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波長、頻率和波速一、知識點梳理1.波長(1)定義:在波動中,振動相位總是相同的兩個相鄰質點間的距離叫做波長,用表示,如圖所示.【注意】①“相鄰的”和“振動相位總是相等”是波長定義的關鍵,二者缺一不可.②根據波長的定義可知,在波的傳播方向上,相距為波長整數倍的質點,振動情況完全相同,即振動位移及速度總是相同的這些點叫做同相點,相距半波長奇數倍的質點振動情況完全相反,這些點稱為反相點.如圖所示,、、等質點的振動情況完全相同為同相點,而與、與、與等振動情況完全相反,為反相點(2)特征①兩個相鄰的運動狀態總是相同的質點間的距離,或者說在振動過程中,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總是相等的兩個相鄰質點間的距離叫做波長.②在橫波中,兩個相鄰的波峰(或波谷)間的距離等于波長.在縱波中,兩個相鄰的密部(或疏部)間的距離等于波長.③經過一個周期,振動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等于波長.(3)意義波長是描述波的“空間重復性”的物理量.觀察波的圖象會發現,在某一時刻的波的圖象中.每隔一定距離,波就重復出現,這就是波的“空間周期性”.(4)決定因素:波源和介質例1.(多選)關于波長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振動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就是一個波長B.在波形圖上位移相同的相鄰兩質點之間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C.在波形圖上速度最大且相同的相鄰兩質點間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D.在波形圖上振動情況總是相同的兩點間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例2.(多選)圖所示的是一列簡諧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點A、C、E、G、I在振動過程中位移總是相同B.質點B、F在振動過程中位移總是相等C.質點D、H的平衡位置間的距離是一個波長D.質點A、I在振動過程中位移總是相同,它們的平衡位置間的距離是一個波長2.波的周期(或頻率)(1)定義:在波動中,各個質點的振動周期(或頻率)是相同的,它們都等于波源的振動周期(或頻率),這個周期(或頻率)也叫做波的周期(或頻率)(2)對周期和頻率的理解①由于波是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因此波的周期(頻率)與波源的周期(頻率)相同.②波的周期(頻率)與波源的相同,因此波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周期(頻率)不變.波的周期(頻率)由波源決定,與介質無關.③在同一種介質中,在一個周期內波向前傳播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 周期與頻率的關系為⑤每隔個波長的距離,波形就重復出現;每隔個周期的空間,波形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就是波的“空間周期性”和“時間周期性”.例3.一列簡諧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該時刻、兩質點均到達波峰位置,質點的加速度正在增大,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兩質點之間的距離為半個波長B.、b兩質點振動開始時刻相差半個周期C.質點完成全振動的次數比b質點多一次D.質點完成全振動的次數比b質點少一次例4.(多選)關于波的周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的振動周期就是波源的周期B.波的周期是由波源驅動力的頻率決定的C.波的周期與形成波的介質的密度有關D.經歷整數個周期波形圖重復出現,波峰向前移動了一段距離3.波速(1)定義:機械波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跟所用時等間的比值,叫做波速(2)公式:(3)對波速的理解:①波速描述的是振動這種運動形式向外傳播的快慢程度,而不是質點向外遷移的速度,質點是不隨波遷移的.②波速也不是質點振動的速度.質點的振動是一種變加速運動,符合正弦規律,而波在同一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相同的.③波速的大小只與介質有關,與頻率無關.4.