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章節名稱 第五章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學時 1學時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人地關系,理解環境問題的概念及其產生的原因。 2.從空間和時間角度綜合分析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影響。 3.通過生活體驗或戶外活動,認識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4.通過對環境問題的分析,幫助學生了解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使其樹立正確的環境、資源觀和人地協調觀。教學重點 1.環境問題的概念與類型 2.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重點確定依據:根據本節課的課程標準及學業質量標準要求,環境問題是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環境問題無處不在,但學生對周圍的環境往往熟視無睹。因此,引導學生發現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并對其進行歸類,是本節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 1.運用示意圖,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2.結合世界環境公害事件的實例,分析與認識環境問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難點確定依據:根據本節課的課程標準及學業質量標準要求,學生分析案例、材料歸納掌握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一定的難度。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學方法(策略) 1.讀圖分析教學法——生態破壞——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的原因構成表——提高學生分析圖表總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生態破壞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2.小組討論法——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原因和環境污染的危害、污染物、產生的原因——提高同學們根據資料提取重點信息、總結的能力。課堂 教學 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課設計 同學們好!上課!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資源環境利用的強度日益擴大,由此也引發了諸多問題。資源的大量消耗,環境的嚴重毀損,已經危及我們和子孫后代。你知道什么是環境問題嗎?環境問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呢?其產生的原因、主要表現形式及其危害分別是什么呢?同學們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五章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集中注意力進入專注狀態,對本節課內容產生興趣,帶著提出的以下問題,什么是環境問題嗎?環境問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呢?其產生的原因、主要表現形式及其危害分別是什么呢?學習本節課內容。 提醒學生上課時間到了,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內容。新課 教學 環節 閱讀教材110頁第一自然段, 思考: 1.什么是環境問題? 2.哪些環境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 請同學們用五分鐘的時間思考并搶答。時間到,請小齊同學回答問題。沒錯,小齊同學回答的非常完整。 總結:環境問題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類活動作用于人們周圍的環境,引起環境質量下降或生態失調,以及這種變化反過來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資源和環境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那么產生環境問題的原因什么呢?我們來學習接下來的內容。 環境問題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類活動作用于人們周圍的環境,引起環境質量下降或生態失調,以及這種變化反過來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 資源和環境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 通過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師生共同歸納,描述環境問題的概念。引出接下來的內容。結合下列示意圖分析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說說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請同學們用兩分鐘的時間思考并回答。 小紅同學回答的還不是很完整,我來補充: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大于其再生速度時,會導致資源短缺與生態破壞;當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會導致環境污染。 學生回答:輸入人類社會的物質和能量會轉化成廢棄物,人類向環境排放的廢棄物超過環境自凈能力時就會導致環境污染。 學生動手實踐畫圖,深刻直觀的記住環境問題的多種分類方式。培養同學們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主要環境問題;請同學們看教材圖5-4和5-5人類對土地和森林資源的破壞同學們前后六個人為一組用七分鐘時間討論 回答問題: 1.人類對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的破壞主要有哪些表現形式? 2.分析“全球自然資源的減少”這部分資料,探討人口增長與自然資源減少的關系。 根據PPT給出的提示思考:①從地球的空間是有限的角度來看待人口急劇增長的問題。 ②從地球上各種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角度來討論人均資源擁有量。 ③從環境容量的角度來討論環境對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沒錯,各個小組總結的很全面,老師來總結一下。 資源短缺的原因; ①資源的有限性; ②人口過多過快的增長,經濟規模擴大; ③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經濟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資源的需求量增加; ⑤資源與環境保護力度不夠,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 第二小組回答問題1:(1)人類對土地資源的破壞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對礦產資源的開采,②不當的灌溉,③建筑用地等。(2)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毀林開荒、亂砍亂伐等。 第六小組回答問題2:人口增長與自然資源的關系表現為以下幾點:①人口增長導致居住空間減小;②人口增長致使人均資源減少;③人口增長加劇環境污染。 通過圖示同學們直觀的看出資源短缺對環境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資源觀和人地協調觀。活動探究,活躍課堂氛圍。請學生閱讀教材“生物多樣性”和“渡渡鳥的滅絕”兩段材料,以及“全球部分物種數目”“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的原因構成表”兩個圖表,前后桌六人為一組用五分鐘的時間,完成下列要求: (1)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 (2)從渡渡鳥的滅絕,討論人類應吸取哪些教訓。 (3)議一議,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對人類會造成哪些不利的影響? 沒錯,各個小組的答案都很正確。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息息相關,我們要提高保護生物生物多樣性的意識。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第一小組回答: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的主要原因是偷獵和棲息地喪失。 第二小組回答:人類應該重視環境保護增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第五小組回答: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會使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生態失衡,加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態惡化。相當一部分生物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許多生物和植物面臨滅絕。 通過對哺乳動物和鳥類瀕危或受威脅原因的分析,加深學生對生物多樣性減少的認知,增強學生對人類行為的反思,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有害物質,引起環境質量下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現象。環境污染主要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類型。請同學們前后桌六個人為一組用10分鐘的時間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完成下表 環境污染類型可能產生的危害原因主要污染物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各個小組的答案都很完整。請其余同學根據老師PPT里的內容完善答案。 根據教材內容總結歸納填表。第四小組的答案: 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問題總結、歸納、記憶四類環境污染的危害和主要污染源有哪些。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環境問題的概念和分類,并通過實例對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進行了介紹,我們用一個思維導圖進行歸納。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用6分鐘的時間完成以下4個測試題。 我國一些城市在綠化過程中.耗費巨資移植大樹進城.據統計,移植大樹的成活率不超過60%,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移植大樹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病蟲害防治力 B.移植過程中受損傷 C.生存環境改變 D.人為破壞嚴重 2.大量移植樹木對樹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響有 ( A ) ①加劇水土流失 ②誘發地質災害 ③增加酸雨頻率 ④影響生態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崖柏屬于國家瀕危物種,主要分布在我國重慶、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生長在海拔1400 m左右的巖石淺薄土層中。由于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并經歷崖風之強力吹刮,其形成了奇特、飄逸、靈動的造型,并有著醇厚的柏木香味。崖柏因而受到收藏界的熱炒,遭到瘋狂采伐,并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3.導致崖柏成為國家瀕危物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的獵奇心理 B.生存環境惡劣 C.數量比較稀少D.全球氣候變暖 4. 崖柏遭到瘋狂采伐,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包括( C ) A. 水土流失加劇 B. 土地荒漠化 C. 臭氧層的D. 生物多樣性減少 1.C大樹移植到城市后其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影響了成活率。 2.A大量移植樹木使得原生地樹木減少,植被覆蓋率降低,由此可能加劇水土流失。 3.A 根據“崖柏因而受到收藏界的熱炒,遭到瘋狂采伐”可知,造成崖柏成為國家瀕危物種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獵奇心理 4.C 崖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且生長在土層淺薄、多大風天氣的山區。崖柏遭到瘋狂采伐,會導致植被覆蓋率下降,導致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甚至出現土地荒漠化現象;臭氧層的破壞主要與人類大量排放氟氯烴類等化學物質有關,C 對 通過習題練習,幫助同學們復習學習過的知識,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學會應用本節課講授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