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一 知識與能力)知道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八七會議等基本史實;了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經過和井岡山會師的重要意義;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開辟了井岡山道路,認識這是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認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二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看視頻、閱讀文字材料等方式獲取有效信息,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井岡山道路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找到的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這是毛澤東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同時學會面對挫折和失敗,要不屈不撓,善于總結經驗、教訓;體會井岡山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軍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重點: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難點: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多媒體展示:神州大地風雨腥,南昌起義破長空。恩來賀龍舉紅旗,陳毅朱德來轉移。湘贛邊來了毛澤東,秋收時節起義興。中國革命何處去?開辟農村根據地。秋收起義之后毛澤東為什么要把中國革命的重心轉移到農村?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如何形成了燎原之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了解這段歷史。一、南昌起義師: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后,對革命黨和革命群眾實行了什么政策?從中中國共產黨得到什么認識?生: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大肆屠殺革命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多媒體呈現國民黨反動派實施恐怖政策的圖片]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說南昌起義爆發的背景。生:①在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共認識到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②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激起了中國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的極大憤慨和強烈反抗。[多媒體展示《南昌起義》(繪畫)圖片]師:閱讀課文之后,說說南昌起義爆發的概況及影響。生:(概況)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占領南昌城。影響: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師總結:南昌起義,又稱“八一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它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造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定為每年的8月1日,就是為了紀念偉大的南昌起義!二、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師:在大革命失敗以后,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緊急會議。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簡述“八七會議”的相關知識點。時間、地點 1927年8月7日;漢口內容 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論斷 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 [多媒體展示毛澤東的詞《西江月·秋收起義》]師:如何理解這首詞呢?生:革命正處在異常艱苦的關頭,但工農革命軍態度堅決,對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心。[多媒體展示秋收起義示意圖]師:引導學生看起義示意圖,了解部隊的動向。師:秋收起義何時開始?從哪里出發?攻打的目標是哪里?是否取得成功?生:1927年9月;由湘贛邊界出發;目標是攻打中心城市長沙;起義受挫。師:起義受挫后,毛澤東是否就此放棄?生:沒有,將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師:具體向哪個山區進軍呢?其實這時還有準確的計劃。請同學們繼續看起義示意圖。秋收起義后,起義部隊被迫退守文家市,毛澤東在此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會上,他主張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在農村實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這一歷史事件被稱為“文家市決策”。此后部隊開始向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經過三灣,進行了有名的三灣改編,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部隊何時抵達井岡山的?這里又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生:1927年10月;在井岡山地區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師:秋收起義后,工農革命軍為什么要去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生討論后總結:①城市里敵人力量強大,敵強我弱,在城市里起義勝利可能性小;②農村土地寬廣,農民有革命要求,便于發展革命力量;③農村物產豐富,便于籌錢籌糧;④井岡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⑤井岡山群眾覺悟高,革命基礎好;等等。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起義部隊撤出南昌后,朱德、陳毅率領的部分隊伍轉戰湘南,堅持斗爭。面對敵人強大的攻勢,為保存革命力量,決定向井岡山轉移。請同學們說一說會師的情況。生: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與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會師,后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師:這次會師有怎樣的作用?生:會師后的紅軍在井岡山開展武裝斗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師總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的序幕。三、工農武裝割據師: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師:閱讀教材,簡述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生:(時間)1929年12月。(地點)福建上杭縣古田。(主要內容)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多媒體展示“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師總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1930年,全國各地創建了大小十幾塊革命根據地。其中,以紅四軍為主在贛南、閩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據地面積最大。師:請閱讀教材P78“材料研讀”相關史實,思考怎樣才能創造“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生:一是需要革命陣地,即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二是需要人民群眾支持,即在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三是需要進行武裝斗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軍隊進行游擊戰爭。師:閱讀教材,簡述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生:(時間)1931年冬;(地點)江西瑞金;(主要內容)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主席。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先后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一系列武裝暴動。