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片八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一、單項選擇題1.(2020九上·鄞州期中)在中山裝每邊的衣袖上都有三顆扣子,有人說這三顆扣子代表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包括( ?。?br/>①民族主義 ②民權主義 ③民主主義 ④民生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B項①②④是三民主義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民主義的內容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三民主義指的是民族、民權、民生三大義。2.(2021九上·鄞州期中)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鐘南山院士稱贊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br/>A.占領楚望臺軍械庫B.南湖紅船C.朱毛會師D.重要會議【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成為武昌起義的主力,起義軍迅速占領楚望臺軍械庫,隨后,匯集起來,猛攻湖廣總督衙門。經過一夜激戰,到第二天清晨,新軍完全占領武昌城。接著,起義軍又攻占了漢口和漢陽。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支持革命,清朝統治土崩瓦解。A項占領楚望臺軍械庫在武漢,符合題意;B項南湖紅船在浙江嘉興,不符合題意;C項朱毛會師在井岡山,不符合題意;D項重要會議在上海,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武昌起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掌握武昌起義的相關史實。3.(2021九上·鄞州期中)下列歷史人物與其成就或史實描述不符的是( )A.孫中山——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并締造了資產階級共和國B.李大釗——創辦《新青年》雜志,在上海建立早期共產黨組織C.毛澤東——領導黨和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D.胡適——提出文學革命,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依所學可知,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即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多年封建帝制并締造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毛澤東領導黨和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提出文學革命,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張。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雜志,1920年,在上海建立早期共產黨組織。ACD三項描述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B項李大釗——創辦《新青年》雜志,在上海建立早期黨組織描述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歷史人物與其成就的相關史實。要求識記基礎史實,重點掌握孫中山、李大釗、毛澤東、鄧小平的相關史實。4.(2021九上·鄞州期中)回顧 1840-1949 年的近代中國百年歷程,小明同學有以下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近代中國經歷了向西方學習政治——經濟——思想的過程B.有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對社會的變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C.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D.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的尊嚴要靠軍事實力來維護【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A項近代中國經歷了向西方學習政治——經濟——思想的過程錯誤,近代中國經歷了向西方學習經濟--政治--思想的過程,不符合題意;B項有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對社會的變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錯誤,1840-1949年的近代中國百年歷程中有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如毛澤東對社會的變革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不是決定性作用,不符合題意;C項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正確,符合題意;D項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的尊嚴要靠軍事實力來維護錯誤,一個國家的尊嚴要綜合國力(經濟)實力來維護,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化的探索、時勢造英雄、抗日戰爭、重慶談判、綜合國力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近代化的探索、時勢造英雄、抗日戰爭、重慶談判、綜合國力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抗日戰爭、重慶談判等重大歷史事件的相關史實。5.(2021九上·鄞州期中)有學者評價“五四運動使中國走上了永不回頭的、光明的啟蒙之路”。以下關于五四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要求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B.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C.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 D.工人階級起到了先鋒作用【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它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ABC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工人階級起到了先鋒作用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知道五四運動后期,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6.(2020九上·紹興月考)縱觀中國近代歷史,下列選項中可以體現國共兩黨合作的是( )A.辛亥革命、北伐戰爭 B.黃埔軍校、解放戰爭C.黃埔軍校、抗日戰爭 D.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是1924—1927年的國民革命時期。主要成果有,1924年,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國民黨創辦了黃埔軍校。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是在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團結一致,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和長征是國共內戰,辛亥革命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ABD三項不能完全體現國共兩黨合作,不符合題意;C項黃埔軍校、抗日戰爭可以體現國共兩黨合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相關知識。7.(2020九上·鎮海月考)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生動詮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原因。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有( )①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②進行了北伐戰爭③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④發動了南昌起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依據“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可知,A符合題意。1927年,毛澤東秋收起義后進軍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這些都是“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B項①③是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的內容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重點掌握“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的內容,其內容包括毛澤東秋收起義后進軍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和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8.(2020九上·鎮海月考)某中學計劃暑期組織學生游學,計劃之一是“重走長征路”,請你為學校選擇最合適的游學路線( ?。?br/>A.上?!窳x—西安—吳起鎮 B.上?!鸾稹錆h—吳起鎮C.瑞金—武漢—西安—會寧 D.瑞金—遵義—吳起鎮—會寧【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過程為:1934年10月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突破湘江四道封鎖線-渡烏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撟-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到到達陜北吳起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ABC三項錯誤,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沒有經過上海、西安和武漢,不符合題意;D項瑞金—遵義—吳起鎮—會寧是最合適的游學路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軍長征,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9.