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學會正確運用判斷;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qū)分判斷的不同類型。
1.描述與分類:①判斷的含義和邏輯特征,判斷的分類,性質判斷的含義。②描述與分類:理解復合判斷、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的含義、組成、結構或形式。
2.解釋與論證:①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②明確聯(lián)言判斷、假言判斷的性質。
3.預測與選擇:①性質判斷的結構和種類,準確運用性質判斷的要求。②學會運用聯(lián)言判斷的意義,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注意的問題。
4.辨析與評價:①關系判斷的結構、分類、表現(xiàn)。②評價判斷的性質。
1.高頻考點:判斷的基本特征;性質判斷的基本形式;關系判斷中的“關系的性質”;聯(lián)言判斷的結構及其邏輯性質;選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假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
2.題型預判: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會考查。命題常常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進行考查。
必備知識一 判斷的概述
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
1.含義: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2.基本特征
(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
(2)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斷是對認識對象情況的斷定,判斷就有與認識對象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的問題。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是假的。
3.判斷與實踐的關系
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lián)系的。
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
1.判斷的表達
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但是,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jù)語言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
2.判斷的類型
依據(jù)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簡單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
必備知識二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
一、正確運用性質判斷
1.含義
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
2.組成
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lián)項和謂項組成。表示斷定對象的叫作主項。表示斷定對象性質的叫作謂項。表示主項被斷定范圍的叫作量項。起著聯(lián)結主項和謂項的作用的叫作聯(lián)項。
3.種類
(1)依據(jù)判斷的質,即以判斷所用的斷定方式是肯定還是否定的,性質判斷分為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
(2)依據(jù)判斷的量,即以判斷所斷定的對象的范圍,性質判斷分為全稱判斷、特稱判斷和單稱判斷。
(3)從質與量的結合上劃分,性質判斷有六種基本的判斷形式: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
4.如何準確運用性質判斷
(1)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否則判斷就不完整。
(2)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否則不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狀況,容易造成誤解。
(3)要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lián)項,以保證判斷的“質”與“量”都準確無誤。
二、正確運用關系判斷
1.含義
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
2.組成
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表示關系承擔者的叫作關系者項。按照關系者出現(xiàn)的順序可以稱為第一關系者項、第二關系者項、第三關系者項……對于不同關系者項來說,誰在前、誰在后,會影響關系判斷的性質。表示關系者之間關系的叫作關系項。表示關系者項范圍的叫作量項。
3.弄清不同對象之間關系的意義
在社會生活中,弄清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對我們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角色,明確自己的職責,更好地履行應盡的義務、維護合法的權利,具有重要的意義。
必備知識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一、復合判斷及其種類
1.含義及組成
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lián)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
2.種類
根據(jù)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
二、正確運用聯(lián)言判斷
1.含義及組成
(1)含義: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2)組成:組成聯(lián)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lián)言支。一個聯(lián)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lián)言支。“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是常常用來聯(lián)結聯(lián)言支的詞項,叫作聯(lián)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在日常語言表達中,聯(lián)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有時可以省略。
2.判斷真假
在聯(lián)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lián)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lián)言支是假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就是假的。
3.正確運用聯(lián)言判斷的意義
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
三、正確運用選言判斷
1.含義及組成
(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
(2)組成: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一個選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選言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常用來聯(lián)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在日常語言表達中,選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一般不能省略。
2.種類
依據(jù)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在日常語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來表達相容選言判斷。不相容選言判斷通常用“要么……要么……”來表達。
3.判斷真假
(1)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2)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4.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
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而且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
5.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該注意
要根據(jù)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要根據(jù)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
四、正確運用假言判斷
1.含義及組成
(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
(2)組成:一個假言判斷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其中,表示條件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前件,表示依賴這一條件而成立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后件。“如果……那么……”“只有……才”“……當且僅當……”等,是常用來聯(lián)結前件與后件的詞項,叫作假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
2.種類
假言判斷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著三種條件關系,相應地,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
必要條件是產生某種情況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
3.判斷真假
假言判斷既然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條件關系的判斷,它的真假就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有時,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
如果我們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就不能準確地反映認識對象的情況,那樣形成的假言判斷就會發(fā)生錯誤。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是我們正確地運用假言判斷的前提。

1.(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欲望和意愿是人與人工智能(AI)的最大差異,AI可以寫詩畫畫,但只有在接受人的指令后才會執(zhí)行這些藝術活動,其自身并不具備做這些的沖動與意愿。AI是藝術作品,而非藝術家。如果以上陳述為真,能合乎邏輯地推出( )
①有些會寫詩畫畫的不是藝術家
②只有藝術家才有寫詩畫畫的沖動與意愿
③離開人的指令,AI將一事無成
④有些藝術作品可以創(chuàng)作新的藝術作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全稱、單稱與特稱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表達:全稱→單稱→特稱。如果全稱為真,那么單稱和特稱也一定為真;如果單稱為真,特稱一定為真,AI可以寫詩畫畫,AI不是藝術家,據(jù)此可推出“有些會寫詩畫畫的不是藝術家”,①正確。
②:依材料,如果自身不具備寫詩畫畫的沖動與意愿,就不是藝術家,這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根據(jù)有效式否定后件式,無后必無前,可以推斷藝術家具備寫詩畫畫的沖動與意愿,但不能推導出“只有藝術家才有寫詩畫畫的沖動與意愿”,②錯誤。
③:“AI只有接受指令后才可以寫詩畫畫”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否定前件否定后件,據(jù)此可推出離開人的指令,AI不能寫詩畫畫,但不能斷定AI將一事無成,③錯誤。
④:如果單稱為真,特稱一定為真,依材料,AI是藝術作品,AI可以寫詩畫畫,據(jù)此可以推出“有些藝術作品可以創(chuàng)作新的藝術作品”,④正確。
故本題選B。
