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走出中世紀的蒙昧》同步試卷(第3課時 啟蒙運動)一、選擇正確的答案寫在括號里。1.啟蒙運動是歐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人們比較普遍接受的思想觀念是( )①民主 ②自由 ③平等 ④平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2.提出“人民主權”思想的是(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黑格爾3.1787年,法國大作家雨果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講中說:“伏爾泰戰勝了敵人。他孤軍奮戰,打了響當當的一仗,這是一次偉大的戰爭?!辈牧现械摹皵橙恕笔侵福ā 。?br/>A.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 B.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C.盤剝工人的資本家 D.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4.下列關于啟蒙運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一次意義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B.法國是啟蒙運動的中心C.伏爾泰被譽為啟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D.啟蒙運動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5.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們發起啟蒙運動,其目的是為了張揚( ?。?br/>A.自然力量 B.人類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6.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達到頂峰的國家是( )A.英國 B.意大利C.德國 D.法國7.“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边@句話反映了啟蒙思想家( )A.主張限制王權,保障議會自由B.提倡君主立憲,提倡言論自由C.宣傳權利平等,爭取政治自由D.反對教權主義,倡導信仰自由8.啟蒙運動的影響有( ?。?br/>①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 ②打擊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 ③推翻了封建制度④鼓勵了仁人志士的反封建斗爭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9.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br/>①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②都是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③都有力地打擊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 ④都提出了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構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馬克思說,啟蒙思想家“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并且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申出國家的自然規律”。其中“理性”的含義是( ?。?br/>A.權威的判斷與歷史的傳統 B.君主的權力與黨派的信仰C.國家的意志與精神的寄托 D.獨立的思考與自主的精神二、簡答題。11.說說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是什么?12.什么是啟蒙運動?三、材料分析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世紀西歐先進的思想家們認為迄今為止的人們仍處于漫長的黑暗之中,應該用理性之光驅散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這次事件代表的是哪個階級的利益?宣揚了哪些思想?(2)材料中,用以驅散黑暗的“理性之光”指什么?(3)寫出材料反映的事件中法國的一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觀點。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類把自己用才華和智慧創造的一切幾乎都視為上帝的恩典。──阿爾貝蒂《自畫像》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貴!在才能上多么無限!多么文雅的舉動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材料三:《獨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人民有變更或廢除舊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權利。──《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們思想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三闡述了啟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張?(2)結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簡述思想解放運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四、論述題。15.材料一據意大利媒體2011年5月14日報道,考古學家在佛羅倫薩市中心的圣烏蘇拉修道院遺址發現了兩個墓穴,并判定其中一個墓穴中一定有名畫《蒙娜麗莎》的原型人物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遺骸。——摘編自2011年5月20日《中國日報》網站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當他們發揮各種運動機能的時候,以及運用他們的理智的時候,他們是平等的。——伏爾泰請完成:依據上述材料,請你對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這兩件大事之間進行對比、探究和評析。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啟蒙運動就是思想家們高舉理性的旗幟,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故答案選A。平均在啟蒙運動中沒有體現,故其余選項都不對。【點評】知道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2.【答案】C【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盧梭提出了“人民主權”的理論。人民主權就是政府權力來源于人民,法律必須由人民來創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認為,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行政權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們,也可以撤換他們,直至有權舉行起義,消滅壓迫人民的統治者。這就是人民主權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C項盧梭提出“人民主權”思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盧梭的思想。需要準確識記盧梭等思想家的思想。3.【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題干中的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他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獸”,把教士比作“文明惡棍”,據此可知他的“敵人”是指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A項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是題干材料中的“敵人”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BCD 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思想主張,要求具備題干準確解讀與知識運用的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啟蒙運動中伏爾泰的思想主張。4.【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文藝復興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二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A項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一次意義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敘述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的兩次思想大解放運動,同學們要注意區別和掌握。5.【答案】C【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7-18世紀,在科學發展的影響下,西歐先進的思想家們認識到人類社會受一定法則的支配,并且人有能力去發現這個法則。為了張揚這種理性的力量,他們發起了啟蒙運動。ABD三項和啟蒙運動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理性的力量是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們發起啟蒙運動的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知識的識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6.【答案】D【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啟蒙運動概況的了解。根據教材記載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18世紀末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可知答案為D。【點評】了解啟蒙運動的概況。7.【答案】C【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啟蒙運動的 相關知識。伏爾泰一生都倡導自由,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強調人們要有言論的自由。故答案選D。其余選項都與題目不符合,故不選。【點評】知道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8.【答案】B【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意義及其影響。啟蒙思想家批判了封建制度并沒有去推翻,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才推翻封建制度的,所以,正確答案是:B【點評】理解啟蒙運動相關影響。9.【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相關知識。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都是沖破思想的牢籠,文藝復興是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啟蒙運動是思想的變革,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存在一定的聯系,本題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事物之間關系的能力。故正確答案是A。【點評】理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關系。10.【答案】D【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 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理性的理解能力。11.【答案】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啟蒙運動的興起的背景:①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根本原因);②政治上: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統治和教會壓迫日益強烈;③思想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④科技上:17-18世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故答案為: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2.