(2020九上·鎮海月考)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和核心領導成員。請你選出他曾經參與的歷史活動( )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③領導南昌起義④參與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⑤指揮百團大戰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周恩來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他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領導南昌起義、參與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周恩來沒有出席中共“一大”,指揮百團大戰的是彭德懷。B項②③④是周恩來曾經參與的歷史活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周恩來的相關事跡。注意識記周恩來的主要活動與貢獻。10.(2021九上·鄞州期中)歌曲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下列這些傳唱廣泛的歌曲,按反映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合理的是( )①《十送紅軍》 ②國民革命歌 ③《解放區的天》 ④《松花江上》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紅軍長征;土地改革【解析】【分析】據所學知,①《十送紅軍》創作于紅軍長征時期, ②國民革命歌創作于北伐戰爭時期,③《解放區的天》創作于解放戰爭時期,④《松花江上》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綜上,按反映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合理的是②①④③。A項②①④③排列合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1.(2019九上·鄞州期末)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兩者的相同之處有( )①都提出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②中國共產黨都作出了積極的努力③出現了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局面④都預示著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西安事變;政治協商會議【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西安事變的解決與重慶談判中,中國共產黨為了民族的利益,不計前嫌,都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出現了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局面,所以①③是其相同點。重慶談判提出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①排除;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重慶談判時抗戰已經取得了勝利,④排除。B項②③是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共同點。解答本題需要注意對比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兩個事件的共性,可先找出不符合的排除。12.(2021九上·鄞州期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摧古拉朽的解放戰爭,把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歷史事件表達正確的是( ?。?br/>選項 事件 結論A 轉戰陜北 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B 千里躍進大別山 殲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C 遼沈戰役 華北全境基本解放D 渡江戰役 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內戰的爆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A項A表達錯誤,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不符合題意;B項B表達錯誤,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不符合題意;C項C表達錯誤,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不符合題意;D項D表達正確,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渡江戰役的命令,在長江北岸嚴陣以待的百萬雄師,從西起江西湖口,東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渡江戰役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13.(2021九上·鄞州期中)下列重要會議或文獻有利于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有( ?。?br/>①《開羅宣言》 ②德黑蘭會議 ③雅爾塔會議 ④波茨坦會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3年11月召開開羅會議,要求日本歸還中國領土;1943年12月召開德黑蘭會議,提出英美蘇要協同作戰,并且提出要開辟第二戰場,與日本無關,故排除②;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建立聯合國;蘇美英三國關于日本的協定(雅爾塔協定),1945年7月召開波茨坦會議,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所以沒有提到日本問題的只有德黑蘭會議。C項①③④有利于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期間的四大國際會議。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4.(2021九上·鄞州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的關系表達正確的是( ?。?br/>序號 史實 影響① 莫斯科保衛戰 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② 珍珠港事件 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③ 諾曼底登陸 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④ 德黑蘭會議 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歐洲戰場的轉折性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性戰役,故①錯誤;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故②正確;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陷入東西夾擊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滅亡,故③正確;德黑蘭會議商討加速戰爭進程和戰后世界的安排問題,雅爾塔會議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故④錯誤。B項②③表達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二、非選擇題15.(2021九上·鄞州期中)行為判析題(1)小王通過學習認為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軍隊的搖籃。判斷:理由:(2)某國民黨官員在重慶談判會上說中共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只是躲著打,作用不大。判斷:理由:(3)某班級以“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為主題,出了一期關于“遵義會議”的黑板報。判斷:理由:【答案】(1)正確。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2)錯誤。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擔負著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錯誤。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南昌起義的相關知識。1927年8月1日,黨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也是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每年的8月1日定為建軍節,所以“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指南昌。(2)本題考查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的作用??谷諔馉幹校袊伯a黨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堅持敵后抗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頑強抗戰,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3)本題考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西柏坡召開,會上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故答案為:(1)正確。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2)錯誤。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擔負著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錯誤。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6.(2021九上·鄞州期中)“一個熱血沸騰的年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三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大革命:第一次發生在公元前 221 年,……創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帝國;第二次發生在 1911年,它結束了帝國,建立了民國;第三次則發生在 1949 年……——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21 年上半年《覺醒年代》熱播,全景式展現出一個大氣磅礴的時代。