2.(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無農不穩(wěn),無糧則亂。無論社會現(xiàn)代化程度有多高,14億多人口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定供給始終是頭等大事。“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以引文中的判斷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結論是( )
①如果把牢了糧食安全主動權,則把穩(wěn)了強國復興主動權
②如果不能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則不能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
③如果把穩(wěn)了強國復興主動權,則把牢了糧食安全主動權
④如果不能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則不能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判斷,以該判斷作為前提的推理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有兩種有效式: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
①:該結論中,肯定了前件“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不能必然肯定后件“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無效式,推理結構錯誤,①不符合題意。
②:該結論的推出使用了否定前件式,否定了前件“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一定能夠否定后件“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推理結構有效,結論正確,②符合題意。
③:該結論的推出使用了肯定后件式,肯定了后件“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一定能夠肯定前件“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推理結構有效,結論正確,③符合題意。
④:該結論中,否定了后件“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不能必然否定前件“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無效式,推理結構錯誤,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3.(2022·海南·高考真題)當“如果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肯定會下降”為真,則下列邏輯判斷必為假的是( )
A.沒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卻下降了
B.沒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就不會下降
C.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卻沒下降
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才會下降
【答案】C
【詳解】“如果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肯定會下降”為真,這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即前件真,則后件必真,有前必有后。否定后件式即后件假,則前件必假,無后必無前。
AB:沉迷于手機,是學習成績肯定會下降的充分條件,不是必要條件。根據(jù)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表,無前未必無后。因此,”沒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可能下降了,也可能不會下降”。因此這兩個選項的判斷可能為真,不能判斷必為假,AB排除。
C:根據(jù)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表,如果前件真,后件假,則判斷一定為假。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卻沒下降,該選項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該判斷一定為假,C符合題意。
D:沉迷于手機,是學習成績肯定會下降的充分條件,不是必要條件,所以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才會下降,該選項可以為真,D排除。
故本題選C。
4.(2022·天津·統(tǒng)考高考真題)“北京冬奧會的成功,是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這一判斷是( )
A.假言判斷 B.聯(lián)言判斷 C.關系判斷 D.選言判斷
【答案】B
【詳解】A:假言判斷是斷定某種情況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種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判斷,材料不體現(xiàn),A不選。
B: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北京冬奧會的成功,是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聯(lián)言判斷,B入選。
C:關系判斷屬于簡單判斷,北京冬奧會的成功,是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復合判斷,C不選。
D:選言判斷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材料不體現(xiàn),D不選。
故本題選B。
1.(2023·全國·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小紅和小佳是鄰居也是好朋友。她們家樓下開了一家奶茶店,她們常常在一起喝下午茶,她們發(fā)現(xiàn)常去喝下午茶的人或者喜歡紅茶,或者喜歡花茶,或者喜歡綠茶。小紅喜歡綠茶,小佳不喜歡花茶。根據(jù)以上陳述,下列說法必定為真的是( )
①小佳如果喜歡紅茶,就不喜歡綠茶
②小佳如果不喜歡紅茶,就一定喜歡綠茶
③常去喝下午茶的人如果不喜歡紅茶,就一定喜歡綠茶或花茶
④常去喝下午茶的人如果不喜歡綠茶,就一定喜歡紅茶和花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由題意可知,常去喝下午茶的人或者喜歡紅茶,或者喜歡花茶,或者喜歡綠茶。這是一個相容選言判斷,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①:根據(jù)相容選言判斷規(guī)則,我們可以得知,小佳不喜歡花茶,如果喜歡紅茶,那么可能喜歡也可能不喜歡綠茶,①不一定為真。
②:小佳不喜歡花茶,如果不喜歡紅茶,那么就一定喜歡綠茶,這樣才不會三者全假,②一定為真。
③:常去喝下午茶的人如果不喜歡紅茶,那么剩下兩個選言判斷就一定要二者至少有一個為真,該判斷才為真,③一定為真。
④:常去喝下午茶的人如果不喜歡綠茶,那么剩下兩個選言判斷不一定同時為真,④不一定為真。
故本題選C。
2.(2023·湖南長沙·長沙一中校考一模)2023年2月第4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文章指出,要加快建設現(xiàn)代化產業(yè)體系:一是確保國民經濟循環(huán)暢通。我國經濟必須確保國家安全,確保基本民生,確保基礎設施、基礎產業(yè)總體正常運轉。二是加快實現(xiàn)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產業(yè)體系現(xiàn)代化水平,既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又創(chuàng)造新的競爭優(yōu)勢。以下從文中得出的正確判斷有( )
①聯(lián)言判斷:建設現(xiàn)代化產業(yè)體系要確保國民經濟循環(huán)暢通、加快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
②充分假言判斷:如果國家安全、基本民生得以保障,國民經濟就會循環(huán)暢通
③選言判斷:既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又創(chuàng)造新的競爭優(yōu)勢
④關系判斷: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是實現(xiàn)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的內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①: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的判斷。建設現(xiàn)代化產業(yè)體系既要確保國民經濟循環(huán)暢通,又要加快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這屬于聯(lián)言判斷,①符合題意。
②:題干觀點是,只有確保國家安全,確保基本民生,確保基礎設施、基礎產業(yè)總體正常運轉,才能確保國民經濟循環(huán)暢通,這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②錯誤。
③: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產業(yè)體系現(xiàn)代化水平,既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又創(chuàng)造新的競爭優(yōu)勢,這是聯(lián)言判斷,③錯誤。
④: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是實現(xiàn)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的內容,這一判斷斷定了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與實現(xiàn)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的關系,屬于關系判斷判斷,④正確。
故本題選A。
3.(2023·廣東汕頭·統(tǒng)考三模)中國式現(xiàn)代化既有各國現(xiàn)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對該論斷,甲、乙,丙、丁四人分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
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的現(xiàn)代化乙: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化是屬種關系丙:上述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論斷是選言判斷丁: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從邏輯與思維的角度,下列對四人觀點的評價正確的是( )
①甲犯了“同語反復”的邏輯錯誤
②乙正確表達了兩者之間的關系
③丙正確說明了論斷的判斷類型
④丁沒有違反矛盾律的基本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詳解】①:甲是在給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下定義,“中國式現(xiàn)代化”和“中國的現(xiàn)代化”是同義語言,并沒有揭示“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內涵,犯了“同語反復”的邏輯錯誤,故①表述正確。
②: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化是種屬關系,“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種概念,“現(xiàn)代化”是屬概念,故②表述錯誤。
③:“中國式現(xiàn)代化既有各國現(xiàn)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聯(lián)言判斷,斷定的是“各國現(xiàn)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故③表述錯誤。
④: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的”強調的是個性,“世界的”強調的是共性,兩個論斷都可以為真,沒有違反矛盾律,故④表述正確。
故本題選B。
4.(2023·海南海口·海南中學校考二模)對以下表述及其對應的邏輯思維規(guī)則理解正確的是( )
①甲是乙的女兒,乙是丙的女兒——這個關系判斷為非傳遞關系
②辛棄疾是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該判斷屬于復合判斷中的聯(lián)言判斷
③俄烏兩國人民都不希望爆發(fā)戰(zhàn)爭——該性質判斷主項和謂項都不周延
④液體都有彈性,這種物體有彈性,這種物體是液體——該推理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①:甲是乙的女兒,乙是丙的女兒,推不出甲是丙的女兒,這個關系判斷為反傳遞關系,①錯誤。
