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花城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趕圩歸來啊哩哩》教學設計課題 《趕圩歸來啊哩哩》 單元 二 學科 音樂 年級 八年級教材分析 《趕圩歸來啊哩哩》是一首描寫彝族姑娘趕圩(趕集。客家人叫赴圩。在客家人的口語中,把約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稱為“圩日”,人們到集市上交易、辦事,就叫赴圩。)歸來時的歡樂心情的歌曲。廣西詞人古笛詞、黃有異曲, 唱出名的是廣西歌舞團的唐佩珠、彝族著名歌唱家曲比阿烏等。演唱者還有羅寧那、吳彤、阿果、湯燦、輪回樂隊等。1979年冬天,壯族詞作家古笛等一行到隆林德峨鄉體驗生活。當時正值圩日,只見彝族姑娘們身著五彩繽紛的服飾,歡天喜地地選購自己喜歡的布料、小工藝品,然后結伴走回山寨。姑娘們一路上歡聲笑語、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古笛與歌舞團的幾位編導深受感染,決定以姑娘們趕圩歸來路上的情景作為切入點,編排一個彝族舞蹈,體現改革開放后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示出黨的好政策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于是,古笛和黃有異寫出了《趕圩歸來啊哩哩》這個舞蹈的主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很快唱紅了全國,成為中國文化部舉辦聲樂比賽指定必唱曲目之一,編入全國音樂院校及各大、中、小學音樂教材,聯合國科教文衛組指定這首歌為亞太地區音樂教材必選歌曲。21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喜歡聽流行音樂,正處在變聲期的學生不喜歡自己演唱,這跟他們青春期心理與生理的變化有關,因此,我想多讓他們聆聽音樂也是一種學習,在聆聽的基礎上加強音樂知識的學習,擴大學生音樂視野。通過培養他們自主創新能力,讓八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音樂歌曲,嘗試做音樂老師來教同學唱歌,這樣更能促進學生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學教能力。 學習目標 審美感知:欣賞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感知其濃郁的彝族風格,體會彝家姑娘熱愛生活,趕圩歸來時的喜悅、歡快心情。藝術表現:能模唱民歌手、歌唱家們的歌韻,熟練后,按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創意去演唱。創意實踐:分組表演唱,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編創簡易律動,邊表演邊唱歌。文化理解:理解廣西是多民族的居住地,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重點 欣賞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感知其濃郁的彝族風格,體會彝家姑娘熱愛生活,趕圩歸來時的喜悅、歡快心情。難點 能模唱民歌手、歌唱家們的歌韻,熟練后,按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創意去演唱。創意實踐:分組表演唱,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編創簡易律動,邊表演邊唱歌。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彝族歌曲《不要怕》,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并交流:這首歌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教師介紹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彝族的服飾十分精美,花包頭是彝族服飾重要組成部分。廣袤豐饒的土地,孕育出彝族人樸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觀看視頻回答:彝族2.根據教師介紹,了解彝族 通過改編的流行歌曲《不要怕》走進彝族,為欣賞演唱歌曲做準備。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歌曲譜例,播放《趕圩歸來啊哩哩》音頻,組織學生聆聽歌曲并思考交流:(1)談談你的感受(2)猜一猜歌名《趕圩歸來啊哩哩》2.教師播放歌曲視頻,引導學生思考:欣賞歌曲:思考旋律、速度、節拍等特點3.教師出示表格,請學生填一填。4.教師出示問題:趕圩是什么意思?組織學生猜一猜。教師簡單介紹歌曲:80年代,具有濃郁的廣西特色,表現彝族姑娘趕圩歸來喜悅、歡快的心情的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很快唱紅了全國。圩是農村貿易集市地點,民間稱為“圩”或“集鎮”。趕圩,又名“趕鬧子”、“逢鬧子”,是農村的交易習俗。彝族的語言中“啊哩哩”是“OK”的意思,“啊哩哩”也是廣西百色隆林的方言,意思是“姑娘”,“啊哩哩”也是當地的民族音樂的一種曲調,這首歌因此取名“啊哩哩”。6.教師出示歌譜,再次播放音頻,組織復聽歌曲并提問:歌曲可以分為幾段?7.分段演唱歌曲:教師出示A段歌曲曲譜,組織學生學唱歌曲8.分段演唱歌曲:教師出示B段歌曲曲譜,組織學生學唱歌曲9.教師組織學生跟隨伴奏用愉悅的心情,輕巧活潑、明亮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10.