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9.3 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 課型 復習課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內容要求:通過學習,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教材分析 從地位來看,本框是高中政治統編教材必修4第九課第三框內容,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落腳點,講述了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感知覺水平不斷提升,但容易草率下結論,思維品質有待提升,想象力發展需兼顧現實,自我意識需融入社會;學生見證中國文化繁榮發展的相關事實,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和文化自信內容相對比較抽象,與學生生活有點距離,缺乏相關理論的深度和高度。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學生通過感受生活中的文化并對其進行辨析,明確對不同文化的態度,養成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政治認同素養。科學精神 學生通過辨析各種文化現象,從中領悟優秀文化作品的感召力,涵養科學精神素養。公共參與 在活動探究中學會如何建設好文化強國,增強自身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育公共參與素養。教學重點 堅定文化自信的原因教學難點 建設文化強國的要求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黑板、粉筆、多媒體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一、梳理框架 帶領學生回顧知識點,梳理出知識邏輯,繪制思維導圖。 繪制思維導圖 學生自主思維,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認知。培養學生整體思維能力,養成善于思考習慣。二、逐個擊破 三、背誦識記 四、習題練習 對每個知識進行講解回顧,對學生有疑惑的知識再次講解,形成更加深入的認識。 設置背誦時長,進行課堂提問,過關知識。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學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回憶知識,確保對該框知識全部理解弄懂。 1.如何建設文化強國 (1)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 (4)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5)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2.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 (1)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三個事關) (3)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個沒有) 3.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措施) (1)繼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 (2)中華文化自信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 (3)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 學生背誦,教師提問,生生相互提問 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深入理解本課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梳理知識之間的關系,會對背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鞏固本框所學知識,做到知識升華,對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的理解。 通過重難點、課時評價的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