②:辛棄疾是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斷定了幾種情況可以同時并列存在,因此該判斷屬于復合判斷中的聯(lián)言判斷,②正確。
③:俄烏兩國人民都不希望爆發(fā)戰(zhàn)爭,屬于全稱否定判斷,該性質判斷主項和謂項都周延,③錯誤。
④:液體都有彈性,屬于全稱肯定判斷,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這種物體有彈性,屬于單稱肯定判斷,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有彈性”是該三段論推理的中項,在兩個前提中均不周延,該推理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④正確。
故本題選D。
5.(2023·北京西城·北京四中校考模擬預測)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安全”一詞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據(jù)此,以下對這一論斷認識正確的是( )
①用劃分方法可明確“網絡安全”概念“有哪些”
②該判斷準確地表達了認識對象的兩種可能情況
③該判斷真假不取決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
④以其為前提進行推理,否定前件必能否定后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明確概念的外延,可以用劃分的方法。因此,“網絡安全”概念可以用劃分方法明確“網絡安全”有哪些,①正確。
②:“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這一判斷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而選言判斷才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②不符合題意。
③:“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假言判斷的真假,并不取決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前件和后件之間是否有條件關系,③正確。
④:“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以其為前提進行推理,由否定假言判斷的前件而在結論中否定假言判斷的后件,得出“如果有網絡安全,就有國家安全”的推理是錯誤的,④錯誤。
故答案選C。
6.(2023·廣東茂名·茂名市第一中學校考三模)大年初一在國內上映的動畫電影《深海》,觀眾評價褒貶不一。好評者覺得《深海》用無與倫比的想象力講述了孤獨女孩的救贖之旅,立意深刻且溫暖治愈,并且拿出了迄今為止獨屬于國漫的頂級制作——水墨粒子。而差評者則認為影片中華麗的特效挽救不了單薄的人設,深刻的立意也難掩混亂的劇情。差評者的判斷( )
①屬于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斷定對象之間的關系
②是復合判斷中的聯(lián)言判斷,斷定幾種情況同時存在
③若是真的,要求其所有的支判斷至少有一個是真的
④若有一個支判斷是假的,那么這個判斷就是假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①②:觀眾的判斷中,視覺效果很壯觀和敘事技巧很平庸是同時存在的,因此該判斷屬于復合判斷中的聯(lián)言判斷,不屬于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①錯誤,②符合題意。
③④:題中,差評者的判斷屬于聯(lián)言判斷,而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都存在的判斷,因此,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lián)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lián)言支是假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就是假的,③錯誤,④正確。
故本題選D。
7.(2023·遼寧·模擬預測)青年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以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對青年的寄語與期許:
a.生逢盛世,肩負重任
b.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
c.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
d.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fā)奮進潛力
e.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
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①a和c都是簡單判斷,其中c是全稱肯定判斷,省略了量項
②b是條件判斷,如果青年沒有責任和擔當,青春必定不閃光
③d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肯定前件式”是其有效結構形式
④e若為真,可以推斷出奮斗和行動對于青年的意義都非常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a是聯(lián)言判斷,屬于復合判斷,不是簡單判斷,①說法錯誤,排除。
②:b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屬于條件判斷,其真假值為:前件假,后件必假,②符合規(guī)則,可以入選。
③:d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可以判定真假值,但不存在有效式,“肯定前件式”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有效結構形式,③不能入選。
④:e是聯(lián)言判斷,若e為真,則要求聯(lián)言支均為真,可以推斷出奮斗和行動對于青年的意義都非常大,④可以入選。
故本題選C。
8.(2023·湖南·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這一判斷是( )
①單稱肯定判斷
②全稱肯定判斷
③聯(lián)言判斷
④選言判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詳解】②③:這一判斷斷定了所有的“臺灣問題”屬于全稱肯定判斷,且這一判斷包含了同時存在的四個聯(lián)言支,屬于聯(lián)言判斷。②③符合題意。
①:如果判斷主項反映的是單個對象,這樣的判斷稱為單稱判斷,①不符合題意。
④: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9.(2023·廣東深圳·深圳市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小華對小亮說:“今天是周末,天氣也很好,我們去打羽毛球吧!”小亮回答道:“除非你把今天的作業(yè)做完,否則我不會陪你打球。”以下判斷與小亮的回答相同的是( )
①只有小華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小亮才會陪小華去打球
②如果小華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那么小亮就會陪小華去打球
③如果小亮陪小華去打球了,那么小華一定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了
④如果小亮不陪小華去打球,那么小華一定是沒把今天的作業(yè)做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除非你把今天的作業(yè)做完,否則我不會陪你打球。”表明小華把今天作業(yè)做完是小亮陪小華打球的必要條件,也有可能有其他原因導致小亮不陪小華打球,因此該判斷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式,“只有小華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小亮才會陪小華去打球”表明今天作業(yè)做完是陪你打球的必要條件,①正確。
②:“如果小華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那么小亮就會陪小華去打球”表明小華把作業(yè)做完是小亮陪小華打球的充分條件,而材料體現(xiàn)的是必要條件,②不符合題意。
③:“如果小亮陪小華去打球了,那么小華一定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運用了必要條件推理的肯定后件式,與小亮回答相同,③正確。
④:今天作業(yè)做完是陪小華打球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陪小華打球,也有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影響,因此“如果小亮不陪小華去打球,那么小華一定是沒把今天的作業(yè)做完”與小亮的回答不同,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10.(2023·湖北襄陽·襄陽四中校考三模)崇尚實干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優(yōu)秀品格,歷史上一直流傳著許多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風尚的名言警句。
p “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做不成。”
q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r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下列對上述判斷認識正確的是( )
①p使用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②q使用了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③r使用了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④p、q、r都使用了關系判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p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達;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p使用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斷定了“行”與“至”、“做”與“成”之間的關系,①入選。
②:q的意思是:路途雖然遙遠,但是只要一直走就將有走到頭的一天;事情雖然很難處理,但是只要做下去就會有成功的一天。q使用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斷定了“行”與“至”、“做”與“成”之間的關系,②入選。
③:r的意思是:道路險阻而又漫長,但是走的話就會到達目的地,如果可以堅持不懈,那么美好的未來就值得期待。r使用了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斷定“行”與“至”的關系,③錯誤。
④:p、q、r使用的都是復合判斷,而關系判斷是一種簡單判斷,④不選。
故本題選A。
11.(2023·福建寧德·統(tǒng)考模擬預測)狄仁杰碰到一個案子,門窗完好無損并且死者毫無反抗的痕跡。他問:“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回答:“根據(jù)這種情況,應該是熟人干的。因為只有聽到熟人的叫門聲,兩位高手才會毫無防備的去開門,才會被謀殺。”下列判斷與元芳的回答邏輯類型一致的是( )
①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就會有人流離失所
②因為成績進步了,所以老師表揚了他
③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貴
④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地球上才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③④:根據(jù)聯(lián)結項“只有……才……”可看出,元芳的回答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③④均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③④符合題意。
①:“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就會有人流離失所”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①不符合題意。
②:“因為成績進步了,所以老師表揚了他”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②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12.(2023·山東泰安·統(tǒng)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某高中學校要給老師發(fā)書報費,其過程如下:
學校通知 凡研究生畢業(yè)與工作兩年以上的教師可以領取書報費
教師輿論 有的教師說:我是今年來的研究生,就不讀書看報?有的教師說:我都工作五年了,就因為不是研究生畢業(yè),就不能領?
