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達標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北大營兩側,暴虐的中國軍隊破壞我南滿鐵路,同我守備隊發生沖突?!币噪妶笾羞@一偽造的情節為借口,日本發動了( ?。?br/>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受2.(2020九上·海曙期中)紀實小說《1936:歷史在這里拐彎——西安事變始末紀實》再現了西安事變背后鮮為人知的種種。之所以說“歷史在這里拐彎”是因為( )A.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掌軍政大權C.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3.“為什么要在中國領土上進行軍事演習 為什么借口士兵失蹤動用大炮 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營,反叫中國守軍撤出宛平 ”這是美國記者斯諾在1937年參加日軍召開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提出的問題。這一連串的質問主要針對( ?。?br/>A.柳條湖事件 B.“九一八”事變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4.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的“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于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該展覽館再現了( )A.鴉片戰爭中國被侵略的歷史B.中日甲午戰爭的歷史C.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血淚史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慘絕人寰的歷史5.“整個華北地區,從晉北山區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打擊了敵人在華北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這段報道反映的是哪場戰役( ?。?br/>A.北伐戰爭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6.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舉行御前會議,討論是否無條件投降的問題。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外形勢,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停戰詔書。裕仁天皇所說的國外形勢,不包括( ?。?br/>A.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B.蘇聯對日宣戰C.中國抗日軍民的大反攻 D.日本軍民無心戀戰7.下面是有關中國共產黨某次代表大會的描寫:主席臺上方“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橫幅。會場四周24面黨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該會議應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遵義會議8.下圖是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創作的漫畫《三頭怪獸》,其反映了史實是( ?。?br/>A.三國協約的形成 B.法西斯同盟形成C.慕尼黑陰謀 D.諾曼底登陸9.“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這段話中的“我”是下列哪國人( )A.德國 B.捷克斯洛伐克C.波蘭 D.奧地利10.(2020九上·海曙期中)“用希特勒制衡斯大林、犧牲捷克斯洛伐克以換取禍水東流”的陰謀出現在( )A.巴黎和會 B.波茨坦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11.在西方軍事術語中,D日經常用作表示一次作戰或行動暗勺那一天。迄今為止,最著名的D日是1944年6月6日。歷史上的這一天打響了二戰后期的( ?。?br/>A.莫斯科戰役 B.太平洋戰爭C.凡爾登戰役 D.諾曼底登陸戰役12.1941年蘇聯流傳的一幅漫畫,漫畫中描繪了戰敗的德軍高級將領,抬著上面寫有“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棺材,在寒冬的蘇聯大地上狼狽撤退。這應該是發生在哪場戰役后( )A.凡爾登戰役 B.莫斯科保衛戰C.德國閃擊波蘭 D.日本偷襲珍珠港13.由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芍ā 。?br/>A.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B.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C.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D.歐洲第二戰場開辟14.雅爾塔會作出的決定是( )①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②戰敗的德國由蘇、美、英三國軍隊分區占領③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蘇聯參加對日作戰④日本應無條件投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影片《兵臨城下》里蘇軍和德軍狙擊手斗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是一道視覺盛宴,影片里描述的這場戰役最后蘇軍獲得勝利,這次戰役不但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大轉折點。請問這是哪一場戰役( ?。?br/>A.莫斯科保衛戰 B.柏林戰役C.斯大林格勒戰役 D.諾曼底登陸戰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觀察下列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是在哪一歷史事件之后出現的情景 (2)圖二是在哪一歷史事件中發生的 17.和平、合作是歷史永恒的主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個主要階段階段 時間 概況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國人、后是日本人獲得勝利和擴張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國開始反攻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國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勝利——摘編自阿德勒等的《世界文明史(下冊)》材料二:苦難十四年,日本和漢奸,壓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東北民謠材料三:(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成為世界四強之一的大國,中華民族開始了近百年來的偉大復興。——臧運祜《20世紀的中國與世界》(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推動戰爭由第一階段向第二、三階段轉變的原因。(2)材料二所說的“苦難十四年“始于哪一歷史事件 請列舉一著名戰例,說明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3)1945年,“成為世界四強之一”的中國參與了哪一國際組織的創建 18.某校九年級(1)班以“20世紀的戰爭”為主題分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問題。第一小組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戰爭,下表是該組同學研究成果的一部分。20世紀主要戰爭比較表名稱 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 1931年-1945年 1939年-1945年全面爆發的標志 盧溝橋事件 不列顛之戰重大戰役或事件 賀勝橋戰役 馬恩河戰役性質 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又是反法西斯戰爭 反法西斯戰爭結果 中國勝利 反法西斯同盟勝利第二小組運用圖片資料研究戰爭。下列是他們收集的部分圖片。第三小組以史為鑒,關注時政。他們收集整理了新華社近期有關日本對二戰態度的材料。