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上冊)2.2.1地形多樣 分層同步訓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上冊)2.2.1地形多樣 分層同步訓練

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上冊)2.2.1地形多樣 分層同步訓練
一、單選題
1.下列有關稱號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B.巴西高原——“非洲屋脊”
C.乞力馬扎羅山——“赤道雪峰”
D.亞馬孫平源——“地球之肺”
2.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盆地的是(  )
A. B.
C. D.
3.某科考隊對我國南方某地進行考察。讀考察線路圖,完成小題。
(1)圖示考察線路上,最高處的海拔可能為(  )
A.1280米 B.1300米 C.1320米 D.1480米
(2)圖中四處,隊員需涉河經過的地點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  )
A.地面起伏大 B.地面起伏小 C.海拔較高 D.海拔較低
5.下列地形中,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且有“世界屋脊”之稱的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乞力馬扎羅山 D.埃塞俄比亞高原
6.(2019七上·柯橋月考)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世界上人口集中分布在以下圖示中哪種地形上(  )
A. B.
C. D.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所描述的地形類型分別是(  )
A.山地與高原 B.山地與盆地 C.丘陵與平原 D.山地與平原
8.海拔500米以上,范圍寬廣,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的地形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9.陸地上五種地形中海拔高、地面起伏大的地形是(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10.關于亞洲地形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地形類型復雜多樣,以高原和山地為主
B.地表起伏大,地勢高低相差懸殊
C.地勢中間高,四周較低
D.地形類型比較單一,以高原為主
11.(2019七上·余姚期末)一艘國際游輪由A地出發,經過B和C,到D地。根據圖中的經緯線,回答問題。
(1)游輪在A,B,C,D四個地點的位置,正確的是(  )
A.A(10°N,120°W) B.B(30°N,140°E)
C.C(30°S,160°W) D.D(50°S,180°E)
(2)與170°E構成經線圈的是(  )
A.10°W B.10°E C.0°經線 D.180°經線
12.讀“四大洋面積比例圖”(%),與A,B,C,D四個大洋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13.(2021七上·鄞州期中)聚落居民的建筑是居民為適應當地自然環境而創造的。下列地區的建筑與自然環境匹配正確的是(  )
A.北極——冰屋——寒冷多雨、地形為山地
B.寧波——窯洞——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C.云南——吊腳樓——全年氣候炎熱、降水稀少
D.西亞——墻厚窗小——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
14.(2021九上·臺州開學考)好望角是位于南非南部凸向海洋的岬角。以下四圖中最符合好望角氣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5.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師,在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從事“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為此,小明經常瀏覽浙江援疆網。“為國家分憂,為新疆奉獻,為浙江爭光,為人生添彩”是浙江援疆網首頁的宣傳標語。據此回答以下各題
(1)小明爸爸的援疆工作屬于東西部之間的(  )
A.信息交流 B.人才交流 C.技術交流 D.資金交流
(2)近年來,浙江省在阿克蘇地區投入5000余萬元,用以推進新疆天山世界遺產地溫宿縣托木爾峰大峽谷、阿瓦提縣舟山沙雕公園等景點的建設。這表明(  )
①浙江經濟發達
②浙江人力資源豐富
③新疆土地遼闊
④新疆旅游資源豐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八下·義烏期中)讀亞洲大陸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問題。
16.制約甲所處的地理區域農業生產發展的自然因素是(  )
A.熱量 B.緯度 C.水分 D.地勢
17.近年來,乙所在區域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技術 C.勞動力 D.市場
18.讀下列大洲輪廓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為亞洲,乙為非洲,丙為大洋洲,丁為北美洲
B.乙、丁兩洲的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C.甲、乙兩洲的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D.丙、丁兩洲的界線是地中海
19.(2017·臺州)讀亞洲大陸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丙區域相比,甲區域(  )
A.熱量較豐富 B.降水更豐沛
C.夏季晝夜溫差較大 D.土壤更肥沃
(2)近年來,乙區域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場 B.技術 C.勞動力 D.交通
二、綜合題
20.讀圖,回答問題.
