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網絡應用項目二2.2 任務二:配置網絡1. 任務描述本任務介紹配置計算機的 IP 地址和手機加入無線網的具體操作。通過本任務,學生應該掌握必要的網絡配置操作。2. 任務提示計算機、手機都是網絡終端設備,通常情況下,計算機可以連入有線網絡,手機需要連入無線網絡。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2.2 任務二:配置網絡3. 任務完成本任務介紹配置計算機的 IP 地址和手機加入無線網的具體操作。通過本任務,學生應該掌握必要的網絡配置操作。1. 設置計算機的靜態 IP 地址默認情況下,處于局域網中的計算機,當將網線水晶頭插入計算機主機機箱后面的網線接口后,系統會自動連入網絡并動態獲取 IP 地址。但當局域網中計算機數量比較多時,采取動態 IP 地址容易引起 IP 地址沖突,這時可以為每臺計算機設置靜態 IP 地址,具體方法如下:步驟 01 :單擊“開始”按鈕 ,打開“開始”菜單,單擊“設置”按鈕,在彈出的“Windows 設置”窗口中單擊“網絡和 Internet”按鈕,進入“狀態”界面,如圖 2-4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4 進入“狀態”界面視頻-設置計算機的靜態IP地址2.2 任務二:配置網絡3. 任務完成1. 設置計算機的靜態 IP 地址步驟 02 :在左側選擇“以太網”選項,進入“以太網”界面,在右側單擊“更改適配器選項”鏈接,彈出“網絡連接”窗口,如圖 2-5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5 “網絡連接”窗口2.2 任務二:配置網絡3. 任務完成1. 設置計算機的靜態 IP 地址步驟 03 :右擊“以太網”選項,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彈出“以太網 屬性”對話框,如圖 2-6 所示。在列表框中選擇“Internet 協議版本 4(TCP/IPv4)”選項,單擊“屬性”按鈕,彈出“Internet 協議版本 4(TCP/IPv4)屬性”對話框,可以看到默認狀態下為自動獲取的 IP 地址和 DNS 服務器地址。選中“使用下面的IP 地址”單選按鈕,如圖 2-7 所示,然后根據需要設置靜態 IP 地址、子網掩碼、網關IP 地址及 DNS 地址即可。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6 “以太網 屬性”對話框圖 2-7 “Internet 協議版本 4(TCP/IPv4)屬性”對話框2.2 任務二:配置網絡3. 任務完成2. 手機連入無線網當我們身處無線局域網絡中時,就可以不使用手機流量了。那么,手機該如何連入無線網呢?此處以 A 手機為例進行介紹。步驟 01 :點擊手機屏幕上的“設置”按鈕 ,進入“設置”界面,點擊“無線局域網”選項,進入“無線局域網”界面,系統將自動掃描附近存在的無線網絡,如圖2-8所示。步驟 02 :點擊要加入的網絡,進入“輸入密碼”界面,如圖 2-9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8 “無線局域網”界面圖 2-9 “輸入密碼”界面2.2 任務二:配置網絡3. 任務完成2. 手機連入無線網步驟 03 :輸入對應的密碼,然后點擊右上角的“加入”按鈕,即可連入無線局域網。默認情況下,手機系統連入無線局域網后,會自動獲取 IP 地址,如果需要,用戶可以自行設置 IP 地址。在連入的無線網絡右側有一個 標識,點擊該標識,進入對應的設置界面,如圖 2-10 所示。步驟 04 :開啟“自動加入”開關,則以后進入該無線局域網范圍內,手機便會自動連接該無線網絡。點擊“配置 IP”選項,進入“配置 IPv4”界面,選擇“手動”選項,然后輸入 IP 地址和子網掩碼,再點擊“存儲”按鈕即可,如圖 2-11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0 無線網絡對應的設置界面圖 2-11 “配置 IPv4”界面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一、常見網絡設備的類型和功能(1)調制解調器。調制解調器是調制器和解調器的簡稱,是一種計算機網絡硬件,如圖 2-12 所示。它能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轉換成可沿傳輸介質傳送的模擬信號,而這些模擬信號又可被線路另一端的另一個調制解調器接收,并譯成計算機可理解的語言。隨著光纖的普遍使用,在傳統的 ADSL 調制解調器的基礎上,發展出適合于光纖連接的光電轉換器。光電轉換器有百兆光纖和千兆光纖收發器之分,其數據傳輸速率達1 Gbit/s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2 調制解調器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一、常見網絡設備的類型和功能(2)網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每臺計算機上都必須安裝網卡,網卡是計算機聯網所需的基本部件。它一方面連接計算機,另一方面連接局域網中的傳輸介質。網卡完成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網卡與傳輸介質的物理連接、介質訪問控制、數據幀的拆裝、幀的發送與接收、錯誤校驗、數據信號的編 / 解碼、數據的串 / 并行轉換等功能。在網卡的存儲器中保存了一個全球唯一的網絡節點地址,這個地址稱為介質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又稱為硬件地址或網卡物理地址。(3)交換機。交換機是一種網絡集中設備,如圖 2-13 所示。它是用來集中連接其他網絡的,這里的“交換”是指對集線器的共享工作模式的改進。交換機可以把網絡分段,通過對照 MAC 地址表,只允許必要的網絡流量通過。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3 交換機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一、常見網絡設備的類型和功能(4)路由器。