材料一:2014年4月22日,約150名日本議員參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內閣兩名閣僚參拜了供奉有l4名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當天通過代理人以自民黨總裁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祀費……受到中國、韓國和其他鄰國強烈反對。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由民主黨近年在努力尋求修改教科書審定標準中關于記述歷史事件時顧及亞洲鄰國的“近鄰諸國條款”……如果修改這一標準,日本的“侵略””壓迫”和“出兵”會分別改為“進入”“鎮壓”和“派遣”。(1)表中比較的內容有三項錯誤,請你找出并改正。(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以上圖片表明英國對待法西斯德國的態度有什么變化,兩種態度造成的影響有何不同。(3)以上兩則材料反映出當前日本社會怎樣的政治動向 假如你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中國政府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將用哪些史實駁斥這種言論 (兩例即可)你會對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向目方提出怎樣的建議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開始局部侵華,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由此開始。A項“九一八”事變是以題干電報中偽造的情節為借口發動的,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九一八事變,要求識記基礎史實。2.【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黨中央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國共兩黨的關系開始緩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是之所以說“歷史在這里拐彎”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識記西安事變的背景、過程及和平解決的意義。3.【答案】C【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ABD三項分別出現在1931年、1932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七七”事變和題干符合,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七七事變,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4.【答案】D【知識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日本侵華期間,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的部隊,稱為 “七三一部隊”,他們慘無人道地用中國活人作試驗。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慘絕人寰的歷史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日本侵華暴行。解答本題需要運用日本侵華罪行的相關史實。5.【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整個華北地區”、“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的主要目標是摧毀日偽軍的據點、交通線。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百團大戰是題干報道反映的戰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要求具備獲取有效信息與知識運用的能力。6.【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蘇聯發表對日宣戰的聲明,派遣蘇聯紅軍進攻駐中國東北的日軍。與此同時,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ABC三項都是裕仁天皇所說的國外形勢,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軍民無心戀戰不是裕仁天皇所說的國外形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勝利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主要因素。7.【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依據題干“24”和所學可知是1945年,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陜西延安召開。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后中國將走什么道路的問題,為中國指明了光明的前途,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中共七大應是題干描述的會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七大學生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共七大的史實。8.【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據題干漫畫中“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三頭怪獸”及所學知識可知,漫畫信息反映了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起來,形成了軸心國集團,對世界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成為后來二戰的主要發起國。ACD三項在漫畫信息中無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法西斯同盟形成是題干漫畫《三頭怪獸》反映的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形成,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漫畫信息的能力。9.【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據題干中的“1938年”“慕尼黑”“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了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等西方大國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轉讓給法西斯德國,制造了“慕尼黑陰謀”,可見其中的“受害者”“我”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人。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捷克斯洛伐克是題干這段話中的“我”所屬的國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慕尼黑陰謀,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0.【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慕尼黑會議出現“用希特勒制衡斯大林、以換取禍水東流”的陰謀,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慕尼黑會議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慕尼黑會議的相關史實。11.【答案】D【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向德軍發動猛烈進攻,開辟了歐洲蘇德戰場外的第二戰場,使德國法西斯陷于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國的戰敗。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諾曼底登陸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12.【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按照預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兵分三路進攻蘇聯。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不可戰勝”神話,標志著“閃電戰”的破產,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決心。