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美麗草原》第二單元聆聽音樂判斷這段旋律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二 胡那么這段旋律讓你們想到了什么樣的場景?萬馬奔騰二胡獨奏曲《賽馬》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草原上萬馬奔騰的景象,音樂熱烈奔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作品充分發揮了二胡的多種演奏技法,既有歌唱性的旋律,也有模擬駿馬嘶鳴和奔跑的音響效果。同學們你們認識二胡嗎?大家聽一聽這首作品分為幾個部分?說說你的理由?聽聽第一部分,大家邊聽音樂邊完成下面的表格節奏 力度 旋律 緊湊 舒緩 弱 強 強弱搭配 舒緩抒情 熱烈奔放二胡模仿秀下面我們根據簡譜邊聽音樂邊找一找這段旋律中的強弱對比,哪里強?哪里弱?力度模仿秀換氣符號第一部分整體表演聽聽第二部分,大家邊聽音樂邊完成下面的表格節奏 力度 旋律 緊湊 舒緩 弱 強 強弱搭配 舒緩抒情 熱烈奔放這段旋律的主旋律也就出現了,大家知道是那一句嗎?聽音樂哼唱它出現了幾次?大家再仔細聽聽這三次的演奏方式一樣嗎?第一次是正常演奏,第二次是拋弓,第三次用了撥弦的方法這段主旋律表現怎樣的畫面?分組模擬表演第三段是樂曲的再現段落,情緒上更加熱烈、奔放。這個段落使用了第一段的節奏和主要旋律,再現了樂曲開始基調所營造的氛圍。旋律的起伏和強弱的對比帶來更大的張力,音樂層層推進,在高潮中結束全曲,描繪了勝利者沖過終點,興奮狂歡的熱烈場面。下面我們來模擬一下這段旋律。精彩演繹蒙古族那達慕文化結語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感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美麗草原》第2課欣賞課《賽馬》。【教材分析】《賽馬》是六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第2首欣賞曲目,這首作品是一首二胡獨奏曲目,描繪了一幅草原上萬馬奔騰的景象,音樂熱烈奔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作品充分發揮了二胡的多種演奏技法,既有歌唱性的旋律,也有模擬駿馬嘶鳴和奔跑的音響效果,作品為再現的三部曲式,教材中之出現了AB兩部分,第一部分音樂性格熱烈奔放,刻畫了賽馬場上群馬飛奔的沸騰場景,第二部分才用了內蒙古民歌《紅旗》的音調,情緒興奮昂揚,抒發了人們在節日里的歡樂之情,前半部分節奏歡快活潑,音樂富有動力,后半部分由伴奏聲部演奏主題旋律,用手指撥動二胡內弦,奏出跳躍的分解和弦,兩者生動地結合使音樂妙趣橫生。尾部通過擴充形成作品的高潮,以漸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華彩樂段。華彩樂段的音調高亢舒展,運用小三度顫音、富有特色的旋律將人們引人遼闊的草原。同時,音樂具有蒙古族“長調”和馬頭琴演泰的特征,使草原風情盡顯無遺;最后,第三部分再現第一部分主題,熱烈歡騰的賽馬景象又展現在聽眾的眼前。【學情分析】六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對于五音不全的學生,可多鼓勵他們參與用課堂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以此來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感受樂曲所要表現場景和意義,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能力去鑒賞音樂。(二)藝術表現從節奏、力度、旋律的變化等要素入手,能哼唱音樂的主旋律。(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創意性的去表達每個樂段所表現的意境和畫面。(四)文化理解通過學欣賞樂曲讓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認識民族樂器二胡,了解其音色結構等,充分感知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音樂及其藝術魅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了解民族樂器二胡。2、能夠從節奏、力度、旋律特點方面分析每個樂段。(二)教學難點:1、能哼唱主旋律2、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樂段的意境和情緒【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激趣導入教師:同學們,聆聽音樂判斷這段旋律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播放二胡獨奏曲目賽馬)預設:二胡教師:對,那么這段旋律讓你們想到了什么樣的場景?預設:大草原賽馬場景【設計意圖:通過聆聽與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感知樂曲的意境,為后面的教學奠定基礎】教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二胡獨奏曲《賽馬》(書寫板書《賽馬》)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草原上萬馬奔騰的景象,音樂熱烈奔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作品充分發揮了二胡的多種演奏技法,既有歌唱性的旋律,也有模擬駿馬嘶鳴和奔跑的音響效果。同學們你們認識二胡嗎?