波長、頻率和波速之間的關系由波的形成過程可知,在一個周期的時間內,振動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因而可以得到波長、頻率(或周期)和波速三者的關系為:,例5.介質中有一列簡諧機械波傳播,對于其中某個振動質點( )A.它的振動速度等于波的傳播速度 B.它的振動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傳播方向C.它在一個周期內走過的路程等于一個波長 D.它的振動頻率等于波源的振動頻率例6.一列簡諧橫波沿軸傳播,t=0時刻的波形如圖甲所示,此時質點P正沿y軸負方向運動,其振動圖象如圖乙所示,則該波的傳播方向和波速分別是( )A.沿軸負方向,60m/s B.沿軸正方向,60m/sC.沿軸負方向,30m/s D.沿軸正方向,30m/s二、技巧總結1.波長、波速、頻率的決定因素波的傳播速度,,其中、、()三個量相互關聯,從公式上看,似乎任意一個改變都會影響其他兩個量,不少初學者易產生這樣的認識,其實不然,那么它們都是由誰決定的呢?(1)周期和頻率,只取決于波源,而與、無直接關系.(2)速度決定于介質的物理性質,它與、無直接關系.只要介質不變,就不變,而不決定于、,反之,如果介質變,也一定變.(3)則決定于和,只要、其中一個發生變化,其值必然發生變化,而保持的關系. 總之,盡管波速與頻率或周期可以由公式或進行計算,但不能認為波速與波長、周期或頻率有關,也不能認為頻率或周期會因波速、波長的改變而改變,因為它們都是確定的,分別決定于介質與波源.例7.男女生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頻率、波長和波速分別為、、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A.,, B.,,C.,,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2.求波長的方法(1)根據波長的定義求解①在波動中,振動相位總是相同的兩個相鄰質點之間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②在振動中,質點完成一次全振動波向前傳播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2)根據波動圖象求解①在波動圖象上,振動位移總是相同的兩個相鄰質點間的距離為一個波長.②在波動圖象上,運動狀態(速度)總是相同的兩個相鄰質點間的距離為一個波長.③在波動圖象上,振動相位總是相同的兩個相鄰質點間的距離為一個波長,④在波動圖象上,兩個相鄰波峰(或波谷)間的距離為一個波長,凡是平衡位置相隔波長整數倍,質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總是相同,振動同相.凡是平衡位置相隔半個波長的奇數倍,質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總是等大反向,振動反相.(3)根據公式來確定波在傳播過程中,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即.【注意說明】在波動圖象中,無論從什么位置開始,一個完整的正(余)弦曲線對應的水平距離為一個波長.如圖所示,一列簡諧橫波向右傳播,P、Q兩質點的平衡位置相距0.15 m. 當P運動到上方最大位移處時,Q剛好運動到下方最大位移處,則這列波的波長可能是( )A.0.60 m B.0.20 mC.0.15 m D.0.10 m例 9. 一列簡諧橫波沿直線傳播,某時刻該列波上正好經過平衡位置的兩質點相距6m,且這兩質點之間的波峰只有一個,則該簡諧波可能的波長為( )A.4m、6m和8m B.6m、8m和12m C.4m、6m和12m D.4m、8m和12m3.已知波速和波形,畫出再經時間波形圖的方法(1)特殊點法在波形圖上找兩特殊點,如過平衡位置的點和與它相鄰的峰(谷)點,先確定這兩點的振動方向,再看.由于經時間波形不變,所以采取去整留零的方法,分別作出兩特殊點經時間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規律畫出新波形圖.(2)平移法一 -----移波形先算出經時間波傳播的距離,再把波形沿波的傳播方向平移即可.因為波動圖象的重復性,若已知波長,則波形平移個時波形不變.當時,可采取去整留零的方法,只需平移即可.(3)平移法二-----移坐標軸計算方法同上,將坐標軸逆著波的傳播方向平移即可.例10. 一列簡諧波在軸上傳播,波速為50m/s, 已知t=0時刻的波形圖象如左圖所示,圖中M處的質點此時正經過平衡位置沿軸的正方向運動.,請畫出t=0.5s時的波形圖象(至少要畫出一個波長).4.已知兩不同時刻波動圖象類問題的解法如圖所示,已知某簡諧波在與時刻的波形圖,從圖上可以確定該波的波長,振幅.在求解波的周期、波速時有兩種方法:(1)傳播的觀點由波形圖可知,波在時間內傳播的距離為(波沿軸正向傳播時)或(波沿軸負向傳播)時,則波速,周期.