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莫斯科保衛戰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莫斯科保衛戰的意義。識記與靈活掌握莫斯科保衛戰及影響,題干關鍵信息“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3.【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虎!虎!虎!”是日軍偷襲成功的信號,日本偷襲珍珠港,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A項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不符合題意;B項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不符合題意;C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不符合題意;D項歐洲第二戰場開辟是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珍珠港事件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4.【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5年雅爾塔會議達成重大協議有②蘇、美、英三國分區占領德國、③歐洲戰爭結束三個月后,蘇聯參加對日作戰、④成立聯合國。①開辟歐洲第二戰場⑤決定進行諾曼底登陸是在德黑蘭會議上達成的協議。B項②③是雅爾塔會議作出的決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會議的內容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雅爾塔會議的內容與影響。15.【答案】C【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斯大林格勒戰役不但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大轉折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戰役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史實。16.【答案】(1)“九一八”事變(2)南京大屠殺【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下令東北軍不抵抗,事變后日軍占領了沈陽城。日軍暴行(2)1937年12月,日軍占領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占領南京六周內,屠殺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2)南京大屠殺。【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九一八”事變和南京大屠殺。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7.【答案】(1)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2)“九一八”事變。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3)聯合國【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可知,推動戰爭由第一階段向第二、三階段轉化的原因中國軍民堅持抗戰;美國參戰;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等。(2)材料二所說的“苦難十四年”開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戰役有: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3)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1945年,中國參與了聯合國創建,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故答案為:(1)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2)“九一八”事變。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3)聯合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18.【答案】(1)賀勝橋戰役應改為平型關大捷(或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不列顛之戰應改為德軍突襲波蘭。馬恩河戰役改為斯大林格勒戰役(或莫斯科戰役、中連島海戰等)(2)態度:容忍、退讓的綏靖政策到堅決抵抗。影響:圖一,使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脹,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圖二、圖三抵制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捍衛了英國的領土完整,推動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3)政治動向: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罪行。史實: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隨后侵占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全面侵華;1937年南京大屠殺等。建議:日本政府應正視歷史,以史為鑒,信守和平承諾。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求同存異,開創未來等。【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賀勝橋戰役是北伐戰爭中的著名戰役,抗日戰爭中的戰役有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戰役或事件有: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1945年4月底,蘇軍發起攻克柏林的戰役; 1944年6月,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等。(2)態度是由戰前的綏靖到戰爭開始后的堅決抵抗。慕尼黑陰謀使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這不僅沒有消除德國的野心,反而助長了德國的侵略氣焰。二戰開始后,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做出堅決抵抗的決策。最后與其他反法西斯國家走向聯合,最終打敗法西斯。(3)材料中“2014年4月22日,約150名日本議員參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內閣兩名閣僚參拜了供奉有l4名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斌w現的是日本否認侵華的史實,結合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對華的戰爭進行分析即可。關于中日關系的認識需要從正視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即可。故答案為:(1)賀勝橋戰役應改為平型關大捷(或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不列顛之戰應改為德軍突襲波蘭。馬恩河戰役改為斯大林格勒戰役(或莫斯科戰役、中途島海戰等)(2)態度:容忍、退讓的綏靖政策到堅決抵抗。影響:圖一,使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脹,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圖二、圖三抵制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捍衛了英國的領土完整,推動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3)政治動向: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罪行。史實: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隨后侵占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全面侵華;1937年南京大屠殺等。建議:日本政府應正視歷史,以史為鑒,信守和平承諾。