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 7.3.3 俄國改革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20八下·麗水期末)關于俄國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點,表述正確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改變了俄國的社會性質C.都廢除了農奴制度 D.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19世紀初,俄國全國人口中農奴占很大比重,農奴世代被束縛在土地上,不能自由遷徙和務工經商;美國由于種植園使用大量奴隸從事棉花種植,利潤豐厚,因此南方的奴隸貿易非常繁盛。這表明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是( )A.農奴是廉價的勞動力 B.工業革命發展滯后C.缺乏自由的勞動力 D.奴隸貿易非常繁盛3.(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表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統計表,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國( )時間 企業數 工人數量 產值(千盧布)1860 99 11600 79541879 287 42000 51937A.贏得克里米亞戰爭 B.實現國家統一C.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廢除農奴制4.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旁邊,有一座宏偉塑像,紀念的是曾經解放了千百萬農奴、并最終引領俄羅斯拋棄了落后的社會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查理一世 B.彼得一世C.亞歷山大二世 D.路易十六5.關于彼得一世改革與1861年農奴制改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前者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②后者完全解放了農奴和土地③后者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④兩者都推動了俄國的進步和發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6.“對于俄國來說,亞歷山大二世屬于一種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兩面神亞努斯,一張臉孔望著未來,一張臉孔望著過去。”這說明俄國農奴制改革( )A.沒有取得實際效果B.完全違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資產階級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7.列寧指出:“1861年以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這樣的迅速,只用數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歐洲某些國家整整幾個世紀才能完成的轉變。”導致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因素不包括( )A.農奴制度的廢除 B.借鑒了西歐的技術經驗C.沙皇專制的終結 D.上層建筑的近代化變革8.(2017八下·柯橋期中)1845年,羅斯出生于俄國一個農奴家庭。以下是對她25歲時生活狀況的記述。選出你認為最不可能是事實的一項( )A.羅斯已是一個小商店的老板娘B.由于羅斯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C.羅斯擁有一塊地D.羅斯有一個自主婚姻的家庭9.19世紀60年代,美俄兩國都要解決國內的重大問題,其相同的歷史任務是( )A.使國家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B.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障礙C.避免國家分裂D.反抗殖民壓迫二、材料分析題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中葉,俄國知識分子對克里米亞戰爭前夕俄國時局這樣預測:“自反擊拿破侖的那場光榮之戰以來,歐洲一直在進步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而我們卻一直停滯不前。我們不是走向勝利,而是走向失敗。”材料二 列寧指出:“1861年以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這樣的迅速,只用數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歐洲某些國家整整幾個世紀才能完成的轉變。”(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滯不前”?俄國是怎樣改變這一局面的?(2)材料二中“轉變”的實質是什么?俄國的“轉變”有何局限?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亞歷山大二世認為,與其等農奴自下而上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來解放農奴。材料二《解放農奴宣言》規定:農奴獲得一定數量的土地為私產后,因為贖買了土地.他們就擺脫了對地主的義務,而成為擁有私產的完全自由的農民。地主領地上現存的秩序應維持到應有的準備工作完成,新辦法開始實行時為止。(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亞歷山大二世進行農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改革后俄國農奴的地位有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都是沙皇領導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時國家都很落后;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都促進了本國發展。A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表述正確,符合題意;B項都改變了俄國的社會性質表述錯誤,俄國的沙皇彼得一世的改革加強了沙皇的統治,并沒有改變俄國的社會性質;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改變了社會性質,不符合題意;C項都廢除了農奴制度表述錯誤,彼得一世改革強化了農奴制,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不符合題意;D項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表述錯誤,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地主階級性質的改革,1861 年改革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沙皇彼得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的共同點。掌握沙皇彼得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的內容并做出比較。2.【答案】C【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據題干可知,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是缺乏自由的勞動力。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共同障礙是缺乏自由的雇傭勞動力,美國南方種植園經濟占有大量黑人奴隸,北方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無法獲得足夠的自由勞動力,俄國地主階級占有大量農奴,資產階級無法獲得足夠的自由勞動力。ABD三項不是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不符合題意;C項缺乏自由的勞動力是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相關史實,要求學生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3.【答案】D【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有關知識。材料反映了俄國經濟快速發展,說明這次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世紀中期,俄國盛行農奴制。農奴制嚴重制約了這一時期俄國經濟的發展。于是,沙皇進行了改革。這次改革是指俄國的1861年改革。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農奴制的廢除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理解。4.【答案】C【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俄國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之后,盛行農奴制。農奴制不僅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還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俄國農奴制改革,較簡單。5.【答案】A【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加強農奴制基礎上實行的,俄國的經濟基礎沒有改變,這決定了俄國仍然是一個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國家;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勞動力.廣闊的國內市場.資本以及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①說法不正確。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但是改革并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②說法不正確。