路由器是將一個網絡(一般為局域網)接入另一個網絡或實現網絡互聯的必選設備,如圖 2-14 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實現不同類型網絡之間的數據翻譯,使一種類型的網絡(如以太網)能讀懂另一種類型的網絡(如令牌環網)發送過來的數據。路由器用于連接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路由器必須具有路由選擇和數據轉發兩個基本功能。(5)中繼器。中繼器是局域網環境下用來延長網絡傳輸距離的網絡互聯設備,作用在 OSI 參考模型的物理層。中繼器對在線路上的信號具有放大再生的功能,用于擴展局域網網段的長度(僅用于連接相同的局域網網段)。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4 路由器2.2 任務二:配置網絡拓展訓練:學校中的計算機網絡是一個典型的局域網,通常會由不同的子網組成,一個計算機教室通常也會配置成一個獨立的局域網。1. 觀察學校中的計算機網絡以計算機教室為例,可以看到所有計算機的網線都連接到機柜內的交換機上,由于單個交換機的接口小于計算機的數量,需要把 3 個交換機進行級聯。樓層和校園的網絡連接方式與計算機教室的類似,需要有響應的交換機。在學校的網絡中心會有整個學校的中心交換機、路由器、硬件防火墻等網絡設備。2. 觀察交換機觀察交換機的外殼,可以獲得交換機的一些信息。觀察學校機房中的交換機,填寫以下信息。(1)觀察到的交換機型號為( ),接口數為( )。(2)查詢到同一種交換機的接口速率為( )。3. 觀察路由器仔細觀察路由器的外殼,可以獲得路由器的一些信息。觀察學校機房中的路由器,填寫以下信息。(1)觀察到的路由器型號為( ),接口數為( )。(2)查詢到同一種路由器的接口速率為(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二、網絡的連接與基本設置1. 設置有線連接若使用的臺式計算機中沒有安裝無線網卡,則需要使用網線連接才能在計算機中連接互聯網。設置有線連接的具體操作如下:(1)將光纖線的一端插入 Modem 的 LINE 接口,將網線的一端插入 Modem 的LAN 接口,然后連接 Modem 的電源線。(2)準備好寬帶路由器,找到其他廣域網接口和電源接口。(3)將與 Modem 連接的一端網線插入路由器的 WAN 接口,并接通路由器的電源。(4)將網線一端插入路由器的 LAN 接口。(5)將網線的另一端插入計算機主機上的網卡接口,如圖 2-15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5 設置有線連接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二、網絡的連接與基本設置2. 配置路由器將路由器連接到寬帶后,還需要在計算機中進行設置,才能實現共享上網,為了防止他人蹭網,可對路由器設置密碼,其具體操作如下:(1)完成硬件搭建后,啟動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192.168.1.1”,按Enter鍵,進入“無線路由器”界面。在“請輸入管理員密碼”文本框中輸入密碼,單擊“確認”按鈕。(2)進入“無線寬帶路由器”設置頁面,在左側的列表框中選擇“設置向導”選項,進入“設置向導”界面,在右側的“設置向導 - 開始”對話框中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 2-16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6 單擊“下一步”按鈕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二、網絡的連接與基本設置2. 配置路由器(3)彈出“設置向導 - 以太網接入方式”對話框,選中“PPPoE(DSL 虛擬撥號)”單選按鈕,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 2-17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7 設置以太網接入方式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二、網絡的連接與基本設置2. 配置路由器(4)彈出“設置向導 -PPPoE”對話框,依次輸入相應的用戶名和密碼,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 2-18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8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二、網絡的連接與基本設置2. 配置路由器(5)彈出“設置向導 - 無線”對話框,設置無線密碼,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 2-19 所示。(6)彈出“設置向導 - 保存”對話框,提示用戶設置向導已完成,單擊“保存”按鈕即可。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19 設置無線密碼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二、網絡的連接與基本設置3. 計算機連接無線網絡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無線網絡已經成為網絡發展的主流方式,具有不受地域限制、無須進行布線設計等優點。由于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可以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因此,無線網絡非常適合家庭使用。連接無線網絡的具體操作如下:單擊任務欄中的網絡圖表,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會顯示無線網絡的列表,單擊需要連接的網絡名稱,在展開項中單擊“連接”按鈕,如圖 2-20 所示。在“輸入網絡安全密鑰”文本框中輸入無線網絡密碼,單擊“下一步”按鈕,即可開始連接網絡,如圖 2-21 所示。