(1)海域:D   .
(2)海峽E:   ,島嶼B   .
(3)圖示地區大部分為   氣候類型.
21.下邊為《1792 年英國使團訪華航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英國使團出發地所在的大洲是   上,其到訪的A處和B處所在的大洲是   。
(2)該使團途經的C處和D處所在的大洲分別是   和   ,這兩個大洲之間的大洋是   。
22.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   、B   、E   、F   。
(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   處。
(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   坡。
(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   。
(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23.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問題。
(1)亞洲的各種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大的是   (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   。降水量最多的是    (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   。
(2)依次寫出亞洲沿著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的氣候類型。
(3)①和⑦兩地區緯度大致相當,但自然景觀迥異,一邊沙漠廣布,一邊,稻田成片。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
(4)歸納亞洲氣候的總體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美譽;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享有“非洲屋脊”美譽。由于它地處赤道附近,其頂部終年積雪,它以“赤道雪峰”而聞名世界。亞馬孫平原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稱。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坐落在坦桑尼亞與肯尼亞兩國的交界處的乞力馬扎羅山,高5895米,面積756平方公里。它不僅是非洲第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式山脈,有著“非洲屋脊”、"非洲之王"、“上帝的殿堂”之美譽。
2.【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用等高線來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圖,就稱之為等高線地形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中,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該知識點是重點內容。
3.【答案】(1)C
(2)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最高處海拔在1300米~1400米之間。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2)河流分布在山谷部位,圖中①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是山谷。故選:A
【點評】(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4.【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故選:B。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點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
5.【答案】B
【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是青藏高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6.【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形特征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邊緣比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表崎嶇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由此可知,A是山地,B是平原,C是高原,D是盆地。世界上人口集中分布在平原。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的識記,對地形特征的理解。
7.【答案】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原指的是泰山,為山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所描述的地形為內蒙古高原,為高原地形。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8.【答案】C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上,排除丘陵,邊緣陡峻,內部平坦開闊,由此確定是高原。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
9.【答案】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陸地上五種地形中海拔高、地面起伏大的地形是山地。故選:A。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10.【答案】D
【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的地形類型復雜多樣,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地表起伏大, 地勢高低相差懸殊;總體表現為中間高,四周低,多為大河的源頭。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亞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中部高、四周低。
11.【答案】(1)B
(2)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 (1)、 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東經度。A點的地理坐標是(10°N,130°E),B點的地理坐標是(30°N,140°E),C點的地理坐標是(30°N,160°E),D點的地理坐標是(50°N,180°),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相對兩條經線組成經線圈,它們的經度和是180°。因此,與170°E構成經線圈的是 10°W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
12.【答案】C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太平洋面積約為1.8億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49.8%,大西洋面積約為9300萬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25.9%,印度洋面積約為7500萬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20.7%,北冰洋面積約為1300萬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3.6%。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地球上廣大的海洋被大陸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大洋,其中太平洋面積最大,幾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積的一半.其他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面積最小的是北冰洋。
13.【答案】D
【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冰屋是極地地區的特殊居住方式,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風的襲擊;黃土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干燥少雨,多風沙天氣,光線充足,窯洞一般背風建設,呈東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驅寒,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東南亞的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濕熱的氣候特點使當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 西亞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墻厚窗小以適應當地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的特點。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14.【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好望角是南非南部凸向海洋的一個小岬角,屬于地中海氣候。根據圖中給出的四幅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來看,B是地中海氣候,但是7月氣溫高,北半球的。
