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透鏡及其應用學 員 編 號 : 年 級 : 課 時 數 :學 員 姓 名 : 輔 導 科 目 : 學 科 教 師 :課 題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授課日期及時段教 學 目 的 1、了解什么是凸透鏡和凹透鏡,透鏡的焦點和焦距,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2、了解生活中透鏡的應用,知道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成的像的性質。3、實驗探究并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4、了解眼睛的構造及視物原理,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理解視角的概念。5、知道顯微鏡和望遠鏡的主要結構和物鏡目鏡的成像情況。重 難 點 1、透鏡對光的作用,掌握測量焦距的方法。2、了解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原理。3、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4、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5、知道物體經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兩組透鏡后的最終成像情況。【考綱說明】考點 題型 分值透鏡及其應用 選擇 2——5分焦點、焦距及凸透鏡成像規律 填空 1——3分過透鏡的六條特殊光線的做法 作圖 5——8分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探究 5——10分【前文回顧】光的折射現象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幾個基本概念(一點二角三線)。(1)入射光線AO(2)入射點O: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交點。(3)折射光線OB。(4)法線:過O點作反射面的垂線ON。(5)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6)折射角∠r: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知識梳理與例題】一、透鏡:1、透鏡的概念: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 2、凸透鏡和凹透鏡(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3)主光軸: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用CC/表示; (4)光心:同常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用“O”表示。 3、透鏡對光的作用(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所以凸透鏡又稱為會聚透鏡。(2)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所以凹透鏡又稱為發散透鏡。練習:以下光學儀器或元件中,對光起發散作用的是( ) A.潛望鏡 B.平面鏡 C.凸透鏡 D.凹透鏡4、焦點和焦距(1)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用“F”表示。 (2)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通常由于透鏡較厚,焦點到透鏡的距離約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圖: 注意: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各有兩個焦點,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 練習: 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入射光線 于一點,叫 ,這一點到凸透鏡的光心的距離叫 。一個凸透鏡有 個焦點,它們位于凸透鏡的 邊。凹透鏡能使光線 ,凹透鏡的焦點是 ,有 個。 5、三條特殊光線(要求會畫): (1)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后傳播方向不改變。(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經過焦點;經凹透鏡后向外發散,但其反向延長線必過焦點(所以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3)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 練習:請補充完整下面的光路圖:6、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是平行光,使太陽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下面放一張白紙,調節凸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到白紙上光斑中心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練習:把一個凸透鏡放在太陽與白紙之間,調整透鏡與紙間的距離, 使白紙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點,這時測得透鏡與紙間的距離為6cm。由此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cm。 7、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 (1)用手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透鏡; (2)讓透鏡正對太陽光,移動透鏡,在紙上能的到較小、較亮光斑的為凸透鏡,否則為凹透鏡; (3)用透鏡看字,能讓字放大的是凸透鏡,字縮小的是凹透鏡; 練習:表面至少有一面是 的透明玻璃元件叫透鏡,中間 邊緣 的透鏡叫凸透鏡,中間 邊緣 的透鏡叫凹透鏡, 遠小于的透鏡 叫薄透鏡。 