領導解釋 誤會了!誤會了!研究生畢業(yè)的可以領,不是研究生畢業(yè),工作兩年以上的教師可以領取書報費。
之所以會有誤解,是因為教師理解的單位通知與領導解釋的區(qū)別在于( )
①通知是一個聯(lián)言判斷,解釋是一個相容選言判斷
②通知要求兩種情況同真,解釋要求兩種情況至少一真
③通知是一個相容選言判斷,解釋是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
④通知要求兩種情況同真,解釋要求兩種情況有且只有一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叫做聯(lián)言判斷,因此單位通知是一個聯(lián)言判斷;相容選言判斷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中至少有一種存在,也可以都存在,因此領導的解釋是相容選言判斷,故①正確。
②:聯(lián)言判斷要求當且僅當,組成它的聯(lián)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才是真的;相容選言判斷要求它的選言支中一個至少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才是真的,②正確。
③:通知是一個聯(lián)言判斷,解釋是一個相容選言判斷,③錯誤。
④:通知要求兩種情況同真,解釋要求兩種情況至少一真,故④錯誤。
故本題選A。
13.(2023·浙江·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以下判斷類型與之相同的是( )
①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③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
④一本書要成為暢銷書,必須有可讀性或者經過精心的包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屬于聯(lián)言判斷。
①:“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屬于聯(lián)言判斷,①正確。
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屬于假言判斷,②不選。
③:“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屬于聯(lián)言判斷,③正確。
④:“一本書要成為暢銷書,必須有可讀性或者經過精心的包裝”屬于假言判斷,④不選。
故本題選A。
14.(2023·山西·模擬預測)建設質量強國已經成為國家戰(zhàn)略。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著力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并對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作出一系列部署,主要包括促進生活服務品質升級、提高生產服務專業(yè)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三方面的諸多舉措。下列分析符合題意的是( )
A.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是建設質量強國的充要條件
B.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是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的充分條件
C.“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主要包括'三方面舉措'”屬于性質判斷
D.“建設質量強國要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屬于聯(lián)言判斷
【答案】D
【詳解】A: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是建設質量強國的必要條件,A錯誤。
B: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是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的必要條件,B錯誤。
C:“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主要包括‘三方面舉措’”“建設質量強國要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都屬于聯(lián)言判斷,C錯誤,D正確。
故本題選D。
15.(2023·河北秦皇島·校聯(lián)考二模)2022年8月12日,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對媒體表示:她從來都尊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美國人都不反對(她竄訪臺灣),你們中國人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反應?根據(jù)假言判斷的規(guī)則,佩洛西的錯誤在于( )
A.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前件真則后件未必真
B.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前件假則后件一定假
C.“美國人反對”是“中國人反對”的充分條件
D.“美國人反對”不是“中國人反對”必要條件
【答案】D
【詳解】D:佩洛西的推理用假言判斷推理的形式表示就是:只有美國人反對的,中國人才能反對。美國人沒有反對我(前件假),中國人就不應該反對(后件假)。她的錯誤是把“美國人反對”當成了“中國人反對”的必要條件,用錯誤的前提推導出的結論是不可靠的,“美國人反對”不是“中國人反對”必要條件,D符合題意。
B: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前件真,則后件一定真,A說法錯誤。
B:佩洛西的錯誤在于前提錯誤,而不是推理結構錯誤,排除B。
C:佩洛西的推理用假言判斷推理的形式表示就是:只有美國人反對的,中國人才能反對。美國人沒有反對我(前件假),中國人就不應該反對(后件假)。她的錯誤是把“美國人反對”當成了“中國人反對”的必要條件,“美國人反對”不是“中國人反對”的充分條件,排除C。
故本題選D。
16.(2023·重慶渝中·重慶巴蜀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下圖為習近平主席二○二三年新年賀詞啟示錄的部分內容。( )
Ⅰ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Ⅱ只要篤定信心、穩(wěn)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的既定目標。Ⅲ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Ⅳ征途漫漫,精神永恒。Ⅴ英雄的事跡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①Ⅳ和Ⅴ都屬于簡單判斷,其中Ⅴ中的英雄和我們是非對稱關系
②Ⅰ屬于聯(lián)言判斷,在肯定路途遙遠、事情難做的同時,又肯定了實踐的重要性
③Ⅱ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據(jù)此可得出“我們能實現(xiàn)既定目標,就是因為篤定信心、穩(wěn)中求進”
④Ⅲ中的“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與“一個民族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存在“無之必不然”的條件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V中的英雄和我們是反對稱關系,①錯誤。
②: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Ⅰ屬于聯(lián)言判斷,在肯定路途遙遠、事情難做的同時,又肯定了實踐的重要性,②正確。
③:根據(jù)充分條件假言推理規(guī)則,肯后不能必然肯前,我們能實現(xiàn)既定目標,篤行信心、穩(wěn)中求進可能是一個因素,③錯誤。
④:根據(jù)必要條件假言推理規(guī)則,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的情況,可知“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與“一個民族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存在“無之必不然”的條件關系,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7.(2023·重慶·二模)對于美方侵犯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的嚴重挑釁行徑,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必定堅決斗爭一次,決不允許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肆意踐踏和破壞。“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堅決斗爭一次”,從邏輯的角度,下列說法與其表述一致的是( )
A.中方堅決斗爭了一次,因為美方真正做了一次
B.只有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才堅決斗爭一次
C.如果美方沒有真正做一次,中方就不會堅決斗爭一次
D.中方沒有堅決斗爭一次,因為美方沒有真正做一次
【答案】D
【詳解】A:“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堅決斗爭一次”。這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其有效式:一是肯定前件式,即有前必有后。二是否定后件式,即無后必無前。“中方堅決斗爭了一次,因為美方真正做了一次”,該表述是肯定后件式,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無效式,有后不一定有前,因此A錯誤。
B:“只有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才堅決斗爭一次”,這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B錯誤。
C:“如果美方沒有真正做一次,中方就不會堅決斗爭一次”,該表述是否定前件式,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無效式,無前不一定無后,因此C錯誤。
D:“中方沒有堅決斗爭一次,因為美方沒有真正做一次”,該表述是否定后件式,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有效式,無后必無前,D正確。
故本題選D。
18.(2023·海南·統(tǒng)考模擬預測)種業(yè)是農業(yè)的“芯片”,涉及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的民生問題。目前,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但我國種業(yè)發(fā)展仍面臨著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不足、育種創(chuàng)新水平不高等問題,亟須破難題補短板。因此,扶持國家種業(yè)陣型企業(yè)不僅要“破難題”聚焦少數(shù)主要依靠進口的種源,也要“補短板”充分挖掘優(yōu)異種質資源。這一結論( )
A.正確運用了關系判斷,對認識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
B.正確運用了聯(lián)言判斷,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況
C.正確運用了選言判斷,明確了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
D.正確運用了條件判斷,反映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
【答案】B
【詳解】A:關系判斷是斷定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系的簡單判斷。由主項、謂項和量項組成。比如張三和李四是朋友、蘇州位于南京和上海之間,這就是關系判斷,材料當中說不僅要破難題,也要補短板,這是聯(lián)言判斷,A不選。
B: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材料當中說不僅要破難題,也要補短板,可知這是聯(lián)言判斷,B正確。