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求同存異,開創未來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二戰前后英國對待法西斯的態度變化、中日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達標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北大營兩側,暴虐的中國軍隊破壞我南滿鐵路,同我守備隊發生沖突?!币噪妶笾羞@一偽造的情節為借口,日本發動了( ?。?br/>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受【答案】A【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開始局部侵華,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由此開始。A項“九一八”事變是以題干電報中偽造的情節為借口發動的,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九一八事變,要求識記基礎史實。2.(2020九上·海曙期中)紀實小說《1936:歷史在這里拐彎——西安事變始末紀實》再現了西安事變背后鮮為人知的種種。之所以說“歷史在這里拐彎”是因為( ?。?br/>A.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掌軍政大權C.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黨中央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國共兩黨的關系開始緩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是之所以說“歷史在這里拐彎”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識記西安事變的背景、過程及和平解決的意義。3.“為什么要在中國領土上進行軍事演習 為什么借口士兵失蹤動用大炮 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營,反叫中國守軍撤出宛平 ”這是美國記者斯諾在1937年參加日軍召開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提出的問題。這一連串的質問主要針對( )A.柳條湖事件 B.“九一八”事變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答案】C【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ABD三項分別出現在1931年、1932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七七”事變和題干符合,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七七事變,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4.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的“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于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該展覽館再現了( )A.鴉片戰爭中國被侵略的歷史B.中日甲午戰爭的歷史C.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血淚史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慘絕人寰的歷史【答案】D【知識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日本侵華期間,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的部隊,稱為 “七三一部隊”,他們慘無人道地用中國活人作試驗。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慘絕人寰的歷史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日本侵華暴行。解答本題需要運用日本侵華罪行的相關史實。5.“整個華北地區,從晉北山區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打擊了敵人在華北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边@段報道反映的是哪場戰役( )A.北伐戰爭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整個華北地區”、“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的主要目標是摧毀日偽軍的據點、交通線。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百團大戰是題干報道反映的戰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要求具備獲取有效信息與知識運用的能力。6.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舉行御前會議,討論是否無條件投降的問題。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外形勢,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停戰詔書。裕仁天皇所說的國外形勢,不包括( ?。?br/>A.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B.蘇聯對日宣戰C.中國抗日軍民的大反攻 D.日本軍民無心戀戰【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蘇聯發表對日宣戰的聲明,派遣蘇聯紅軍進攻駐中國東北的日軍。與此同時,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ABC三項都是裕仁天皇所說的國外形勢,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軍民無心戀戰不是裕仁天皇所說的國外形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勝利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主要因素。7.下面是有關中國共產黨某次代表大會的描寫:主席臺上方“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橫幅。會場四周24面黨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該會議應是( ?。?br/>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遵義會議【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依據題干“24”和所學可知是1945年,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陜西延安召開。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后中國將走什么道路的問題,為中國指明了光明的前途,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中共七大應是題干描述的會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七大學生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共七大的史實。8.下圖是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創作的漫畫《三頭怪獸》,其反映了史實是( ?。?br/>A.三國協約的形成 B.法西斯同盟形成C.慕尼黑陰謀 D.諾曼底登陸【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據題干漫畫中“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三頭怪獸”及所學知識可知,漫畫信息反映了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起來,形成了軸心國集團,對世界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成為后來二戰的主要發起國。ACD三項在漫畫信息中無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法西斯同盟形成是題干漫畫《三頭怪獸》反映的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形成,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漫畫信息的能力。9.“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边@段話中的“我”是下列哪國人( )A.德國 B.捷克斯洛伐克C.波蘭 D.