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第3課時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學巨匠)一、單項選擇題。1.中醫是中國的國粹。下列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 )A.正在播放的電影《李時珍》 B.唐明邦的著作《李時珍評傳》C.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 D.李時珍博物館的解說詞2.我國古代的中醫文化輝煌燦爛,惠及后人,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下列屬于中醫學著作的是( )①《本草綱目》 ②《天工開物》 ③《傷寒雜病論》 ④《農政全書》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3.下列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場景,它們收錄于(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C.《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4.強調人力與自然相配合,還提出井下架設支板以防塌方,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的科學家是( )A.賈思勰 B.李時珍 C.宋應星 D.徐光啟5.下列關于《本草綱目》和《天工開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是深入民間實踐調查的著作 B.都是明代的科學著作C.都是總結性的科學著作 D.都是農學著作6.2011年5月,中國中醫科學院藏金陵本《本草綱目》入選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你認為《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該書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是珍貴的醫學參考書目B.該書當時沒有受到朝廷重視,刊發后廣為流傳C.它的作者是明代卓越的醫藥學家李時珍D.這部書約190萬字7.明朝時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的書籍是( )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C.《本草綱目》 D.《天工開物》8.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巖溶地貌的記載的文獻是( )A.《天工開物》 B.《農政全書》C.《徐霞客游記》 D.《本草綱目》9.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如果以為選擇原理是近代發現,那就未免和事實相差太遠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這部百科全書是( )A.《墨子》 B.《齊民要術》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10.(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時期絲制品中“云錦”最為名貴,素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當時的工藝百科全書中查到,該書是(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C.《天工開物》 D.《徐霞客游記》二、簡答題。11.你知道晚明科技群英涌現的原因是什么嗎?12.從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和徐霞客這些科學家的事跡中,嘗試總結作為科學家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三、材料分析題13.明朝中后期,我國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書中共收錄藥物1800多種,藥方11000多個,繪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材料二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材料三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實用價值。(1)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它的編寫有什么意義?(2)材料二中的這本“書”是誰的著作?為什么它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3)材料三中的這本“書”的作者是誰?(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以上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四、觀點評析題。14.材料一:宋應星說:“丐(請求)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指《天工開物》)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材料二:綜觀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的中國科學技術,就是這樣:在近代科學的園地里仍然是空白一片;在傳統科學的發展中,則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斷……整個中國科學技術在封建專制主義的嚴重束縛下,走進了死胡同。在西方科學技術普遍繁榮的年代,中國科學技術卻陷入了停滯狀態,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就不能不是一個極大的悲劇。──郝俠君《中西500年對比》根據材料,從不同角度評價,晚明時期,盡管涌現了許多科學巨匠,但從整體上看,明清的科學技術與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遠為遜色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在歷史研究過程中,第一手史料更為可信,第一手資料沒有摻雜個人觀點。題干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李時珍著作《本草綱目》。ABD三項都屬于間接史料,不符合題意;C項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屬于直接史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關于李時珍的醫藥直接史料。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后世尊稱他為“藥圣”,著有《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2.【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屬于中醫學著作的是①《本草綱目》和③《傷寒雜病論》。②《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④《農政全書》是農業科學巨著。C項①③屬于中醫學著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中醫學巨著,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時期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3.【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手工生產的勞動場景,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在介紹我國古代各種物品、生產工具及生產流程時,還繪有插圖,描繪了生產過程和各行業勞動人民的形象。AC兩項《齊民要術》、《農政全書》都是對農業科技著作,不符合題意;B項《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D項《天工開物》收錄題干圖片,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圖片材料的解讀。4.【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考點的掌握。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介紹了明代的采礦技術。他提出井下架支板以防塌方,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宋應星及其著作《天工開物》。5.【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明朝時期的科學文化成就。《本草綱目》是明朝時期李時珍寫成的醫學著作;《天工開物》是明末宋應星編著的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故符合題意的是D。【點評】知道明朝時期的科學文化成就。6.【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這部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本草綱目》入選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理由最有可能是該書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是珍貴的醫學參考書目。A項該書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是珍貴的醫學參考書目最有可能是《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符合題意;BCD三項不可能是《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醫科學院藏金陵本《本草綱目》入選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7.【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農政全書》也是有關國計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農學家徐光啟。全書60卷,約70萬字,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種植、牧養、制造、荒政等大類。《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題干選項中《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AC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B項《農政全書》是明朝時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的書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政全書》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農政全書》的相關史實。8.【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明朝時期的科學巨作。《天工開物》是總結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不符合題意;《農政全書》是總結歷代農學成就的,不符合題意;《本草綱目》是涉及醫學、藥物學、生物學等領域的,不符合題意。正確的是C。【點評】知道明朝時期的科學巨作所涉及的內容。9.【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據“……早在 1300 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這部書是《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是北朝時期的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齊民要術》是題干描述的百科全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0.【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關知識。《齊民要術》為農書,故A不選;《本草綱目》是藥物學巨著,故B不選;《徐霞客游記》是中國地理名著,故D不選;而云錦的制造屬于手工業生產技術,《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與手工業生產技術,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故選答案 C【點評】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現。11.【答案】(1)明朝社會生產力提高,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發展。