C:選言判斷是斷定在幾種可能情況下,至少有一種情況存在的判斷。相容選言“p或q”。不相容選言“要么p,要么q”。選言命題強調“或”(至少一個的意思),材料當中說的是不僅要破解難題,也要補短板,這是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是聯(lián)言判斷,C不選。
D:條件判斷也就是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題意不涉及,D不選。
故本題選B。
19.(2023·江蘇·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市民購車的熱門選擇,但充電問題仍是困擾不少車主的難題。
某案件中,原告梁某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根據(jù)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申請安裝流程要求,在自家車位上安裝家用充電樁,需要由梁某居住小區(qū)的被告開平市某住宅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yè)委會”)蓋章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但因梁某一直未取得業(yè)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導致無法順利安裝充電樁。業(yè)委會認為小區(qū)設施較為老舊,與充電樁安裝無合適配套,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過程具有一定安全隱患,加上大部分業(yè)主投票表決不同意在地下車庫安裝充電樁,故業(yè)委會拒絕配合梁某的安裝請求。梁某則認為其對車位享有合法產權,業(yè)委會應配合其辦理充電樁的相關安裝手續(xù)。
(相關資料:申請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小區(qū)居民需通過居委會向供電部門提出申請,供電部門派專人到現(xiàn)場查看。符合條件后,新能源汽車車主、汽車生產企業(yè)、充電樁安裝企業(yè)、物業(yè)公司、業(yè)委會等五方主體共同簽訂同意書,方可進場安裝。)
如果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梁某就能順利安裝充電樁。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的知識,說明該判斷的真假以及啟示。
【答案】①該判斷是假言判斷,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條件關系的判斷,它的真假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條件關系能否成立。②根據(jù)前件和后件的條件關系,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根據(jù)相關資料,該判斷中前件“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是后件“梁某順利安裝充電樁”的必要條件,其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條件關系并不成立,故該判斷為假。③該判斷啟示我們,一定要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正確運用假言判斷,提升邏輯思維品質,提升科學思維素養(yǎng)。
【分析】背景素材:充電問題仍是困擾不少車主的難題
考點考查:假言判斷
能力考查: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事物、描述闡述事物
核心素養(yǎng):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的知識,說明“如果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梁某就能順利安裝充電樁。”這一判斷的真假以及啟示。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如果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梁某就能順利安裝充電樁。+某案件中,原告梁某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根據(jù)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申請安裝流程要求,在自家車位上安裝家用充電樁,需要由梁某居住小區(qū)的被告開平市某住宅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yè)委會”)蓋章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但因梁某一直未取得業(yè)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導致無法順利安裝充電樁→可知該判斷是假言判斷并從假言判斷真假的標準分析該判斷中前件“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是后件“梁某順利安裝充電樁”的必要條件,其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條件關系并不成立,故該判斷為假。并回答該判斷啟示:我們一定要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正確運用假言判斷,提升邏輯思維品質,提升科學思維素養(yǎng)。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相關知識與材料信息相結合。
20.(2023·山西·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大報告解讀。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那一刻起,中國共產黨就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踐行初心使命,使我們黨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使中華民族的命運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的重要原因是勇于自我革命,百年大黨擦亮初心、刀刃向內,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百年跨越,中國共產黨交出了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成就的背后,蘊藏著運籌帷幄的膽識,包含著氣貫長虹的行進,凝聚著震撼人心的巨變。
(1)“成就的背后,蘊藏著運籌帷幄的膽識,包含著氣貫長虹的行進,凝聚著震撼人心的巨變。”請說出這一判斷的類型,并從《邏輯與思維》角度分析正確運用這一判斷的重要意義。
(2)從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國共產黨交出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的條件并說明這些條件是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
【答案】(1)這是一個聯(lián)言判斷。正確運用聯(lián)言判斷,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
(2)條件有三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勇于自我革命。這些是中國共產黨交出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的必要條件。
【分析】背景素材:黨的二十大
考點考查:復合判斷
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度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
核心素養(yǎng):科學精神、政治認同、公共參與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成就的背后,蘊藏著運籌帷幄的膽識,包含著氣貫長虹的行進,凝聚著震撼人心的巨變。”,需要調用聯(lián)言判斷的有關知識,從意義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蘊藏著、包含著、凝聚著震→可聯(lián)系教材知識聯(lián)言判斷并闡述聯(lián)言判斷的意義;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相結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中國共產黨交出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的條件、分析條件是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注意作答主體為找出條件,需要調用必要條件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就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踐行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重要原因是勇于自我革命→可聯(lián)系教材知識必要條件的內容;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
21.(2023春·高二單元測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房屋交易雙方心存僥幸,為避稅簽“陰陽合同”的情形時有發(fā)生。2022年9月18日,賣方小王因與買方小永簽訂“陰陽合同”在北京一中院引發(fā)了訴訟,小王要求小永付購房款300萬元,小永卻稱房價款不到百萬元。
經查明,小王賣房給小永,房屋買賣合同存在多份,合同日期均為2018年8月24日。第一份合同房屋價款為300萬元,合同中注明并私下約定,雙方在產權交易大廳所簽的對公合同房屋價格只是給乙方(小永)合理避稅使用,雙方成交價格以本合同為準。第二份合同是北京市建設委員的備案合同,房屋價款為55萬元。
說明:購房備案合同能規(guī)避一房二主給消費者帶來的隱患,房產交易產生的稅金一般以備案合同上的價格來計算。
對第二份合同是否有效的爭議:小王主張只有同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才是有效合同;小永則堅持只要經過雙方簽字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請運用“正確運用判斷”的知識,對小王與小永各自的主張予以評析。
【答案】①只有同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才是有效合同。該判斷為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否定前件,可以必然的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必然肯定前件。第二份合同,并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所以該合同不是有效合同。②只要經過雙方簽字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這是一個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推理的前提虛假,因此結論錯誤。
【分析】背景素材:為避稅簽“陰陽合同”
考點考查:正確運用判斷的相關知識
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
核心素養(yǎng):法治意識、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要求分析小王與小永各自的主張,屬于分析類主觀題,可用的知識要點為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必要條件的假言推理,解答時,獲取材料信息,結合知識要點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只有同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才是有效合同→可聯(lián)系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形式:只有p,才q;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關鍵詞②:只要經過雙方簽字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可聯(lián)系充分條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關鍵詞③:第二份合同無效,“只要經過雙方簽字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可聯(lián)系正確的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條件:作為推理根據(jù)的前提必須是真實的判斷,推理結構必須正確。據(jù)此可知,該推理結論錯誤。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