奧地利【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據題干中的“1938年”“慕尼黑”“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了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等西方大國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轉讓給法西斯德國,制造了“慕尼黑陰謀”,可見其中的“受害者”“我”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人。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捷克斯洛伐克是題干這段話中的“我”所屬的國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慕尼黑陰謀,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0.(2020九上·海曙期中)“用希特勒制衡斯大林、犧牲捷克斯洛伐克以換取禍水東流”的陰謀出現在( ?。?br/>A.巴黎和會 B.波茨坦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慕尼黑會議出現“用希特勒制衡斯大林、以換取禍水東流”的陰謀,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慕尼黑會議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慕尼黑會議的相關史實。11.在西方軍事術語中,D日經常用作表示一次作戰或行動暗勺那一天。迄今為止,最著名的D日是1944年6月6日。歷史上的這一天打響了二戰后期的( ?。?br/>A.莫斯科戰役 B.太平洋戰爭C.凡爾登戰役 D.諾曼底登陸戰役【答案】D【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向德軍發動猛烈進攻,開辟了歐洲蘇德戰場外的第二戰場,使德國法西斯陷于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國的戰敗。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諾曼底登陸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12.1941年蘇聯流傳的一幅漫畫,漫畫中描繪了戰敗的德軍高級將領,抬著上面寫有“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棺材,在寒冬的蘇聯大地上狼狽撤退。這應該是發生在哪場戰役后( )A.凡爾登戰役 B.莫斯科保衛戰C.德國閃擊波蘭 D.日本偷襲珍珠港【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按照預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兵分三路進攻蘇聯。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不可戰勝”神話,標志著“閃電戰”的破產,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決心。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莫斯科保衛戰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莫斯科保衛戰的意義。識記與靈活掌握莫斯科保衛戰及影響,題干關鍵信息“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3.由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芍ā 。?br/>A.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B.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C.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D.歐洲第二戰場開辟【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虎!虎!虎!”是日軍偷襲成功的信號,日本偷襲珍珠港,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A項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不符合題意;B項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不符合題意;C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不符合題意;D項歐洲第二戰場開辟是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珍珠港事件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4.雅爾塔會作出的決定是( ?。?br/>①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②戰敗的德國由蘇、美、英三國軍隊分區占領③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蘇聯參加對日作戰④日本應無條件投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5年雅爾塔會議達成重大協議有②蘇、美、英三國分區占領德國、③歐洲戰爭結束三個月后,蘇聯參加對日作戰、④成立聯合國。①開辟歐洲第二戰場⑤決定進行諾曼底登陸是在德黑蘭會議上達成的協議。B項②③是雅爾塔會議作出的決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會議的內容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雅爾塔會議的內容與影響。15.影片《兵臨城下》里蘇軍和德軍狙擊手斗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是一道視覺盛宴,影片里描述的這場戰役最后蘇軍獲得勝利,這次戰役不但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大轉折點。請問這是哪一場戰役( ?。?br/>A.莫斯科保衛戰 B.柏林戰役C.斯大林格勒戰役 D.諾曼底登陸戰【答案】C【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斯大林格勒戰役不但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大轉折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戰役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史實。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觀察下列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是在哪一歷史事件之后出現的情景 (2)圖二是在哪一歷史事件中發生的 【答案】(1)“九一八”事變(2)南京大屠殺【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下令東北軍不抵抗,事變后日軍占領了沈陽城。日軍暴行(2)1937年12月,日軍占領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占領南京六周內,屠殺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2)南京大屠殺。【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九一八”事變和南京大屠殺。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7.和平、合作是歷史永恒的主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個主要階段階段 時間 概況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國人、后是日本人獲得勝利和擴張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國開始反攻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國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勝利——摘編自阿德勒等的《世界文明史(下冊)》材料二:苦難十四年,日本和漢奸,壓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東北民謠材料三:(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成為世界四強之一的大國,中華民族開始了近百年來的偉大復興。——臧運祜《20世紀的中國與世界》(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推動戰爭由第一階段向第二、三階段轉變的原因。