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臺縣 2020 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卷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考生須知:1.全卷滿分 50 分,考試形式為閉卷。2.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相應位置上,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溫馨提示:請仔細審題,細心答題,相信你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歷史與社會部分一、選擇題(本題有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近日,在“北京人”頭蓋骨發(fā)現(xiàn) 91周年之際,《追尋“北京人”》公益科普舞臺劇在北京首演。下列圖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狀況的是A. 人面魚紋彩陶盆 B. 干欄式房屋C. 打制石器 D. 玉琮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于歷史我們要“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你認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應追溯到A.元謀人 B.炎帝黃帝 C.堯舜禹 D.三皇五帝3.傳承文化基因,活化甲骨文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及其團隊設計的甲骨文手機表情包掀起了甲骨文活化利用的創(chuàng)造熱潮。甲骨文是現(xiàn)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下列屬于甲骨文的是4.太陽底下無新事。當下中國有全面深化改革,中國歷史上則有“類全面深化改革”或者說“準全面深化改革”,如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獲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C.順應了歷史的發(fā)展趨勢 D.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愿望5.秦陵銅車馬作為中國考古史上發(fā)現(xiàn)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對于研究中國古代車馬文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稱為“青銅之冠”。以下關于秦朝交通的說法不符合的是A.統(tǒng)一道路的寬窄 B.開鑿靈渠,統(tǒng)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qū)C.統(tǒng)一車輛的寬窄 D.統(tǒng)一貨幣、統(tǒng)一度量衡6.某校七年級舉行課本劇大賽,某班四位同學編排了“文景之治”的課本劇,下列場景符合史實的是A.縣官張三因鼓勵百姓從事商業(yè)而受到漢景帝提拔B.農民李四要自己全部的糧食上交國家C.漢文帝的嬪妃因鋪張浪費而受到訓斥D.漢文帝要求用金、銀、銅等貴金屬裝飾他的陵墓7.自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中醫(yī)藥全程介入疫情防治,成為中國治療新冠肺炎方案的亮點之一。為我國奠定中醫(yī)治療學基礎的著作是A. 《黃帝內經》 B.《本草綱目》 C. 《農政全書》 D. 《傷寒雜病論》8.自某位同學想通過閱讀歷史文學來了解史實。《三國演義》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的故事可以讓他來了解到A. 桂陵之戰(zhàn) B.赤壁之戰(zhàn) C.官渡之戰(zhàn) D. 淝水之戰(zhàn)9.歷史的實踐經驗已經無數次證明,任何民族在進行漢地統(tǒng)治時,“行漢法”都是最優(yōu)選擇。這方面,北魏孝文帝元宏不是第一個做出嘗試的人,也不是最后一個,但卻是最具有標志性的一個。以下對不屬于孝文帝改革鮮卑舊俗的是A.遷都平城 B.說漢語 C.改漢姓 D.穿漢服10.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中國繼美國的 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讀北斗導航系統(tǒng)覆蓋圖,并回答 10-12 題。10.“北斗二號”覆蓋范圍大致包括哪些大洲A.歐洲、大洋洲 B.亞洲、非洲 C.非洲、北美洲 D.亞洲、大洋洲1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甲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海洋上 B. 乙是海峽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C. 丙所在大洲和亞洲都以黃色人種為主 D. 丁地居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12.拖拖的家鄉(xiāng)位于 A地,全年高溫多雨,高大的喬木長出板狀根以穩(wěn)住身軀,林問百藤纏繞,樹木叢生,物種豐富,被稱為“地球之肺”。下圖所示四種氣候類型中,與拖拖家鄉(xiāng)相符的是A B C D二、非選擇題(共 3大題,共 30 分)13.(10分)“家國情懷”作為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落腳點,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社會責任與人文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家國觀念”的基礎】材料一:有學者將中國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稱為“家國一體”制度。周天子將天下的土地賜予宗親和功臣,建立諸侯國,諸侯再把土地賜予給卿大夫。這樣的層層封建,便在國家的基礎上分出了無數的“家”。周天子以及各諸侯國國君的“國”與卿大夫的“家”之間自然有密切的血緣關系。這便是史籍中所稱的“諸侯有國,大夫有家”了。(1)“家國一體”制度出現(xiàn)“諸侯有國,大夫有家”其體現(xiàn)我國古代哪一相關制度,周王朝實行這一制度又有何積極影響?(4分)【家國觀念”的發(fā)展】材料二:“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材料三:《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漢書·董仲舒?zhèn)鳌?br/>(2)材料二的人物是哪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是什么?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張,這一主張對后世又有何影響?(4分)【“家國觀念”的影響】材料四:正所謂“疾風知勁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們清楚地觀察到,“家國情懷”這一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在疫情應對中發(fā)揮出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偉大力量。對于中央的號令,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國人民的配合。這種配合范圍之廣、程度之高體現(xiàn)了家本位文化的穩(wěn)固作用和家國情懷的聚合作用。(3)面對新冠疫情,中國人 “家國情懷的聚合作用”體現(xiàn)在哪里?(2分)14.((12分)“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通過制度的革新認識統(tǒng)一趨勢】材料一:秦新破六國。丞相綰建議置王以鎮(zhèn)之,“始皇下其議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意見,廢古封國制而以郡縣制去代替。以當時其具體情況來說,郡縣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詳知。但從制度本身來說,郡縣制是以地緣本位的地方政權取代了以血緣關系為本位的地方政權,這是地方政權封建化的主要標志。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分析郡縣制推行的歷史作用。(2分)【通過疆域的變化認識國家統(tǒng)一趨勢】材料二:圖 1 圖 2(2)判斷圖一、圖二分別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圖,圖 1、圖 2相比,圖 2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圖 2中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有何意義?(5分)【通過政權更迭認識統(tǒng)一趨勢】材料三:(3)將政權名稱補充完整。(3分)【認識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和總趨勢】(4)補充 A處階段特征。根據上述探究活動和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促進國家統(tǒng)一的因素。(2分)15.讀下面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地形部位名稱:AB C (3分)(2)用直尺量得 A、B兩山頂的圖上距離是 4厘米,則其實地距離是______米。(1分)(3)河流 EF的大致流向為 。(1分)(4)如果某班舉行登山活動,為了安全省力登上 D 山,應選擇的登山路線是 路線(填①或② ) ,判斷理由為 。(3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 24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B A D C C D B A D A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3題,共30分)13.(10分)(1) 分封制 ;(2分)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wěn)定政局,擴大統(tǒng)治范圍。(2分)(2) 儒家學派;(1分)社會大動蕩;(1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分)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1分)(3) 團結一心,齊心協(xié)力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14.(12分)(1)郡縣制的推行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從根本上消除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地方與中央對抗的歷史隱患,鞏固了秦朝的統(tǒng)治。(2分)(2) 圖 1是秦朝;(1分)圖 2是西漢。(1分)圖 2領土向西域等地拓展擴大。(1分)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2分)(3)①蜀 ②西晉 ③東晉(3分)(4)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2分)因素:兼并戰(zhàn)爭、民族交融、中央集權、經濟發(fā)展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15.(8分)(1)山地;鞍部;陡崖(3分)(2)2000(1分)(3)自東北流向西南(1分)(4)②;等高線稀疏,地勢坡度越小越平緩(2分)()(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