B項最符合好望角氣候特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好望角氣候特征。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15.【答案】(1)B
(2)B
【知識點】區域合作;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分析】(1)題文中“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師,在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從事‘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屬于人才交流,故B正確。題文未涉及信息、技術、資金方面的交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題文中“浙江省在阿克蘇地區投入5000余萬元”說明浙江省經濟發達,資金雄厚,未涉及人力資源,故①正確,②錯誤;“用以推進新疆天山世界遺產地溫宿縣托木爾峰大峽谷、阿瓦提縣舟山沙雕公園等景點的建設”說明新疆旅游資源豐富,但未體現新疆地域遼闊,故④正確,③錯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答案】16.C
17.A
【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點評】 農業的發展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因素共同影響下形成,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場、交通、勞動力、科技、政策等,其中自然地理條件是影響區域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16.(1)、據圖分析可知,甲處位于我國西北塔里木盆地。 甲地區是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降水少,其氣候比較干旱,制約甲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條件。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17.(2)、根據給出的地形剖面圖可知,乙所在區域是青藏高原。乙地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18.【答案】B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甲為北美洲,乙為非洲,丙為歐洲,丁為亞洲,故A錯誤。
乙非洲與丁亞洲兩洲的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故B正確。
甲北美洲和乙非洲隔著遼闊的大西洋,沒有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故C錯誤。
丙歐洲和丁亞洲兩洲的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地中海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 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接歐洲,西南鄰非洲,東北隔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19.【答案】(1)C
(2)D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丙位于孟加拉灣沿岸,位于熱帶地區,土地肥沃,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適宜種植農業的發展;甲位于我國的塔里木盆地,為沙漠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氣溫年變化大,所以ABD不符合題意。又丙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普遍高溫,甲地位于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晝夜溫差較大,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乙地為我國的青藏地區。近年來,青藏地區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青藏鐵路的開通,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青藏地區發展概況的識記。
20.【答案】(1)南海
(2)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
(3)熱帶雨林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氣候的分布
【解析】【點評】讀圖可知,(1)海域:D是南海;(2)海峽E是馬六甲海峽,島嶼B是蘇門答臘島;(3)圖示地區大部分為馬來群島與馬來半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故答案為:(1)南海;(2)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3)熱帶雨林.
【點評】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21.【答案】(1)歐洲;亞洲
(2)非洲;南美洲;大西洋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英國使團出發地所在的大洲是歐洲上,其到訪的A處和B處所在的大洲是亞洲。
(2)、該使團途經的C處和D處所在的大洲分別是非洲和南美洲,這兩個大洲之間的大洋是大西洋。
【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
22.【答案】(1)山谷;陡崖;山頂;鞍部
(2)B
(3)C
(4)自西向東
(5)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1)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山谷,等高線向高處,B陡崖,等高線重疊,E山頂,等高線呈閉合且中心為高地,F鞍部,位于兩山頂之間;(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B陡崖處;(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C坡,等高線稀疏,坡度小;(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盆地,中間低四周高。
【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比例尺的計算、大小比較、與范圍、內容之間的關系。
23.【答案】(1)⑧;溫帶大陸性氣候;⑥;熱帶雨林氣候
(2)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兩地海陸位置不同,造成氣候類型不同,①位于亞洲西岸,降水稀少。氣候干旱。⑦位于亞洲東岸,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氣候濕潤,形成李風氣候。所以兩地的自然景觀迥異。
(4)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1)、亞洲的各種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大的是⑧(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最多的是⑥ (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
(2)、亞洲沿著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的氣候類型依次是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①和⑦兩地區緯度大致相當,但自然景觀迥異,一邊沙漠廣布,一邊稻田成片。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兩地海陸位置不同,造成氣候類型不同,①位于亞洲西岸,降水稀少。氣候干旱。⑦位于亞洲東岸,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氣候濕潤,形成李風氣候。所以兩地的自然景觀迥異。