(1)材料一中“第二次大革命”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評價它的歷史意義。(2)根據第一幕,說明陳獨秀為“換換思路”采取了什么樣的實際行動?為什么說“它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3)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第二幕中所涉及這場運動的名稱,并分析兩幕事件之間的關系。【答案】(1)事件:辛亥革命。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潮流的閘門。(2)行動:新文化運動理由:僅進行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蛘撸盒梁ジ锩捶饨ú粡氐?,新文化運動主張在思想文化方面進行變革。(3)運動:五四運動。聯系:①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②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主流是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第二次發生在 1911年,它結束了帝國,建立了民國”,聯系所學,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2000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2) 1915年,陳獨秀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3)1919年由于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從5月4日起,北京的學生率先走上街頭,發起了舉國震驚的五四運動;在這次運動中,打出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啟發人們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故答案為:(1)事件:辛亥革命。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潮流的閘門。(2)行動:新文化運動;理由:僅進行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蛘撸盒梁ジ锩捶饨ú粡氐?,新文化運動主張在思想文化方面進行變革。(3)運動:五四運動。聯系:①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②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主流是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17.(2021九上·鄞州期中)“一個開拓創新的政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寫出年代尺所示的歷史階段名稱。(2)年代尺中“新面貌”開始于哪些地方,并用相關歷史事件說明你對“新面貌”的理解。(3)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曾多次在自我修正中不斷完善自己。根據年代尺,請選擇一個史實加以印證。(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新面貌”和“新紀元”之間的聯系。【答案】(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地點:上海、浙江嘉興南湖新面貌: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史實1: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史實2: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1919年的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因此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根據年代尺中的“1921年”,聯系所學,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由于敵人的破壞,會議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3)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于是,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從此領導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枚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4)“新面貌”指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紀元” 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故答案為:(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地點:上海、浙江嘉興南湖。新面貌: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史實1: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史實2: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年代尺依托,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級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理解并識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相關史實。18.(2021九上·鄞州期中)“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一:1931 年 9 月 18 日日軍入侵沈陽圖二:1937 年 7 月 7 日駐守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奔赴前線材料二: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布表戰爭爆發時 1942 年 日本投降時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場 東南亞 中國戰場 太平洋、印度洋戰場 中國戰場(不含東北) 東南亞、太平洋戰場35個師團 10 個師團 7 個師團 37 個師團 15 個師團 111 萬余人 不到 11 萬人注:抗日戰爭中,中國死傷 3500 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 1000 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 多億美元。……中國通過長期的反侵略斗爭,從戰前的半殖民地狀態一躍而為五大國之一及聯合國的創始國,擁有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和一票否決權。在其近代歷史上,中國的國際威望從來沒有像此刻那樣崇高。——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 中國的奮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兩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與中國抗日戰爭的關系。(2)從圖一到圖二后,蔣介石對日軍侵略由不抵抗到堅決抵抗。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蔣介石態度變化的原因。(3)列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粉碎日軍進攻的兩例戰役。(4)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從戰前的半殖民地狀態一躍而為五大國之一及聯合國的創始國”的理由。【答案】(1)關系: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2)原因:日本侵略加??;民族危機加深;西安事變國共關系改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全國人民要求抗戰等。(3)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理由: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圖一“1931 年 9 月 18 日日軍入侵沈陽”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圖二“1937 年 7 月 7 日駐守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奔赴前線”反映的是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戰的起點,七七事變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從圖一到圖二后,蔣介石對日軍侵略由不抵抗到堅決抵抗的原因有: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派出周恩來到西安調停。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谷諔馉幈l后,全國人民要求抗戰等。(3)聯系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役的相關知識,舉出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任一戰役即可。(4)中國抗日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付出了重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故答案為:(1)關系: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2)原因:日本侵略加劇;民族危機加深;西安事變國共關系改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全國人民要求抗戰等。(3)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理由: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片八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一、單項選擇題1.(2020九上·鄞州期中)在中山裝每邊的衣袖上都有三顆扣子,有人說這三顆扣子代表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包括( )①民族主義 ②民權主義 ③民主主義 ④民生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1九上·鄞州期中)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鐘南山院士稱贊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br/>A.