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志愿服務活動,激發學生熱愛公益事業和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2.通過學生對志愿服務工作的體驗,發展學生服務他人和與人交往的能力。3.通過設計和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增強學生熱愛生活、樂于助人、自覺為社會服務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了解志愿服務活動,激發學生熱愛公益事業和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難點:通過學生對志愿服務工作的體驗,發展學生服務他人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了解志愿活動(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學習指導:同學們,你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嗎?自2017年12月1日起,我國的《志愿服務條例》開始實施。截止2021年12月28日,在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的注冊志愿者超過了2億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間超過37億小時。實際上,志愿者活動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也來爭做小小志愿者.(出示圖片)學生活動:學生欣賞圖片,交流感悟.學習指導:其實,志愿者也叫義工、義務工作者或志工。是指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進社會而提供服務、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神的人。關于志愿者你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1。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都可以做什么?2.人們是怎樣做到志愿者服務活動的?3。志愿者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4._____________教師小結: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共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概括起來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奉獻即不求回報地付出;友愛指欣賞他人、與人為善、有愛無礙、平等尊重;互助指互相幫助、助人自助,志愿者憑借自己的雙手、頭腦、知識、愛心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幫助那些處于困難和危機中的人們;進步是志愿服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志愿者通過參與志愿服務,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二)學習與探究學習指導:通過交流匯報課前搜集,閱讀有關資料,了解志愿者活動。學生活動:活動一:現在,志愿服務已越來越普遍,無論是組織救災,還是大型活動,都有許多志愿者。請同學們通過搜索網絡、查閱報刊資料或采訪等方式,了解他們是怎樣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分享他們的收獲與體會。活動二:了解社區志愿服務團隊學習指導:組建社區志愿服務團隊是志愿服務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社區志愿服務經?;?、有形化、項目化,保證志愿服務隊伍相對穩定的重要方式。為加強對社區志愿服務團隊的管理,規范和促進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曾經印發《中國青年志愿者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對社區志愿服務團隊的定義和職責、成立條件作出了說明。交流探究所得:教師小結:想要成為一名志愿者,就要有無私奉獻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既幫助他人,也給自己提供學習的機會.(三)總結與交流學習指導:你有哪些收獲?或有哪些難題、疑問?現在可以和同學們交流一下。附板書設計:了解志愿活動、“文明縣城”、無私奉獻 吃苦耐勞九、教后反思:精美的圖片總是吸引人的眼球,課堂上孩子們被精美的圖片深深吸引了,個個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為下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