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三 如何認識區域—以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讀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兩大陸的地形均以高原和平原為主B.A B兩地都屬于熱帶雨林氣候C.甲、乙兩國均為發展中國家D.兩大陸居民均以黑色人種為主【答案】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A、左圖示意非洲大陸,以高原為主,右圖示意南美洲大陸,以高原和平原地形為主,A錯誤;B、A地位于東非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B地位于巴西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B錯誤;C、甲國是南非,乙國是阿根廷,兩個國家均是發展中國家,C正確;D、非洲大陸以黑色人種為主,南美大陸以混血人種為主,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不同的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世界上的國家通常被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現在,世界上工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在其列。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不同的發展中國家之間差別也很大。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010年3月27日,全球6000多個城市分別在當地時間20時30分至21時30分熄燈一小時,以此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圖中四城市(各城市代表性建筑景觀)參加了本次活動,據此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2.圖示①②③④城市分別是( )A.北京、悉尼、開羅、巴黎 B.開羅、巴黎、北京、悉尼C.開羅、巴黎、悉尼、北京 D.悉尼、北京、開羅、巴黎3.倡導此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應對( )A.全球海洋污染 B.全球氣候變化C.全球森林破壞 D.全球生物種類減少【答案】2.A3.B【知識點】北京;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法國巴黎【解析】【點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有消除貧困、發展綠色經濟和提倡可持續消費。其中,綠色經濟的主要內容包括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主要內容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低碳經濟的主要內容是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2.①圖是鳥巢國家體育館,位于中國北京;②圖是悉尼歌劇院,位于澳大利亞悉尼;③圖是金字塔,位于埃及開羅;④圖是艾菲爾鐵路,位于法國巴黎。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3.熄燈一小時,可以節省因燃煤等產生的電力,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倡導此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4.非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有( )①人口多,增長快②糧食短缺③礦產資源短缺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①非洲人口多,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快,①正確;②非洲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糧食產量低,糧食短缺,②正確;③非洲礦產資源豐富,③錯誤;④非洲熱帶面積廣,廣袤草原降水季節變化大,以熱帶氣候為主,蒸發旺盛,人口大量增長,過度開墾和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①②④正確,③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荒漠化指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濕潤地區自然環境退化(包括鹽堿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的總過程。 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干旱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條件)、地表松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等;濕潤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起伏大、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多暴雨等。 人為原因包括來自人口快速增加對環境的壓力,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的不合理活動。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態環境,加劇植被破壞,出現荒漠化現象。5.南非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中部分布著南非高原和開普高原,東北部單分布著斯普林博克平原,西北部為沙漠。據此推斷,南非境內的主要河流元大多數的流向應該是( )A.自東向西 B.自東北向西南C.自西向東 D.自西南向東北【答案】A【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 南非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中部分布著南非高原和開普高原,東北部單分布著斯普林博克平原,西北部為沙漠。據此推斷,南非境內的主要河流元大多數的流向應該是自東向西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南非主要河流奧蘭治河及其支流法爾治河、林波波河.南非河流主要流向自東向西,奧蘭治河、法爾治河自東向西流.東北境線上的林波波河主要流向是自西向東 河流流向主要是受南非地勢影響。6.埃博拉病毒從2014年2月開始爆發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社會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有( )①人口增長過快②糧食短缺③資源短缺④生態環境惡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①非洲人口多,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快,①正確;②非洲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糧食產量低,糧食短缺,②正確;③非洲礦產資源豐富,③錯誤;④非洲熱帶面積廣,廣袤草原降水季節變化大,以熱帶氣候為主,蒸發旺盛,人口大量增長,過度開墾和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生態環境惡化,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①②④正確,③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荒漠化指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濕潤地區自然環境退化(包括鹽堿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的總過程。 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干旱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條件)、地表松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等;濕潤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起伏大、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多暴雨等。 