占領楚望臺軍械庫B.南湖紅船C.朱毛會師D.重要會議3.(2021九上·鄞州期中)下列歷史人物與其成就或史實描述不符的是( ?。?br/>A.孫中山——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并締造了資產階級共和國B.李大釗——創辦《新青年》雜志,在上海建立早期共產黨組織C.毛澤東——領導黨和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D.胡適——提出文學革命,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4.(2021九上·鄞州期中)回顧 1840-1949 年的近代中國百年歷程,小明同學有以下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br/>A.近代中國經歷了向西方學習政治——經濟——思想的過程B.有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對社會的變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C.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D.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的尊嚴要靠軍事實力來維護5.(2021九上·鄞州期中)有學者評價“五四運動使中國走上了永不回頭的、光明的啟蒙之路”。以下關于五四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要求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B.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C.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 D.工人階級起到了先鋒作用6.(2020九上·紹興月考)縱觀中國近代歷史,下列選項中可以體現國共兩黨合作的是( )A.辛亥革命、北伐戰爭 B.黃埔軍校、解放戰爭C.黃埔軍校、抗日戰爭 D.辛亥革命、抗日戰爭7.(2020九上·鎮海月考)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生動詮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原因。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有( ?。?br/>①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②進行了北伐戰爭③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④發動了南昌起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8.(2020九上·鎮海月考)某中學計劃暑期組織學生游學,計劃之一是“重走長征路”,請你為學校選擇最合適的游學路線( ?。?br/>A.上?!窳x—西安—吳起鎮 B.上?!鸾稹錆h—吳起鎮C.瑞金—武漢—西安—會寧 D.瑞金—遵義—吳起鎮—會寧9.(2020九上·鎮海月考)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和核心領導成員。請你選出他曾經參與的歷史活動( ?。?br/>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③領導南昌起義④參與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⑤指揮百團大戰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10.(2021九上·鄞州期中)歌曲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下列這些傳唱廣泛的歌曲,按反映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合理的是( )①《十送紅軍》 ②國民革命歌 ③《解放區的天》 ④《松花江上》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11.(2019九上·鄞州期末)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兩者的相同之處有( ?。?br/>①都提出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②中國共產黨都作出了積極的努力③出現了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局面④都預示著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2021九上·鄞州期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摧古拉朽的解放戰爭,把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歷史事件表達正確的是( ?。?br/>選項 事件 結論A 轉戰陜北 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B 千里躍進大別山 殲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C 遼沈戰役 華北全境基本解放D 渡江戰役 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A.A B.B C.C D.D13.(2021九上·鄞州期中)下列重要會議或文獻有利于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有( ?。?br/>①《開羅宣言》 ②德黑蘭會議 ③雅爾塔會議 ④波茨坦會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1九上·鄞州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的關系表達正確的是( ?。?br/>序號 史實 影響① 莫斯科保衛戰 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② 珍珠港事件 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③ 諾曼底登陸 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④ 德黑蘭會議 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15.(2021九上·鄞州期中)行為判析題(1)小王通過學習認為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軍隊的搖籃。判斷:理由:(2)某國民黨官員在重慶談判會上說中共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只是躲著打,作用不大。判斷:理由:(3)某班級以“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為主題,出了一期關于“遵義會議”的黑板報。判斷:理由:16.(2021九上·鄞州期中)“一個熱血沸騰的年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三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大革命:第一次發生在公元前 221 年,……創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帝國;第二次發生在 1911年,它結束了帝國,建立了民國;第三次則發生在 1949 年……——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21 年上半年《覺醒年代》熱播,全景式展現出一個大氣磅礴的時代。(1)材料一中“第二次大革命”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評價它的歷史意義。(2)根據第一幕,說明陳獨秀為“換換思路”采取了什么樣的實際行動?為什么說“它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3)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第二幕中所涉及這場運動的名稱,并分析兩幕事件之間的關系。17.(2021九上·鄞州期中)“一個開拓創新的政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寫出年代尺所示的歷史階段名稱。(2)年代尺中“新面貌”開始于哪些地方,并用相關歷史事件說明你對“新面貌”的理解。(3)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曾多次在自我修正中不斷完善自己。根據年代尺,請選擇一個史實加以印證。(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新面貌”和“新紀元”之間的聯系。18.(2021九上·鄞州期中)“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一:1931 年 9 月 18 日日軍入侵沈陽圖二:1937 年 7 月 7 日駐守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奔赴前線材料二: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布表戰爭爆發時 1942 年 日本投降時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場 東南亞 中國戰場 太平洋、印度洋戰場 中國戰場(不含東北) 東南亞、太平洋戰場35個師團 10 個師團 7 個師團 37 個師團 15 個師團 111 萬余人 不到 11 萬人注:抗日戰爭中,中國死傷 3500 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 1000 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 多億美元。……中國通過長期的反侵略斗爭,從戰前的半殖民地狀態一躍而為五大國之一及聯合國的創始國,擁有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和一票否決權。在其近代歷史上,中國的國際威望從來沒有像此刻那樣崇高。——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 中國的奮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兩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與中國抗日戰爭的關系。(2)從圖一到圖二后,蔣介石對日軍侵略由不抵抗到堅決抵抗。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蔣介石態度變化的原因。(3)列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粉碎日軍進攻的兩例戰役。