(4)、根據題意,亞洲氣候的總體特征是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點評】由于亞洲南北跨緯度廣,東西距離長,地形復雜多樣,導致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亞洲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南臨印度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季風氣候顯著;亞洲內陸地區廣布,距海洋遠,降水少,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故亞洲氣候具有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1 / 1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上冊)2.2.1地形多樣 分層同步訓練
一、單選題
1.下列有關稱號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B.巴西高原——“非洲屋脊”
C.乞力馬扎羅山——“赤道雪峰”
D.亞馬孫平源——“地球之肺”
【答案】B
【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美譽;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享有“非洲屋脊”美譽。由于它地處赤道附近,其頂部終年積雪,它以“赤道雪峰”而聞名世界。亞馬孫平原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稱。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坐落在坦桑尼亞與肯尼亞兩國的交界處的乞力馬扎羅山,高5895米,面積756平方公里。它不僅是非洲第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式山脈,有著“非洲屋脊”、"非洲之王"、“上帝的殿堂”之美譽。
2.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盆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用等高線來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圖,就稱之為等高線地形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中,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該知識點是重點內容。
3.某科考隊對我國南方某地進行考察。讀考察線路圖,完成小題。
(1)圖示考察線路上,最高處的海拔可能為(  )
A.1280米 B.1300米 C.1320米 D.1480米
(2)圖中四處,隊員需涉河經過的地點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最高處海拔在1300米~1400米之間。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2)河流分布在山谷部位,圖中①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是山谷。故選:A
【點評】(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4.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  )
A.地面起伏大 B.地面起伏小 C.海拔較高 D.海拔較低
【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故選:B。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點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
5.下列地形中,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且有“世界屋脊”之稱的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乞力馬扎羅山 D.埃塞俄比亞高原
【答案】B
【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是青藏高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6.(2019七上·柯橋月考)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世界上人口集中分布在以下圖示中哪種地形上(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形特征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邊緣比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表崎嶇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由此可知,A是山地,B是平原,C是高原,D是盆地。世界上人口集中分布在平原。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的識記,對地形特征的理解。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所描述的地形類型分別是(  )
A.山地與高原 B.山地與盆地 C.丘陵與平原 D.山地與平原
【答案】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原指的是泰山,為山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所描述的地形為內蒙古高原,為高原地形。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8.海拔500米以上,范圍寬廣,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的地形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答案】C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上,排除丘陵,邊緣陡峻,內部平坦開闊,由此確定是高原。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
9.陸地上五種地形中海拔高、地面起伏大的地形是(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答案】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陸地上五種地形中海拔高、地面起伏大的地形是山地。故選:A。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10.關于亞洲地形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地形類型復雜多樣,以高原和山地為主
B.地表起伏大,地勢高低相差懸殊
C.地勢中間高,四周較低
D.地形類型比較單一,以高原為主
【答案】D
【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的地形類型復雜多樣,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地表起伏大, 地勢高低相差懸殊;總體表現為中間高,四周低,多為大河的源頭。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亞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中部高、四周低。
11.(2019七上·余姚期末)一艘國際游輪由A地出發,經過B和C,到D地。根據圖中的經緯線,回答問題。
(1)游輪在A,B,C,D四個地點的位置,正確的是(  )
A.A(10°N,120°W) B.B(30°N,140°E)
C.C(30°S,160°W) D.D(50°S,180°E)
(2)與170°E構成經線圈的是(  )
A.10°W B.10°E C.0°經線 D.180°經線
【答案】(1)B
(2)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 (1)、 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東經度。A點的地理坐標是(10°N,130°E),B點的地理坐標是(30°N,140°E),C點的地理坐標是(30°N,160°E),D點的地理坐標是(50°N,180°),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相對兩條經線組成經線圈,它們的經度和是180°。因此,與170°E構成經線圈的是 10°W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
12.讀“四大洋面積比例圖”(%),與A,B,C,D四個大洋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答案】C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太平洋面積約為1.8億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49.8%,大西洋面積約為9300萬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25.9%,印度洋面積約為7500萬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20.7%,北冰洋面積約為1300萬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3.6%。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地球上廣大的海洋被大陸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大洋,其中太平洋面積最大,幾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積的一半.其他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面積最小的是北冰洋。