二、生活中的透鏡(一)照相機:1、鏡頭是凸透鏡;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二)投影儀: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 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 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三)放大鏡:1、放大鏡是凸透鏡; 2、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注:要讓物體更大,應該讓放大鏡遠離物體; 三、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1、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 2、注意事項“三心共線”: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又叫“三心等高”。 3、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圖4、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要求熟記、并理解)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像的性質 物距v(cm) 應用正倒 大小 虛實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2f >v> f 照相機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v=2f2f >u> f 倒立 放大 實像 v>2f 投影儀、幻燈機u=f 不成像u<f 正立 放大 虛像 與物同側 放大鏡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實像小,虛像大。 注意:1、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 2、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 注意: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 四、眼睛和眼鏡1、眼睛結構: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膠卷);成像特點: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視物原理:晶狀體自動調節: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比較薄,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變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大,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看遠處的物體 看近處的物體3、近點、遠點和明視距離眼睛的調節有一定的限度,晶狀體變得最扁平(薄)時,能看到的最遠叫做眼睛的遠點。正常眼睛的遠點在無限遠處,從無限遠處物體射來的平行光經晶狀體折射后,它們的像恰好能成在視網膜上。晶狀體變得最凸(厚)時能看清的最近點叫做眼睛的近點。正常眼睛的近點約在離眼睛10cm的地方。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容易疲勞的距離,大約是25cm,叫做明視距離。近視眼的明視距離比正常眼睛近一些,患近視眼的人在看書時,常把書放到離眼睛很近的位置。遠視眼的明視距離比正常眼睛遠一些,患遠視眼的人在看書時,常常將書離眼睛遠一些。4、近視和遠視(一)、近視眼(1)特點: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看遠處的物體 看近處的物體(2)成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長,導致成像在視網膜前。(3)矯正:①用凹透鏡做成近視眼鏡(讓光線先發散一點再經晶狀體會聚在視網膜上);②有一種治療近視的手術,采用激光對角膜進行處理,使晶狀體和角膜構成的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弱(引導學生要在正規大醫院進行)。(二)、遠視眼(1)特點: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看遠處的物體 看近處的物體(2)成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導致成像在視網膜后。(3)矯正:用凸透鏡做成的遠視眼鏡(老花眼)(先讓光線會聚一點再經晶狀體會聚在視網膜上)總結為:十四、顯微鏡和望遠鏡 (一)、顯微鏡1、結構:由兩個凸透鏡組成; 2、成像原理圖物鏡:靠近物體的凸透鏡。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目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相當于普通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反光鏡:光線充足使成像更明亮。(光線較暗用凹面鏡會聚更多的光,光線強烈用平面鏡反射減弱光線)注意:①目鏡把物鏡所成的像進行放大。目鏡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對于物鏡所成的像而言的。最后的成像與物體本身比,是倒立的放大的虛像。②物鏡和目鏡的距離大于兩個透鏡的焦距之和。(第一次成像在物鏡的兩倍焦距外,要使目鏡的放大倍數盡可能最大,則這個像要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且盡可能靠近焦點。)③要讓像變大,可減小物體到物鏡的距離(上調載物片或下調物鏡),同時保持目鏡位置不變或者增大目鏡到物鏡的距離(上調目鏡)。④顯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x目鏡放大倍數。(二)、望遠鏡1、結構:由兩個凸透鏡組成; 2、成像原理圖物鏡:靠近物體的凸透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的縮小的像。(,)目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相當于普通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注意:①目鏡把物鏡所成的像進行放大。目鏡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對于物鏡所成的像而言的。最后成像與物體本身比,是倒立的縮小的虛像。②物鏡和目鏡的距離等于兩個透鏡的焦距之和。(由于物體據望遠鏡的距離很大,第一次成像在物鏡的焦點附近且無限靠近焦點,可以近似地認為等于焦點處,要使目鏡的放大倍數盡可能最大,則這個像要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且盡可能靠近焦點。)③要讓像變大,可減小物體到物鏡的距離無意義(因為物距相對于物鏡的焦距而言很大,調節物鏡的位置基本上使物距的變化不大),可增大目鏡到物鏡的距離(上調目鏡)。④望遠鏡最后成的像是縮小的,為何我們感覺像是放大的?視角:從眼睛的中心向物體兩端所引的兩條直線的夾角。視角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有關,距離相等時,看大物體的視角大,看小物體的視角小。