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小河淌水》《趕圩歸來啊哩哩》教學設計一、教材簡介:《小河淌水》選自西師版小學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是一首典型的云南彌渡山歌(當地稱“調子”)。歌曲描寫一個少女在月下對情郎的思念之情。歌曲一開始有一個由弱漸強的長音,體現著藝術無言之美,含無盡之情見于言外。歌詞樸質自然,富于想象,感情真摯、內在。整個歌曲音區較高,音域較寬,變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經典的民歌作品。全曲為羽調式,由五個樂句構成,速度稍慢,以從容舒展的旋律譜成,清新優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在旋律發展上,以基本音階形成復樂段結構,刻畫出非常鮮明的音樂形象,又被成為“東方小夜曲”。唱歌課《趕圩歸來阿哩哩》這是一首彝族風味濃郁的羽調式歌曲,樂曲體裁為一段體,規整的節奏型和小音程調動賦予歌曲舞蹈性,襯詞啊哩哩是歌曲的特色所在。二、教學評價:評價內容 評價要點 目標指向能聆聽、感受《小河淌水》,演唱《趕圩歸來啊哩哩》,感受其中不同的民族風格,感受民歌的特色 感受樂曲情緒、速度走向。 目標一目標二感受歌曲的節奏、拍子、旋律特點。體會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 學會在音樂活動中加入律動等,通過了解樂曲、歌曲了解民歌地域文化特征 目標三目標四三、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素養,他們年齡大多在十一、二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音樂理解能力進一步提高,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很好的把握藏族歌曲的特點,體會歌曲所蘊含的感情。四、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 學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欣賞《小河淌水》,感受其中不同的民族風格,體會彝家姑娘熱愛生活的喜悅心情,感受樸素真實的情感。2藝術表現:學習并演唱《趕圩歸來啊哩哩》,感受《小河淌水》細膩、含蓄、深情、婉轉的特征,正確學習歌唱的姿勢與歌唱的氣息知識。3. 創意實踐:在欣賞、學唱中引導學生通過聽、唱、創、演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感受歌曲的節奏、拍子、旋律特點,加入自己的理解,為樂曲創編伴奏、動作等。4. 文化理解:通過欣賞《小河淌水》、《趕圩歸來啊哩哩》了解彝族民歌、云南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體會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懂得繼承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5、教學重難點:1. 欣賞《小河淌水》學唱《趕圩歸來阿哩哩》2.在活動中提高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六、教學過程:教學策略行為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 1.師:同學們,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山歌,你知道什么是山歌?山歌有哪些特點?生:山歌是指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它的內容廣泛,結構短小,曲調爽朗、情感質樸、高亢、節奏自由。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聆聽一首歌曲,結合我們剛剛了解山歌的特點,說一說這首歌符合山歌的特點嗎?生:符合師:沒錯,這就是云南山歌《小河淌水》,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吧! 1.提出問題,利用音樂知識引入本節課2.回答問題,引入主題 通過問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聆聽學唱樂曲 2. 聆聽樂曲《小河淌水》師:聆聽樂曲,你能說出樂曲是什么形式的嗎?樂曲帶給你什么感受?管弦樂曲,樂曲是舒展、悠揚(樂曲背景)師:讓我們一起唱一唱這兩個主題 (出示《小河淌水》主題樂段)師:樂曲主題出現了幾次?每次采用的樂器是什么?(作者簡介)師:聆聽樂曲《小河淌水》主題2出現了幾次 主題2每次出現都是什么樂器主奏?請同學們欣賞后回答問題聆聽樂曲《小河淌水》主題2(英國管)1)這段樂曲給你什么感受?2)這段樂曲表達了什么?請同學們欣賞后,教師總結師:什么是英國管?它與雙簧管有什么不同?聆聽樂曲《小河淌水》主題2(長笛)1)長笛版的與英國管版的有什么不同? 2)在這段樂曲中你還聽到了什么?(音樂知識——長笛)聆聽樂曲《小河淌水》主題2(弦樂)說說音樂第三次出現的不同感受?情緒層層遞進,樂曲推向高潮樂曲轉為全體弦樂齊奏時,低聲部模擬“阿哥”以放慢一倍的同一旋律熱烈應和,把熾烈的愛情之歌推向高潮。 3. 