人為原因包括來自人口快速增加對環境的壓力,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的不合理活動。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態環境,加劇植被破壞,出現荒漠化現象。7.關于下圖甲、乙兩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大洲地勢四周高、中部低②乙大洲地形以高原為主③甲大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稠密④乙大洲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⑤甲、乙兩大洲都被赤道和南、北回歸線穿過⑥甲、乙兩大洲都瀕臨印度洋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答案】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①甲大洲是亞洲,中部是高原、山地,地勢中間高,四周低,①錯誤;②乙大洲是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②正確;③甲大洲是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稠密,③正確;④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④錯誤;⑤由圖可知,甲大洲亞洲沒有被南回歸線穿過,⑤錯誤;⑥甲大洲亞洲的南部和西南部瀕臨印度洋,乙大洲非洲東部瀕臨印度洋,⑥正確。綜合上述分析,①③⑤錯誤,②③⑥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大陸與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8.關于甲、乙兩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南臨大西洋B.甲地位于非洲最南端,南臨太平洋C.乙地位于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D.乙地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9.關于甲、乙兩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甲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C.乙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D.乙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8.D9.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點評】人類盡管生活在陸地上,卻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的主體部分是洋,海是海洋的邊緣部分。洋平均水深多超過2000米。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劃分為四個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8.AB、甲地位于非洲最南端,南鄰大西洋,AB錯誤;CD、乙地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9.AB、甲地位于非洲最南端,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A錯誤,B正確;CD、乙地位于亞洲東部,位于中國秦嶺—淮河以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D錯誤。故答案為:B。10.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E國德班(如圖)召開。下列描述不可信的是( )A.會議在德班召開期間,該國正值夏季B.德班是該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熱帶,瀕臨大西洋C.在好望角可以看見有大型油輪經過D.該國首都是比勒陀利亞【答案】B【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A、德班所在的E國南非位于南半球,11月~12月太陽直射南半球,正值夏季,A不符合題意;B、德班是南非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0~30°S之間,位于亞熱帶,瀕臨印度洋,B符合題意;C、波斯灣的石油可經由好望角到達歐洲西部和北美,C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南非的首都是比勒陀利亞,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人類盡管生活在陸地上,卻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的主體部分是洋,海是海洋的邊緣部分。洋平均水深多超過2000米。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劃分為四個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11.非洲氣候分布特點是( )A.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B.赤道地區有熱帶沙漠氣候分布C.以赤道為軸,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D.南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不連續分布12.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A.A——剛果河 B.B——尼羅河C.C——馬達加斯加島 D.D——剛果盆地【答案】11.C12.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點評】非洲主要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面積廣大,此外還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大致以赤道為軸,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11.A、由圖可知,非洲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A錯誤;B、赤道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B錯誤;C、由圖可知,非洲氣候以赤道為軸,大致南北對稱分布,C正確;D、由圖可知,非洲南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連續分布,D錯誤。故答案為:C。12.A、由所學知識可知,A是尼羅河,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B是剛果河,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C是馬達加斯島,C正確;D、由所學知識可知,D是埃塞爾比亞高原,D錯誤。故答案為:C。13.讀“非洲氣候類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候類型齊B.氣候類型基本以赤道為中心線對稱分布C.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廣D.沒有高山、高原氣候類型14.非洲剛果盆地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答案】13.B14.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點評】非洲主要以熱帶氣候為主。赤道穿過非洲大陸中部,非洲氣候大致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非洲熱帶草原氣候面積廣大。13.A、由圖可知,非洲沒有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A錯誤;B、由圖可知,非洲氣候類型基本以赤道為中心線對稱分布,B正確;C、由圖可知,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C錯誤;D、由圖可知,非洲東部埃塞俄比亞高原有高山高原氣候類型,D錯誤。故答案為:B。14.由圖可知,非洲剛果盆地是熱帶雨林氣候,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讀四個大洲輪廓圖,回答下列問題。1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聯合國總部所在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5.C16.