13.(2021七上·鄞州期中)聚落居民的建筑是居民為適應當地自然環境而創造的。下列地區的建筑與自然環境匹配正確的是(  )
A.北極——冰屋——寒冷多雨、地形為山地
B.寧波——窯洞——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C.云南——吊腳樓——全年氣候炎熱、降水稀少
D.西亞——墻厚窗小——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
【答案】D
【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冰屋是極地地區的特殊居住方式,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風的襲擊;黃土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干燥少雨,多風沙天氣,光線充足,窯洞一般背風建設,呈東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驅寒,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東南亞的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濕熱的氣候特點使當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 西亞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墻厚窗小以適應當地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的特點。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14.(2021九上·臺州開學考)好望角是位于南非南部凸向海洋的岬角。以下四圖中最符合好望角氣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好望角是南非南部凸向海洋的一個小岬角,屬于地中海氣候。根據圖中給出的四幅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來看,B是地中海氣候,但是7月氣溫高,北半球的。
B項最符合好望角氣候特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好望角氣候特征。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15.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師,在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從事“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為此,小明經常瀏覽浙江援疆網。“為國家分憂,為新疆奉獻,為浙江爭光,為人生添彩”是浙江援疆網首頁的宣傳標語。據此回答以下各題
(1)小明爸爸的援疆工作屬于東西部之間的(  )
A.信息交流 B.人才交流 C.技術交流 D.資金交流
(2)近年來,浙江省在阿克蘇地區投入5000余萬元,用以推進新疆天山世界遺產地溫宿縣托木爾峰大峽谷、阿瓦提縣舟山沙雕公園等景點的建設。這表明(  )
①浙江經濟發達
②浙江人力資源豐富
③新疆土地遼闊
④新疆旅游資源豐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B
【知識點】區域合作;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分析】(1)題文中“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師,在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從事‘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屬于人才交流,故B正確。題文未涉及信息、技術、資金方面的交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題文中“浙江省在阿克蘇地區投入5000余萬元”說明浙江省經濟發達,資金雄厚,未涉及人力資源,故①正確,②錯誤;“用以推進新疆天山世界遺產地溫宿縣托木爾峰大峽谷、阿瓦提縣舟山沙雕公園等景點的建設”說明新疆旅游資源豐富,但未體現新疆地域遼闊,故④正確,③錯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2022八下·義烏期中)讀亞洲大陸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問題。
16.制約甲所處的地理區域農業生產發展的自然因素是(  )
A.熱量 B.緯度 C.水分 D.地勢
17.近年來,乙所在區域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技術 C.勞動力 D.市場
【答案】16.C
17.A
【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點評】 農業的發展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因素共同影響下形成,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場、交通、勞動力、科技、政策等,其中自然地理條件是影響區域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16.(1)、據圖分析可知,甲處位于我國西北塔里木盆地。 甲地區是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降水少,其氣候比較干旱,制約甲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條件。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17.(2)、根據給出的地形剖面圖可知,乙所在區域是青藏高原。乙地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18.讀下列大洲輪廓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為亞洲,乙為非洲,丙為大洋洲,丁為北美洲
B.乙、丁兩洲的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C.甲、乙兩洲的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D.丙、丁兩洲的界線是地中海
【答案】B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甲為北美洲,乙為非洲,丙為歐洲,丁為亞洲,故A錯誤。
乙非洲與丁亞洲兩洲的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故B正確。
甲北美洲和乙非洲隔著遼闊的大西洋,沒有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故C錯誤。
丙歐洲和丁亞洲兩洲的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地中海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 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接歐洲,西南鄰非洲,東北隔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19.(2017·臺州)讀亞洲大陸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丙區域相比,甲區域(  )
A.熱量較豐富 B.降水更豐沛
C.夏季晝夜溫差較大 D.土壤更肥沃
(2)近年來,乙區域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場 B.技術 C.勞動力 D.交通
【答案】(1)C
(2)D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丙位于孟加拉灣沿岸,位于熱帶地區,土地肥沃,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適宜種植農業的發展;甲位于我國的塔里木盆地,為沙漠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氣溫年變化大,所以ABD不符合題意。又丙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普遍高溫,甲地位于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晝夜溫差較大,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C。
(2)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乙地為我國的青藏地區。近年來,青藏地區的畜牧業產品逐漸走向全國各地,影響此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青藏鐵路的開通,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形區分布及自然環境特征、青藏地區發展概況的識記。
二、綜合題
20.讀圖,回答問題.
