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目標 了解戰國七雄、商鞅變法、合縱與連橫等基本史實,理清戰國時期我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辯證地認識戰國時期的諸侯兼并戰爭;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識讀銅冰鑒、戰國銅壺、戰國形勢圖,獲取有效歷史信息。通過材料研讀,學會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通過對商鞅變法的開放性討論,培養創新思維和發展個性。改革促進國家強大和社會進步,但改革需要膽識和策略,學習商鞅不畏強權、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聰明智慧,了解這一偉大工程,培養愛國情懷,增強國家認同感。重難點 重點:商鞅變法。難點:戰國七雄的形成、兼并戰爭的特點和評價。導學卡 【獨學】1、組長檢查獨學情況(導學案預習填空部分)的和書本的p33-37頁需要劃的重點。2、課代表進行加減分并給予評價。3、朗讀精學精練知識點【講授新課】全班認真聆聽老師講授重難點,并且做好詳細筆記,標出疑難點。【對群學】結合老師所講的內容, 以小組為單位,5分鐘完成【課堂展示】,完成后,站起來首先與對子進行對學,然后小組間進行群學,歸納總結答案,并進行分工準備展示。【展示】上臺展示小組講解題目,并解答其他同學疑問(學生按照安排的位置站好,并做好筆記)【檢學】學生完成練習冊教師活動 【導入方式】導入:同學們知道“徙木立信”的故事嗎?商鞅為什么要這么做,商鞅為什么要進行變法?這就要從當時的社會大背景說起。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學習第7課吧【獨學】學生閱讀書本時巡查學生筆記,并適當提示圈出重難點,記錄發現的問題【新課講授】對新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精細分析和講解一、戰國七雄[多媒體展示“春秋后期形勢圖”“戰國形勢圖”]師:觀察兩幅圖片,說說從春秋到戰國哪些國家變化最大?誰能指圖說說看?生:如果學生答出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可不作講解。[多媒體展示“戰國形勢圖”]師:請結合教材第34頁圖片填出戰國七雄的名稱。說一說戰國七雄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點。生:填寫戰國形勢圖,交流戰國七雄的位置特點。師總結口訣:“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師:閱讀課回答:戰國時期的戰爭同春秋時期的戰爭有什么不同?[多媒體展示圍魏救趙、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的示意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戰役、交戰國家、典故、影響等方面進行比較。[多媒體展示圍魏救趙、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對照表]師:探究問題:如何正確看待戰國時期的這些戰爭?生討論,教師總結:一方面,戰爭給人們帶來了災難,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另一方面,為加速結束分裂、實現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多媒體展示諸侯國數目變化的材料]材料史書記載西周初年有800多個諸侯國,到了春秋初年,還剩170多個,而到戰國初期只有十幾個諸侯國了。戰國后期,秦逐步消滅東方六國,完成了全國統一。師:上述材料中諸侯國數目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回答:歷史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師過渡:從諸侯爭霸的春秋到列國爭雄的戰國,再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實現了全國統一。為什么是秦國完成了統一大業?秦國靠什么完成統一大業?那讓我們一起走進下一欄目進行探究吧!二、商鞅變法師:閱讀課本第35頁“商鞅變法”中第一段內容,讓學生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目的、內容和影響。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加深對商鞅的了解。[多媒體展示商鞅圖片、個人材料及變法背景、目的、內容和影響等基礎知識]師:商鞅變法對各個階層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角色表演]教師將學生分成三個組,分別扮演新興地主階級、舊貴族、農民。要求學生從所扮演角色的立場出發,對商鞅變法的措施加以評價。讓學生進行討論,教師深入學生中給予適當講解和啟發,然后請學生發表看法。[多媒體呈現情景劇材料]生(新興地主階級組):我非常滿意。因為承認土地私有權,保證了我對土地的占有,維護了我的權益。生(新興地主階級組):獎勵軍功,我非常認可,我只要能在戰場上殺敵立功,我就能得到以前只有貴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職。這增強了我的實力,給了我掌握政權的機會,而且建立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安定。生(舊貴族組):我非常不滿意。按照軍功授爵制,我失去了我的世襲特權,嚴重損害了我的利益。生(農民組):我對改革表示歡迎,因為獎勵耕織調動了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于農業生產發展。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的安定,能讓我安穩地生產生活。師總結:商鞅變法使得農民和新興地主階級得到實惠,但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師講解:《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請大家討論,商鞅因變法而死,那么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我們應該學習商鞅的什么精神?小組討論后,師總結:成功了。一場變革的成敗標準不在于實施者的生或死,而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變法是否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商鞅雖死,但他所推行的變法措施已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實力最強的封建國家。因而,商鞅變法取得了成功。師: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生:原因:(1)商鞅變法代表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他們要求推翻奴隸主貴族的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因此,商鞅變法適應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商鞅變法得到秦孝公的堅決支持。(3)商鞅敢于同舊勢力作斗爭,并推行了一系列具體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精神:(1)實現抱負應不怕挫折和犧牲。(2)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新和獻身精神。三、都江堰[多媒體展示美麗的都江堰及相關材料]師:閱讀課本第36頁“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目中正文部分,回答:都江堰是誰主持修建的?有何設計特點?生:李冰。充分利用地勢和河道。師: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生: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多媒體展示都江堰的基礎知識]師:說一說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多媒體展示“都江堰示意圖”]生:用圖片展示、講解。師總結:剛剛通過同學的演示和講解,我們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據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科學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來控制內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這樣的高超設計和工程質量不得不令人贊嘆!同學們,贊嘆之余你有何感想?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多媒體展示有關都江堰影響、評價的材料]生:從古代中國人高超的智慧和創造力、興修水利的重要性等方面回答。【群學】巡查學生的導學案完成情況,適時點撥,并且記錄發現的問題(特別是學生錯誤率較高的或者普遍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且注意本學科群學時學生不需要移位,學生站在座位上完成),安排小組展示。【展示】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就練習冊展示部分的問題進行討論,然后組織學生展示,認真聆聽學生展示,適時點撥,避免學生偏離題目范疇;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錯誤問題詳細分析,并且設疑追問,延伸知識。【檢學】巡查學生的完成情況,適時點撥,并且記錄發現的問題,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講解板書設計: 1、二次備課:2、課堂問題記錄:小組表現①②③④⑤⑥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