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教學設計)【核心素養】政治認同: 相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新型政黨制度制度,有其獨特優勢,樹立制度自信。科學精神: 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內容、創新性和優越性,理解人民政協的性質、組成、主題和職能,理解我國的政黨制度既不是一黨制,也根本區別于西方多黨制,理解協商民主。法治意識:明確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要遵守憲法和法律,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公共參與: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我國政黨制度的知識,配合民主黨派和人民政協工作,為國家治理貢獻力量。【教學重點】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教學難點】人民政協的主題和職能。【教學方法】情境探究法、講授法和小組討論法。【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播放視頻《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發表 反映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新發展》二、新課講授議題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議學情境:政黨制度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實現形式,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黨制度,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統和現實國情決定的。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型政黨制度”概念。他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在這個新的政黨政治模式里,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也不是旁觀者、局外人,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與國家治理的參政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適應中國歷史傳統、符合中國現實國情,各民主黨派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其優勢。在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看來,這一制度是一個既符合國情,又順乎民意的一個好的政治制度。現在看,70多年過去了,這個政黨制度確實有它的獨特優越性。他指出:“70多年來,我們這個國家能夠保持社會的長期穩定,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們這個新型政黨制度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各民主黨派中央主席的共同感受:如今,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日漸成熟,為當代世界政黨政治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也成為人類政治文明的新模式。議學任務: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對中國政黨制度的理解。學生討論:教師總結:1.內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主體:各民主黨派:(1)性質: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2)特點:具有廣泛的社會聯系和人才優勢。(3)地位:參政黨。4.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1)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長期共存——指中國共產黨同一切致力于團結人民從事社會主義事業并得到人民信任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合作,共同奮斗;互相監督——指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法律的范圍內互相批評,互相幫助;不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指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之間披肝瀝膽,以誠相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國家之興為共榮,以國家之衰為共辱,同心同德,協力奮斗。議學情境: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包括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等等。19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托馬斯·納斯特的漫畫家在美國漫畫界大放異彩。這位漫畫家最擅長的題材是政治漫畫,其作品人物鮮明、形象夸張,畫作內容風趣幽默、針砭時弊,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納斯特雖然關心政治,但他并不喜歡民主黨與共和黨的任何一方。納斯特認為,無論是哪一個檔黨,都沒有給予廣大群眾足夠的關懷,它們只不過是通過把玩政治來為其黨內成員牟利而已。于是,在納斯特的作品中,民主黨與共和黨分別被比喻成驢與象。在納斯特看來,驢子呆滯、愚蠢,大象笨重、臃腫,因此這個比喻是對兩黨的有力嘲諷。意外的是,這兩個政治符號流傳的甚是廣泛,就連兩黨自己也接受了納斯特略帶諷刺的比喻。現在,人們常常用驢象之爭比喻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政治競爭。議學任務:結合教材內容說明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政黨制度的優勢?學生討論:教師總結:(2)多黨合作首要前提與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特別提醒:政治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組織上是獨立的,法律地位上的平等的,事業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監督上是互相監督的關系。(3)政治地位: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注意:不是在野黨、反對黨、兄弟黨的關系。不是參加執政、共同執政、輪流執政、聯合執政。知識拓展: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參加國家政權:比如:擔任國家機關領導人。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比如:中國共產黨就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事務在決策前和執行過程中與各民主黨派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比如: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意見。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比如:國家制定和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時,聽取民主黨派的意見。(4)根本活動準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是在社會主義法治的框架下設定和運行的,各政黨包括執政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5.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1)特色:新型政黨關系: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新型政黨制度:共產黨依法執政,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2)優越性這一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6.我國政黨制度“新”在何處?人民利益: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政黨關系: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決策科學: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圈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議題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議學情境: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協商民主體系,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健全各種制度化協商平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2022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高舉大團結大聯合的旗幟,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逐步確立“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多黨合作方針,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和新型政黨制度,領導和幫助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上積極發揮作用、不斷發展進步。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包含著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肝膽相照、攜手前進的同心奮斗史。各民主黨派始終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希望大家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弘揚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光榮傳統,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發展觀,不斷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2021年9月10日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政協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在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議學任務: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對人民政協的理解。學生討論:教師總結: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2.組成: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特別提醒:①民主黨派≠人民政協。因為政協還包括中國共產黨、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各界愛國人士、港澳同胞、臺灣同胞等。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題和職能:①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②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協商。民主監督: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解決落實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等,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協商式監督。參政議政: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作用和要求:(1)作用: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2)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課堂總結】【隨堂訓練】1.在中共中央召開的座談會上,各民主黨派發言贊同中共中央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分析和明年經濟工作的考量,并就推動落實碳中和目標、引導民營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等提出意見和建議。這表明( )A.各民主黨派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職能B.我國發揮制度優勢和政治優勢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C.人民政協工作要服務于黨的新時代工作大局D.中國共產黨以黨建促進民主黨派政治聯盟作用的更好發揮2.做好嬰幼兒托育工作不僅是家事,也是國事。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繞“加快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協商議政,為保障幼有所育建言獻策、凝聚共識。這體現人民政協( )①行使參政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②堅持協商民主,提升政協履職的民生溫度③加強民主監督,促進國家重要決策的落實④著力增進共識,彰顯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十年來,圍繞“國之大者”、民之關切,召開18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20次專題協商會、140次雙周協商座談會、16次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51次專家協商會等,為黨和政府決策提出真知灼見。這表明( )①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②人民政協作為國家機構履行參政議政,政治協商的職能③協商民主有助于推動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④豐富和完善了人民政協協商議政的實踐形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五年來,全國政協調研組圍繞“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分別赴7個重點草原省區20個市縣實地調研,先后與地方黨政部門、基層群眾座談32場,與國家林草局等相關部門開展對口協商、召開專家協商會,深入了解十八大以來我國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為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意見。這表明( )①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專門協商機構②人民政協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③人民政協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反映社情民意④人民政協堅持對人民負責,加強生態文明建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DD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