課標要求
考綱解讀
考情分析
體系構建
考點梳理
真題在線
模擬演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學會正確運用判斷;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qū)分判斷的不同類型。
1.描述與分類:①判斷的含義和邏輯特征,判斷的分類,性質判斷的含義。②描述與分類:理解復合判斷、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的含義、組成、結構或形式。
2.解釋與論證:①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②明確聯(lián)言判斷、假言判斷的性質。
3.預測與選擇:①性質判斷的結構和種類,準確運用性質判斷的要求。②學會運用聯(lián)言判斷的意義,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注意的問題。
4.辨析與評價:①關系判斷的結構、分類、表現(xiàn)。②評價判斷的性質。
1.高頻考點:判斷的基本特征;性質判斷的基本形式;關系判斷中的“關系的性質”;聯(lián)言判斷的結構及其邏輯性質;選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假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
2.題型預判: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會考查。命題常常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進行考查。
必備知識一 判斷的概述
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
1.含義: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2.基本特征
(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
(2)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斷是對認識對象情況的斷定,判斷就有與認識對象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的問題。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是假的。
3.判斷與實踐的關系
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lián)系的。
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
1.判斷的表達
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但是,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jù)語言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
2.判斷的類型
依據(jù)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簡單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
必備知識二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
一、正確運用性質判斷
1.含義
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
2.組成
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lián)項和謂項組成。表示斷定對象的叫作主項。表示斷定對象性質的叫作謂項。表示主項被斷定范圍的叫作量項。起著聯(lián)結主項和謂項的作用的叫作聯(lián)項。
3.種類
(1)依據(jù)判斷的質,即以判斷所用的斷定方式是肯定還是否定的,性質判斷分為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
(2)依據(jù)判斷的量,即以判斷所斷定的對象的范圍,性質判斷分為全稱判斷、特稱判斷和單稱判斷。
(3)從質與量的結合上劃分,性質判斷有六種基本的判斷形式: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
4.如何準確運用性質判斷
(1)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否則判斷就不完整。
(2)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否則不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狀況,容易造成誤解。
(3)要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lián)項,以保證判斷的“質”與“量”都準確無誤。
二、正確運用關系判斷
1.含義
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
2.組成
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表示關系承擔者的叫作關系者項。按照關系者出現(xiàn)的順序可以稱為第一關系者項、第二關系者項、第三關系者項……對于不同關系者項來說,誰在前、誰在后,會影響關系判斷的性質。表示關系者之間關系的叫作關系項。表示關系者項范圍的叫作量項。
3.弄清不同對象之間關系的意義
在社會生活中,弄清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對我們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角色,明確自己的職責,更好地履行應盡的義務、維護合法的權利,具有重要的意義。
必備知識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一、復合判斷及其種類
1.含義及組成
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lián)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
2.種類
根據(jù)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
二、正確運用聯(lián)言判斷
1.含義及組成
(1)含義: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2)組成:組成聯(lián)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lián)言支。一個聯(lián)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lián)言支。“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是常常用來聯(lián)結聯(lián)言支的詞項,叫作聯(lián)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在日常語言表達中,聯(lián)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有時可以省略。
2.判斷真假
在聯(lián)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lián)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lián)言支是假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就是假的。
3.正確運用聯(lián)言判斷的意義
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
三、正確運用選言判斷
1.含義及組成
(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
(2)組成: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一個選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選言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常用來聯(lián)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在日常語言表達中,選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一般不能省略。
2.種類
依據(jù)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在日常語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來表達相容選言判斷。不相容選言判斷通常用“要么……要么……”來表達。
3.判斷真假
(1)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2)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4.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
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而且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
5.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該注意
要根據(jù)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要根據(jù)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
四、正確運用假言判斷
1.含義及組成
(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
(2)組成:一個假言判斷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其中,表示條件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前件,表示依賴這一條件而成立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后件。“如果……那么……”“只有……才”“……當且僅當……”等,是常用來聯(lián)結前件與后件的詞項,叫作假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
2.種類
假言判斷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著三種條件關系,相應地,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
必要條件是產生某種情況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
3.判斷真假
假言判斷既然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條件關系的判斷,它的真假就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有時,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
如果我們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就不能準確地反映認識對象的情況,那樣形成的假言判斷就會發(fā)生錯誤。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是我們正確地運用假言判斷的前提。

