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5.1 石油寶庫 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波斯灣沿岸具有世界意義的自然資源是( )A.淡水資源 B.漁業資源C.石油、天然氣 D.煤炭、鐵礦2.不同區域的人們因地制宜地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瑞士——與山為鄰——梯田農業 B.泰國——草原遼闊——遷徙游牧C.肯尼亞——傍水而居——耕海牧魚 D.以色列——沙漠綠洲——灌溉農業3.波斯灣地區的國家因石油大量出口而成為富裕國家。但石油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些產油國正在努力尋找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這種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是( )A.電子工業 B.服裝業 C.食品加工業 D.旅游業4.占世界石油貯量的66%,但氣候極為干旱的地區是( )A.地中海地區 B.南海區域 C.波斯灣地區 D.北非地區5.西亞石油集中分布的地區是( )A.波斯灣 B.孟加拉灣 C.幾內亞灣 D.墨西哥灣6.石油輸出給居住在波斯灣地區的阿拉伯人帶來了巨額的財富,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改善之列的是( )A.改善了工業 B.提高了農業效率C.得到了永久的和平 D.建起了大型海水淡化廠7.波斯灣地區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下列國家屬于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是( )A.以色列 B.巴勒斯坦 C.敘利亞 D.科威特8.地球上有許多干旱地區,黃沙滾滾,寸草不生。然而,一些干旱地區,在它嚴酷的地表下面,卻蘊藏著寶貴的資源。人們把這些寶貴的資源稱為“金子”。世界上的“金子”——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A.波斯灣沿岸 B.幾內亞灣沿岸C.地中海沿岸 D.紅海沿岸9.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作用。下列事例能證明這一點的有( )①波斯灣地區依靠科技使沙漠變成寶地 ②美國依靠高科技用機械種莊稼③以色列運用科技將海水淡化作為生活用水 ④澳大利亞依靠科技成為畜牧業發達的國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某節歷史與社會課上,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張地圖(見下圖)。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最有可能是( )A.與山為鄰——熱鬧的山谷 B.干旱的寶地——石油寶庫C.草原人家——現代化的大牧場 D.傍水而居——水鄉孕育的城鎮二、填空題11.讀下圖,結合課文所學知識,寫出圖中字母所標注地區的名稱,說明該區域的生產特色。例:A.湄公河平原;種植水稻,大量人力勞動B. ; ;C. ; ;D. ; ;E. ; ;F. ; ;G. ; ;12.他們用石油換來的財富建設 ,完善 和 ,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13.波斯灣地區石油輸出的主要原因:當地石油儲備豐富,但 不夠發達,因此石油大量剩余;便利的 為石油輸出提供了有力保障。14.阿拉伯人用石油換來的財富建設學校,完善醫療設施和住宅,發展現代化的 業,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5.氣候:波斯灣地區屬于 氣候,大部分全年氣候 ,降水 ,還有大片的沙漠。三、問答題16.地理位置:亞洲西部的波斯灣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請在下圖相應位置標注“五海三洲”的具體名稱。17.某校七年級(1)班的老師在上了“石油寶庫”之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石油的形成需要漫長的時間,相對于短暫的人類歷史來說,它是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說,石油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阿拉伯人能不能一直依靠采油、賣油為生?如果不行,請你為他們出出主意。答案部分1.C2.D3.D4.C5.A6.C7.D8.A9.B10.B11.美國大平原;用機器種莊稼(農業機械化);安第斯山區;低海拔發展種植業,高海拔發展畜牧業;日本;耕海牧漁(發展水產養殖);澳大利亞中部;大牧場放牧;波斯灣地區;石油的寶庫(石油開采和銷售);以色列;發展節水農業(采用滴灌、噴灌技術發展農業)12.學校;醫療設施;住宅;現代化的工農業13.工業;交通14.工農15.熱帶沙漠;炎熱干燥;稀少16.在地圖上正確位置標注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紅海"和“歐洲“亞洲“非洲“即可。17.不能。改變單純以出口石油為主的經濟結構,如發展化學工業等工業生產;利用石油帶來的財富改善生態環境,發展農業生產;依靠科技教育,節約和合理開發資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