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
一、選擇題
1.中醫是中國的國粹。下列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  )
A.正在播放的電影《李時珍》 B.唐明邦的著作《李時珍評傳》
C.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 D.李時珍博物館的解說詞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在歷史研究過程中,第一手史料更為可信,第一手資料沒有摻雜個人觀點。題干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李時珍著作《本草綱目》。
ABD三項都屬于間接史料,不符合題意;
C項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屬于直接史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關于李時珍的醫藥直接史料。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后世尊稱他為“藥圣”,著有《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
2.下列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場景,它們收錄于(  )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
C.《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手工生產的勞動場景,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在介紹我國古代各種物品、生產工具及生產流程時,還繪有插圖,描繪了生產過程和各行業勞動人民的形象。
AC兩項《齊民要術》、《農政全書》都是對農業科技著作,不符合題意;
B項《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
D項《天工開物》收錄題干圖片,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圖片材料的解讀。
3.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如果以為選擇原理是近代發現,那就未免和事實相差太遠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边@部百科全書是( ?。?br/>A.《墨子》 B.《齊民要術》
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據“……早在 1300 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奔八鶎W知識可知,題干中這部書是《齊民要術》?!洱R民要術》是北朝時期的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齊民要術》是題干描述的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社會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的是( ?。?br/>A.《三國演義》 B.《紅樓夢》
C.《西游記》 D.《水滸傳》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社會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結合所學知識: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深刻鞭撻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B項《紅樓夢》深刻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社會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樓夢》的有關知識。
5.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票通過,將 _______列為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 ?。?br/>A.京劇 B.越劇 C.昆曲 D.豫劇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昆曲即其中之一。昆曲發源于江蘇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昆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
C項昆曲2001年5月18日被列為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的昆曲地位及影響的掌握。了解昆曲的相關知識。
6.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史實與推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br/>選項 史實 推論
A 明末宋應星撰寫《天工開物》 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
B 明朝修筑的紫禁城(故宮) 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C 明代徐光啟撰寫《農政全書》 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D 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 直接導致中國社會全面落伍于世界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發展起來的。明朝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宮城即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所以,B項的史實與推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符合題意;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世界醫藥學的重要文獻,A項錯誤;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C項錯誤;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直接導致中國社會全面落伍于世界,D項錯誤。由此可知A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故宮和明代長城是明朝時期著名的兩項建筑工程。
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曾經在“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該書是( ?。?br/>A.《農政全書》 B.《本草綱目》
C.《天工開物》 D.《齊民要術》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政全書》和《齊民要術》是農學著作,《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故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天工開物》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學生還要掌握《天工開物》的作者和該書的歷史地位。
8.每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都有一個戲曲類節目,其中基本都有京劇名段。京劇是我國的四大國粹之一,它誕生于( ?。?br/>A.明朝 B.清朝
C.民國時期 D.新中國成立后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乾隆時,徽班進京。后來,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和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京劇”。道光是清朝的皇帝,故B符合題意;明朝還未誕生京劇,故A不符合題意;清朝誕生了京劇,CD出現在清朝之后,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京劇產生的時間,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不大。
9.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輝煌,李約瑟認為,“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
A.《齊民要術》 B.趙州橋
C.活字印刷 D.《天工開物》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是否定式的選擇題。依據題干時間“公元3世紀到13世紀”,結合課本所學,明朝末年科學家宋應星,深入到工農業生產現場,進行調查和探索,寫了一部《天工開物》,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明朝是1368年到1644年,即14世紀到17世紀。D項符合題意;
《齊民要術》是北朝農學家賈思勰的著作,南北朝的時期是5世紀到6世紀,A項不合題意;
趙州橋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約公元6世紀末到7世紀初。B項不合題意;
11世紀中期,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解答它的很關鍵是掌握《天工開物》這部著作出現的時間,本題難度適中。
10.下面一組連環畫分別取材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若想了解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可以選擇閱讀( ?。?br/>A.三顧茅廬 B.寶玉初會黛玉
C.激戰流沙河 D.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其中《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作品,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B項出自《紅樓夢》,符合題意;A項出自《三國演義》,不符合題意;C項出自《西游記》,不符合題意;D項出自《水滸傳》,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四大名著的知識,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需熟悉明清四大名著的主要內容,《紅樓夢》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揭露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現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作品,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
11.下列關于古代科技成就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湖南出土的司母戊鼎,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
B.北魏賈思勰撰寫的《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地理學名著
C.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
D.南宋中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古代科技成就相關的知識點。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古代科技成就的敘述正確的。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河南安陽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精品;《水經注》是北魏酈道元寫的;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在北宋時期。只有選項C、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符合題意,故選C。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天工開物》的作者是宋應星。