1.(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欲望和意愿是人與人工智能(AI)的最大差異,AI可以寫詩畫畫,但只有在接受人的指令后才會執(zhí)行這些藝術活動,其自身并不具備做這些的沖動與意愿。AI是藝術作品,而非藝術家。如果以上陳述為真,能合乎邏輯地推出( )
①有些會寫詩畫畫的不是藝術家
②只有藝術家才有寫詩畫畫的沖動與意愿
③離開人的指令,AI將一事無成
④有些藝術作品可以創(chuàng)作新的藝術作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無農不穩(wěn),無糧則亂。無論社會現(xiàn)代化程度有多高,14億多人口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定供給始終是頭等大事。“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以引文中的判斷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結論是( )
①如果把牢了糧食安全主動權,則把穩(wěn)了強國復興主動權
②如果不能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則不能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
③如果把穩(wěn)了強國復興主動權,則把牢了糧食安全主動權
④如果不能把穩(wěn)強國復興主動權,則不能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海南·高考真題)當“如果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肯定會下降”為真,則下列邏輯判斷必為假的是( )
A.沒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卻下降了
B.沒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就不會下降
C.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卻沒下降
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機,學習成績才會下降
4.(2022·天津·統(tǒng)考高考真題)“北京冬奧會的成功,是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這一判斷是( )
A.假言判斷 B.聯(lián)言判斷 C.關系判斷 D.選言判斷
1.(2023·全國·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小紅和小佳是鄰居也是好朋友。她們家樓下開了一家奶茶店,她們常常在一起喝下午茶,她們發(fā)現(xiàn)常去喝下午茶的人或者喜歡紅茶,或者喜歡花茶,或者喜歡綠茶。小紅喜歡綠茶,小佳不喜歡花茶。根據(jù)以上陳述,下列說法必定為真的是( )
①小佳如果喜歡紅茶,就不喜歡綠茶
②小佳如果不喜歡紅茶,就一定喜歡綠茶
③常去喝下午茶的人如果不喜歡紅茶,就一定喜歡綠茶或花茶
④常去喝下午茶的人如果不喜歡綠茶,就一定喜歡紅茶和花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湖南長沙·長沙一中校考一模)2023年2月第4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文章指出,要加快建設現(xiàn)代化產業(yè)體系:一是確保國民經濟循環(huán)暢通。我國經濟必須確保國家安全,確保基本民生,確保基礎設施、基礎產業(yè)總體正常運轉。二是加快實現(xiàn)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產業(yè)體系現(xiàn)代化水平,既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又創(chuàng)造新的競爭優(yōu)勢。以下從文中得出的正確判斷有( )
①聯(lián)言判斷:建設現(xiàn)代化產業(yè)體系要確保國民經濟循環(huán)暢通、加快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
②充分假言判斷:如果國家安全、基本民生得以保障,國民經濟就會循環(huán)暢通
③選言判斷:既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又創(chuàng)造新的競爭優(yōu)勢
④關系判斷: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領先地位是實現(xiàn)產業(yè)體系升級發(fā)展的內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23·廣東汕頭·統(tǒng)考三模)中國式現(xiàn)代化既有各國現(xiàn)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對該論斷,甲、乙,丙、丁四人分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
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的現(xiàn)代化乙: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化是屬種關系丙:上述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論斷是選言判斷丁: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從邏輯與思維的角度,下列對四人觀點的評價正確的是( )
①甲犯了“同語反復”的邏輯錯誤
②乙正確表達了兩者之間的關系
③丙正確說明了論斷的判斷類型
④丁沒有違反矛盾律的基本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海南海口·海南中學校考二模)對以下表述及其對應的邏輯思維規(guī)則理解正確的是( )
①甲是乙的女兒,乙是丙的女兒——這個關系判斷為非傳遞關系
②辛棄疾是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該判斷屬于復合判斷中的聯(lián)言判斷
③俄烏兩國人民都不希望爆發(fā)戰(zhàn)爭——該性質判斷主項和謂項都不周延
④液體都有彈性,這種物體有彈性,這種物體是液體——該推理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北京西城·北京四中校考模擬預測)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安全”一詞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據(jù)此,以下對這一論斷認識正確的是( )
①用劃分方法可明確“網絡安全”概念“有哪些”
②該判斷準確地表達了認識對象的兩種可能情況
③該判斷真假不取決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
④以其為前提進行推理,否定前件必能否定后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23·廣東茂名·茂名市第一中學校考三模)大年初一在國內上映的動畫電影《深海》,觀眾評價褒貶不一。好評者覺得《深海》用無與倫比的想象力講述了孤獨女孩的救贖之旅,立意深刻且溫暖治愈,并且拿出了迄今為止獨屬于國漫的頂級制作——水墨粒子。而差評者則認為影片中華麗的特效挽救不了單薄的人設,深刻的立意也難掩混亂的劇情。差評者的判斷( )
①屬于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斷定對象之間的關系
②是復合判斷中的聯(lián)言判斷,斷定幾種情況同時存在
③若是真的,要求其所有的支判斷至少有一個是真的
④若有一個支判斷是假的,那么這個判斷就是假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遼寧·模擬預測)青年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以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對青年的寄語與期許:
a.生逢盛世,肩負重任
b.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
c.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
d.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fā)奮進潛力
e.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
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①a和c都是簡單判斷,其中c是全稱肯定判斷,省略了量項
②b是條件判斷,如果青年沒有責任和擔當,青春必定不閃光
③d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肯定前件式”是其有效結構形式
④e若為真,可以推斷出奮斗和行動對于青年的意義都非常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湖南·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這一判斷是( )
①單稱肯定判斷
②全稱肯定判斷
③聯(lián)言判斷
④選言判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廣東深圳·深圳市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小華對小亮說:“今天是周末,天氣也很好,我們去打羽毛球吧!”小亮回答道:“除非你把今天的作業(yè)做完,否則我不會陪你打球。”以下判斷與小亮的回答相同的是( )
①只有小華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小亮才會陪小華去打球
②如果小華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那么小亮就會陪小華去打球
③如果小亮陪小華去打球了,那么小華一定把今天的作業(yè)都做完了
④如果小亮不陪小華去打球,那么小華一定是沒把今天的作業(yè)做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3·湖北襄陽·襄陽四中校考三模)崇尚實干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優(yōu)秀品格,歷史上一直流傳著許多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風尚的名言警句。
p “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做不成。”
q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r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下列對上述判斷認識正確的是( )
①p使用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②q使用了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③r使用了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④p、q、r都使用了關系判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福建寧德·統(tǒng)考模擬預測)狄仁杰碰到一個案子,門窗完好無損并且死者毫無反抗的痕跡。他問:“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回答:“根據(jù)這種情況,應該是熟人干的。因為只有聽到熟人的叫門聲,兩位高手才會毫無防備的去開門,才會被謀殺。”下列判斷與元芳的回答邏輯類型一致的是( )
①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就會有人流離失所
②因為成績進步了,所以老師表揚了他
③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貴
④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地球上才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山東泰安·統(tǒng)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某高中學校要給老師發(fā)書報費,其過程如下:
學校通知 凡研究生畢業(yè)與工作兩年以上的教師可以領取書報費
教師輿論 有的教師說:我是今年來的研究生,就不讀書看報?有的教師說:我都工作五年了,就因為不是研究生畢業(yè),就不能領?
