陽等節日的傳說、故事。第五單元 中國民間美術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能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與范圍,并掌握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材料及其實用與藝術的審美價值,初步了解民間美術作品獨特的藝術表達方法,體會民間美術的寓意性、實用性等藝術特征。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賞析、交流、討論、展示等方法,了解并掌握民間美術的相關知識及其藝術價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中國民間美術、弘揚民間美術精華的熱情,培養學生對民間美術與現實生活的熱愛。【教學重難點】重點:明確民間美術的概念并能區別民間美術的主要分類、材料及其造型特征。 難點:體會民間美術作品的玩賞性、實用性與民俗性,感受民間美術作品蘊含的吉祥寓意。【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提問法、討論法。【教具準備】八年級上冊美術課本、課件PPT、民間美術實物等。【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播放端午節的視頻,以視頻的形式導入,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并引出本課的課題,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根據我們所學的美術知識思考視頻回答問題,并板書(中國民間美術-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1.視頻采用的哪種表現形式?2.這種表現形式屬于哪種美術?二、發展階段1、師:我們已經了解了民間美術中的其中一種,那同學們還知道本地有哪些 生:年畫、刺繡、風箏、玩具、木偶、皮影、陶瓷、印染等。〈1〉剪紙展示剪紙的圖片,并結合我們第二單元學過的知識對剪紙進行賞析,有單色剪紙、套色剪紙等。〈2〉年畫師:中國木版年畫的著名產地有山東楊家埠、天津楊柳青、四川綿竹、江蘇桃花塢、河北武強、河南朱仙鎮等,所產年畫各具特色。木版年畫的題材充滿祥和、幸福的寓意,深受勞動人民的歡迎。民間年畫始終發揮著渲染氣氛、裝點環境的重要作用。問題:賞析山東楊家埠、天津楊柳青、河南朱仙鎮、江蘇桃花塢四地的年畫作品并讓學生課后探索這四個地方的年畫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刺繡師:看過了年畫,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刺繡,刺繡是運用色彩在紡織品在塑造形象的傳統手工藝。中國刺繡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至今仍然是中國重要的工藝美術品種。民間刺繡多用于服飾、鞋帽等服飾和被、帳、簾等日用品的裝飾。欣賞各種刺繡作品,體會刺繡在不同地方的運用,最后欣賞《獅子滾繡球挽袖》作品,體會民間刺繡的精美。〈4〉玩具生:讓學生回憶兒時有哪些玩具 師: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各種玩具伴隨長大的,我們的民間玩具歷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過加工制作,使之成為精美的民間藝術品。欣賞圖片布老虎 、草編玩具、風箏、泥玩具等。播放視頻:濰坊風箏,了解濰坊風箏的文化。問題:1.濰坊的代表性風箏?2.濰坊風箏流行于哪個朝代?〈5〉皮影師:同學們都在哪些地方見過皮影?生:電視、演出現場師:皮影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古老而獨具特色的戲曲藝術。在設計、制作刀法上,凡能用線表現的地方,如人之發須,馬之鬃尾、鳥之翎羽以及各種道具之紋飾等都盡量用線,給人以舒展輕松、精巧剔透有的空靈感。欣賞皮影作品《三顧茅廬》,并請同學講述這個故事。〈6〉印染師:民間印染的花布曾經是中國農村服裝、日用品的主要裝飾面料,主要包括藍印花布、彩印花布和蠟染。藍印花布是在白布上用刻好花紋的紙板刮印漿料,再用靛藍浸染,漂洗晾干后,形成藍白相間的美麗圖案。圖片《藍印花布》〈7〉陶瓷師:民間陶瓷包括生活日用品、裝飾品和陶瓷雕塑等。日用品的造型十分重視實用功能,首先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欣賞作品《綠釉陶燈》,這件綠釉陶燈,造型挺拔,比例勻稱;燈嘴與手柄形成90度角,有利于提握挪移;底座做成碟子的形狀,便于承接燈嘴上遺漏的燈油。〈8〉木偶師:木偶源于原始社會的俑,后世刻木為偶,以偶作戲,故“木偶”有時也作為木偶的簡稱。按表演方式,木偶可分為杖頭木偶、提線木偶、掌中木偶等種類。來自民間的木偶,其造型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給人以樸實粗獷的美感。2.展示四幅作品,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哪幅作品是民間美術作品?為什么?教師總結,并補充學生的發言:民間美術:是指在宮廷美術、宗教美術和文人士大夫美術之外,由廣大民眾自發創造、欣賞并在民間流傳的美術。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創作者:以普通民眾為主體,由民眾自發創造、欣賞、發展。創作目的:它具有自娛、自用的性質,是傳統自然經濟的產物。流傳形式:在民間生活中廣泛流行的美術形式。三、探究階段活動一:1.工藝美術學院的老師創作了一幅木雕作品,那這幅木雕它是不是民間美術作品?2.苗族農家婦女創作的民族服飾,它是民間美術作品么?活動二:賞析桃花塢年畫《上海火車站》,討論并回答問題:1.畫面表現的是什么情景?2.這幅畫寓意的思想內容是什么?3.概括一下這幅畫的藝術特點。活動三:請分析實物作品,哪些是民間美術作品?哪些不是?并同學下來分組。