(4)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從戰前的半殖民地狀態一躍而為五大國之一及聯合國的創始國”的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B項①②④是三民主義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民主義的內容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三民主義指的是民族、民權、民生三大義。2.【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成為武昌起義的主力,起義軍迅速占領楚望臺軍械庫,隨后,匯集起來,猛攻湖廣總督衙門。經過一夜激戰,到第二天清晨,新軍完全占領武昌城。接著,起義軍又攻占了漢口和漢陽。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支持革命,清朝統治土崩瓦解。A項占領楚望臺軍械庫在武漢,符合題意;B項南湖紅船在浙江嘉興,不符合題意;C項朱毛會師在井岡山,不符合題意;D項重要會議在上海,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武昌起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掌握武昌起義的相關史實。3.【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依所學可知,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即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多年封建帝制并締造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毛澤東領導黨和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提出文學革命,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張。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雜志,1920年,在上海建立早期共產黨組織。ACD三項描述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B項李大釗——創辦《新青年》雜志,在上海建立早期黨組織描述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歷史人物與其成就的相關史實。要求識記基礎史實,重點掌握孫中山、李大釗、毛澤東、鄧小平的相關史實。4.【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A項近代中國經歷了向西方學習政治——經濟——思想的過程錯誤,近代中國經歷了向西方學習經濟--政治--思想的過程,不符合題意;B項有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對社會的變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錯誤,1840-1949年的近代中國百年歷程中有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如毛澤東對社會的變革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不是決定性作用,不符合題意;C項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正確,符合題意;D項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的尊嚴要靠軍事實力來維護錯誤,一個國家的尊嚴要綜合國力(經濟)實力來維護,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化的探索、時勢造英雄、抗日戰爭、重慶談判、綜合國力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近代化的探索、時勢造英雄、抗日戰爭、重慶談判、綜合國力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抗日戰爭、重慶談判等重大歷史事件的相關史實。5.【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它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ABC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工人階級起到了先鋒作用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知道五四運動后期,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6.【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是1924—1927年的國民革命時期。主要成果有,1924年,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國民黨創辦了黃埔軍校。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是在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團結一致,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和長征是國共內戰,辛亥革命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ABD三項不能完全體現國共兩黨合作,不符合題意;C項黃埔軍校、抗日戰爭可以體現國共兩黨合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相關知識。7.【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依據“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可知,A符合題意。1927年,毛澤東秋收起義后進軍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這些都是“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B項①③是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的內容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重點掌握“井岡山光輝的斗爭實踐”的內容,其內容包括毛澤東秋收起義后進軍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和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8.【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過程為:1934年10月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突破湘江四道封鎖線-渡烏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撟-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到到達陜北吳起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ABC三項錯誤,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沒有經過上海、西安和武漢,不符合題意;D項瑞金—遵義—吳起鎮—會寧是最合適的游學路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軍長征,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9.【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周恩來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他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領導南昌起義、參與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周恩來沒有出席中共“一大”,指揮百團大戰的是彭德懷。B項②③④是周恩來曾經參與的歷史活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周恩來的相關事跡。注意識記周恩來的主要活動與貢獻。10.【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紅軍長征;土地改革【解析】【分析】據所學知,①《十送紅軍》創作于紅軍長征時期, ②國民革命歌創作于北伐戰爭時期,③《解放區的天》創作于解放戰爭時期,④《松花江上》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綜上,按反映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合理的是②①④③。A項②①④③排列合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1.【答案】B【知識點】西安事變;政治協商會議【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西安事變的解決與重慶談判中,中國共產黨為了民族的利益,不計前嫌,都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出現了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局面,所以①③是其相同點。重慶談判提出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①排除;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重慶談判時抗戰已經取得了勝利,④排除。B項②③是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共同點。解答本題需要注意對比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兩個事件的共性,可先找出不符合的排除。12.【答案】D【知識點】內戰的爆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A項A表達錯誤,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不符合題意;B項B表達錯誤,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不符合題意;C項C表達錯誤,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不符合題意;D項D表達正確,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渡江戰役的命令,在長江北岸嚴陣以待的百萬雄師,從西起江西湖口,東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渡江戰役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13.