(1)海域:D   .
(2)海峽E:   ,島嶼B   .
(3)圖示地區大部分為   氣候類型.
【答案】(1)南海
(2)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
(3)熱帶雨林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氣候的分布
【解析】【點評】讀圖可知,(1)海域:D是南海;(2)海峽E是馬六甲海峽,島嶼B是蘇門答臘島;(3)圖示地區大部分為馬來群島與馬來半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故答案為:(1)南海;(2)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3)熱帶雨林.
【點評】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21.下邊為《1792 年英國使團訪華航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英國使團出發地所在的大洲是   上,其到訪的A處和B處所在的大洲是   。
(2)該使團途經的C處和D處所在的大洲分別是   和   ,這兩個大洲之間的大洋是   。
【答案】(1)歐洲;亞洲
(2)非洲;南美洲;大西洋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英國使團出發地所在的大洲是歐洲上,其到訪的A處和B處所在的大洲是亞洲。
(2)、該使團途經的C處和D處所在的大洲分別是非洲和南美洲,這兩個大洲之間的大洋是大西洋。
【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
22.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   、B   、E   、F   。
(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   處。
(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   坡。
(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   。
(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答案】(1)山谷;陡崖;山頂;鞍部
(2)B
(3)C
(4)自西向東
(5)B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1)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山谷,等高線向高處,B陡崖,等高線重疊,E山頂,等高線呈閉合且中心為高地,F鞍部,位于兩山頂之間;(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B陡崖處;(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C坡,等高線稀疏,坡度小;(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盆地,中間低四周高。
【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比例尺的計算、大小比較、與范圍、內容之間的關系。
23.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問題。
(1)亞洲的各種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大的是   (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   。降水量最多的是    (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   。
(2)依次寫出亞洲沿著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的氣候類型。
(3)①和⑦兩地區緯度大致相當,但自然景觀迥異,一邊沙漠廣布,一邊,稻田成片。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
(4)歸納亞洲氣候的總體特征。
【答案】(1)⑧;溫帶大陸性氣候;⑥;熱帶雨林氣候
(2)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兩地海陸位置不同,造成氣候類型不同,①位于亞洲西岸,降水稀少。氣候干旱。⑦位于亞洲東岸,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氣候濕潤,形成李風氣候。所以兩地的自然景觀迥異。
(4)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1)、亞洲的各種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大的是⑧(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最多的是⑥ (填序號),其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
(2)、亞洲沿著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的氣候類型依次是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①和⑦兩地區緯度大致相當,但自然景觀迥異,一邊沙漠廣布,一邊稻田成片。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兩地海陸位置不同,造成氣候類型不同,①位于亞洲西岸,降水稀少。氣候干旱。⑦位于亞洲東岸,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氣候濕潤,形成李風氣候。所以兩地的自然景觀迥異。
(4)、根據題意,亞洲氣候的總體特征是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點評】由于亞洲南北跨緯度廣,東西距離長,地形復雜多樣,導致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亞洲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南臨印度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季風氣候顯著;亞洲內陸地區廣布,距海洋遠,降水少,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故亞洲氣候具有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乐山市| 凤山县| 安庆市| 肇源县| 龙里县| 绥德县| 简阳市| 旬邑县| 泸州市| 澄迈县| 五华县| 东港市| 乐都县| 长葛市| 六枝特区| 宁明县| 昆山市| 大冶市| 长宁县| 临朐县| 东源县| 卢氏县| 红安县| 司法| 南投市| 平塘县| 鲁山县| 唐河县| 冷水江市| 三明市| 新平| 黔西| 威信县| 乳山市| 札达县| 泊头市| 安吉县| 大渡口区| 石屏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