毛澤東在領導秋收起義的過程中,逐漸將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農村,開展工農武裝割據的斗爭,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K教學至此,請使用《高效實用備課》同步訓練部分。多媒體展示:以蔣介石為首的反革命集團屠殺和迫害中國共產黨人及革命群眾的圖片。師: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蔣介石對中國共產黨人及革命群眾施行斬盡殺絕的恐怖政策,中國大地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的黑暗之中。面對國民黨的恐怖統治,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是怎樣應對的?其結果如何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一、南昌起義多媒體展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圖片。師:南昌起義爆發的原因有哪些?生: (1)從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2)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激起了中國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的極大憤慨和強烈反抗。師:南昌起義爆發的時間是什么?起義的領導人有誰?生: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師:南昌起義的結果如何?生:起義勝利后,起義軍南下廣東時,遭到敵人的封堵,損失慘重,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隊伍,轉戰湘南,堅持斗爭。師:起義軍在占領南昌后為什么要南下廣東?生:起義軍遭到反動軍隊的包圍,敵強我弱,不宜與敵人硬拼,計劃南下廣東,爭取外援,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以發展壯大革命隊伍。南下廣東途中,遭到敵人的封堵。朱德、陳毅等率軍轉戰湘南,堅持斗爭。師:南昌起義有何歷史意義?生: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展示材料:讓學生了解“八一”建軍節的由來。1933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定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8月1日被正式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紀念日。二、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展示圖片:漢口八七會議舊址。師:中共中央在1927年召開“八七會議”,確定的總方針是什么?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什么著名論斷?生: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展示材料: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會師示意圖。師:誰能說說秋收起義的概況?生:(爆發)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舉行秋收起義。(結果)起義軍受到嚴重挫折,為保存革命力量,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師:1927年10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工農民主政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補充相關史事:在進軍途中,毛澤東在江西永新的三灣村對部隊進行改編,把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將黨支部建立在連隊上;實行民主管理,成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堅持官兵一致的原則。三灣改編,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師過渡:朱德、陳毅知道這個消息之后,于1928年4月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多媒體鏈接視頻:井岡山會師(片段)。師:請同學們說一說朱德、毛澤東會師的情況。生: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與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勝利會師,不久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師:這次會師有怎樣的作用呢?生:會師后的紅軍在井岡山開展武裝斗爭,井岡山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師總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的序幕。師:秋收起義后,工農革命軍為什么要去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生:交流回答。師生總結:①城市里敵人力量強大,敵強我弱,在城市里起義勝利可能性小;②農村土地寬廣,農民有革命要求,便于發展革命力量;③農村物產豐富,便于籌錢籌糧;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⑤群眾覺悟高,革命基礎好;等等。展示毛澤東的詞《西江月·秋收起義》及紅軍歌謠: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毛澤東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紅軍歌謠師:說一說我們應該學習紅軍的什么精神。師點撥: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實事求是、勇闖新路、艱苦奮斗、依靠群眾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功創建,點燃了“星星之火”。“星星之火”是否會燃燒成“燎原之勢”呢?這就是我們接著學習的內容——工農武裝割據。三、工農武裝割據展示材料:工農武裝割據,是毛澤東提出的關于中國革命新道路理論的一個科學概念。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三者密切結合的一種斗爭形式。師:說一說毛澤東為鞏固和擴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采取了哪些措施。生: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展示圖片:古田會議會址。師:閱讀教材,簡述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生:時間:1929年12月。地點:福建上杭縣古田。主要內容: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展示圖片: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師:結合示意圖,簡要介紹全國工農武裝割據的狀況。生交流后回答:(1)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方志敏、鄧小平、賀龍、徐向前、劉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領導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根據地。(3)到1930年,全國各地創建了大小十幾塊革命根據地。其中,以紅四軍為主在贛南、閩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據地面積最大。(4)在各革命根據地內,有幾百個縣建立了人民政權。革命武裝發展到十萬人。師:請閱讀教材P78“材料研讀”,思考怎樣才能創造“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生:一是需要革命陣地,即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二是需要人民群眾支持,即在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三是需要進行武裝斗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軍隊進行游擊戰爭。展示圖片:瑞金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師:閱讀教材,簡述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生:時間:1931年冬。地點:江西瑞金。主要內容: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主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國民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鎮壓和血腥屠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先后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創建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屈不撓地與敵人斗爭,從而保存了革命的火種,也為以后的革命斗爭積蓄了力量。K教學至此,請使用《高效實用備課》同步訓練部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