【答案】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 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為“啟蒙運動”。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故答案為: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 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為“啟蒙運動”。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含義。需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識記即可。13.【答案】(1)啟蒙運動。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2)“理性之光”指的是啟蒙運動。(3)示例一:伏爾泰,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示例二: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示例三:盧梭,認為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即“人民主權”的思想。【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從材料中的”18世紀”和“理性之光”等信息,結合時間和性質的描寫可以看出這是啟蒙運動。啟蒙運動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2)思想家們把人們處于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的思想束縛比喻為黑暗的社會,用以驅散黑暗的“理性之光” 指的是啟蒙運動。(3)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有伏爾泰,打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立憲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盧梭認為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即“人民主權”的思想。故答案為:(1)啟蒙運動。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2)“理性之光”指的是啟蒙運動。(3)示例一:伏爾泰,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示例二: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示例三:盧梭,認為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即“人民主權”的思想。【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歷史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通過這個練習能使學生更加理解啟蒙運動的性質及其意義,同時熟悉啟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14.【答案】(1)變化:由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主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2)若結合材料二:文藝復興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或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作了精神上的準備)。若結合材料三: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作了思想輿論準備。【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上帝的恩典”可知古世界控制人們思想的是“神”;根據材料二中的 “人”是多么的"了不起”,說明當時人們開始注重以“人”為中心進行思考,這兩則材料反映了14、15世紀人們思想認識發生的變化。材料三中提到了“人生來就是平等的”、“生存權”、 ”自由權”、 “建 立新政府的權利”等,因此文件體現出了啟蒙思想中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 主權在民”等核心主張。(2)需要將與兩則材料有關的事件結合起來,看看它們對社會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就可以知道思想解放運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是什么。與材料二有關的事件是文藝復興,它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性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與材料三有關的事件是美國的獨立戰爭,它推動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說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運動做了思想方面的準備。故答案為:(1)變化:由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主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2)若結合材料二:文藝復興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或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作了精神上的準備)。若結合材料三: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作了思想輿論準備。【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啟蒙思想家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通過材料分析人們思想的變革,以及對后世產生的影響。試題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材料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15.【答案】文藝復興: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中,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打破教會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由此興起。啟蒙運動: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由此興起。兩者之間的區別:①(時代)文藝復興發生在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期;②(對象)文藝復興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③(形式)文藝復興是以反對天主教神學來追求現世幸福,是在復興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直接抨擊教權主義、專制主義,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又是一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運動;④(作用)文藝復興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同時也推動了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等改造舊社會而斗爭;⑤(領域)文藝復興是文學藝術,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 兩者之間的聯系: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會,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近代自然科學又為啟蒙運動的掀起創造條件。【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近代科技文化的發展,啟蒙運動則推動了以法國大革命為核心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開展。概述這兩次運動的聯系和區別,結合背景說明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聯系: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 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制度及中世紀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近代自然科學又為啟蒙運動的掀起創造條件。區別: 1、(時代) 文藝復興發生在14一17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期:2、(對象)文藝復興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3、(形式)文藝復興是以反對天主教神學來追求現世幸福,是在復興古典文藝復興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直接抨擊教權主義、專制主義,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又是一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運動;4、(作用)文藝復興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科學文藝復興化事業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同時也推動了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等改造舊社會而斗爭。5、(領域)文藝復興是文藝復興學藝術,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6、(原因)文藝復興: 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中,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打破教會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由此興起。啟蒙運動: 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由此興起。故答案為:文藝復興: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中,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打破教會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由此興起。啟蒙運動: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由此興起。兩者之間的區別:①(時代)文藝復興發生在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期;②(對象)文藝復興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③(形式)文藝復興是以反對天主教神學來追求現世幸福,是在復興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直接抨擊教權主義、專制主義,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又是一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運動;④(作用)文藝復興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同時也推動了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等改造舊社會而斗爭;⑤(領域)文藝復興是文學藝術,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 兩者之間的聯系: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會,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近代自然科學又為啟蒙運動的掀起創造條件。【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這兩件大事之間進行對比、探究和評析。