12.下圖是某著作中描繪我國古代井火煮鹽工藝的一幅插圖,該著作應是( ?。?br/>A.《史記》 B.《水經注》
C.《天工開物》 D.《本草綱目》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我國古代井火煮鹽工藝”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
A項是史學著作;
B項是地理名著;
D項是醫藥著作;ABD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C。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不大。學生要還要掌握《天工開物》的作者。
13.下圖出自“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該書是( ?。?br/>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
C.《本草綱目》 D.《天工開物》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明末杰出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D項符合題意;
《齊民要術》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A項不符合題意;
宋應星同時期的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但沒有被稱為“科技的百科全書”B項不符合題意;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C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天工開物》被譽為“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14.清中期以后,昆曲逐漸陷入因循守舊的境地,所上演的劇目多為逃避現實或歌功頌德的工具。北京百姓“所好為秦聲、羅、戈,厭聽吳騷,聞歌昆曲,輒哄然散去”。這說明(  )
A.昆曲已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 B.京劇已經形成
C.中國地方戲曲豐富多彩 D.北京是休閑文化中心
【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人因循守舊的境地,上演的劇目也多是逃避現實或歌功頌德的庸俗作品,為宮廷和貴族所觀賞,成為統治階級和社會上層的玩物。由于脫離廣大民眾和現實生活,昆曲逐漸走向衰落。材料“所好為秦聲、羅、戈,厭聽吳騷,聞歌昆曲,輒哄然散去”充分說明了昆曲已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讀懂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學生要細心揣摩材料的意思。
15.某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文學專題時,進行了如下歸納整理,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br/>A.唐朝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詞人蘇軾、辛棄疾的詞豪邁奔放
C.元朝最優秀的劇作家是關漢卿
D.明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BC均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清時期的藝術成就的相關史實。
二、非選擇題
16.明朝中后期,我國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書中共收錄藥物1800多種,藥方11000多個,繪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
材料二
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材料三
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1)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它的編寫有什么意義?
(2)材料二中的這本“書”是誰的著作?為什么它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3)材料三中的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以上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
【答案】(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
(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
(3)徐光啟
(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據材料“書中共收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繪有插圖1160幅,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本草綱目》;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寫成的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
(2)據材料“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的這本“書”的作者 是徐光啟,明朝徐光啟的代表作《農政全書》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是中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它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
(3)據材料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做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這本書"是宋應星的著作,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所以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是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
(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
(3)徐光啟。
(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本草綱目》、《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明清科技成就。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訪錄》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明夷待訪錄》
(1)上述材料出自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的作品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言論分別體現了什么思想
(3)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上述思想產生的社會根源。
【答案】(1)黃宗羲。
(2)材料一體現抨擊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以天下為主,君為客”,限制君權的思想;材料二體現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
(3)①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統治加強,統治階級極端腐??;②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展,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代表新興的市民工商階層利益,掀起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黃宗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宗羲主張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批判君主專制,批判君權神授。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材料一為黃宗羲的思想,體現抨擊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以天下為主,君為客”,限制君權的思想;分析材料“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可知,黃宗羲主張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
(3)本題考查的是明清之際思想進步的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之際思想進步的原因在于:明清之際統治階級極端腐敗,正統禮教遭到懷疑;一些先進知識分子代表新興市民工商階層利益,掀起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的理解。
18.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
——李贊
材料二: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一一黃宗羲
(1)根據材料歸納李贊、黃宗羲、兩位思想家對人性認識的共同點。
(2)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上述認識產生的社會根源。
(3)上述認識對我國經濟思想的變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答案】(1)都肯定人的私欲
(2)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展,私有財產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3)肯定人的私欲,使人們對能夠使人迅速發財致富的工商業有了更加積極的認識,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人必有私……”和材料二中的“……人各自私也……” 可見李贊、黃宗羲都肯定人的私欲。
(2)結合所學知識,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對物資財產的占有欲望日益強烈。
(3)結合所學知識,肯定了人的私欲,使人們逐漸拋棄舊的重農抑商的觀念,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故答案為:(1)都肯定人的私欲。
(2)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展,私有財產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3)肯定人的私欲,使人們對能夠使人迅速發財致富的工商業有了更加積極的認識,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主要思想家思想主張的了解和理解。一定時期的思想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注意把他們的思想主張和他們所處的時代結合起來,還要注意材料和知識的有機結合。
1 / 1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
一、選擇題
1.中醫是中國的國粹。下列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 ?。?br/>A.正在播放的電影《李時珍》 B.唐明邦的著作《李時珍評傳》
C.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 D.李時珍博物館的解說詞
2.下列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場景,它們收錄于( ?。?br/>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