(2)一些科學家積極投入科技研究,總結和試驗,寫出優秀的科技巨著。【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社會生產力提高,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發展;涌現出一批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科學家,他們積極投入科技研究,總結和試驗,寫出了一批優秀的科技巨著。故答案為:明朝社會生產力提高,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發展。(2)一些科學家積極投入科技研究,總結和試驗,寫出優秀的科技巨著。【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晚明科技群英涌現的原因。需要分析比較,從中發現晚明主要科技成就產生的原因。12.【答案】志向遠大,對科學執著追求,重視實踐,不怕困難,持之以恒,敢于質疑,實事求是等等。【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希望學生以晚明科學家為榜樣,培養自己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獻身精神。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志向遠大,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刻苦鉆研,重視實踐,不怕困難,持之以恒,敢于質疑,實事求是等。故答案為:志向遠大,對科學執著追求,重視實踐,不怕困難,持之以恒,敢于質疑,實事求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學家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進口這些科學家的事跡去概括。13.【答案】(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3)徐光啟(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1)據材料“書中共收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繪有插圖1160幅,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本草綱目》;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寫成的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2)據材料“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的這本“書”的作者 是徐光啟,明朝徐光啟的代表作《農政全書》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是中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它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3)據材料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做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這本書"是宋應星的著作,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所以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是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3)徐光啟。(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本草綱目》、《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明清科技成就。14.【答案】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不重視科技成果的產生、推廣和應用;明清時期 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等思想文化專制,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泯滅了知識分子手創造才能,使中國科技的發展失去了人才條件。閉關鎖國的政策,失去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機會。統治者對發展科技重視不夠。【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依據課本知識可知,封建專制統治束縛了文化的自由發展;小農經濟、重農抑商政策壓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科技發展缺乏經濟動力;明清統治者實行八股取士、還在思想領域大興文字獄,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閉關政策,限制了中外文件交流,加劇了國人愚昧自大、盲目排外的心理;傳統儒家思想重人倫而輕自然科學。故答案為: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不重視科技成果的產生、推廣和應用;明清時期 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等思想文化專制,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泯滅了知識分子手創造才能,使中國科技的發展失去了人才條件。閉關鎖國的政策,失去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機會。統治者對發展科技重視不夠。【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科技衰落的原因,結合明清政治經濟及思想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即可。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第3課時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學巨匠)一、單項選擇題。1.中醫是中國的國粹。下列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 )A.正在播放的電影《李時珍》 B.唐明邦的著作《李時珍評傳》C.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 D.李時珍博物館的解說詞【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在歷史研究過程中,第一手史料更為可信,第一手資料沒有摻雜個人觀點。題干有關李時珍醫藥學的資料,屬于直接史料的是李時珍著作《本草綱目》。ABD三項都屬于間接史料,不符合題意;C項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屬于直接史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關于李時珍的醫藥直接史料。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后世尊稱他為“藥圣”,著有《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2.我國古代的中醫文化輝煌燦爛,惠及后人,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下列屬于中醫學著作的是( )①《本草綱目》 ②《天工開物》 ③《傷寒雜病論》 ④《農政全書》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屬于中醫學著作的是①《本草綱目》和③《傷寒雜病論》。②《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④《農政全書》是農業科學巨著。C項①③屬于中醫學著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中醫學巨著,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時期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3.下列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場景,它們收錄于(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C.《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四幅圖片再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手工生產的勞動場景,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在介紹我國古代各種物品、生產工具及生產流程時,還繪有插圖,描繪了生產過程和各行業勞動人民的形象。AC兩項《齊民要術》、《農政全書》都是對農業科技著作,不符合題意;B項《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D項《天工開物》收錄題干圖片,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圖片材料的解讀。4.強調人力與自然相配合,還提出井下架設支板以防塌方,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的科學家是( )A.賈思勰 B.李時珍 C.宋應星 D.徐光啟【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考點的掌握。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介紹了明代的采礦技術。他提出井下架支板以防塌方,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宋應星及其著作《天工開物》。5.下列關于《本草綱目》和《天工開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是深入民間實踐調查的著作 B.都是明代的科學著作C.都是總結性的科學著作 D.都是農學著作【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明朝時期的科學文化成就。《本草綱目》是明朝時期李時珍寫成的醫學著作;《天工開物》是明末宋應星編著的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故符合題意的是D。【點評】知道明朝時期的科學文化成就。6.2011年5月,中國中醫科學院藏金陵本《本草綱目》入選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你認為《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該書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是珍貴的醫學參考書目B.該書當時沒有受到朝廷重視,刊發后廣為流傳C.它的作者是明代卓越的醫藥學家李時珍D.這部書約190萬字【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這部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本草綱目》入選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理由最有可能是該書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是珍貴的醫學參考書目。A項該書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是珍貴的醫學參考書目最有可能是《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符合題意;BCD三項不可能是《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醫科學院藏金陵本《本草綱目》入選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本草綱目》入選的理由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7.明朝時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的書籍是( )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C.《本草綱目》 D.《天工開物》【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農政全書》也是有關國計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農學家徐光啟。全書60卷,約70萬字,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種植、牧養、制造、荒政等大類。