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20 單擊“連接”按鈕圖 2-21 輸入無線網絡密碼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三、網絡故障的判斷與排除網絡故障是指網絡因為某些原因而不能正常、有效地工作,或者網絡連接出現中斷。1. 網絡故障產生的主要原因(1)網絡鏈路問題。網絡鏈路是故障發生后首先應當考慮的因素。鏈路問題通常與網卡、跳線、信息插座、網線、交換機等設備和通信介質有關。(2)配置文件和配置選項問題。所有的交換機和路由器都有配置文件,所有的服務器、計算機都有配置選項。配置文件和配置選項設置不當,同樣會導致網絡故障。(3)網絡協議問題。網絡協議問題是由網絡協議的安裝或配置錯誤導致的。(4)網絡服務問題。網絡服務問題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服務器硬件故障、網絡操作系統故障和網絡服務故障。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三、網絡故障的判斷與排除2. 網絡故障的診斷方法(1)試錯法。試錯法是一種通過不斷地試探、推測而得出故障原因的方法。當計算機網絡出現故障時,先不要急于下結論,而應該試著采用一種措施,查看是否能解決問題,如果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就繼續嘗試其他的措施,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止。(2)參照法。參照法是一種可以比較快速解決網絡故障的方法,它并不需要處理人員懂很多的網絡知識或具有很多的網絡故障排除經驗,但前提是只有在故障設備與正常工作設備相近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該方法。(3)替換法。替換法是一種常用的網絡檢測與維護方法。采用該方法,網絡管理員必須明確導致故障發生的原因,并且有正常的設備可供選擇。這種方法的最大困難在于確定產生故障的原因,并且只有在發生故障的組件存在缺陷的情況下此方法才有效。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三、網絡故障的判斷與排除3. 網絡硬件故障檢測工具(1)網絡測試儀。網絡測試儀(圖 2-22)通常也稱專業網絡測試儀或網絡監測儀,是一種可以檢測 OSI 參考模型定義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行狀況的便攜可視的智能監測設備,主要適用于局域網故障檢測、維護和綜合布線施工。(2)數字萬用表。數字萬用表(圖 2-23)是一種多用途電子測量儀器,一般包括安培計、電壓表、歐姆計的功能,有時也稱為萬用計、多用計、多用電表或三用電表。數字萬用表有用于基本故障診斷的便攜式裝置,也有放置在工作臺的裝置。(3)超五類線纜分析儀。超五類線纜分析儀(圖 2-24)既可以測試超五類雙絞線線纜,也可以測試單 / 多模光纖。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圖 2-22 網絡測試儀圖 2-23 數字萬用表圖 2-24 超五類線纜分析儀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三、網絡故障的判斷與排除4. 網絡故障檢測常用命令(1)ipconfi g 命令。ipconfi g 命令用于顯示所有當前的 TCP/IP 網絡配置信息,其語法格式如下:ipconfi g [/ ][/all][…]主要參數說明如下:① / :查看 ipconfi g 命令的所有參數及格式。② /all:顯示所有適配器的完整 TCP/IP 信息,若無該參數,則只顯示 IP 地址、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值。(2)ping 命令。ping 命令是 Internet 包探索器,用于測試網絡連接,它的原理是發送一個 ICMP 回聲請求給目的地,并報告是否收到所希望的 ICMP 回聲應答。ping 命令的語法格式如下:ping [-t][-l size][-a][…] 目的 IP 地址主要參數說明如下:① -t:不間斷地 ping 指定的目的節點,直到按快捷鍵 Ctrl+C 終止。② -l size:發送指定數據量的 ECHO 數據包,默認為 32 字節,可指定最大為65 500 字節。③ -a:將地址解析為計算機 NetBIOS 名。④若不帶任何參數和目的IP地址,輸入ping命令,將提示該命令的所有參數和格式。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2.2 任務二:配置網絡4. 必備知識三、網絡故障的判斷與排除4. 網絡故障檢測常用命令(3)tracert 命令。tracert 命令是路由跟蹤命令,用于確定 IP 數據包訪問目標所采取的路徑。tracert 命令的語法格式如下:tracert 目標主機的名稱或 IP 地址在命令行窗口輸入 tracert,不帶目標地址和任何參數,將顯示該命令的所有參數和格式。(4)netstat 命令。netstat 命令可以顯示路由表、實際的網絡連接及每個網絡接口設備的狀態信息,一般用于檢驗本機各端口的網絡連接情況,可以讓用戶得知目前有哪些網絡連接正在運作。netstat 命令的語法格式如下:netstat [ ][-a][-e][-n][-p proto][-r][…]主要參數說明如下:① :顯示所有參數信息。② -a:顯示所有連接和監聽端口。③ -e:顯示以太網統計信息。④ -n:以數字形式顯示地址和端口號。⑤ -p proto:顯示由 proto 指定的協議的連接,proto 可以是 TCP、UDP、TCPv6 或UDPv6 之一。⑥ -r:顯示路由表。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2.2 任務二:配置網絡實踐體驗:(1)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分別執行“ping www.”和“ping 127.0.0.0”命令,觀察兩條命令的執行結果有什么不同,分析執行結果分別代表什么意思,以及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2)試想一下,如果手機中沒有SIM卡,手機可以連入無線網絡嗎?(3)嘗試用手機連入機房中的無線網絡,并將IP地址設置成固定IP地址。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