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人口密度;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點評】大陸與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15.由所學大洲知識可知,甲是亞洲,乙是南美洲,丙是非洲,丁是北美洲。非洲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6.聯合國總部位于美國,位于北美洲,即丁,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7.下列物品中,不屬于初級產品的是( )A.可可豆 B.活牲口 C.原油 D.巧克力糖【答案】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ABC、可可豆、活牲口、原油均屬于農產品或采掘品,屬于初級產品,ABC不符合題意;D、巧克力糖是以可可豆制品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類糖果,不屬于初級產品,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 初級產品,一般指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需要加工或已初加工的農、林、牧、漁、礦業原材料。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對外貿易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18.該區域的居民主要屬于( )A.黑種人 B.白種人 C.混血種人 D.華人、華僑19.該圖顯示的經濟特征是( )A.手工業產品為主 B.單一商品經濟C.高科技工業產品 D.工業制成品為主20.要改變圖示經濟現狀,這些國家應該( )①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②引進原材料,利用本國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深加工③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④大力加強地區各國之間的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8.A19.B20.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點評】第二產業(工業等)的區域可持續發展措施有調整工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調整工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改造設備及生產工藝等,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清潔生產、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樹立品牌意識、拓展市場等。1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種人為主,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9.由圖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大量進口工業制成品、糧食品,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是單一的商品經濟,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0.①由圖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支出多,收入少,因此應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①正確;②③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量出口初級產品,說明本國技術水平低,因此應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力加強地區各國之間的合作,②錯誤,③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2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位于( )A.亞洲 B.非洲 C.北美洲 D.歐洲【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位于非洲,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長條狀延伸,形成山脈。山脈排列有序,脈絡分明,仿佛是“大地的骨架”。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邊緣處比較陡。也有的高原表面山巒起伏,凹凸不平。除了山地、平原和高原外,還有起伏和緩的丘陵以及四周被群山環繞的盆地。22.讀下圖,關于南非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②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③主要位于北溫帶地區④當地冬季降水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 由圖可知,南非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大部分在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的南溫帶 ,冬季氣溫也在0℃以上,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較多。 ①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南非因位于非洲最南端而得名,這里的最南端是好望角,屬于地中海氣候,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23.關于非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其它大洲B.經濟水平發展最低的大洲C.小麥、稻米大量出口D.農業是非洲經濟的重要部門【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AB、非洲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其他大洲,AB不符合題意;C、非洲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玉米,其他糧食作物如小麥、稻米需大量進口,C符合題意;D、非洲社會經濟發展低,農業是非洲經濟的重要部門,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 非洲主要種植玉米糧食作物。非洲屬于熱帶地區,高溫多雨,土壤中的鉀、鈉、鈣、鎂等鹽類,以及有機質都會被雨水沖刷,導致土壤普遍呈紅色,土壤貧瘠,不適宜種植大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24.“非洲屋脊”說的是( )A.埃塞俄比亞高原 B.青藏高原C.東非高原 D.南非高原【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埃塞俄比亞高原上聳立著一座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火山山峰,是非洲地勢最高處,有“非洲屋脊”之稱,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埃塞俄比亞高原在東非埃塞俄比亞境內,又叫阿比西尼亞高原,是一個平均海拔2500~3000米、在古老地層上覆蓋廣大玄武巖的波狀高原。高原上聳立著一座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火山山峰,顯得十分宏偉壯麗,為非洲地勢最高處,有非洲“屋脊”之稱。面積約80多萬平方千米,是非洲重要農業區,世界咖啡原產地。二、非選擇題25.近年來,索馬里沿海海盜活動頻繁,我國海軍先后派出多批次艦隊赴索馬里附近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為國際社會反海盜做出了積極貢獻.結合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索馬里半島位于A 洲,該大洲與亞洲的分界線B是 運河。(2)圖中C是 灣,該海灣及其沿岸地區的 資源非常豐富,從這里向外運輸該資源的船只,向東經過D 海峽,運往亞洲的國家H 。(3)G是 半島,該半島以 人種為主,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F是 半島。