預設:認識教師:下面老師來說一下二胡的結構,并讓同學們上臺拉一拉二胡,親身感受一下二胡的音色【設計意圖:以樂器認知為切入點,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一)初步聆聽,學唱歌曲教師:下面我們就再次聆聽這首作品,大家聽一聽這首作品分為幾個部分?說說你的理由?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那同學們回答的對不對呢,我們帶著疑問聽聽第一部分,大家邊聽音樂邊完成下面的表格(播放第一部分音樂)節奏 力度 旋律緊湊 舒緩 弱 強 強弱搭配 舒緩抒情 熱烈奔放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下面我們看一下節奏,從譜面上來看這段旋律的節奏非常緊湊,開頭用了附點節奏,緊接著用了四個十六分音符,下面老師用二胡來演奏一遍。同學們認真聽并觀察老師的變化動作預設:聆聽教師演奏并觀察教師:老師演奏完了,說說老師在演奏不同的節奏時時怎樣變化的預設:緊湊的節奏快,舒緩的節奏慢【教學建議:如果學生理解不到,教師再示范,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節奏演奏的方式不同】教師:下面同學們用你身邊的道具模擬二胡跟著老師一起來演奏第一部分,看看誰模仿的最像?預設:二胡模仿秀教師:同學們表現的很好,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段旋律中的強弱沒有表現出來,下面我們根據簡譜邊聽音樂邊找一找這段旋律中的強弱對比,哪里強?哪里弱?預設: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同學們我們看一下曲譜前面兩小節是個引子,緊接著出現了四個強“6. 35”緊接著后面出現四個四十六6535,后面又出現了8個帶頓音記號的“6”,再往后就出現了四小節一弱,四小節一強,對比非常明顯,下面我們就先跟著音樂來一遍,注意演奏出強弱對比。預設:模擬演奏教師:看這段旋律中還出現了換氣符號,大家在演奏中要注意換氣,要完全投入進去預設:再次模擬二胡演奏教師:同學們模擬的非常到位,下面我們接著來聽第二部分,邊聽便完成下表節奏 力度 旋律緊湊 舒緩 弱 強 強弱搭配 舒緩抒情 熱烈奔放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我們看曲譜,在這段音樂中旋律相對舒緩很多,情緒上也變得舒展,但這段旋律的主旋律也就出現了,大家知道是那一句嗎?聽音樂哼唱預設:邊聽音樂邊哼唱教師:同學們發現了嗎?請你哼唱一下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對, 它出現了幾次?再次聆聽音樂預設:三次教師:下面我們把這句旋律跟琴演唱一下預設:演唱教師:處理演唱的節奏、音準、情緒等問題預設:再次演唱教師:大家再仔細聽聽這三次的演奏方式一樣嗎?(播放音樂)預設:不一樣教師:具體說說哪里不一樣?【教學建議:如果學生理解不到,教師再示范,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節奏演奏的方式不同】預設:第一次是正常演奏,第二次是拋弓,第三次用了撥弦的方法教師: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欣賞一下學生:欣賞教師:這段主旋律表現怎樣的畫面?預設:刻畫了馬蹄疾馳、你追我趕,奮力爭先的激烈場面教師:下面我們就帶著這種感覺分組,演唱+演奏,不同的演奏方式分組演奏教師:下面我們來聽一下最后一部分,課本中沒有出現的預設:聆聽教師:這段音樂有什么特點?預設:再現了第一部分教師:第三段是樂曲的再現段落,情緒上更加熱烈、奔放。這個段落使用了第一段的節奏和主要旋律,再現了樂曲開始基調所營造的氛圍。旋律的起伏和強弱的對比帶來更大的張力,音樂層層推進,在高潮中結束全曲,描繪了勝利者沖過終點,興奮狂歡的熱烈場面。下面我們來模擬一下這段旋律,感受一下這段旋律的情緒預設:模擬演奏教師:接下來我們整體演奏一下預設:整體表現【設計意圖: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鑒賞能來,來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三、精彩演繹,自由暢想教師:下面我們找幾位同學上臺表演預設:上臺【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這段旋律表現的是蒙古族“那達慕大會”賽馬的場景,蒙古族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下面我們就通過視頻來欣賞一下那達慕大會賽馬場景。感受一下蒙古族的那達慕文化。預設:欣賞視頻教師:看了視頻說說你的感受預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國地緣遼闊,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師:總結【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加深對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并激發學生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賽馬熱情奔放6. 356535頓音記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403001.mp3 0f77997a430405dcd7de14ca56ef7fa4.mp4 2d9ce88aa3f68085c92754e6bd59482e.mp4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六年級上冊-《賽馬》課件.pptx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六年級上冊-《賽馬》課堂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