需全面把握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兩次思想解放運動。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走出中世紀的蒙昧》同步試卷(第3課時 啟蒙運動)一、選擇正確的答案寫在括號里。1.啟蒙運動是歐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人們比較普遍接受的思想觀念是( )①民主 ②自由 ③平等 ④平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啟蒙運動就是思想家們高舉理性的旗幟,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故答案選A。平均在啟蒙運動中沒有體現,故其余選項都不對。【點評】知道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2.提出“人民主權”思想的是(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黑格爾【答案】C【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盧梭提出了“人民主權”的理論。人民主權就是政府權力來源于人民,法律必須由人民來創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認為,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行政權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們,也可以撤換他們,直至有權舉行起義,消滅壓迫人民的統治者。這就是人民主權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C項盧梭提出“人民主權”思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盧梭的思想。需要準確識記盧梭等思想家的思想。3.1787年,法國大作家雨果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講中說:“伏爾泰戰勝了敵人。他孤軍奮戰,打了響當當的一仗,這是一次偉大的戰爭?!辈牧现械摹皵橙恕笔侵福ā 。?br/>A.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 B.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C.盤剝工人的資本家 D.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題干中的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他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獸”,把教士比作“文明惡棍”,據此可知他的“敵人”是指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A項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是題干材料中的“敵人”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BCD 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思想主張,要求具備題干準確解讀與知識運用的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啟蒙運動中伏爾泰的思想主張。4.下列關于啟蒙運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一次意義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B.法國是啟蒙運動的中心C.伏爾泰被譽為啟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D.啟蒙運動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文藝復興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二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A項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大陸第一次意義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敘述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是近代歐洲的兩次思想大解放運動,同學們要注意區別和掌握。5.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們發起啟蒙運動,其目的是為了張揚( )A.自然力量 B.人類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答案】C【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7-18世紀,在科學發展的影響下,西歐先進的思想家們認識到人類社會受一定法則的支配,并且人有能力去發現這個法則。為了張揚這種理性的力量,他們發起了啟蒙運動。ABD三項和啟蒙運動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理性的力量是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們發起啟蒙運動的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知識的識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6.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達到頂峰的國家是( )A.英國 B.意大利C.德國 D.法國【答案】D【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啟蒙運動概況的了解。根據教材記載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18世紀末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可知答案為D。【點評】了解啟蒙運動的概況。7.“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边@句話反映了啟蒙思想家( )A.主張限制王權,保障議會自由B.提倡君主立憲,提倡言論自由C.宣傳權利平等,爭取政治自由D.反對教權主義,倡導信仰自由【答案】C【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啟蒙運動的 相關知識。伏爾泰一生都倡導自由,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強調人們要有言論的自由。故答案選D。其余選項都與題目不符合,故不選。【點評】知道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8.啟蒙運動的影響有( )①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 ②打擊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 ③推翻了封建制度④鼓勵了仁人志士的反封建斗爭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意義及其影響。啟蒙思想家批判了封建制度并沒有去推翻,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才推翻封建制度的,所以,正確答案是:B【點評】理解啟蒙運動相關影響。9.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②都是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③都有力地打擊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 ④都提出了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構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相關知識。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都是沖破思想的牢籠,文藝復興是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啟蒙運動是思想的變革,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存在一定的聯系,本題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事物之間關系的能力。故正確答案是A。【點評】理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關系。10.馬克思說,啟蒙思想家“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并且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申出國家的自然規律”。其中“理性”的含義是( )A.權威的判斷與歷史的傳統 B.君主的權力與黨派的信仰C.國家的意志與精神的寄托 D.獨立的思考與自主的精神【答案】D【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 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理性的理解能力。二、簡答題。11.說說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是什么?【答案】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啟蒙運動的興起的背景:①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根本原因);②政治上: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統治和教會壓迫日益強烈;③思想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④科技上:17-18世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故答案為: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根本原因;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2.什么是啟蒙運動?【答案】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 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為“啟蒙運動”。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故答案為: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 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為“啟蒙運動”。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含義。需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識記即可。三、材料分析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世紀西歐先進的思想家們認為迄今為止的人們仍處于漫長的黑暗之中,應該用理性之光驅散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這次事件代表的是哪個階級的利益?宣揚了哪些思想?(2)材料中,用以驅散黑暗的“理性之光”指什么?(3)寫出材料反映的事件中法國的一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觀點。【答案】(1)啟蒙運動。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2)“理性之光”指的是啟蒙運動。(3)示例一:伏爾泰,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示例二: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示例三:盧梭,認為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即“人民主權”的思想。【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從材料中的”18世紀”和“理性之光”等信息,結合時間和性質的描寫可以看出這是啟蒙運動。啟蒙運動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2)思想家們把人們處于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的思想束縛比喻為黑暗的社會,用以驅散黑暗的“理性之光” 指的是啟蒙運動。