彼得一世改革保留封建農奴制,走上擴張道路;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但是改革并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③說法正確。彼得一世改革和廢除農奴制改革都是符合俄國國情的改革,都推動了社會進步, ④說法正確。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是反向選擇題,應選出錯誤選項。6.【答案】D【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農奴制改革具有兩重性,既有進步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封建主的利益。D項既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及學生的理解能力。7.【答案】C【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1861年改革是由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后,俄國仍然保持了專制體制。C項沙皇專制的終結不是導致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因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861年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辨析問題的能力。8.【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羅斯出生的時間“1845”可知,她25歲時應是1870年.俄國進行了1861年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制改革后,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結婚、從業,而且還以贖買的方式得到一塊份地,地主不能再隨意的處置農奴,故羅斯30歲時最不可能的一項是,羅斯由于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改革的識記。9.【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美俄兩國都要解決國內的重大問題,其相同的歷史任務是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障礙,以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背景的了解。10.【答案】(1)理解:農奴制盛行,工業發展落后。改變: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2)實質:走上了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局限: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1)從政治制度和經濟實力兩方面分析當時俄國落后的原因:歐洲主要國家已經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工業革命迅速發展。而俄國政治上仍延續著沙皇專制制度,經濟上存在著農奴制度。改變落后面貌,必須廢除落后的農奴制,1861年俄國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2)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這次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故答案為:(1)理解:農奴制盛行,工業發展落后。改變: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2)實質:走上了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局限: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1861年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和概括、歸納材料的能力。11.【答案】(1)為了挽救統治危機,維護貴族地主的利益。(2)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通過贖買獲得一塊份地。【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二世進行農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挽救統治危機,維護貴族地主的利益。(2)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俄國1861年改革后,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通過贖買獲得一塊份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 7.3.3 俄國改革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20八下·麗水期末)關于俄國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點,表述正確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改變了俄國的社會性質C.都廢除了農奴制度 D.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A【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都是沙皇領導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時國家都很落后;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都促進了本國發展。A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表述正確,符合題意;B項都改變了俄國的社會性質表述錯誤,俄國的沙皇彼得一世的改革加強了沙皇的統治,并沒有改變俄國的社會性質;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改變了社會性質,不符合題意;C項都廢除了農奴制度表述錯誤,彼得一世改革強化了農奴制,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不符合題意;D項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表述錯誤,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地主階級性質的改革,1861 年改革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沙皇彼得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的共同點。掌握沙皇彼得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的內容并做出比較。2.(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19世紀初,俄國全國人口中農奴占很大比重,農奴世代被束縛在土地上,不能自由遷徙和務工經商;美國由于種植園使用大量奴隸從事棉花種植,利潤豐厚,因此南方的奴隸貿易非常繁盛。這表明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是( )A.農奴是廉價的勞動力 B.工業革命發展滯后C.缺乏自由的勞動力 D.奴隸貿易非常繁盛【答案】C【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據題干可知,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是缺乏自由的勞動力。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共同障礙是缺乏自由的雇傭勞動力,美國南方種植園經濟占有大量黑人奴隸,北方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無法獲得足夠的自由勞動力,俄國地主階級占有大量農奴,資產階級無法獲得足夠的自由勞動力。ABD三項不是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不符合題意;C項缺乏自由的勞動力是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相關史實,要求學生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3.(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表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統計表,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國( )時間 企業數 工人數量 產值(千盧布)1860 99 11600 79541879 287 42000 51937A.贏得克里米亞戰爭 B.實現國家統一C.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廢除農奴制【答案】D【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有關知識。材料反映了俄國經濟快速發展,說明這次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世紀中期,俄國盛行農奴制。農奴制嚴重制約了這一時期俄國經濟的發展。于是,沙皇進行了改革。這次改革是指俄國的1861年改革。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農奴制的廢除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理解。4.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旁邊,有一座宏偉塑像,紀念的是曾經解放了千百萬農奴、并最終引領俄羅斯拋棄了落后的社會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查理一世 B.彼得一世C.亞歷山大二世 D.路易十六【答案】C【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俄國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之后,盛行農奴制。