聆聽樂曲,辨別主奏樂器, 理解情感 帶著問題聆聽聽后引導學生從主奏樂器、情緒、速度上,了解樂曲,感受樂曲情感。3. 再次聆聽《小河淌水》完整聆聽,說說樂曲帶給你的感受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哼唱《小河淌水》主題樂段 完整聆聽 整體感受樂曲,通過每一段的變化,通過變化感受情感的遞進。師:欣賞完云南民歌,我們再來欣賞其他民族的歌曲,首先觀看圖片,說出圖中是什么民族?彝族接下來,聆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具有什么民族的風格? 圖片導入 通過圖片、音樂導入《趕圩歸來啊哩哩》聆聽音樂《趕圩歸來啊哩哩》歌曲是什么拍子?(4/4拍)歌曲是什么速度?(中速稍快)歌曲中多次出現的襯詞是什么?(阿哩哩)多次出現的襯詞都是相同力度嗎?(不同)思考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歡快、活潑地)猜猜“趕圩”是什么意思?(趕集)發聲練習 節奏練習按照歌曲節奏朗讀歌詞!把你喜歡的歌詞畫出來吧!節奏練習:加入打擊樂器,并用相應節奏型為歌曲伴奏請同學們跟著鋼琴用“lu”歌唱歌曲旋律。跟著老師的鋼琴,用“wu”模唱旋律。下面樂譜中圈起來的是什么音樂符號?(波音)波音應該怎么唱?(音樂知識——波音) 4.學唱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歌詞所表達的內容,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含義。9.師:完整演唱帶著趕圩歸來時的歡樂心情演唱 9.隨音樂完整表演。 感受彝族歌曲的特色,體會彝族人民的歡樂心情。三、拓展 10.鞏固:師:1、請各組分配任務,根據樂曲的風格特征為兩首樂曲,加入律動及打擊樂器,比一比哪組做的好?2、通過今天的歌曲,我們感受到彝族人民趕圩的熱鬧情景,你們能為今天的歌曲編配適合的舞蹈嗎?試試吧! 10.為兩首樂曲創作律動及舞蹈 聆聽樂曲,感受樂曲段落。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地方的民歌,也希望能通過這兩首民歌,能讓同學們認識到我們璀璨中華的燦爛文化。同樣呢,愛民歌、唱民歌,對于傳承弘揚華夏民歌文化,提升中華民族親和力,推動中華民歌的新文化價值觀具有深遠意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3張PPT)《小河淌水》人音版 六年級上《趕圩歸來啊哩哩》教學目標審美感知目標:學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欣賞《小河淌水》,感受其中不同的民族風格,體會彝家姑娘熱愛生活的喜悅心情,感受樸素真實的情感。藝術表現目標:學習并演唱《趕圩歸來啊哩哩》,感受《小河淌水》細膩、含蓄、深情、婉轉的特征,正確學習歌唱的姿勢與歌唱的氣息知識。創意實踐目標:在欣賞、學唱中引導學生通過聽、唱、創、演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感受歌曲的節奏、拍子、旋律特點,加入自己的理解,為樂曲創編伴奏、動作等文化理解目標:通過欣賞《小河淌水》、《趕圩歸來啊哩哩》了解彝族民歌、云南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體會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懂得繼承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01新知導入新知導入同學們,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山歌,你知道什么是山歌?山歌有哪些特點?山歌是指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它的內容廣泛,結構短小,曲調爽朗、情感質樸、高亢、節奏自由。山歌常在戶外歌唱,曲調多高亢、嘹亮,節奏多自由、悠長,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山歌的歌詞具有純樸的情感、大膽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點,生動鮮活,真切感人。新知導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聆聽一首歌曲,結合我們剛剛了解山歌的特點,說一說這首歌符合山歌的特點嗎?02新知講解新知講解聆聽樂曲《小河淌水》管弦樂曲聆聽樂曲,你能說出樂曲是什么形式的嗎?樂曲帶給你什么感受?舒展、悠揚樂曲背景《炎黃風情》是由鮑元愷作曲,劉恒岳和肖嘉嘉監制的中國民歌主題的管弦樂曲專輯。該專輯共收錄24首中國民歌主題的管弦樂曲及其鋼琴曲。該專輯由《燕趙故事》《云嶺素描》《黃土悲歡》《巴蜀山歌》《江南雨絲》和《太行春秋》六個組曲組成,其中作品是用西方管弦樂演繹中國漢族民歌的藝術經典,聽眾將直面作者,了解這部誕生在傳統文化斷層時代卻在世界各地久演不衰的音樂經典“中為洋用”的傳播歷程。管弦樂版《小河淌水》便出自于此新知講解讓我們一起唱一唱這兩個主題新知講解樂曲主題出現了幾次?每次采用的樂器是什么?作者簡介鮑元愷,中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44年出生于北京市。