(3)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有伏爾泰,打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立憲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盧梭認為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即“人民主權”的思想。故答案為:(1)啟蒙運動。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2)“理性之光”指的是啟蒙運動。(3)示例一:伏爾泰,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示例二: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示例三:盧梭,認為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即“人民主權”的思想。【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歷史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通過這個練習能使學生更加理解啟蒙運動的性質及其意義,同時熟悉啟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類把自己用才華和智慧創造的一切幾乎都視為上帝的恩典。──阿爾貝蒂《自畫像》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貴!在才能上多么無限!多么文雅的舉動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材料三:《獨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人民有變更或廢除舊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權利。──《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們思想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三闡述了啟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張?(2)結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簡述思想解放運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答案】(1)變化:由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主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2)若結合材料二:文藝復興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或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作了精神上的準備)。若結合材料三: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作了思想輿論準備。【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上帝的恩典”可知古世界控制人們思想的是“神”;根據材料二中的 “人”是多么的"了不起”,說明當時人們開始注重以“人”為中心進行思考,這兩則材料反映了14、15世紀人們思想認識發生的變化。材料三中提到了“人生來就是平等的”、“生存權”、 ”自由權”、 “建 立新政府的權利”等,因此文件體現出了啟蒙思想中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 主權在民”等核心主張。(2)需要將與兩則材料有關的事件結合起來,看看它們對社會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就可以知道思想解放運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是什么。與材料二有關的事件是文藝復興,它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性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與材料三有關的事件是美國的獨立戰爭,它推動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說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運動做了思想方面的準備。故答案為:(1)變化:由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主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2)若結合材料二:文藝復興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或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作了精神上的準備)。若結合材料三: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作了思想輿論準備。【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啟蒙思想家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通過材料分析人們思想的變革,以及對后世產生的影響。試題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材料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四、論述題。15.材料一據意大利媒體2011年5月14日報道,考古學家在佛羅倫薩市中心的圣烏蘇拉修道院遺址發現了兩個墓穴,并判定其中一個墓穴中一定有名畫《蒙娜麗莎》的原型人物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遺骸。——摘編自2011年5月20日《中國日報》網站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當他們發揮各種運動機能的時候,以及運用他們的理智的時候,他們是平等的。——伏爾泰請完成:依據上述材料,請你對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這兩件大事之間進行對比、探究和評析。【答案】文藝復興: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中,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打破教會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由此興起。啟蒙運動: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由此興起。兩者之間的區別:①(時代)文藝復興發生在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期;②(對象)文藝復興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③(形式)文藝復興是以反對天主教神學來追求現世幸福,是在復興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直接抨擊教權主義、專制主義,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又是一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運動;④(作用)文藝復興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同時也推動了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等改造舊社會而斗爭;⑤(領域)文藝復興是文學藝術,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 兩者之間的聯系: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會,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近代自然科學又為啟蒙運動的掀起創造條件。【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近代科技文化的發展,啟蒙運動則推動了以法國大革命為核心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開展。概述這兩次運動的聯系和區別,結合背景說明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聯系: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 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制度及中世紀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近代自然科學又為啟蒙運動的掀起創造條件。區別: 1、(時代) 文藝復興發生在14一17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期:2、(對象)文藝復興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3、(形式)文藝復興是以反對天主教神學來追求現世幸福,是在復興古典文藝復興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直接抨擊教權主義、專制主義,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又是一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運動;4、(作用)文藝復興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科學文藝復興化事業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同時也推動了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等改造舊社會而斗爭。5、(領域)文藝復興是文藝復興學藝術,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6、(原因)文藝復興: 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中,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打破教會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由此興起。啟蒙運動: 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由此興起。故答案為:文藝復興: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中,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打破教會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由此興起。啟蒙運動: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由此興起。兩者之間的區別:①(時代)文藝復興發生在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期;②(對象)文藝復興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③(形式)文藝復興是以反對天主教神學來追求現世幸福,是在復興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直接抨擊教權主義、專制主義,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又是一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運動;④(作用)文藝復興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同時也推動了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等改造舊社會而斗爭;⑤(領域)文藝復興是文學藝術,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 兩者之間的聯系: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會,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近代自然科學又為啟蒙運動的掀起創造條件。【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這兩件大事之間進行對比、探究和評析。需全面把握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兩次思想解放運動。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走出中世紀的蒙昧》同步試卷(第3課時 啟蒙運動)(學生版).docx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走出中世紀的蒙昧》同步試卷(第3課時 啟蒙運動)(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