視角的大小和物體的遠近有關,大小一定時,看近處的物體視角大,看遠處的物體視角小。明確: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所以我們感覺像是放大的。⑤望遠鏡的物鏡直徑(口徑)為什么做得很大?明確:這樣它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現代天文望遠鏡都力求把物鏡的口徑加大,以便觀測到更暗的星。【經典考題與解析】題型一、給過透鏡的光線按規律作圖或者根據光線確定透鏡的種類1、完成下列各光路。解 析:見下圖。。2、根據射入透鏡和從透鏡射出的光線的傳播方向,在右圖中填上適當類型的透鏡符號。解 析:見下圖。題型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1、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從高空飛機上拍攝到的畫面,若用一鏡頭焦距為60mm的相機在高空拍照,此時膠片到鏡頭的距離是( ) A、大于120mm B、恰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解 析:鏡頭的焦距為60mm,飛機在高空拍攝時物距遠遠大于二倍焦距,像離焦點很近但仍大于焦距,即略大于60mm;選D2、在銀幕上看到的電影畫面都是正立的,在放電影時應將電影拷貝( )A.正立著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 B.倒立著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C.正立著放在2f和f之間的位置上 D.倒立著放在2f和f之間的位置上解 析:電影屏幕上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要成放大的像則拷貝必須放在f和2f之間,像是正立的,物就必須是倒立的;選D3、如圖在觀察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如果把燭焰先 后放在a、b、c、d和e點,同時調整光屏的位置,則:①把燭焰放在 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大;②把燭焰放在 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小;③把燭焰放在 點,屏上不出現燭焰的像;④如果把燭焰從a到移到d點,則像到透鏡的距離 ,像的大小 。(“變大”、“變小”、“不變”)解 析: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以知道在兩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像,距離二倍焦距越遠,成的像越小;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中間成倒立放大的像,距離焦點越近,成的像越大;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屏上沒有像;所以:在d點,屏上像最大;在a點,屏上像最小;在e點,屏上不出現像;從a點到d點,像到透鏡的距離變大,像的大小變大。題型三、焦距范圍的判斷 1、某同學們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作了如下的記錄:當物體距U1=30厘米時,在光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像;當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當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斷凸透鏡的焦距是( ) A、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 C、小于10厘米 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解析——正確答案(D) 由題可知:u1>2f,即30厘米>2f①;f2、一個物體在凸透鏡前20 cm處,在屏上成一倒立縮小的像,則透鏡的焦距f( ) A、10 cm10 cm C、f<10 cm D、f>20 cm 解析——正確答案(C)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根據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和成像條件,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必然大于2倍焦距,即u>2f。本題中有20 cm>2f,解不等式得:f<10 cm。 3、一物體放在凸透鏡前18 cm處,在透鏡另一側20 cm處成一清晰像,則此透鏡的焦距 (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間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間 解析——正確答案(D) 由于本題中物像異側,說明此像是一實像;又由于像距比物距大,可推知此像是一放大、倒立的實像,此時物體應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在另一側的二倍焦距之外。 即f<18 cm<2f ① 20 cm>2f ② 綜合① ② 解得9 cm【課堂練習】1、一根蠟燭從很遠的地方逐漸移向凸透鏡的焦點,關于其像的大小及像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像逐漸變大,像與凸透鏡的距離也逐漸變大B.像逐漸變大,像與凸透鏡的距離逐漸變小C.像逐漸變小,像與凸透鏡的距離也逐漸變小D.像逐漸變小,像與凸透鏡的距離逐漸變大2、如右圖在一塊玻璃磚內,一束平行光線恰好正對著玻璃內鐵餅形狀的空氣泡射去,則光束通過空氣泡 ( )A.仍為平行光束; B.變為發散光束;C.變為會聚光束; D.無法確定。3、如圖紙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層半透明紙,紙筒B的一端嵌了一個凸透鏡,兩紙筒套在一起組成一個簡易照相機,觀察時應( )A.眼睛應對著B端向筒內觀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應把A端朝著明亮的室外,B端朝著較暗的室內,否則看不清楚C.應把B端朝著明亮的室外,A端朝著較暗的室內,否則看不清楚D.如果看近處的景物時像很清楚,再看遠處的景物時應把B端向外拉4、關于實像與虛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虛像總是放大的,實像總是縮小的B.虛像總是正立的,實像總是倒立的C.虛像只能通過眼睛觀察,實像通過光屏后也可看到D.光的反射成虛像,光的折射成實像5、在光屏上能成等大像的鏡子是 ( )A.只能是平面鏡 B.只能是凸透鏡C.凸透鏡平面鏡都行 D.凸透鏡平面鏡都不行6、下列哪一個是凸透鏡不能成的像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正立放大的虛像C.