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 任務一 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課件 西北大學出版社中職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共34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 任務一 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課件 西北大學出版社中職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共34張PPT)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信 息 技 術
基礎模塊(上冊)
主編:劉洪海 張潔 梁巧
副主編:立霞
目 錄
CONTENTS
信息技術應用基礎
項目一
網絡應用
項目二
圖文編輯
項目三
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認識信息系統
選用和連接信息技術設備
使用操作系統
管理信息資源
認識網絡
配置網絡
獲取網絡資源
網絡交流與信息發布
運用網絡工具
了解物聯網
操作圖文編輯軟件
設置文本格式
制作表格
繪制圖形
編排圖文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信息技術應用基礎
項目一
1 信息技術應用基礎
項目導讀:
現代社會是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其中包含各種信息。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科學地認知信息技術對于現代社會的作用,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處理各種問題,是現代公民應具有的素質。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1. 任務描述:
觀察周圍的事物,哪些應用了信息技術?通過觀察和體驗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感受信息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便利,并針對自己的觀察和體驗提出一些改進措施,填寫表 1-1。
2. 任務提示: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周圍環境、個人興趣、經濟條件等)進行選擇,盡量有差異性。另外,可以幾個人組成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充分拓展小組成員的思維。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表1-1 項目一任務一用表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3. 任務完成
在我們周圍,隨時隨地都有各種信息,這些信息以各種形式應用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例如,我們上課用到的計算機網絡、打電話用到的手機通信、淘寶買衣服用到的網上購物、超市買零食用到的二維碼支付、點外賣用到的點餐 App、到學校食堂吃飯要刷的飯卡以及疫情環境下居家時的網絡課堂等,這些都是信息技術的具體應用,但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遠不止這些。同學們在觀察時可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力。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一、信息技術的概念及發展歷程
1. 信息技術的概念
信息技術的定義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1)狹義的信息技術分為三種:一是指信息處理的技術,即將信息技術等同于計算機技術;二是指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三是指計算機技術 + 通信技術 + 控制技術。
(2)廣義的信息技術是指完成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術,是能夠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術。可以認為,信息技術就是能夠提高或擴展人類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總稱。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一、信息技術的概念及發展歷程
2. 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
(1)語言的使用。語言的使用不僅是信息表達方式的突破,使人類的思想與感情交流內容更豐富,也是信息保存和傳播手段的一次關鍵性革命。
(2)文字的使用。文字的出現是信息從語音同步傳播變為視覺異步傳播的過程。人們可以利用文字長期存儲信息,可以跨時間、跨地域地傳播信息。文字的應用標志著人類具備了跨時空傳播信息的能力。
(3)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它們將信息的記錄、存儲、傳播和使用擴大到了更廣的范圍,使信息的積累和傳播有了可靠的保證。
(4)電報、電話、電視及其他通信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電報、電話、電視及其他通信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標志著人類社會正式踏入“電”信息時代,人們可以更加快速、方便地傳遞信息。
(5)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20 世紀 40 年代,電子計算機誕生,這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信息技術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知識鏈接: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電子計算機技術密不可分。1946 年,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的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
按照計算機采用的電子器件不同,一般認為計算機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見表 1-2。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特別是對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等的探索,將開啟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又一個新時代。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表1-2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二、信息技術的典型應用
如今,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遍及各個領域,如教育、科研、工業、農業、商業、醫學、交通、軍事等,信息技術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1)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能夠根據需要和興趣,選擇輔助學習軟件進行針對性的學習;使教師能利用多媒體開展生動的教學活動。
(2)信息技術在科研中的應用。例如,使用電子顯微鏡可以將物體放大,使人們觀察到更微觀的世界,大大擴展了人們的視覺領域。
(3)信息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機器設備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
(4)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例如,利用衛星可以收集地面上的植物、土壤的資料,掌握水資源的分布,了解農作物的長勢和病蟲害信息,監視森林火災,監測海洋、河流、湖泊、大氣的污染情況。
(5)信息技術在商業中的應用。到超市購物時,收銀員只需用讀碼器在每種物品的條碼上掃一下,就可以自動計算應付款額;在銀行存取款也離不開計算機及網絡的支持。
(6)信息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如 CT、超聲成像、心電圖、腦電圖等先進的檢測技術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方便,贏得了很多治療時間。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知識鏈接:
CT(computer tomography)即計算機斷層掃描術,它利用精確準直的 X 線束、γ 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做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檢查;根據所采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 X 射線 CT(X-CT)以及 γ 射線 CT(γ-CT) 等。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二、信息技術的典型應用