C.《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
3.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如果以為選擇原理是近代發現,那就未免和事實相差太遠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這部百科全書是( ?。?br/>A.《墨子》 B.《齊民要術》
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
4.(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社會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的是( ?。?br/>A.《三國演義》 B.《紅樓夢》
C.《西游記》 D.《水滸傳》
5.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票通過,將 _______列為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 ?。?br/>A.京劇 B.越劇 C.昆曲 D.豫劇
6.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史實與推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br/>選項 史實 推論
A 明末宋應星撰寫《天工開物》 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
B 明朝修筑的紫禁城(故宮) 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C 明代徐光啟撰寫《農政全書》 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D 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 直接導致中國社會全面落伍于世界
A.A B.B C.C D.D
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曾經在“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該書是(  )
A.《農政全書》 B.《本草綱目》
C.《天工開物》 D.《齊民要術》
8.每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都有一個戲曲類節目,其中基本都有京劇名段。京劇是我國的四大國粹之一,它誕生于( ?。?br/>A.明朝 B.清朝
C.民國時期 D.新中國成立后
9.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輝煌,李約瑟認為,“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
A.《齊民要術》 B.趙州橋
C.活字印刷 D.《天工開物》
10.下面一組連環畫分別取材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若想了解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可以選擇閱讀( ?。?br/>A.三顧茅廬 B.寶玉初會黛玉
C.激戰流沙河 D.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11.下列關于古代科技成就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湖南出土的司母戊鼎,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
B.北魏賈思勰撰寫的《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地理學名著
C.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
D.南宋中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12.下圖是某著作中描繪我國古代井火煮鹽工藝的一幅插圖,該著作應是( ?。?br/>A.《史記》 B.《水經注》
C.《天工開物》 D.《本草綱目》
13.下圖出自“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該書是( ?。?br/>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
C.《本草綱目》 D.《天工開物》
14.清中期以后,昆曲逐漸陷入因循守舊的境地,所上演的劇目多為逃避現實或歌功頌德的工具。北京百姓“所好為秦聲、羅、戈,厭聽吳騷,聞歌昆曲,輒哄然散去”。這說明(  )
A.昆曲已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 B.京劇已經形成
C.中國地方戲曲豐富多彩 D.北京是休閑文化中心
15.某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文學專題時,進行了如下歸納整理,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詞人蘇軾、辛棄疾的詞豪邁奔放
C.元朝最優秀的劇作家是關漢卿
D.明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二、非選擇題
16.明朝中后期,我國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書中共收錄藥物1800多種,藥方11000多個,繪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
材料二
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材料三
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1)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它的編寫有什么意義?
(2)材料二中的這本“書”是誰的著作?為什么它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3)材料三中的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以上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訪錄》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明夷待訪錄》
(1)上述材料出自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的作品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言論分別體現了什么思想
(3)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上述思想產生的社會根源。
18.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
——李贊
材料二: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一一黃宗羲
(1)根據材料歸納李贊、黃宗羲、兩位思想家對人性認識的共同點。
(2)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上述認識產生的社會根源。
(3)上述認識對我國經濟思想的變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在歷史研究過程中,第一手史料更為可信,第一手資料沒有摻雜個人觀點。題干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李時珍著作《本草綱目》。
ABD三項都屬于間接史料,不符合題意;
C項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屬于直接史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關于李時珍的醫藥直接史料。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后世尊稱他為“藥圣”,著有《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
2.【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手工生產的勞動場景,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在介紹我國古代各種物品、生產工具及生產流程時,還繪有插圖,描繪了生產過程和各行業勞動人民的形象。
AC兩項《齊民要術》、《農政全書》都是對農業科技著作,不符合題意;
B項《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
D項《天工開物》收錄題干圖片,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圖片材料的解讀。
3.【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據“……早在 1300 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奔八鶎W知識可知,題干中這部書是《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是北朝時期的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洱R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齊民要術》是題干描述的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社會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結合所學知識: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深刻鞭撻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B項《紅樓夢》深刻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社會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樓夢》的有關知識。
5.【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昆曲即其中之一。昆曲發源于江蘇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昆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
C項昆曲2001年5月18日被列為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的昆曲地位及影響的掌握。了解昆曲的相關知識。
6.【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發展起來的。明朝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宮城即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所以,B項的史實與推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符合題意;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世界醫藥學的重要文獻,A項錯誤;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C項錯誤;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直接導致中國社會全面落伍于世界,D項錯誤。由此可知A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故宮和明代長城是明朝時期著名的兩項建筑工程。
7.【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政全書》和《齊民要術》是農學著作,《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故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天工開物》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學生還要掌握《天工開物》的作者和該書的歷史地位。