倒立縮小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7、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當蠟燭遠離凸透鏡移動一倍焦距后,蠟燭通過凸透鏡成放大、倒立的實像,則蠟燭原來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正立的 B.放大、倒立的;C.縮小、正立的 D.縮小、倒立的。8、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眼睛能看到成在光屏上的像B.有的虛像看的見,有的虛像看不見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鏡所成的實像D.眼睛既能看到實像,也能看到虛像9、用焦距是50毫米的照相機拍攝書中畫面時,鏡頭到書的距離應 ( )A.小于50毫米 B.等于50毫米C.等于100毫米 D.大于100毫米。10、有四種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如果要使離凸透鏡15cm處的物體在光屏上得到縮小的像,那么應選凸透鏡的焦距為 ( )A.5cm B.10cm C.20cm D.30cm。11、一束光在空氣中經過凸透鏡折射后 ( )A.一定是平行光 B.一定會聚到一點C.一定是發散光 D.一定比原光束會聚一些【課后作業】一、填空題 1.要想利用凸透鏡使小燈泡發出的光線變成平行光,應該把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____上. 2.關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是,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____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____主光軸. 3.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倍焦距時,成____、____的____像,根據這個道理制成了____. 4.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當蠟燭距離凸透鏡36 cm時,像成在距凸透鏡20 cm另一側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透鏡的焦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 5.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鏡,被拍攝的物體應在距鏡頭____的位置,在相當于____的膠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 6.照相機用光圈控制__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攝明亮的物體之后又去拍攝暗淡的物體,光圈應適當____(填“開大”或“縮小”)7.在研究凸透鏡成縮小實像的實驗中,需要的主要器材有刻度尺、蠟燭、凸透鏡和____其中要求____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線上. 8.當物體在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以外并向透鏡移動時(不超過2倍焦距),像離透鏡的距離將____,像的大小將____,且成的像是____像. 9.把物體置于凸透鏡主光軸上距透鏡40 cm,透鏡的焦距為15 cm,則物體通過透鏡成的像是____立____的____像.若將物體向透鏡方向移動了15 cm,則物體的像將向____方向移動,同時像變為____立____的____像. 10.幻燈機的幻燈片要____插在____透鏡的后面比焦點略遠些的地方,這時銀幕上的像的性質是____、____的____像. 11.幻燈機和電影放映機的鏡頭是____鏡,物體應放在____,像在____,像的性質是____.若要使銀幕畫面更大些,幻燈機與電影機應離銀幕____些. 12.顯微鏡有____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叫____,它的作用____.靠近物體的叫__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_,它有____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叫____,靠近物體的叫____.它能使物體成____、____的____像. 13.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____、____,由____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____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在____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14.如果眼球的____,或者晶狀體的____,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____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____造成近視眼. 15.貓從黑暗處走到陽光下,____會變____,用來減小陽光對眼球的刺激,這是由____內的平滑肌控制完成. 二、選擇題 16.一個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為30 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實像,若把物體沿凸透鏡主軸移動到距凸透鏡45 cm處,則成像的情況一定是( )A.放大的實像 B.等大的實像 C.縮小的實像 D.上述三種情況都可能 17.物體從距凸透鏡12 cm處移到距凸透鏡20 cm處,調整光屏的位置,總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對 18.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當蠟燭距凸透鏡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蠟燭距透鏡40 cm時,一定成縮小的實像 B.蠟燭距透鏡18 cm時,可能成放大的實像C.蠟燭距透鏡20 cm時,一定成放大的實像 D.蠟燭距透鏡6 cm時,一定成放大的虛像 19.某幻燈機的鏡頭和幻燈片之間的距離可在10 cm~20 cm之間調節,現因原鏡頭損壞,則應選用下列哪一個元件做鏡頭( ) A.焦距為5 cm的凸透鏡 B.焦距為10 cm的凹透鏡C.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 D.焦距為20 cm的凸透鏡 20.