(2)振動觀點在波形圖中取某一質點,比較該質點(如圖中)在兩時刻的位置和狀態,確定與周期的關系,如在圖中,波向右傳播時,,波向左傳播時,,可求得周期的表達式,再由可求得波速. 在這類題目中,同時應注意對時間的限制,當時,.例11. 如圖,簡諧橫波在時刻的波形如實線所示,經過,其波形如虛線所示. 已知圖中與相距1m,波的周期為,且. 則可能的最小波速為_________,最小周期為_______.5.關于波動和振動關系的幾個推論(1)在波的傳播方向上,當兩質點平衡位置間的距離為時(),這兩個質點的速度和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總是相同的,即它們的振動步調總相同.反之,當兩質點的振動步調總是相同時,它們的平衡位置之間的距離一定是().(2)在波的傳播方向上,當兩質點平衡位置間的距離為()時,這兩個質點的速度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對平衡位置的位移也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就是說,它們的振動步調總相反.反之,當兩質點的振動步調總是相反時,它們的平衡位置之間的距離一定是().(3)在波的傳播方向上,波峰(或波谷)一側范圍內,各質點的振動方向相同,如圖所示;在波的傳播方向上,波峰(或波谷)兩側范圍內,各質點的振動方向相反.如圖所示.(4)介質中任一質點起振的方向必與波源起振方向相同,故任一時刻,波最前沿質點的振動方向即波源的起振方向.三、針對練習1.一列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中沿軸正方向傳播,波速為1 m/s,t=0時刻,該波的波形如圖所示,P、Q分別為、處的質點,此時P質點恰好開始振動,則t=5 s時刻,Q點( )A.經過平衡位置,向上運動 B.經過平衡位置,向下運動C.位于波峰位置 D.位于波谷位置2.如圖所示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已知這列波沿軸正方向傳播,波速為20 m/s. P是離原點為2 m的一個質點,則在t=0.17 s時刻,質點P的:①速度和加速度都沿方向;②速度沿方向,加速度沿方向;③速度和加速度都正在增大;④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減小.以上四種判斷中正確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④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3.如圖甲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的波的圖象,圖乙為該波中處質點P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波速為8 m/sB.波沿軸負方向傳播C.t=0.5 s,P點的動能最大D.t=0到t=2.5 s,P點振動路程為1.8 cm4.一簡諧橫波沿軸正方向傳播,周期為T,波長為,若在處質點的振動圖像如圖所示,則該波在時刻的波形為 ( )5.(多選)某次地震中,縱波波速為7 km/s,橫波波速為3.2 km/s,地震波頻率為10 Hz,M點的觀察者在接收到縱波15.3 s后才接收到橫波,從橫波傳到M點的時刻開始計時,圖甲為橫波引起的M點的振動圖像,圖乙為t=2T時刻的橫波波動圖像,則( )A.震源距離M點約為90 kmB.圖甲中時刻,M點速度大小為0C.該橫波沿軸負方向傳播D.沿橫波傳播方向距離M點16 km處的N點在5.275 s后將處于波谷6.(多選)一列波的波源S在點做豎直方向、頻率為10 Hz的簡諧運動,時刻,向右傳播的波形如圖所示,向左傳播的波形未畫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刻,處的質點運動方向向上B.時刻,處的質點運動方向向上C.時刻,處的質點處在波谷位置D.時刻,處的質點處在波峰位置7.(多選)如圖甲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0.2 s時刻的波形圖,P是平衡位置距離原點1.5 m的一個質點,Q是平衡位置距離原點2 m的一個質點,圖乙是質點Q的振動圖像. 則( )A.這列簡諧波的波速為10 m/sB.這列簡諧波的傳播方向為方向C.0.3 s時P的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減小D.t=0.4 s到t=0.6 s質點P通過的路程為4 cm8.(多選)圖甲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10 s時刻的波形圖,是平衡位置在處的質點,Q是平衡位置在處的質點,圖乙為質點Q的振動圖像,則 ( )A.