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一 知識與能力)了解紅軍長征的路線及長征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義會議的召開及其偉大意義;探究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和取得勝利的原因。, 二 過程與方法)以長征路為線索,加深對長征艱苦過程的了解;利用文學影視作品的感染力,讓學生感知歷史,形成歷史概念,認識時代特征。通過分析遵義會議的作用及影響,形成對歷史事實的正確理解與判斷。,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先烈們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勇于獻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加深對長征精神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軍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崇高感情。重點:遵義會議;長征的經過和長征精神。難點:感悟長征精神。圖中展示的是毛澤東《七律·長征》,概括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贊揚了紅軍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那么,中國工農紅軍為什么要長征?他們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艱難險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去感受紅軍長征的偉大征程!一、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多媒體呈現史料,分析國民黨統治集團圍剿革命根據地的原因]師:紅軍和根據地的發展,使國民黨統治集團大為震驚。從1930年10月開始,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連續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結果都被紅軍粉碎。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說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原因和結果。生:(原因)客觀上敵強我弱;主觀上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結果)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師:長征初期,紅軍的戰略部署如何?生: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8萬多人突圍西進,沖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但中央紅軍損失慘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博古等人執意要去湘西,而敵人已經在紅軍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此時毛澤東提出放棄進軍湘西,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得到大家的認可后,紅軍強渡烏江,攻克了重鎮遵義。師:紅軍占領遵義后,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成為影響中國革命的一次重要會議。請同學們列表展示有關遵義會議的信息。時間、地點 1935年1月;貴州遵義內容 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意義 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師強調: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處理黨內事務的開始,總結了中國革命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認識到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正確性,從而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師過渡:遵義會議后成立了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負責長征中的軍事指揮。二、過雪山草地[多媒體呈現“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指導學生整理紅軍遵義會議后的路線及重要事件]小組整理完后,進行展示。教師總結紅軍路線即可。[多媒體展示“夾金山”“紅軍走過的水草地”“瀘定橋”的圖片]師:說一說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困難。生:高聳入云、人跡罕至的雪山,遍布沼澤、杳無人煙的草地,缺衣少食;還有敵人的圍追堵截。師總結:遵義會議后,紅軍克服重重困難,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沖破敵人的重重包圍,進入甘肅。三、紅軍勝利會師陜甘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長征的勝利要關注幾次會師?其結束的標志是什么?生:兩次,分別是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吳起鎮的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的會師。長征結束的標志是甘肅會寧地區紅軍三大主力會師?!?br/>[多媒體展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師:同學們從圖中可以看出,紅軍的長征經過了多個省,越過了五嶺山脈、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歷經二萬五千里。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征途。師:同學們,關于長征勝利的意義,你覺得有哪些?(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師總結: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br/>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長征不但是戰爭史上的奇跡,而且還是20世紀中華民族靈魂最壯美的寫照。長征精神,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代代高呼:長征精神萬歲!K教學至此,請使用《高效實用備課》同步訓練部分。展示圖片:這是中國連環畫的鴻篇巨作:《地球上的紅飄帶》中一幅描繪二萬五千里長征艱難的繪畫,贊揚了紅軍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中國工農紅軍為什么要長征?他們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艱難險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去感受紅軍長征的偉大征程!一、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展示圖片: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師:我們看到這個時期紅軍的發展已經頗具規模。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使國民黨統治集團大為震驚。從1930年10月開始,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結果都被紅軍粉碎。展示表格:五次“圍剿”國共雙方力量對比表師:面對敵強我弱的情形,在前三次反“圍剿”的過程當中,毛澤東指揮之下的紅軍采取的戰略是集中優勢兵力,利用有利條件,尋找敵人弱點,各個殲滅敵人。第四次反“圍剿”的指揮者是周恩來和朱德,他們也基本執行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所以前四次反“圍剿”都取得了勝利。師:請學生閱讀教材,說說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和結果。生: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師:長征初期,紅軍情況如何?生: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8萬多人突圍西進,沖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但中央紅軍損失慘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博古等人執意要去湘西,而敵人已經在紅軍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線,此時毛澤東提出放棄進軍湘西,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得到大家的認可,于是紅軍強渡烏江,攻克了重鎮遵義。師過渡:面臨危急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有必要糾正之前錯誤的軍事指揮和決策。因此,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成為影響中國革命的一次重要會議。那么這次會議的具體內容是什么?請同學們列表整理遵義會議的有關信息。生:完成表格。時間 1935年1月;貴州遵義內容 ①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 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意義 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師: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處理黨內事務的會議,總結了中國革命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認識到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正確性,從而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二、過雪山草地展示圖片:師:說一說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困難。生:惡劣的自然環境,如終年積雪的雪山,一望無際的草地,缺衣少食;還有敵人的圍追堵截。學生講解自己知道的長征故事。補充:四渡赤水粉碎了蔣介石妄圖圍殲紅軍的計劃,使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四渡赤水后,中央紅軍佯攻貴陽,吸引國民黨軍兵力,隨后直奔金沙江。紅軍巧渡金沙江后,跳出國民黨軍包圍圈。但蔣介石繼續調動十幾萬大軍圍追堵截,揚言要讓紅軍在水流湍急、插翅難飛的天險大渡河全軍覆沒。成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打破了蔣介石妄圖使紅軍在大渡河全軍覆沒的計劃。紅軍渡過大渡河后繼續北上,來到位于川康邊界的大雪山——夾金山。師:我們可以看到,紅軍戰士面對重重困難不怕吃苦,仍然保持著革命必勝的信念,具有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師:遵義會議后,紅軍克服重重困難,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沖破敵人的包圍,進入甘肅。三、紅軍勝利會師陜甘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長征的勝利要關注幾次會師?其結束的標志是什么?生:兩次,分別是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在吳起鎮的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的會師。長征結束的標志是甘肅會寧三大主力會師。展示圖片: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師:同學們從圖中可以看出,紅軍的長征經過了贛、閩、粵、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陜12個省,越過了五嶺山脈,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歷經二萬五千里。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征途。師:同學們,關于長征勝利的意義,你覺得有哪些?生回答后,師總結: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多媒體播放:紅軍長征中的視頻。師:請同學結合所知道的長征故事體會長征精神。生:根據視頻體會回答。師總結:長征精神的內涵:①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②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③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④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等等。師: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認為應如何繼承發揚長征精神?生:不怕吃苦,不畏困難;目標明確,信念堅定;多學知識,增強本領,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任務和使命,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要擔,自己的長征路要走。我們仍要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教學至此,請使用《高效實用備課》同步訓練部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