《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題干選項中《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AC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B項《農政全書》是明朝時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的書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政全書》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農政全書》的相關史實。8.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巖溶地貌的記載的文獻是( )A.《天工開物》 B.《農政全書》C.《徐霞客游記》 D.《本草綱目》【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明朝時期的科學巨作。《天工開物》是總結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不符合題意;《農政全書》是總結歷代農學成就的,不符合題意;《本草綱目》是涉及醫學、藥物學、生物學等領域的,不符合題意。正確的是C。【點評】知道明朝時期的科學巨作所涉及的內容。9.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如果以為選擇原理是近代發現,那就未免和事實相差太遠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這部百科全書是( )A.《墨子》 B.《齊民要術》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據“……早在 1300 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這部書是《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是北朝時期的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齊民要術》是題干描述的百科全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齊民要術》的相關史實,《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0.(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時期絲制品中“云錦”最為名貴,素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當時的工藝百科全書中查到,該書是(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C.《天工開物》 D.《徐霞客游記》【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關知識。《齊民要術》為農書,故A不選;《本草綱目》是藥物學巨著,故B不選;《徐霞客游記》是中國地理名著,故D不選;而云錦的制造屬于手工業生產技術,《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與手工業生產技術,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故選答案 C【點評】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現。二、簡答題。11.你知道晚明科技群英涌現的原因是什么嗎?【答案】(1)明朝社會生產力提高,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發展。(2)一些科學家積極投入科技研究,總結和試驗,寫出優秀的科技巨著。【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社會生產力提高,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發展;涌現出一批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科學家,他們積極投入科技研究,總結和試驗,寫出了一批優秀的科技巨著。故答案為:明朝社會生產力提高,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發展。(2)一些科學家積極投入科技研究,總結和試驗,寫出優秀的科技巨著。【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晚明科技群英涌現的原因。需要分析比較,從中發現晚明主要科技成就產生的原因。12.從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和徐霞客這些科學家的事跡中,嘗試總結作為科學家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答案】志向遠大,對科學執著追求,重視實踐,不怕困難,持之以恒,敢于質疑,實事求是等等。【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希望學生以晚明科學家為榜樣,培養自己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獻身精神。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志向遠大,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刻苦鉆研,重視實踐,不怕困難,持之以恒,敢于質疑,實事求是等。故答案為:志向遠大,對科學執著追求,重視實踐,不怕困難,持之以恒,敢于質疑,實事求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學家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進口這些科學家的事跡去概括。三、材料分析題13.明朝中后期,我國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書中共收錄藥物1800多種,藥方11000多個,繪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材料二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材料三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實用價值。(1)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它的編寫有什么意義?(2)材料二中的這本“書”是誰的著作?為什么它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3)材料三中的這本“書”的作者是誰?(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以上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答案】(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3)徐光啟(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1)據材料“書中共收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繪有插圖1160幅,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本草綱目》;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寫成的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2)據材料“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的這本“書”的作者 是徐光啟,明朝徐光啟的代表作《農政全書》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是中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它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3)據材料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做了系統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這本書"是宋應星的著作,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所以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是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本草綱目》。該書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2)宋應星。因為書中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3)徐光啟。(4)都是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都圖文并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本草綱目》、《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明清科技成就。四、觀點評析題。14.材料一:宋應星說:“丐(請求)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指《天工開物》)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材料二:綜觀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的中國科學技術,就是這樣:在近代科學的園地里仍然是空白一片;在傳統科學的發展中,則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斷……整個中國科學技術在封建專制主義的嚴重束縛下,走進了死胡同。在西方科學技術普遍繁榮的年代,中國科學技術卻陷入了停滯狀態,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就不能不是一個極大的悲劇。──郝俠君《中西500年對比》根據材料,從不同角度評價,晚明時期,盡管涌現了許多科學巨匠,但從整體上看,明清的科學技術與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遠為遜色的原因。【答案】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不重視科技成果的產生、推廣和應用;明清時期 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等思想文化專制,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泯滅了知識分子手創造才能,使中國科技的發展失去了人才條件。閉關鎖國的政策,失去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機會。統治者對發展科技重視不夠。【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依據課本知識可知,封建專制統治束縛了文化的自由發展;小農經濟、重農抑商政策壓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科技發展缺乏經濟動力;明清統治者實行八股取士、還在思想領域大興文字獄,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閉關政策,限制了中外文件交流,加劇了國人愚昧自大、盲目排外的心理;傳統儒家思想重人倫而輕自然科學。故答案為: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不重視科技成果的產生、推廣和應用;明清時期 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等思想文化專制,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泯滅了知識分子手創造才能,使中國科技的發展失去了人才條件。閉關鎖國的政策,失去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機會。統治者對發展科技重視不夠。【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科技衰落的原因,結合明清政治經濟及思想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即可。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第3課時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學巨匠)(學生版).docx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明清文化的發展》同步試卷(第3課時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學巨匠)(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