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史料實證了解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2.通過歷史解釋分析三民主義和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關系。3.通過視頻呈現(xiàn),感受孫中山的家國情懷。教學重點1.同盟會成立的相關史實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2.三民主義的內涵及與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關系。教學方法:史料圖片解讀教學難點教學難點1.三民主義的內涵;教學方法:史料研讀幫助理解2.孫中山是革命先行者。教學方法:活動探究幫助理解評價(一)導入新課導入:上課,同學們好!學生:老師老好!師:習總書記曾說:“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同學們,你們心中有沒有英雄呢?生:有!師:那同學們知道,面對“兩千萬里山河已為白種殖民之地,四萬萬黃種人已為歐人注籍之奴。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涌現(xiàn)出了哪些英雄呢?生:林則徐、洪秀全、左寶貴、鄧世昌、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義和團將士們。師:今天我們將走進一位用盡一生致力于民族復興大業(yè)的英雄,他就是孫中山。我們將從四個方面了解孫中山先生的民族復興夢:少年立志救人夢、棄醫(yī)從政改良夢、驅除韃虜共和夢、復興;華畢生夢。(二)講授新課一、少年立志救人夢師:我們通過掃描二維碼,觀看視頻,一起走進孫中山的少年時代。我們發(fā)現(xiàn),孫中山的少年時代,思想發(fā)生了變化,請仔細觀察時間軸孫中山早年人生規(guī)劃有何改變以及改變的原因?生:棄醫(yī)從政,認為醫(yī)術救人,所濟有限,醫(yī)國比醫(yī)人更重要。師:1894年6月,孫中山上書晚清重臣李鴻章,請同學們結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孫中山上書李鴻章中提了什么救國建議?結果如何?材料一:1894年6月《孫中山上李鴻章書》:“……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國之大經(jīng),治國之大本也。”生:從人、地、物、貨四個方面提出變法自強多個方面改革。上書被拒。師:但是孫中山并沒有放棄,他再次求見當時晚清另一位官員——張之洞,但這次不但被拒還招致了極大的侮辱,孫中山試圖通過中國社會的最上層進行富國治國的改良主張遭到拒絕后開始轉入中下層社會,從此走上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過渡:看到清政府的腐敗,孫中山毅然從“改良”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請同學們一起齊讀材料思考,孫中山的路在哪兒?生:廢專制 行共和 建民國師:請同學們以時間為依據(jù),以數(shù)軸方式展現(xiàn)孫中山早年革命活動?生:興中會——準備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師:孫中山早期的革命道路非常艱辛,革命前途未卜,勝利希望渺茫。繼續(xù)抗清,九死一生,面對戰(zhàn)友們的犧牲被害,孫中山當作何選擇呢?生:繼續(xù)革命師: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 ——孫中山 ,孫中山毅然斷發(fā)易服,逃亡海外,走上革命道路,繼續(xù)宣傳革命思想。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先生遭到清政府通緝,流亡海外繼續(xù)宣傳革命。教師:但《辛丑條約》簽訂后,長期被壓迫的民眾反清革命情緒高漲,這一時期為拯救民族危亡,有哪些人做了哪些努力?閱讀教材39頁,歸納出現(xiàn)的革命思想著作和革命團體。生:①革命著作: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革命軍》,陳天華《猛回頭》和《警世鐘》;②革命團體:華興會、光復會。我漢人本有做世界主人的勢力,活活被滿洲殘害,弄到這步田地,亡國滅種。——陳天華《警世鐘》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由野蠻而進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隸而為主人者也。 ——鄒容《革命軍》我漢人本有做世界主人的勢力,活活被滿洲殘害,弄到這步田地,亡國滅種。——陳天華《猛回頭—警世鐘》師:結合材料和教材39頁,討論交流,三段材料的共同思想?生:推翻清政府。師: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民族民主革命情緒的高漲,主張推翻清政府,建立新政府。此時亞洲的民族覺醒也推動了中國革命進一步向縱深發(fā)展,革命團體紛紛建立。今日無數(shù)的外族,都要滅我們這一族,依了鄙人的愚見,我們四萬萬人就合做一個,一個大黨,推舉一人為領袖。 ——陳天華師:結合教材P40思考為什么孫中山能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生:創(chuàng)立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廣州起義等。師:民族危機加深,革命形勢發(fā)展,于是以孫中山為核心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政黨的呼聲出現(xiàn)了。他就是同盟會。閱讀教材P40-41,,小組合作歸納總結完成中國同盟會表格?生:小組合作,完成同盟會表格?教師引導:比較同盟會政黨和興中會等團體的相關知識,分析兩者的區(qū)別?教師總結:同盟會相比革命團體,有明確的政治綱領、領導機構、宣傳刊物,成為了全國性的革命組織,并于1912年8月改組為國民黨。師: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與同盟會政治綱領有什么關系呢?閱讀教材41頁“知識拓展”內容,回答問題。生:三民主義是對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闡述和概括“不期年而加盟者逾萬人,支部則亦先后成立于各省。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孫中山《革命原起》師:結合材料和課文,談談同盟會成立的影響是什么?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孫中山(呈現(xiàn)后期革命活動)“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br/>師: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