用照相機給家人照相,人與照相機鏡頭的距離和底片到照相機鏡頭的距離分別是( )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 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 大于f,大于2f 21.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飛機上向地面照相,稱為航空攝影,若要使用航空攝影照相機的鏡頭焦距為50 mm,則底片到鏡頭間的距離為( )A.100 mm以外 B.50 mm以內 C.略大于50 mm D.恰為50 mm 22.放映幻燈時,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燈片上圖像的(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正立放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虛像 D .倒立放大的實像 23.用一個凸透鏡成像時,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像總是正立的、虛像總是倒立的 B.實像和虛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縮小的 C.成實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越大 D.成虛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越大 24.一個物體放在凸透鏡前時,在透鏡的另一側距離透鏡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放大的物體的像,若把物體移至透鏡前20 cm處,為了仍能在透鏡另一側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則光屏的移動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為( ) A.光屏靠近透鏡,成縮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鏡,成放大的像C.光屏遠離透鏡,成放大的像 D.光屏遠離透鏡,成縮小的像 25.一個蠟燭位于凸透鏡前,調節透鏡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現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一下,則( )A.在光屏上不再呈現像 B.在光屏上呈現等大的像 C.在光屏上呈現縮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現放大的像 26.不論較近或較遠的物體,對于正常人來說都能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這主要是因為( ) A.視網膜可以前后移動調節 B.眼球的前后徑能隨意調節C.瞳孔可以縮小或放大 D.晶狀體的曲度可以調節 三、實驗題 2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必須把凸透鏡、蠟燭、光屏放在____上,并且____應放在其他兩種器材之間,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 28.當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時,說明蠟燭在凸透鏡_____;若想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實像,蠟燭應向_____方向移動,同時光屏應向____方向移動.像的大小是逐漸_____,若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蠟燭的像,說明蠟燭處于_____的范圍了. 2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如果無論光屏怎樣移動,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1)_____ ;(2)_____ ;(3)_____. 30.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先將平行光照在凸透鏡上,在距凸透鏡20 cm的屏上得到一個最小的亮點,該同學用這個透鏡測出了如下表所示的數據,請你填表并回答:物距(cm) 物體所在范圍 像距(cm) 像所在范圍 像的倒正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60 3050 33.340 4030 602 1002015 -60(1)此凸透鏡的焦距是多大?(2)物體成放大、縮小實像的分界點是哪個點?(3)物體成實像、虛像的分界點是哪個點?(4)物體成放大、實像時,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圍?(5)物體成縮小、實像時,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圍?(6)你能測出虛像的像距嗎?說出你的測法.四、作圖題(共17分)31.(6分)在各圖的方框內填上適當的光學元件32.(6分)完成下圖中的光路圖.33.(5分)請在圖中填透鏡、面鏡.【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焦點; 2.不改變、會聚于、平行于; 3.倒立、縮小、實、照相機; 4.倒立、縮小、實、小于; 5.凸透鏡、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縮小、實; 6.進入鏡頭、開大;7.光屏、凸透鏡、燭焰、光屏中心; 8.變大、變大、實; 9.倒、縮小、實、遠離透鏡、倒、放大、實; 10.倒、凸、倒立、放大、實; 11.凸透、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二倍焦距之外、倒立的放大的實像、遠; 12.兩、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望遠鏡、兩、目鏡、物鏡、倒立、縮小、實; 13.角膜、房水、瞳孔、晶狀體、視網膜; 14.前后徑過長、曲度過大、晶狀體、前方; 15.瞳孔、小、鞏膜 二、選擇題16.D 17.D 18.C 19.C 20.B 21.C 22.D 23.C 24.A 25.C 26.D 三、實驗題27.光具座(桌子)、凸透鏡、同一高度;28.2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鏡、遠離透鏡、變大、一倍焦距;29.(1)燭焰、凸透鏡、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蠟燭在焦點處(3)蠟燭在1倍焦距之內 30.(1)凹透鏡 (2)凸透鏡 (3)凹透鏡 (4)凸透鏡 (5)凸透鏡 (6)平面鏡四、作圖題31.32.33.物距(u)像距(v)FoFFFFFabcdeFF2F半透明紙凸透鏡A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