(7)信息技術在交通管理中的應用。城市交通監管系統可以隨時了解道路交通狀況,記錄車輛的運行,合理控制紅綠燈信號……同時,火車、輪船、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的運行,也離不開信息技術。
(8)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信息技術對現代化武器裝備、指揮方式、作戰形式、軍隊結構和戰略戰術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現代化軍用飛機的速度可達聲速的幾倍,飛行高度可達萬米以上,只有用雷達才能發現、跟蹤它們,得到有關其機型、速度、方位等方面的信息;只有利用計算機技術,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算出防空導彈的發射參數,并指揮導彈攻擊入侵的敵機。此外,在現代戰爭中,電子偵察、電子預警、電子干擾、聲吶探測、雷達系統、紅外瞄準與夜視裝置等都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說,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沒有軍事現代化。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知識鏈接: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系統”)是中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時空基礎設施。2020 年 7 月 31 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斗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服務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于北斗系統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涌現,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中國將持續推進北斗系統的應用與產業化發展,服務于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百姓日常生活,為全球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三、信息社會的特征及影響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信息資源日益重要,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信息化浪潮。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成為全球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不斷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在 21 世紀,信息化使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無論是生產力的構成,還是生產組織形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技術與信息網絡的結合產生了一大批新興產業,也使很多傳統行業優化升級。
1. 信息社會的特征
(1)網絡社會。網絡化是信息社會最典型的特征,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企業的運營,政府的服務都離不開網絡。網絡社會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完備和社會發展協調兩方面。
①基礎設施完備:高速、泛在、價低、好用的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普及是網絡社會的基本要求。利用無所不在的網絡,人們可以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同任何人與物交換信息,網絡為個人和社會提供無處不在的信息服務和應用。
②社會發展協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從基本的衣食住行轉變為對健康生活、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需求,信息社會需要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更加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注重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三、信息社會的特征及影響
1. 信息社會的特征
(2)數字生活。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生活主要體現在生活工具數字化、生活方式數字化和生活內容數字化三方面。
①生活工具數字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計算機等數字化工具逐漸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②生活方式數字化: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人們可以在線看視頻、聽音樂、移動辦公、在線學習和網上購物等,足不出戶就能享受越來越舒適和豐富的生活。
③生活內容數字化:人們的生活內容逐漸轉變為以創造、處理和分配信息為主,數字化信息成為主要的生活消費品之一。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三、信息社會的特征及影響
1. 信息社會的特征
(3)信息經濟。信息經濟是指以信息與知識的生產、分配、擁有和使用為主要特征,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經濟形態。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與知識的生產和創造能力,降低了獲取成本,并加快了傳播和擴散速度,從而提升了人們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經濟中,信息成為新的生產要素。通過信息的獲取、傳播、處理、應用、輸出,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效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例如,人們通過網上學習平臺付費知識,使得知識更易獲得、學習更便捷;農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能打破時空阻隔,讓供需直接對接。
(4)在線政府。科學決策、公開透明、高效治理、互動參與是在線政府的特征。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政府決策更趨于科學化,政府運行更加公開化,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政民溝通渠道更加暢通和多元化,互聯網成為政府與公眾直接溝通的重要橋梁。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三、信息社會的特征及影響
2. 信息社會的文化、道德和法律
在信息社會中,因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而形成的文化、道德和法律,相較于以往社會形態的文化、道德和法律,既有相同、相通之處,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信息社會的文化呈現出數字化、開放性、包容性等特點。文化呈現方式更加多元,文化形態更加多樣,文化的傳播也更加快捷和廣泛。信息交流的自由、平等、共享理念是信息時代的文化特質。
信息社會的道德,強調人們在現實空間與網絡虛擬空間并存的狀態下,凡是現實生活中需要遵循的道德準則,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同樣需要遵守。不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是信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的信息活動中,同學們應秉持誠信友善、包容共享、尊重隱私的原則,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并注重保護知識產權。要遵從信息社會的行為禮儀、道德準則和國家法律法規,當發現網絡上出現不良信息和違規行為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知識鏈接:
2001 年 11 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向全社會發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內容如下:
(1)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2)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3)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4)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三、信息社會的特征及影響
