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整體說課本單元內容共四節: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辛亥革命、中華民國的創建、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在孫中山等人的推動下,革命思想廣為傳播,革命團體不斷出現,各地革命活動蓬勃發展。民主革命逐漸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1911年的辛亥革命,終于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最終落入袁世凱的手中。袁世凱上臺后,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他破壞民主共和,復辟帝制,遭到舉國反對。袁世凱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1.運用課件,教師作點撥式指導,從而得出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2.通過閱讀《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教師引入史料講解其主要內容,學生深刻認識《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意義。3.開展討論,使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辛亥革命。4.采用觀看視頻、材料閱讀、小組討論、集體辯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1.重視學生的存在,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勾畫圈點法、合作學習法,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2.要盡量考慮學生實際,應補充一些課外知識,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利于學生在青春轉型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講孫中山時,可穿插一些生平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孫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背景,從而理解近代中國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艱難。1.通過閱讀教材及文字史料,列舉同盟會成立后,革命志士發動武裝起義的名稱、領導人、時間、結果、影響,簡述革命志士發動武裝起義失敗的原因。2.通過閱讀教材、文字史料及歷史地圖,準確說出武昌起義的時間、地點、主力、結果,列舉武昌起義的過程,簡述武昌起義勝利的原因、影響。3.通過閱讀教材、文字史料及漫畫,準確說出辛亥革命的由來,概述辛亥革命的積極性和局限性,學習革命志士為國為民、敢于犧牲的奉獻精神,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矢志努力的歷史責任感。4課時。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一 知識與能力)了解孫中山的早期活動,了解同盟會的成立以及三民主義,思考孫中山成為革命先行者與他一系列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孫中山的革命之路。, 二 過程與方法)通過故事的形式講述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講述孫中山為辛亥革命作的準備。,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孫中山百折不撓追尋救國之路的探索精神、大無畏的革命勇氣和堅持民主共和的堅定立場。重點:同盟會與三民主義。難點:同盟會綱領與三民主義的關系。[多媒體展示《孫中山先生》的海報]《孫中山先生》是為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特別攝制的3集歷史文獻紀錄片。該紀錄片歷經半年之久,攝制組轉戰中山、南京、北京、上海、東京、夏威夷等地進行拍攝。孫中山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革命斗爭?為什么選擇中山、南京、北京、上海、東京、夏威夷等地進行拍攝呢?帶著這些疑惑開始今天的學習吧!一、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多媒體展示孫中山圖片和簡介]師:孫中山早年的人生規劃有何改變?為什么會有這一改變?孫中山早年的救國主張(政治主張)有何轉變?生:(改變)棄醫從政。(原因)民族危機的刺激;受西方教育的影響;國外生活求學經歷的影響。(轉變)從改良主義轉向革命共和。師:孫中山走向革命道路后,積極活動,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這個革命團體的宗旨是什么?革命綱領是什么?生:革命宗旨是“振興中華”,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師:為實現“振興中華”的革命宗旨,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并于1895年,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后因泄密,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國考察社會實際,發展革命組織,為繼續革命作準備。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一說《辛丑條約》簽訂后,出現了哪些資產階級革命著作和革命團體?有哪些影響?生: 影響:使得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傳播,革命力量逐漸壯大。師:他們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生: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師: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孫中山的主張逐漸得到其他革命黨人的認同,同時,各式各樣的革命團體的出現,讓孫中山認識到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的必要性。這樣全新的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了。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列表總結中國同盟會的基本情況。生:成立時間 1905年8月構成 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政治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領導 以孫中山為總理,建立領導機構機關報 《民報》性質 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師:同盟會的政治綱領與興中會的政治綱領相比有哪些進步性?生:同盟會的政治綱領突出了要建立一個民國政府,同時還強調解決民生問題,提出了“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師: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師:閱讀教材,指出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什么。各有什么內涵?師總結: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內涵: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對應內容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思想內涵 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反對民族壓迫 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核定全國地價,逐步實現土地國有地位 前提 核心 發展補充 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孫中山早年從“醫人”轉向“醫國”,從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統治,成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領導民族民主革命的偉大歷程中,創建革命團體,建立政黨,確立三民主義,發動武裝起義。這一系列活動,使他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K教學至此,請使用《高效實用備課》同步訓練部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