領導解釋 誤會了!誤會了!研究生畢業(yè)的可以領,不是研究生畢業(yè),工作兩年以上的教師可以領取書報費。
之所以會有誤解,是因為教師理解的單位通知與領導解釋的區(qū)別在于( )
①通知是一個聯(lián)言判斷,解釋是一個相容選言判斷
②通知要求兩種情況同真,解釋要求兩種情況至少一真
③通知是一個相容選言判斷,解釋是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
④通知要求兩種情況同真,解釋要求兩種情況有且只有一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浙江·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以下判斷類型與之相同的是( )
①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③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
④一本書要成為暢銷書,必須有可讀性或者經過精心的包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山西·模擬預測)建設質量強國已經成為國家戰(zhàn)略。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著力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并對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作出一系列部署,主要包括促進生活服務品質升級、提高生產服務專業(yè)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三方面的諸多舉措。下列分析符合題意的是( )
A.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是建設質量強國的充要條件
B.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是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的充分條件
C.“增加優(yōu)質服務供給主要包括'三方面舉措'”屬于性質判斷
D.“建設質量強國要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屬于聯(lián)言判斷
15.(2023·河北秦皇島·校聯(lián)考二模)2022年8月12日,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對媒體表示:她從來都尊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美國人都不反對(她竄訪臺灣),你們中國人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反應?根據(jù)假言判斷的規(guī)則,佩洛西的錯誤在于( )
A.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前件真則后件未必真
B.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前件假則后件一定假
C.“美國人反對”是“中國人反對”的充分條件
D.“美國人反對”不是“中國人反對”必要條件
16.(2023·重慶渝中·重慶巴蜀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下圖為習近平主席二○二三年新年賀詞啟示錄的部分內容。( )
Ⅰ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Ⅱ只要篤定信心、穩(wěn)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的既定目標。Ⅲ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Ⅳ征途漫漫,精神永恒。Ⅴ英雄的事跡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①Ⅳ和Ⅴ都屬于簡單判斷,其中Ⅴ中的英雄和我們是非對稱關系
②Ⅰ屬于聯(lián)言判斷,在肯定路途遙遠、事情難做的同時,又肯定了實踐的重要性
③Ⅱ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據(jù)此可得出“我們能實現(xiàn)既定目標,就是因為篤定信心、穩(wěn)中求進”
④Ⅲ中的“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與“一個民族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存在“無之必不然”的條件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重慶·二模)對于美方侵犯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的嚴重挑釁行徑,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必定堅決斗爭一次,決不允許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肆意踐踏和破壞。“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堅決斗爭一次”,從邏輯的角度,下列說法與其表述一致的是( )
A.中方堅決斗爭了一次,因為美方真正做了一次
B.只有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才堅決斗爭一次
C.如果美方沒有真正做一次,中方就不會堅決斗爭一次
D.中方沒有堅決斗爭一次,因為美方沒有真正做一次
18.(2023·海南·統(tǒng)考模擬預測)種業(yè)是農業(yè)的“芯片”,涉及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的民生問題。目前,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但我國種業(yè)發(fā)展仍面臨著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不足、育種創(chuàng)新水平不高等問題,亟須破難題補短板。因此,扶持國家種業(yè)陣型企業(yè)不僅要“破難題”聚焦少數(shù)主要依靠進口的種源,也要“補短板”充分挖掘優(yōu)異種質資源。這一結論( )
A.正確運用了關系判斷,對認識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
B.正確運用了聯(lián)言判斷,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況
C.正確運用了選言判斷,明確了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
D.正確運用了條件判斷,反映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
19.(2023·江蘇·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市民購車的熱門選擇,但充電問題仍是困擾不少車主的難題。
某案件中,原告梁某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根據(jù)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申請安裝流程要求,在自家車位上安裝家用充電樁,需要由梁某居住小區(qū)的被告開平市某住宅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yè)委會”)蓋章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但因梁某一直未取得業(yè)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導致無法順利安裝充電樁。業(yè)委會認為小區(qū)設施較為老舊,與充電樁安裝無合適配套,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過程具有一定安全隱患,加上大部分業(yè)主投票表決不同意在地下車庫安裝充電樁,故業(yè)委會拒絕配合梁某的安裝請求。梁某則認為其對車位享有合法產權,業(yè)委會應配合其辦理充電樁的相關安裝手續(xù)。
(相關資料:申請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小區(qū)居民需通過居委會向供電部門提出申請,供電部門派專人到現(xiàn)場查看。符合條件后,新能源汽車車主、汽車生產企業(yè)、充電樁安裝企業(yè)、物業(yè)公司、業(yè)委會等五方主體共同簽訂同意書,方可進場安裝。)
如果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出具相關安裝同意書,梁某就能順利安裝充電樁。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的知識,說明該判斷的真假以及啟示。
20.(2023·山西·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大報告解讀。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那一刻起,中國共產黨就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踐行初心使命,使我們黨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使中華民族的命運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的重要原因是勇于自我革命,百年大黨擦亮初心、刀刃向內,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百年跨越,中國共產黨交出了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成就的背后,蘊藏著運籌帷幄的膽識,包含著氣貫長虹的行進,凝聚著震撼人心的巨變。
(1)“成就的背后,蘊藏著運籌帷幄的膽識,包含著氣貫長虹的行進,凝聚著震撼人心的巨變。”請說出這一判斷的類型,并從《邏輯與思維》角度分析正確運用這一判斷的重要意義。
(2)從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國共產黨交出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的條件并說明這些條件是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
21.(2023春·高二單元測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房屋交易雙方心存僥幸,為避稅簽“陰陽合同”的情形時有發(fā)生。2022年9月18日,賣方小王因與買方小永簽訂“陰陽合同”在北京一中院引發(fā)了訴訟,小王要求小永付購房款300萬元,小永卻稱房價款不到百萬元。
經查明,小王賣房給小永,房屋買賣合同存在多份,合同日期均為2018年8月24日。第一份合同房屋價款為300萬元,合同中注明并私下約定,雙方在產權交易大廳所簽的對公合同房屋價格只是給乙方(小永)合理避稅使用,雙方成交價格以本合同為準。第二份合同是北京市建設委員的備案合同,房屋價款為55萬元。
說明:購房備案合同能規(guī)避一房二主給消費者帶來的隱患,房產交易產生的稅金一般以備案合同上的價格來計算。
對第二份合同是否有效的爭議:小王主張只有同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才是有效合同;小永則堅持只要經過雙方簽字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請運用“正確運用判斷”的知識,對小王與小永各自的主張予以評析。
課標要求
考綱解讀
考情分析
體系構建
考點梳理
真題在線
模擬演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芦溪县| 商丘市| 巴南区| 霍林郭勒市| 金平| 耿马| 长寿区| 峨边| 桂平市| 博罗县| 义马市| 陆川县| 辽中县| 邻水| 谢通门县| 太和县| 清丰县| 县级市| 江达县| 黄龙县| 余庆县| 西乡县| 德庆县| 渝北区| 新龙县| 郧西县| 孝义市| 温泉县| 咸宁市| 健康| 嘉禾县| 洛南县| 右玉县| 墨脱县| 旬邑县| 花垣县| 阳信县| 绵阳市| 兴仁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