3. 信息社會的影響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
工作、學習、生活的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1)勞動生產自動化。在信息社會中,勞動是人類謀求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手段,勞動生產是人們最主要的生活內容之一,也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最基本內容。幾千年來,人類勞動方式經歷了從手工勞動到機械勞動的變革,在信息社會里,勞動方式將向自動化勞動方式發展。自動化勞動是指整個勞動過程實現自動化控制和自動化生產,全部由機器來進行,無須人工參與。自動化勞動是建立在自動化技術基礎之上的,而自動化技術是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的。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才使人類生產勞動過程實現了自動化控制和自動化生產。人類實現全面自動化勞動包括工業生產自動化、農業生產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等,它們的實現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測試題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三、信息社會的特征及影響
3. 信息社會的影響
(2)閑暇生活多樣化。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了“4A”革命,即工廠自動化(FA)、辦公室自動化(OA)、實驗室自動化(LA)和家庭自動化(HA)。“4A”的實現使人們的閑暇時間大為增多。社會學家一般把閑暇時間理解為工作之外的,扣除了與生活消耗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如上、下班時間)以及用于自我服務和家務、吃飯、睡覺的時間之后剩余的時間。因此,閑暇時間的多少成為一個社會勞動生產率高低的標志,在閑暇時間內怎樣安排生活就構成了人們的閑暇生活方式。信息科技的發展對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的另一個重大影響就是使人們的閑暇生活方式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發生了重大改變。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三、信息社會的特征及影響
3. 信息社會的影響
(3)日常生活便捷化。吃、穿、住、行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方面,也是人們生活消費的基本方面。在信息社會里,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六大高新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發展,不僅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而且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模式和結構。
(4)社會交往的多元化。信息社會是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普及,信息化、網絡化的特征將越來越明顯。在信息社會里,社會交往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會發生革命性變革,并呈現出與以往農業社會的原始交往和工業社會的資本交往所不同的嶄新特征。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正加速改變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推動各產業各環節發生深刻變革。新一輪重大信息技術革新,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的生活需求,促進信息產業鏈價值提升,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總體來看,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超高清視頻進入千家萬戶
超高清視頻是指每幀像素分辨率在 4K(一般為 3 840×2 160 像素)及以上的視頻。4K、8K 超高清視頻的畫面分辨率分別是高清視頻的 4 倍和 16 倍,并在色彩、音效、沉浸感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帶來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用戶體驗。
展望未來,4K/8K 超高清視頻的高分辨率、高幀率、高色深、寬色域、高動態范圍和三維聲等技術日臻成熟,超高清頻道將陸續開通,超高清電視節目逐漸增多,如 4K 電影和 4K 紀錄片,4K/8K 點播頻道將日益豐富。消費者將體驗到更多優質的 4K 超高清視頻內容,對超高清視頻的認知不斷加深,對 4K 的需求不斷增長,形成整個產業生態鏈的良性循環。超高清視頻與安防、制造、交通、醫療等行業的結合,將加速智能監控、機器人巡檢、遠程維護、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新應用、新模式的孕育和發展,驅動以視頻為核心的行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2.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遍地開花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分別簡稱 VR/AR/MR)是融合應用了多媒體、傳感器、新型顯示、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多種前沿技術的綜合性技術。虛擬現實有望成為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給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帶來顛覆式變革。它與教育、軍事、制造、娛樂、醫療、文化藝術和旅游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展望未來,隨著虛擬現實產品與技術的不斷進步,虛擬現實技術的行業應用需求日益明晰,應用場景也更加豐富,將在制造、教育、交通、醫療、文娛、旅游等領域快速展開。虛擬現實技術正進入我國航天、航空、汽車等高端制造領域,成為促進中國制造創新轉型升級的新工具;虛擬現實技術和健康醫療、養老關懷、文化教育等領域進一步深入融合,將創新社會服務方式,有效緩解醫療、養老、教育等社會公共資源不均衡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3. 智能家居產品深入人心
智能家居產品是指使用了語音交互、機器深度學習、自我調控等技術的家居產品。智能家居產品具有自然交互、智能化推薦等能力,其典型代表是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產品已經不是單純具有使用功能,其還可以作為管理家庭場景的物聯網接口。
展望未來,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門鎖、智能照明、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等智能家居硬件產品將更加普及,智能家庭控制系統將更加安全。家居產品將從被動處理信息和任務演進為自覺主動地以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適應的方式完成任務。軟硬件產品結合將由智能化單品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智慧家庭演進,多種家居產品將根據用戶自定義實現聯動與人工智能操作,為居民提供更方便、更愉悅、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體驗。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4. 量子信息技術進入產業化階段
量子信息技術是用量子態來編碼、傳輸、處理和存儲信息的一類前沿理論技術的總稱。量子特有的多維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復制性,使其突破現有信息技術的物理極限和運算速度極限,在安全通信、加密 / 解密、金融計算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展望未來,量子信息技術將走向產業化,主要集中于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領域。量子通信的形式包括量子密鑰分發、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集編碼、量子糾纏分發等。其中,量子密鑰分發是我國量子保密通信最典型的應用。量子計
算機硬件實現形式主要包括超導體、半導體、離子阱三種。量子測量將應用到科學探索、技術標準、國防軍事等各領域前沿。
知識鏈接:
量子計算機利用原子的多重自旋進行運算,它可以在量子位上計算,可以在 0 和 1之間計算。在理論方面,量子計算機的性能能夠超過任何可以想象的標準計算機。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5. 5G 全產業鏈加速成熟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每一代移動通信都可由標志性能力指標和核心關鍵技術進行定義。5G 的標志性能力指標為 Gbps(每秒千兆位)級用戶體驗速率,核心關鍵技術包含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全頻譜接入和新型網絡架構等。