(4)E是 國家,該國家產業發展迅速,被稱為“ ”。【答案】(1)非;蘇伊士(2)波斯;石油;馬六甲;日本(3)阿拉伯;白色;伊斯蘭教;中南(4)印度;世界辦公室【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印度班加羅爾【解析】【分析】(1)索馬里半島位于非洲。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包括曼德海峽、紅海、B蘇伊士運河。(2)C海灣位于西亞,是波斯灣,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經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可將石油資源運往日本。(3)G是阿拉伯半島,該半島以白色人種,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F半島是位于亞洲東南的中南半島。(4)E國是印度,印度IT產業發展迅速,被稱為“世界辦公室”。【點評】(1)洲和洲之間,有的以高大的山脈為界,有的以河流或湖泊為界,還有的以狹窄的海峽或運河為界。例如,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過去是相連的,蘇伊士運河開通后,這兩個大洲便被它分隔開了,人們也就把蘇伊士運河作為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2)亞洲西部的波斯灣地區,地處亞、歐、非三大洲的連接地帶,瀕臨阿拉伯海、紅海和里海。波斯灣地區的大部分全年氣候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有大片的沙漠。(3)過去,在西亞這片干旱的土地上生活著大大小小的阿拉伯部落。水資源的缺乏,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長期以來,這里的人們生活比較貧困。20世紀初,人們在波斯灣沿岸陸續發現了儲量豐富的油田,這里的面貌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4)印度地處亞洲南部,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是南亞最大的國家。在20多年的時間里,印度軟件業的發展贏得了世界的贊譽。位于南部的城市班加羅爾更是被譽為“亞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26.讀下面的“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題目。(1)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氣候類型:① 氣候 ② 氣候③ 氣候 ④ 氣候(2)非洲由于赤道橫穿中部,因此非洲氣候具有 分布特點。(3)非洲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是 氣候。【答案】(1)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地中海(2)以赤道為軸,南北大致對稱(3)熱帶草原【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①氣候位于非洲剛果盆地附近,是熱帶雨林氣候。②氣候分布面積最廣,是熱帶草原氣候。③氣候位于北回歸線附近,是熱帶沙漠氣候,④氣候位于非洲南北兩端,是地中海氣候。(2)由于赤道橫穿非洲中部,因此非洲氣候具有以赤道為軸,南北大致對稱的分布特點。(3)由圖可知,非洲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點評】(1)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以熱帶氣候為主,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等。(2)非洲氣候特點是以熱帶氣候為主,大致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3)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三 如何認識區域—以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讀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兩大陸的地形均以高原和平原為主B.A B兩地都屬于熱帶雨林氣候C.甲、乙兩國均為發展中國家D.兩大陸居民均以黑色人種為主2010年3月27日,全球6000多個城市分別在當地時間20時30分至21時30分熄燈一小時,以此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圖中四城市(各城市代表性建筑景觀)參加了本次活動,據此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2.圖示①②③④城市分別是( )A.北京、悉尼、開羅、巴黎 B.開羅、巴黎、北京、悉尼C.開羅、巴黎、悉尼、北京 D.悉尼、北京、開羅、巴黎3.倡導此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應對( )A.全球海洋污染 B.全球氣候變化C.全球森林破壞 D.全球生物種類減少4.非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有( )①人口多,增長快②糧食短缺③礦產資源短缺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南非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中部分布著南非高原和開普高原,東北部單分布著斯普林博克平原,西北部為沙漠。據此推斷,南非境內的主要河流元大多數的流向應該是( )A.自東向西 B.自東北向西南C.自西向東 D.自西南向東北6.埃博拉病毒從2014年2月開始爆發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社會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有( )①人口增長過快②糧食短缺③資源短缺④生態環境惡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關于下圖甲、乙兩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大洲地勢四周高、中部低②乙大洲地形以高原為主③甲大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稠密④乙大洲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⑤甲、乙兩大洲都被赤道和南、北回歸線穿過⑥甲、乙兩大洲都瀕臨印度洋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8.關于甲、乙兩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南臨大西洋B.甲地位于非洲最南端,南臨太平洋C.乙地位于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D.乙地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9.關于甲、乙兩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甲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C.乙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D.乙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0.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E國德班(如圖)召開。下列描述不可信的是( )A.會議在德班召開期間,該國正值夏季B.德班是該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熱帶,瀕臨大西洋C.在好望角可以看見有大型油輪經過D.該國首都是比勒陀利亞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11.非洲氣候分布特點是( )A.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B.赤道地區有熱帶沙漠氣候分布C.以赤道為軸,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D.南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不連續分布12.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A.A——剛果河 B.B——尼羅河C.C——馬達加斯加島 D.D——剛果盆地13.讀“非洲氣候類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候類型齊B.