質點Q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B.在t=0.25 s時,質點的加速度方向與軸正方向相同C.從t=0.10 s到t=0.20 s,該波沿軸負方向傳播了4 mD.從t=0.10 s到t=0.25 s,質點通過的路程為30 cm9.(多選)取一條較長的輕軟繩,用手握住一端,在豎直平面內連續上下抖動長繩,手上下振動的周期是T,可以看到一列波產生和傳播的情形,如圖所示,在繩上做個標記P(圖中未標出),、P的平衡位置間距為L,t=0時,位于最高點,P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恰好為零,速度方向豎直向上,若該波可以看作是簡諧波,則( )A.時,P在平衡位置下方B.時,P的速度方向豎直向上C.時,P的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D.該簡諧波傳播的最大速度為10.一列沿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t=0時刻的波形如圖中實線所示,t=0.2 s時刻的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A.質點P的運動方向向右B.波的周期可能為0.27 sC.波的頻率可能為1.25 HzD.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20 m/s11.如圖所示,實線是某時刻的波形圖,虛線是0.2 s后的波形圖線,求:(1)若波向左傳播,求它傳播的最小距離;(2)若波向右傳播,求它的最大周期;(3)若波速是35 m/s,求它的傳播方向.12.一列向右傳播的簡諧橫波傳到R點時的波形如圖所示,波速為,質點P、Q的坐標分別為,,求:(1)質點P開始振動時,振動方向如何;(2)從圖示時刻經多長時間,質點P第一次到達波谷;(3)質點P到達波峰時,質點Q在何處.13.圖甲中的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頭向人體發射一組超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頭接收到的超聲波信號由計算機處理,從而形成B超圖像,圖乙為血管探頭沿軸正方向發射的簡諧超聲波的圖像,t=0時刻波恰好傳到質點M. 已知此超聲波的頻率為。求:(1)血管探頭發出的超聲波在血管中的傳播速度;(2)~內質點M的路程;(3)從t=0時刻到質點N第一次到達波峰所經歷的時間.14.如圖處是兩種介質的分界線, 左側是甲介質,右側為乙介質. 某波源開始不斷地上下簡諧振動形成向軸正向傳播的橫波,經過0.5s,其波前沿正好到達M位置. 已知該波在乙介質中傳播速度是在甲介質中的2倍,問:(1)波源起振方向如何;(2)該波在乙介質中的波長;(3)在圖中畫出再經過1s時的波形圖.答案例題例1.AC 例2.BC 例3.D 例4.ABD 例5.D 例6.A 例7.C 例8.D 例9.C例10.略例11.由題圖知,若波沿軸正方向傳播,(),若波沿軸負方向傳播,(),可能的最小波速;最大波速 ,由知最小周期針對練習1.A 2.C 3.C 4.A 5.AD 6.AC 7.AD 8.ABC 9.CD 10.C11.答案:(1)3 m (2)0.8 s (3)向左傳播解析:(1)由圖可知=4 m,若波向左傳播,傳播距離 Δx=n+(n=0,1,2,…),則最小值為=3 m(2)若波向右傳播Δx=n+(n=0,1,2,…),所用時間Δt=nT+=0.2 sT= s(n=0,1,2,…),所以當n=0時,有最大周期=0.8s(3)Δx=vΔt=0.2×35 m=7m=(+)m,所以波向左傳播12.答案:(1)沿y軸負方向 (2)12 s (3)波谷解析:(1)在波的傳播方向上,各質點起振方向都相同,與此時刻x=0.30 m處質點R的振動方向相同,沿y軸負方向(2)解法一:由波的圖象可得波長λ=0.24 m,P點第一次到達波谷的時間即為P點前方距P點最近的波谷傳播到P點所用時間Δt== s=12 s解法二:從“振動形式傳播”的角度分析,由圖象知,波長=0.24 m故波的周期T= = s=4 s, R的振動形式傳到P點所用的時間Δt1== s=11 s, P開始振動后只需即可到達波谷,即, Δt2= =1 s故再經過Δt1+Δt2=12 s,質點P第一次到達波谷(3)因為, 所以P、Q兩質點振動情況相反,當P質點達到波峰時,Q質點在波谷13.答案:1)1.4× m/s (2)2 mm (3)2× s解析:(1)由題圖乙知波長=14×mm=1.4×m則波速v==1.4××1×m/s=1.4×m/s(2)質點M振動的周期T== s=1×s,由于1.25×s=T所以質點M在0~1.25×s內運動的路程s=×4A=×4×0.4 mm=2 mm(3)從t=0時刻到質點N第一次到達波峰所經歷的時間t== s=2×s14.(1)向下振動;(2) 4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