【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3年11月召開開羅會議,要求日本歸還中國領土;1943年12月召開德黑蘭會議,提出英美蘇要協同作戰,并且提出要開辟第二戰場,與日本無關,故排除②;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建立聯合國;蘇美英三國關于日本的協定(雅爾塔協定),1945年7月召開波茨坦會議,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所以沒有提到日本問題的只有德黑蘭會議。C項①③④有利于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期間的四大國際會議。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4.【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歐洲戰場的轉折性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性戰役,故①錯誤;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故②正確;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陷入東西夾擊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滅亡,故③正確;德黑蘭會議商討加速戰爭進程和戰后世界的安排問題,雅爾塔會議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故④錯誤。B項②③表達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5.【答案】(1)正確。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2)錯誤。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擔負著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錯誤。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南昌起義的相關知識。1927年8月1日,黨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也是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每年的8月1日定為建軍節,所以“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指南昌。(2)本題考查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的作用??谷諔馉幹?,中國共產黨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堅持敵后抗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頑強抗戰,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3)本題考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西柏坡召開,會上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故答案為:(1)正確。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2)錯誤。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擔負著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錯誤。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6.【答案】(1)事件:辛亥革命。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潮流的閘門。(2)行動:新文化運動理由:僅進行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蛘撸盒梁ジ锩捶饨ú粡氐?,新文化運動主張在思想文化方面進行變革。(3)運動:五四運動。聯系:①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②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主流是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第二次發生在 1911年,它結束了帝國,建立了民國”,聯系所學,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2000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2) 1915年,陳獨秀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3)1919年由于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從5月4日起,北京的學生率先走上街頭,發起了舉國震驚的五四運動;在這次運動中,打出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啟發人們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故答案為:(1)事件:辛亥革命。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潮流的閘門。(2)行動:新文化運動;理由:僅進行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蛘撸盒梁ジ锩捶饨ú粡氐?,新文化運動主張在思想文化方面進行變革。(3)運動:五四運動。聯系:①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②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主流是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17.【答案】(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地點:上海、浙江嘉興南湖新面貌: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史實1: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史實2: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1919年的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因此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根據年代尺中的“1921年”,聯系所學,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由于敵人的破壞,會議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3)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于是,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從此領導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枚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4)“新面貌”指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紀元” 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故答案為:(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地點:上海、浙江嘉興南湖。新面貌: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史實1: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或史實2: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年代尺依托,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級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理解并識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相關史實。18.【答案】(1)關系: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2)原因:日本侵略加??;民族危機加深;西安事變國共關系改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全國人民要求抗戰等。(3)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理由: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圖一“1931 年 9 月 18 日日軍入侵沈陽”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圖二“1937 年 7 月 7 日駐守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奔赴前線”反映的是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戰的起點,七七事變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從圖一到圖二后,蔣介石對日軍侵略由不抵抗到堅決抵抗的原因有: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派出周恩來到西安調停。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抗日戰爭爆發后,全國人民要求抗戰等。(3)聯系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役的相關知識,舉出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任一戰役即可。(4)中國抗日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付出了重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故答案為:(1)關系: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2)原因:日本侵略加??;民族危機加深;西安事變國共關系改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全國人民要求抗戰等。(3)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理由: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片八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片八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