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八國聯(lián)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一、知識與能力了解義和團運動興起和發(fā)展的概況;了解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的爆發(fā)、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基本史實;掌握《辛丑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分析“扶清滅洋”口號的進步性與局限性,培養(yǎng)學生用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將《辛丑條約》與其他不平等條約進行比較,認識該條約的危害性,培養(yǎng)學生歸納、比較史實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收集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及八國聯(lián)軍在北京燒殺搶掠的資料并在課堂上展示,掌握收集、處理信息的方法。結合《辛丑條約》內(nèi)容,逐條分析它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外交等各方面的影響,掌握分析具體史實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義和團戰(zhàn)士和清軍愛國官兵英勇抗擊八國聯(lián)軍侵略的史實,體會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通過了解八國聯(lián)軍野蠻殘暴的罪行,揭露帝國主義的殘暴性,認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重點:義和團運動;抗擊八國聯(lián)軍;《辛丑條約》的簽訂。難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辛丑條約》的簽訂。【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圖片,設疑:這組明信片上的漫畫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學生相互交流,教師點撥:1900年,人類用歡呼聲擁抱新的世紀之年,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是滿懷著喪權辱國的屈辱與悲憤跨入20世紀的。因為這一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中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黑暗的歷史,探究其歷史的真實吧!【內(nèi)容探究】一、義和團運動[多媒體展示義和團歌謠“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師: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么?義和團的性質(zhì)是什么?生: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導致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②直接原因: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性質(zhì):具有廣泛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組織。師:面對帝國主義的不斷侵略,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政策有哪些改變?有何作用?生:以“招撫”代替“剿滅”,并承認其合法地位。義和團開始涌進天津、北京,他們大肆搗毀教堂、拆毀鐵道、砍斷電線等。至1900年夏,義和團基本上控制了京津地區(qū)。師:閱讀教材P32“材料研讀”,回答:這個揭帖宣傳了哪些主張?你怎樣看待這些主張?(扶清滅洋)組織學生討論。師:揭帖中反映的就是義和團的口號“扶清滅洋”,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一口號呢?請同學結合教材33頁第二段,自行梳理。生:①進步性: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②局限性:“扶清”反映出義和團對清政府的本質(zhì)認識不清,對它抱有幻想,還帶有迷信色彩,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鎮(zhèn)壓義和團提供了條件。“滅洋”又表現(xiàn)出義和團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師過渡:義和團的“扶清”最終會給它帶來失敗,但是,“滅洋”卻順應了當時救國救亡的潮流,他們的行動給外國侵略者帶來了哪些沉重的打擊呢?二、抗擊八國聯(lián)軍[多媒體展示《八國聯(lián)軍在大沽口登陸(繪畫)》]師:請同學閱讀教材,整理下表知識點。抗擊 八國 聯(lián)軍 八國聯(lián)軍 侵華的原 因 直接原因 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根本原因 進一步侵略和瓜分中國時間 1900年參加國 俄、德、法、美、日、奧、意、英經(jīng)過 列強入侵 由天津進犯北京義和團抗擊 廊坊阻擊戰(zhàn)、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qū)、老龍頭火車站爭奪戰(zhàn)、天津保衛(wèi)戰(zhàn)清政府的態(tài)度 回避→宣戰(zhàn)→求和結果 清政府戰(zhàn)敗,義和團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zhèn)壓下失敗影響 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師:義和團自興起至滅亡,清政府的態(tài)度經(jīng)過了幾次變化?這反映了什么?生:由剿滅到招撫再到剿滅;反映了清朝的腐敗無能。[多媒體展示圖片《八國聯(lián)軍殺害義和團團民》《美軍搶劫的白銀》]師:1900年8月,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生:八國聯(lián)軍侵略者采取了報復性的屠殺、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兇惡本質(zhì)。三、《辛丑條約》的簽訂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5頁,識記主干知識。(時間、簽訂國、內(nèi)容)師提醒:1901年同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的國家,除出兵中國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之外,還有比利時、西班牙、荷蘭三國,共11國。師:《辛丑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有什么深遠的影響?請同學們根據(jù)條約內(nèi)容進行小組討論。師總結:內(nèi)容 影響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 是列強對中國空前規(guī)模的勒索,西方列強完全控制著中國的經(jīng)濟命脈,人民生活更加貧苦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表明清政府已經(jīng)完全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便利了侵略者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使館界”,實際上是一個“國中之國”,成為列強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清政府完全處于列強的控制之下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shù)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課堂小結】義和團運動沉重地打擊了西方侵略者,但《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驚破了奴才夢的中國人怎樣才能挽救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中國?苦難深重的中國如何才能擺脫屈辱、走向自強?面對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應該做出怎樣的抉擇?教學至此,請使用學案同步訓練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