曾在天津音樂學院任教,時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委。現任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藝術研究所所長。主要作品有《華夏弦韻》。《炎黃風情——中國民歌主題24首管弦樂曲》(1991)、《華夏弦韻》室內樂集(2001)、六部交響曲等。新知講解3次1)主題2出現了幾次 2)主題2每次出現都是什么樂器主奏?聆聽樂曲《小河淌水》1、英國管2、長笛3、弦樂合奏新知講解朦朧感1)這段樂曲給你什么感受?2)這段樂曲表達了什么?聆聽樂曲《小河淌水》主題2(英國管)本段樂曲表現了朦朧的月夜以及思念的情感新知講解英國管是雙簧管樂器的一種。又稱中音雙簧族樂器,即F調雙簧管、中音雙簧管,比雙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雙簧管濃郁而蒼涼,比較含蓄內在,聽起來如泣如訴。它常被用來表現憂傷或平靜,也能吹出田園風光,成富于詩意的表情樂段什么是英國管?它與雙簧管有什么不同?新知講解長笛音質動感而美妙,聲音婉轉而悠揚。1)長笛版的與英國管版的有什么不同?2)在這段樂曲中你還聽到了什么?聆聽樂曲《小河淌水》主題2(長笛)由琶音發出的丁冬聲響模擬小河流水新知講解長笛是現代管弦樂和室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外型是一根開有數個音孔的圓柱型長管。早期的長笛是烏木或者椰木制,現代多使用金屬的材質,長笛樂器的特色鮮明,質動感而好聽,聲音婉轉而悠揚,具有清新、透徹等特征。新知講解情緒層層遞進,樂曲推向高潮1)說說音樂第三次出現的不同感受?聆聽樂曲《小河淌水》主題2(弦樂)樂曲轉為全體弦樂齊奏時,低聲部模擬“阿哥”以放慢一倍的同一旋律熱烈應和,把熾烈的愛情之歌推向高潮。新知講解完整聆聽,說說樂曲帶給你的感受再次聆聽《小河淌水》這是一首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云南情歌。樂曲以原曲歌詞提供的時間(月夜)、空間(山下小河旁)為背景,用弦樂高音區的模糊音響模擬朦朧月夜,用鋼琴、豎琴、鋼片琴的丁冬音響模擬小河流水。恬美的英國管和明亮的長笛先后唱出柔美動人的旋律。當樂曲轉為全體弦樂齊奏時,低聲部熱烈應和,把熾烈的愛情之歌推向高潮。發聲練習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哼唱《小河淌水》主題樂段新知講解欣賞完云南民歌,我們再來欣賞其他民族的歌曲,首先觀看圖片,說出圖中是什么民族?新知講解接下來,聆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具有什么民族的風格?新知講解聆聽音樂《趕圩歸來啊哩哩》歌曲是什么拍子?4/4拍歌曲是什么速度?中速稍快新知講解聆聽音樂《趕圩歸來啊哩哩》歌曲中多次出現的襯詞是什么?“啊哩哩”多次出現的襯詞都是相同力度嗎?力度不相同新知講解聆聽音樂《趕圩歸來啊哩哩》思考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歡快、活潑地猜猜“趕圩”是什么意思?趕集發聲練習隨著老師的琴聲,來練聲吧!節奏練習跟著老師一起伸出雙手,用“Da”來打一打節奏!1、2/42、2/4新知講解按照歌曲節奏朗讀歌詞!把你喜歡的歌詞畫出來吧!新知講解節奏練習:加入打擊樂器,并用相應節奏型為歌曲伴奏新知講解請同學們跟著鋼琴用“lu”歌唱歌曲旋律。新知講解跟著老師的鋼琴,用“wu”模唱旋律。新知講解下面樂譜中圈起來的是什么音樂符號?波音波音應該怎么唱?新知講解波音記號呈波浪形,作為音樂符號,波音是由主要音符開始向上或向下與相鄰的音符之間快速波動的裝飾音,可分為上波音和下波音符號新知講解完整演唱帶著趕圩歸來時的歡樂心情演唱03鞏固拓展請各組分配任務,根據樂曲的風格特征為兩首樂曲,加入律動及打擊樂器,比一比哪組做的好?我會這樣做通過今天的歌曲,我們感受到彝族人民趕圩的熱鬧情景,你們能為今天的歌曲編配適合的舞蹈嗎?試試吧!我會這樣跳04課堂小結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地方的民歌,也希望能通過這兩首民歌,能讓同學們認識到我們璀璨中華的燦爛文化。同樣呢,愛民歌、唱民歌,對于傳承弘揚華夏民歌文化,提升中華民族親和力,推動中華民歌的新文化價值觀具有深遠意義。05板書設計板書設計《小河淌水》云南民歌熱烈《趕圩歸來阿哩哩》彝族民歌中速、活潑作業布置背唱《趕圩歸來啊哩哩》謝謝觀賞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人音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小河淌水》《趕圩歸來啊哩哩》課件.ppt 【核心素養目標】人音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小河淌水》《趕圩歸來啊哩哩》(教案).doc 主題(弦樂).mp3 主題(英國管).mp3 主題(長笛).mp3 伴奏:趕圩歸來啊哩哩(原調慢速).mp3 兒童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mp3 宋祖英-小河淌水.mp3 小河淌水炎黃風情選曲.mp3 鮑元愷小河淌水炎黃風情選曲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_標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