四、總結提升民間美術貫穿于整個民間生活之中,他們的制作與民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民間美術題材與語言多有民俗根據,它必須符合民俗觀念、民俗傳說和民俗活動的要求。民俗活動也離不開民間美術,許多民俗活動都通過民間美術增添了色彩和情趣。民間美術即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載體,更是民族精神的視覺象征。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美在民間永不朽”!五、課后實踐1.探究山東楊家埠、天津楊柳青、河南朱仙鎮、江蘇桃花塢四地的年畫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探索民間的美術的特點。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1教學目標通過講解和欣賞,了解民間美術的功能與藝術特點。2學情分析初三學生已經對教材中的繪畫﹑雕刻﹑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等美術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美術的審美鑒賞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初三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不夠,參與獲得的主動性較差,對美術知識的系統不夠明確,知識結構層次不是很健全。初三學生已經對教材中的繪畫﹑雕刻﹑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等美術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美術的審美鑒賞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初三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不夠,參與獲得的主動性較差,對美術知識的系統不夠明確,知識結構層次不是很健全。初三學生已經對教材中的繪畫﹑雕刻﹑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等美術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美術的審美鑒賞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初三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不夠,參與獲得的主動性較差,對美術知識的系統不夠明確,知識結構層次不是很健全。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講清并使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特點及主要種類的藝術特點。教學難點:學生對民間美術的有關特點的掌握及對作品能進行正確的賞析。4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一〉溫故知新 (5分鐘)展示課題《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播放一段有關民間美術介紹的錄像后(課件展示)提問:民間美術主要有哪些種類?學生歸納:木版年畫﹑剪紙﹑玩具﹑雕塑﹑皮影﹑木偶﹑刺繡﹑陶瓷﹑染織﹑編織等。活動2【講授】〈二〉新課教學 (20分鐘)(1)民間美術的功能:A、展示圖片數幅 提問:從以上圖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間美術的特點?學生回答歸納:1、民間美術的使用功能 。(課件展示)B、展示圖片數幅 啟發學生思考特點之二。學生回答歸納: 2、民間美術的裝飾功能。(課件展示)(2)民間美術的藝術特點:A、試讓學生對作品《布老虎》(玩具)等作品進行賞析。(課件展示)師生共同探討:布老虎的造型有什么特點?它有什么寓意呢?學生回答歸納:布老虎是民間的一個玩具,它的造型十分夸張、概括,顯得可愛質樸。B.再展示門神圖片數幅(課件展示)提問1:誰能來講一講門神的故事?過年貼門神是封建迷信嗎?學生思考回答提問2:這件作品在民俗活動中有什么作用?它的人物造型有什么特點?色彩有什么特點?它又有什么寓意呢?提問3:春節在門上貼門神是有什么作用嗎?歸納:門神作品在民俗活動中主要是用來裝飾,給春節增添喜慶氣氛。在精神上又寄托了老百姓向往和平、辟邪、保佑平安的美好的愿望與理想。(課件展示)活動3【活動】〈三〉知識概括: (5分鐘)(1)中國民間美術的基本功能:A.實用功能B.審美功能C.精神寄托功能(2)中國民間美術的主要特點:A.中國民間美術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夸張的造型、強烈的色彩對比、多樣的就地可取的不同材料。B.由于創作者既是民間藝術家又是生活體驗者,情感淳樸、真摯,藝術語言坦誠、直率,因此使民間美術作品具備了清新、質樸,并極具親和力的精神品格。活動4【活動】〈四〉課堂小結:(加背景音樂) (3分鐘)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中國民間美術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同學們一起來談談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 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然后老師總結.:本課對民間美術進行了欣賞學習。中國民間美術內容十分豐富,我們應以本課學習為起點,對民間美術作進一步的研究學習,并可對我們衡陽地區的民間美術進行探究,樹立熱愛家鄉、熱愛中華民族的精神。活動5【練習】〈五〉布置作業 (2分鐘)1、臨摹一件民間美術作品。2、或者獨立創作一件具有民間美術風格的作品。活動6【測試】〈六〉學生練習 (10分鐘)教師來回巡查并指導學生完成作業。