氣候類型基本以赤道為中心線對稱分布C.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廣D.沒有高山、高原氣候類型14.非洲剛果盆地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讀四個大洲輪廓圖,回答下列問題。1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聯合國總部所在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17.下列物品中,不屬于初級產品的是( )A.可可豆 B.活牲口 C.原油 D.巧克力糖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對外貿易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18.該區域的居民主要屬于( )A.黑種人 B.白種人 C.混血種人 D.華人、華僑19.該圖顯示的經濟特征是( )A.手工業產品為主 B.單一商品經濟C.高科技工業產品 D.工業制成品為主20.要改變圖示經濟現狀,這些國家應該( )①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②引進原材料,利用本國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深加工③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④大力加強地區各國之間的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位于( )A.亞洲 B.非洲 C.北美洲 D.歐洲22.讀下圖,關于南非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②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③主要位于北溫帶地區④當地冬季降水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23.關于非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其它大洲B.經濟水平發展最低的大洲C.小麥、稻米大量出口D.農業是非洲經濟的重要部門24.“非洲屋脊”說的是( )A.埃塞俄比亞高原 B.青藏高原C.東非高原 D.南非高原二、非選擇題25.近年來,索馬里沿海海盜活動頻繁,我國海軍先后派出多批次艦隊赴索馬里附近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為國際社會反海盜做出了積極貢獻.結合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索馬里半島位于A 洲,該大洲與亞洲的分界線B是 運河。(2)圖中C是 灣,該海灣及其沿岸地區的 資源非常豐富,從這里向外運輸該資源的船只,向東經過D 海峽,運往亞洲的國家H 。(3)G是 半島,該半島以 人種為主,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F是 半島。(4)E是 國家,該國家產業發展迅速,被稱為“ ”。26.讀下面的“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題目。(1)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氣候類型:① 氣候 ② 氣候③ 氣候 ④ 氣候(2)非洲由于赤道橫穿中部,因此非洲氣候具有 分布特點。(3)非洲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是 氣候。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A、左圖示意非洲大陸,以高原為主,右圖示意南美洲大陸,以高原和平原地形為主,A錯誤;B、A地位于東非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B地位于巴西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B錯誤;C、甲國是南非,乙國是阿根廷,兩個國家均是發展中國家,C正確;D、非洲大陸以黑色人種為主,南美大陸以混血人種為主,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不同的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世界上的國家通常被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現在,世界上工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在其列。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不同的發展中國家之間差別也很大。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答案】2.A3.B【知識點】北京;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法國巴黎【解析】【點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有消除貧困、發展綠色經濟和提倡可持續消費。其中,綠色經濟的主要內容包括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主要內容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低碳經濟的主要內容是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2.①圖是鳥巢國家體育館,位于中國北京;②圖是悉尼歌劇院,位于澳大利亞悉尼;③圖是金字塔,位于埃及開羅;④圖是艾菲爾鐵路,位于法國巴黎。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3.熄燈一小時,可以節省因燃煤等產生的電力,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倡導此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4.【答案】B【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①非洲人口多,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快,①正確;②非洲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糧食產量低,糧食短缺,②正確;③非洲礦產資源豐富,③錯誤;④非洲熱帶面積廣,廣袤草原降水季節變化大,以熱帶氣候為主,蒸發旺盛,人口大量增長,過度開墾和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①②④正確,③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荒漠化指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濕潤地區自然環境退化(包括鹽堿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的總過程。 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干旱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條件)、地表松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等;濕潤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起伏大、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多暴雨等。 人為原因包括來自人口快速增加對環境的壓力,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的不合理活動。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態環境,加劇植被破壞,出現荒漠化現象。5.【答案】A【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 南非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中部分布著南非高原和開普高原,東北部單分布著斯普林博克平原,西北部為沙漠。據此推斷,南非境內的主要河流元大多數的流向應該是自東向西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南非主要河流奧蘭治河及其支流法爾治河、林波波河.南非河流主要流向自東向西,奧蘭治河、法爾治河自東向西流.東北境線上的林波波河主要流向是自西向東 河流流向主要是受南非地勢影響。6.