展望未來,5G 全產業鏈加速成熟,快速步入商用階段。5G 網絡產品、基帶芯片、模組解決方案已初步達到商用終端產品要求。今后,5G 在各領域的創新應用將日益活躍,圍繞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智能駕駛、智能工廠、智慧城市的應用探索將成為熱點。
知識鏈接:
5G 的特點有高速度、泛在網(一是廣泛覆蓋,二是縱深覆蓋)、低功耗、低延時、萬物互聯。我國十分重視 5G 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技術的發展,截至 2020 年 9 月,中國已經開通 5G 基站 69 萬個,提前完成了 5G 基站建設的全年目標。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6. 車聯網方興未艾
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是實現智能駕駛和信息互聯的新一代汽車,具有平臺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特征。智能網聯汽車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和車載系統模塊,融合現代傳感技術、控制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具備信息互聯共享、復雜環境感知、智能化決策與控制等功能。
展望未來,車聯網產業的發展將促進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汽車網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從駕駛輔助到有條件自動化再到完全自動化,不斷演進。具有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和基于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設計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5G-V2X)將逐步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人—車—路—云”將實現高度協同。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知識鏈接:
我國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在政策方面,國家將發展車聯網作為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加快突破的關鍵。早在 2015 年,國務院就頒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車聯網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2018 年 12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彰顯出國家對于車聯網產業發展的重大支持。
在政策與技術的雙驅動下,車聯網駛入發展的快車道。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的《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中指出了嚴格的車聯網用戶滲透率;2019 年 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7. 軍民信息化融合日益緊密
軍民信息化融合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軍轉民”,即軍用信息技術在民用領域的拓展;二是“民參軍”,將民營企業的先進信息技術運用于國防軍事工業制造體系。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在社會生活和軍民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國防事業的發展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信息化領域的軍民融合越來越緊密。軍民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方式不斷轉變,范圍不斷拓展,形式進一步豐富,制度日益完善。軍隊與社會在信息基礎建設、信息技術研發和信息人才培養等方面將加快資源流動,優勢互補。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8. 智能制造穩步推進
智能制造發展全面推進,生產方式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智能制造供給能力穩步提升。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不斷融合,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成為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重要著力點,中小企業不斷推進智能轉型升級。數字化工廠建設速度加快,形成若干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智能制造向制造業的全領域推廣,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行業競爭力。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9. 云計算潛力巨大
云計算應用細分領域不斷拓展,其從互聯網行業向工業、農業、商貿、金融、交通、物流、醫療、政務等傳統行業不斷滲透。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化轉型需求旺盛,云計算潛力不斷被激發,云服務市場保持快速增長。企業將信息系統向云平臺遷移,利用云計算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云計算企業將進一步強化云生態體系建設。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4. 必備知識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10. 大數據迭代創新發展
大數據產業鏈不斷完善,大數據硬件、大數據軟件、大數據服務等核心產業環節規模和業務覆蓋領域不斷擴大。大數據技術及應用處于穩步迭代創新期,大數據計算引擎、大數據 PaaS 及工具和組件成為企業標配,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大數據應用將大量落地。八大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引領示范作用明顯,加快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工業大數據將在產品創新、故障診斷與預測、物聯網管理、供應鏈優化等方面不斷創造價值,持續引領工業轉型升級。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知識鏈接:
智慧社會是指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和規則,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有效利用前沿科技,從而形成基于智能和數據的生產、生活、治理循環驅動的創新社會形態。建設智慧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次全方位、系統性變革,將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深刻改變個人、企業、政府、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深刻改變社會治理模式。
目前,我國的智慧社會建設正處于從理念向實踐轉化的階段,一些地方在智慧城市的基礎上著力推進智慧社會建設。但是智慧社會要實現真正智慧,需要解決好思想觀念問題、“信息孤島”問題、技術瓶頸問題和制度機制問題。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1.1 任務一: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
實踐體驗:
收集相關材料,調研1970—2020年這50年中,我國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當中,哪些是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它們對人們的生活、工作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上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祥市| 桑日县| 女性| 白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安溪县| 蓝田县| 平顶山市| 登封市| 五大连池市| 北川| 阳泉市| 星子县| 淮阳县| 南漳县| 游戏| 玛曲县| 普定县| 封开县| 阿图什市| 宽甸| 吉木萨尔县| 泽库县| 郁南县| 长治市| 台中市| 衡阳市| 牡丹江市| 吉安县| 伊春市| 同仁县| 稻城县| 天等县| 汉沽区| 青神县| 大丰市| 西安市| 崇州市| 西安市| 岗巴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