我國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特點,能夠掌握少數民族的繪畫、服飾、建筑等的藝術特點。合作構思制作宣傳小報。過程與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教材中的圖例以及學生收集圖片,采用講授,討論、賞析、交流的方式,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感受并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強民族團結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包容多元文化。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價值觀。重難點:了解我國少數民族代表性的美術文化的特點與種類。能夠掌握少數民族的繪畫、服飾、建筑等的藝術特點。合作構思制作以“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為主題的宣傳小報。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其他相關教具 ,安排學生提前閱讀教材,初步了解本課所學內容,對教材中涉及內容收集資料,便于課上交流。教學過程:導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民間美術的相關內容,作為民間美術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美術和漢族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種類豐富,絢麗多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的少數民族美術文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感受一下少數民族美術文化。(多媒體打開課件展示導學內容)二、教學過程:第一部分 古代少數民族美術1、師:我們先來感受和學習古代少數民族美術。(展示PPT中國地圖,點出三個地域 西藏 新疆 內蒙古,引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美術)。西藏 - 藏族唐卡新疆 - 石窟壁畫內蒙古 - 陰山圍獵圖師引導學生依次賞析2、師: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少數民族美術有什么特點?觀看賞析課件展示圖片,結合課本小辭典內容,學生小組討論(結合地理,歷史所學知識)。3、教師引導,提問學生,師總結:唐卡、壁畫等繪畫精美。明確民族平等各民族相互融合對少數民族的美術有重要作用,知道少數民族美術受生活環境地域以及文化(宗教等)、喜好的影響。第二部分 現代少數民族美術探尋一、學生展示收集的不同少數民族服飾圖片師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所展示圖片發現少數民族服飾有什么特點(聯系以前所學紋樣等內容,課件展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老師提問部分學生,)課件展示少數民族服飾特點1、色彩明快醒目。2、花紋種類繁多,取材大自然。3、裝飾圖案設計巧妙,風格清新。二、少數民族建筑特點及差異。1、 師展示侗族風雨橋,蒙古包等圖片,學生賞析。2、 學生欣賞視頻《沉淀與交融的少數民族美術文化》3、 師總結少數民族建筑的差異,讓學生清楚少數民族建筑結合實用和美觀,反映各民族文化特點。總結少數民族建筑有融合有傳承還結合了本民族審美風尚以及本民族生活的地域環境。第三部分:少數民族美術文化其他表現形式師提問大家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美術文化其他表現形式嗎?生回答。課件展示刺繡,馬頭琴,艾德萊絲綢,蠟染,銀飾等。將少數民族美術表現形式分組歸類,課件展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少數民族精湛的技藝。第四部分:少數民族美術與現代生活1、師提出問題;少數民族美術,現代生活有沒有運用?2、課件展示圖片,師帶學生欣賞圖片。(引導學生知道少數民族美術與現代人們著裝、生活有密切關系,使學生熱衷將所學知識轉化利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加深對少數民族美術的熱愛)。第五部分:學生分組構思制作少數民族美術宣傳小報,師做本課總結。學生分組構思制作2、 教師請小組代表將宣傳小報構思講出來,和學生一起對小報構思做簡要賞析和點評,師并總結本課所學內容,要求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將宣傳小報完成好。第六部分:如何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美術文化 ,課下探究。師:少數民族美術文化博大精深,其工藝精湛。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強民族團結意識,讓學生熱愛和傳承保護好少數民族美術文化,包容多元文化。教學計劃及進度表第一單元 感受中國古代美術名作第1課 獨樹一幟的中國畫 1課時第2課 異彩紛呈的中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 1課時第二單元 情趣濃郁 能工巧匠第1課 剪紙 1課時第2課 編結藝術 1課時第3課 線材造型 1課時第4課 蠟染與扎染 1課時第5課 彩塑 1課時第三單元 土和火的藝術 2課時第四單元 古城鎮美術文化考察第1課 古城古鎮考察 1課時第2課 民俗文化 1課時第五單元 中國民間美術第1課 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 1課時第2課 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 1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