8.【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乾隆時,徽班進京。后來,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和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京劇”。道光是清朝的皇帝,故B符合題意;明朝還未誕生京劇,故A不符合題意;清朝誕生了京劇,CD出現在清朝之后,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京劇產生的時間,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不大。
9.【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是否定式的選擇題。依據題干時間“公元3世紀到13世紀”,結合課本所學,明朝末年科學家宋應星,深入到工農業生產現場,進行調查和探索,寫了一部《天工開物》,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明朝是1368年到1644年,即14世紀到17世紀。D項符合題意;
《齊民要術》是北朝農學家賈思勰的著作,南北朝的時期是5世紀到6世紀,A項不合題意;
趙州橋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約公元6世紀末到7世紀初。B項不合題意;
11世紀中期,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解答它的很關鍵是掌握《天工開物》這部著作出現的時間,本題難度適中。
10.【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其中《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作品,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B項出自《紅樓夢》,符合題意;A項出自《三國演義》,不符合題意;C項出自《西游記》,不符合題意;D項出自《水滸傳》,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四大名著的知識,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需熟悉明清四大名著的主要內容,《紅樓夢》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揭露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現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作品,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
11.【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古代科技成就相關的知識點。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古代科技成就的敘述正確的。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河南安陽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精品;《水經注》是北魏酈道元寫的;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在北宋時期。只有選項C、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符合題意,故選C。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天工開物》的作者是宋應星。
12.【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我國古代井火煮鹽工藝”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
A項是史學著作;
B項是地理名著;
D項是醫藥著作;ABD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C。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不大。學生要還要掌握《天工開物》的作者。
13.【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明末杰出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D項符合題意;
《齊民要術》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A項不符合題意;
宋應星同時期的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但沒有被稱為“科技的百科全書”B項不符合題意;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C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天工開物》被譽為“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14.【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人因循守舊的境地,上演的劇目也多是逃避現實或歌功頌德的庸俗作品,為宮廷和貴族所觀賞,成為統治階級和社會上層的玩物。由于脫離廣大民眾和現實生活,昆曲逐漸走向衰落。材料“所好為秦聲、羅、戈,厭聽吳騷,聞歌昆曲,輒哄然散去”充分說明了昆曲已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讀懂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學生要細心揣摩材料的意思。
15.【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都t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BC均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清時期的藝術成就的相關史實。
16.【答案】(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
(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
(3)徐光啟
(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據材料“書中共收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繪有插圖1160幅,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本草綱目》;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寫成的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
(2)據材料“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的這本“書”的作者 是徐光啟,明朝徐光啟的代表作《農政全書》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是中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它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
(3)據材料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做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這本書"是宋應星的著作,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所以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是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
(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
(3)徐光啟。
(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本草綱目》、《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明清科技成就。
17.【答案】(1)黃宗羲。
(2)材料一體現抨擊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以天下為主,君為客”,限制君權的思想;材料二體現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
(3)①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統治加強,統治階級極端腐?。虎诿髑鍟r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展,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代表新興的市民工商階層利益,掀起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黃宗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宗羲主張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批判君主專制,批判君權神授。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材料一為黃宗羲的思想,體現抨擊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以天下為主,君為客”,限制君權的思想;分析材料“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可知,黃宗羲主張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
(3)本題考查的是明清之際思想進步的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之際思想進步的原因在于:明清之際統治階級極端腐敗,正統禮教遭到懷疑;一些先進知識分子代表新興市民工商階層利益,掀起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的理解。
18.【答案】(1)都肯定人的私欲
(2)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展,私有財產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3)肯定人的私欲,使人們對能夠使人迅速發財致富的工商業有了更加積極的認識,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人必有私……”和材料二中的“……人各自私也……” 可見李贊、黃宗羲都肯定人的私欲。
(2)結合所學知識,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對物資財產的占有欲望日益強烈。
(3)結合所學知識,肯定了人的私欲,使人們逐漸拋棄舊的重農抑商的觀念,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故答案為:(1)都肯定人的私欲。
(2)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展,私有財產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3)肯定人的私欲,使人們對能夠使人迅速發財致富的工商業有了更加積極的認識,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主要思想家思想主張的了解和理解。一定時期的思想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注意把他們的思想主張和他們所處的時代結合起來,還要注意材料和知識的有機結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永平县| 宾川县| 永定县| 大渡口区| 互助| 霍城县| 南木林县| 襄樊市| 白城市| 合作市| 郁南县| 正蓝旗| 西昌市| 深州市| 南靖县| 龙门县| 马山县| 登封市| 莒南县| 苍山县| 雷州市| 射洪县| 河南省| 怀集县| 石台县| 山东| 四会市| 松原市| 宾川县| 株洲县| 大连市| 广南县| 手机| 洛宁县| 德庆县| 商水县| 定陶县| 龙海市| 繁峙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