農奴制不僅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還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俄國農奴制改革,較簡單。5.關于彼得一世改革與1861年農奴制改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前者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②后者完全解放了農奴和土地③后者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④兩者都推動了俄國的進步和發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答案】A【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加強農奴制基礎上實行的,俄國的經濟基礎沒有改變,這決定了俄國仍然是一個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國家;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勞動力.廣闊的國內市場.資本以及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①說法不正確。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但是改革并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②說法不正確。彼得一世改革保留封建農奴制,走上擴張道路;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但是改革并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③說法正確。彼得一世改革和廢除農奴制改革都是符合俄國國情的改革,都推動了社會進步, ④說法正確。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是反向選擇題,應選出錯誤選項。6.“對于俄國來說,亞歷山大二世屬于一種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兩面神亞努斯,一張臉孔望著未來,一張臉孔望著過去。”這說明俄國農奴制改革( )A.沒有取得實際效果B.完全違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資產階級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D【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農奴制改革具有兩重性,既有進步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封建主的利益。D項既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及學生的理解能力。7.列寧指出:“1861年以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這樣的迅速,只用數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歐洲某些國家整整幾個世紀才能完成的轉變。”導致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因素不包括( )A.農奴制度的廢除 B.借鑒了西歐的技術經驗C.沙皇專制的終結 D.上層建筑的近代化變革【答案】C【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1861年改革是由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后,俄國仍然保持了專制體制。C項沙皇專制的終結不是導致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因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861年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辨析問題的能力。8.(2017八下·柯橋期中)1845年,羅斯出生于俄國一個農奴家庭。以下是對她25歲時生活狀況的記述。選出你認為最不可能是事實的一項( )A.羅斯已是一個小商店的老板娘B.由于羅斯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C.羅斯擁有一塊地D.羅斯有一個自主婚姻的家庭【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羅斯出生的時間“1845”可知,她25歲時應是1870年.俄國進行了1861年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制改革后,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結婚、從業,而且還以贖買的方式得到一塊份地,地主不能再隨意的處置農奴,故羅斯30歲時最不可能的一項是,羅斯由于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改革的識記。9.19世紀60年代,美俄兩國都要解決國內的重大問題,其相同的歷史任務是( )A.使國家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B.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障礙C.避免國家分裂D.反抗殖民壓迫【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美俄兩國都要解決國內的重大問題,其相同的歷史任務是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障礙,以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背景的了解。二、材料分析題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中葉,俄國知識分子對克里米亞戰爭前夕俄國時局這樣預測:“自反擊拿破侖的那場光榮之戰以來,歐洲一直在進步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而我們卻一直停滯不前。我們不是走向勝利,而是走向失敗。”材料二 列寧指出:“1861年以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這樣的迅速,只用數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歐洲某些國家整整幾個世紀才能完成的轉變。”(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滯不前”?俄國是怎樣改變這一局面的?(2)材料二中“轉變”的實質是什么?俄國的“轉變”有何局限?【答案】(1)理解:農奴制盛行,工業發展落后。改變: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2)實質:走上了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局限: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1)從政治制度和經濟實力兩方面分析當時俄國落后的原因:歐洲主要國家已經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工業革命迅速發展。而俄國政治上仍延續著沙皇專制制度,經濟上存在著農奴制度。改變落后面貌,必須廢除落后的農奴制,1861年俄國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2)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這次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故答案為:(1)理解:農奴制盛行,工業發展落后。改變: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2)實質:走上了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局限: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1861年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和概括、歸納材料的能力。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亞歷山大二世認為,與其等農奴自下而上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來解放農奴。材料二《解放農奴宣言》規定:農奴獲得一定數量的土地為私產后,因為贖買了土地.他們就擺脫了對地主的義務,而成為擁有私產的完全自由的農民。地主領地上現存的秩序應維持到應有的準備工作完成,新辦法開始實行時為止。(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亞歷山大二世進行農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改革后俄國農奴的地位有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1)為了挽救統治危機,維護貴族地主的利益。(2)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通過贖買獲得一塊份地。【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二世進行農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挽救統治危機,維護貴族地主的利益。(2)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俄國1861年改革后,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通過贖買獲得一塊份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八下 7.3.3 俄國改革 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八下 7.3.3 俄國改革 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