【答案】B【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①非洲人口多,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快,①正確;②非洲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糧食產量低,糧食短缺,②正確;③非洲礦產資源豐富,③錯誤;④非洲熱帶面積廣,廣袤草原降水季節變化大,以熱帶氣候為主,蒸發旺盛,人口大量增長,過度開墾和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生態環境惡化,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①②④正確,③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荒漠化指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濕潤地區自然環境退化(包括鹽堿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的總過程。 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干旱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條件)、地表松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等;濕潤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起伏大、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多暴雨等。 人為原因包括來自人口快速增加對環境的壓力,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的不合理活動。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態環境,加劇植被破壞,出現荒漠化現象。7.【答案】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①甲大洲是亞洲,中部是高原、山地,地勢中間高,四周低,①錯誤;②乙大洲是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②正確;③甲大洲是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稠密,③正確;④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④錯誤;⑤由圖可知,甲大洲亞洲沒有被南回歸線穿過,⑤錯誤;⑥甲大洲亞洲的南部和西南部瀕臨印度洋,乙大洲非洲東部瀕臨印度洋,⑥正確。綜合上述分析,①③⑤錯誤,②③⑥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大陸與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答案】8.D9.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點評】人類盡管生活在陸地上,卻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的主體部分是洋,海是海洋的邊緣部分。洋平均水深多超過2000米。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劃分為四個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8.AB、甲地位于非洲最南端,南鄰大西洋,AB錯誤;CD、乙地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9.AB、甲地位于非洲最南端,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A錯誤,B正確;CD、乙地位于亞洲東部,位于中國秦嶺—淮河以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D錯誤。故答案為:B。10.【答案】B【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A、德班所在的E國南非位于南半球,11月~12月太陽直射南半球,正值夏季,A不符合題意;B、德班是南非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0~30°S之間,位于亞熱帶,瀕臨印度洋,B符合題意;C、波斯灣的石油可經由好望角到達歐洲西部和北美,C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南非的首都是比勒陀利亞,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人類盡管生活在陸地上,卻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的主體部分是洋,海是海洋的邊緣部分。洋平均水深多超過2000米。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劃分為四個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答案】11.C12.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點評】非洲主要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面積廣大,此外還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大致以赤道為軸,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11.A、由圖可知,非洲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A錯誤;B、赤道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B錯誤;C、由圖可知,非洲氣候以赤道為軸,大致南北對稱分布,C正確;D、由圖可知,非洲南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連續分布,D錯誤。故答案為:C。12.A、由所學知識可知,A是尼羅河,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B是剛果河,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C是馬達加斯島,C正確;D、由所學知識可知,D是埃塞爾比亞高原,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13.B14.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點評】非洲主要以熱帶氣候為主。赤道穿過非洲大陸中部,非洲氣候大致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非洲熱帶草原氣候面積廣大。13.A、由圖可知,非洲沒有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A錯誤;B、由圖可知,非洲氣候類型基本以赤道為中心線對稱分布,B正確;C、由圖可知,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C錯誤;D、由圖可知,非洲東部埃塞俄比亞高原有高山高原氣候類型,D錯誤。故答案為:B。14.由圖可知,非洲剛果盆地是熱帶雨林氣候,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15.C16.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人口密度;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點評】大陸與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15.由所學大洲知識可知,甲是亞洲,乙是南美洲,丙是非洲,丁是北美洲。非洲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6.聯合國總部位于美國,位于北美洲,即丁,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7.【答案】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ABC、可可豆、活牲口、原油均屬于農產品或采掘品,屬于初級產品,ABC不符合題意;D、巧克力糖是以可可豆制品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類糖果,不屬于初級產品,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 初級產品,一般指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需要加工或已初加工的農、林、牧、漁、礦業原材料。【答案】18.A19.B20.