(2)材料二所說的“苦難十四年“始于哪一歷史事件 請列舉一著名戰例,說明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3)1945年,“成為世界四強之一”的中國參與了哪一國際組織的創建 【答案】(1)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2)“九一八”事變。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3)聯合國【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可知,推動戰爭由第一階段向第二、三階段轉化的原因中國軍民堅持抗戰;美國參戰;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等。(2)材料二所說的“苦難十四年”開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戰役有: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3)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1945年,中國參與了聯合國創建,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故答案為:(1)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2)“九一八”事變。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3)聯合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18.某校九年級(1)班以“20世紀的戰爭”為主題分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問題。第一小組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戰爭,下表是該組同學研究成果的一部分。20世紀主要戰爭比較表名稱 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 1931年-1945年 1939年-1945年全面爆發的標志 盧溝橋事件 不列顛之戰重大戰役或事件 賀勝橋戰役 馬恩河戰役性質 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又是反法西斯戰爭 反法西斯戰爭結果 中國勝利 反法西斯同盟勝利第二小組運用圖片資料研究戰爭。下列是他們收集的部分圖片。第三小組以史為鑒,關注時政。他們收集整理了新華社近期有關日本對二戰態度的材料。材料一:2014年4月22日,約150名日本議員參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內閣兩名閣僚參拜了供奉有l4名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當天通過代理人以自民黨總裁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祀費……受到中國、韓國和其他鄰國強烈反對。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由民主黨近年在努力尋求修改教科書審定標準中關于記述歷史事件時顧及亞洲鄰國的“近鄰諸國條款”……如果修改這一標準,日本的“侵略””壓迫”和“出兵”會分別改為“進入”“鎮壓”和“派遣”。(1)表中比較的內容有三項錯誤,請你找出并改正。(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以上圖片表明英國對待法西斯德國的態度有什么變化,兩種態度造成的影響有何不同。(3)以上兩則材料反映出當前日本社會怎樣的政治動向 假如你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中國政府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將用哪些史實駁斥這種言論 (兩例即可)你會對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向目方提出怎樣的建議 【答案】(1)賀勝橋戰役應改為平型關大捷(或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不列顛之戰應改為德軍突襲波蘭。馬恩河戰役改為斯大林格勒戰役(或莫斯科戰役、中連島海戰等)(2)態度:容忍、退讓的綏靖政策到堅決抵抗。影響:圖一,使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脹,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圖二、圖三抵制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捍衛了英國的領土完整,推動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3)政治動向: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罪行。史實: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隨后侵占中國東北三?。?937年“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全面侵華;1937年南京大屠殺等。建議:日本政府應正視歷史,以史為鑒,信守和平承諾。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求同存異,開創未來等。【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賀勝橋戰役是北伐戰爭中的著名戰役,抗日戰爭中的戰役有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戰役或事件有: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1945年4月底,蘇軍發起攻克柏林的戰役; 1944年6月,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等。(2)態度是由戰前的綏靖到戰爭開始后的堅決抵抗。慕尼黑陰謀使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這不僅沒有消除德國的野心,反而助長了德國的侵略氣焰。二戰開始后,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做出堅決抵抗的決策。最后與其他反法西斯國家走向聯合,最終打敗法西斯。(3)材料中“2014年4月22日,約150名日本議員參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內閣兩名閣僚參拜了供奉有l4名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斌w現的是日本否認侵華的史實,結合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對華的戰爭進行分析即可。關于中日關系的認識需要從正視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即可。故答案為:(1)賀勝橋戰役應改為平型關大捷(或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不列顛之戰應改為德軍突襲波蘭。馬恩河戰役改為斯大林格勒戰役(或莫斯科戰役、中途島海戰等)(2)態度:容忍、退讓的綏靖政策到堅決抵抗。影響:圖一,使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脹,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圖二、圖三抵制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捍衛了英國的領土完整,推動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3)政治動向: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罪行。史實: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隨后侵占中國東北三??;1937年“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全面侵華;1937年南京大屠殺等。建議:日本政府應正視歷史,以史為鑒,信守和平承諾。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求同存異,開創未來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二戰前后英國對待法西斯的態度變化、中日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達標測試卷(學生版).docx 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達標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