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點評】第二產業(工業等)的區域可持續發展措施有調整工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調整工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改造設備及生產工藝等,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清潔生產、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樹立品牌意識、拓展市場等。1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種人為主,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9.由圖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大量進口工業制成品、糧食品,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是單一的商品經濟,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0.①由圖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支出多,收入少,因此應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①正確;②③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量出口初級產品,說明本國技術水平低,因此應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力加強地區各國之間的合作,②錯誤,③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21.【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位于非洲,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長條狀延伸,形成山脈。山脈排列有序,脈絡分明,仿佛是“大地的骨架”。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邊緣處比較陡。也有的高原表面山巒起伏,凹凸不平。除了山地、平原和高原外,還有起伏和緩的丘陵以及四周被群山環繞的盆地。22.【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 由圖可知,南非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大部分在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的南溫帶 ,冬季氣溫也在0℃以上,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較多。 ①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南非因位于非洲最南端而得名,這里的最南端是好望角,屬于地中海氣候,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23.【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AB、非洲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其他大洲,AB不符合題意;C、非洲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玉米,其他糧食作物如小麥、稻米需大量進口,C符合題意;D、非洲社會經濟發展低,農業是非洲經濟的重要部門,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 非洲主要種植玉米糧食作物。非洲屬于熱帶地區,高溫多雨,土壤中的鉀、鈉、鈣、鎂等鹽類,以及有機質都會被雨水沖刷,導致土壤普遍呈紅色,土壤貧瘠,不適宜種植大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24.【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埃塞俄比亞高原上聳立著一座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火山山峰,是非洲地勢最高處,有“非洲屋脊”之稱,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埃塞俄比亞高原在東非埃塞俄比亞境內,又叫阿比西尼亞高原,是一個平均海拔2500~3000米、在古老地層上覆蓋廣大玄武巖的波狀高原。高原上聳立著一座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火山山峰,顯得十分宏偉壯麗,為非洲地勢最高處,有非洲“屋脊”之稱。面積約80多萬平方千米,是非洲重要農業區,世界咖啡原產地。25.【答案】(1)非;蘇伊士(2)波斯;石油;馬六甲;日本(3)阿拉伯;白色;伊斯蘭教;中南(4)印度;世界辦公室【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印度班加羅爾【解析】【分析】(1)索馬里半島位于非洲。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包括曼德海峽、紅海、B蘇伊士運河。(2)C海灣位于西亞,是波斯灣,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經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可將石油資源運往日本。(3)G是阿拉伯半島,該半島以白色人種,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F半島是位于亞洲東南的中南半島。(4)E國是印度,印度IT產業發展迅速,被稱為“世界辦公室”。【點評】(1)洲和洲之間,有的以高大的山脈為界,有的以河流或湖泊為界,還有的以狹窄的海峽或運河為界。例如,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過去是相連的,蘇伊士運河開通后,這兩個大洲便被它分隔開了,人們也就把蘇伊士運河作為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2)亞洲西部的波斯灣地區,地處亞、歐、非三大洲的連接地帶,瀕臨阿拉伯海、紅海和里海。波斯灣地區的大部分全年氣候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有大片的沙漠。(3)過去,在西亞這片干旱的土地上生活著大大小小的阿拉伯部落。水資源的缺乏,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長期以來,這里的人們生活比較貧困。20世紀初,人們在波斯灣沿岸陸續發現了儲量豐富的油田,這里的面貌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4)印度地處亞洲南部,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是南亞最大的國家。在20多年的時間里,印度軟件業的發展贏得了世界的贊譽。位于南部的城市班加羅爾更是被譽為“亞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26.【答案】(1)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地中海(2)以赤道為軸,南北大致對稱(3)熱帶草原【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①氣候位于非洲剛果盆地附近,是熱帶雨林氣候。②氣候分布面積最廣,是熱帶草原氣候。③氣候位于北回歸線附近,是熱帶沙漠氣候,④氣候位于非洲南北兩端,是地中海氣候。(2)由于赤道橫穿非洲中部,因此非洲氣候具有以赤道為軸,南北大致對稱的分布特點。(3)由圖可知,非洲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點評】(1)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以熱帶氣候為主,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等。(2)非洲氣候特點是以熱帶氣候為主,大致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3)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三 如何認識區域—以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2022-2023學年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三 如何認識區域—以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