教師播放歌舞片段,引導學生交流。11.師:歌曲舞蹈性節奏強,請班上喜愛舞蹈的同學為歌曲編創律動動作。組織學生為歌曲編創律動動作。12.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表演唱介紹詞作者介紹曲作者教師拓展介紹火把節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聆聽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觀察樂譜,交流回答:感受猜歌名欣賞歌曲視頻,思考問題。根據引導,填空:回答問題:趕集根據教師介紹,簡單了解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6.復聽歌曲:思考回答問題:A B兩段7.學唱A段:(1)有節奏的朗讀A段歌詞(2)輕聲哼唱旋律(3)配唱歌詞8.學唱B段:(1)這段出現最多的詞是什么?(啊哩哩)(2)輕聲哼唱旋律(3)配唱歌詞9.完整演唱歌曲10.欣賞視頻:歌曲加上舞蹈后,談談你的感受。為歌曲編創律動動作分組表演唱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編創簡易律動,邊表演邊唱歌。了解詞作者了解曲作者拓展了解課堂小結完整作業 通過表格填空,歸納整理歌曲的感受。分段學習歌曲,有步驟,科學學習演唱。少數民族都是能夠善舞的民族,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提倡學科綜合。課堂小結 廣西是多民族的居住地,各民族能歌喜舞,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廣西各民族文化既有自身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同時又與整個中華民族文化水乳交融。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文化進行理解。板書 《趕圩歸來啊哩哩》彝族 分段演唱 編創舞蹈動作 分組表演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趕圩歸來啊哩哩花城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欣賞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感知其濃郁的彝族風格,體會彝家姑娘熱愛生活,趕圩歸來時的喜悅、歡快心情。2、能模唱民歌手、歌唱家們的歌韻,熟練后,按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創意去演唱。3、分組表演唱,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編創簡易律動,邊表演邊唱歌。4、理解廣西是多民族的居住地,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新知導入觀看視頻交流:這首歌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彝族新知導入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和廣西自治區的西北部。彝族的服飾十分精美,花包頭是彝族服飾重要組成部分。廣袤豐饒的土地,孕育出彝族人樸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新知講解聆聽歌曲:(1)談談你的感受(2)猜一猜歌名《趕圩歸來啊哩哩》新知講解欣賞歌曲:思考旋律、速度、節拍等特點趕圩歸來啊哩哩新知講解填一填音樂要素情緒速度拍號強弱規律歡快、活潑,富有動感。中速稍快。4/4拍。強、弱、次強、弱。新知講解趕圩是什么意思?趕圩歸來啊哩哩趕圩就是我們說的趕集。新知講解趕圩歸來啊哩哩80年代,具有濃郁的廣西特色,表現彝族姑娘趕圩歸來喜悅、歡快的心情的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很快唱紅了全國。圩是農村貿易集市地點,民間稱為“圩”或“集鎮”。趕圩,又名“趕鬧子”、“逢鬧子”,是農村的交易習俗。彝族的語言中“啊哩哩”是“OK”的意思,“啊哩哩”也是廣西百色隆林的方言,意思是“姑娘”,“啊哩哩”也是當地的民族音樂的一種曲調,這首歌因此取名“啊哩哩”。新知講解復聽歌曲:歌曲可以分為幾段?A B兩段趕圩歸來啊哩哩新知講解學唱A段:(1)請你有節奏的朗讀A段歌詞(2)輕聲哼唱旋律(3)配唱歌詞趕圩歸來啊哩哩新知講解趕圩歸來啊哩哩學唱B段:(1)這段出現最多的詞是什么?(啊哩哩)(2)輕聲哼唱旋律(3)配唱歌詞新知講解跟隨伴奏用愉悅的心情,輕巧活潑、明亮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新知講解趕圩歸來啊哩哩欣賞視頻:歌曲加上舞蹈后,談談你的感受。新知講解趕圩歸來啊哩哩歌曲舞蹈性節奏強,請班上喜愛舞蹈的同學為歌曲編創律動動作。新知講解分組表演唱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編創簡易律動,邊表演邊唱歌。新知講解趕圩歸來啊哩哩詞作者古笛:壯族,1932年出生,國家一級作家,歌舞劇《劉三姐》的執筆者之一,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的詞作者,并以這些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新知講解趕圩歸來啊哩哩曲作者黃有異:廣西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打擊樂專家、國家一級作曲。從事藝術創作已有55年,至今,他已發表作品5000多首(部),獲獎作品達227篇(次)。知名歌曲有《毛主席來到我廣西》、《青山里流出一條紅水河》、和《趕圩歸來啊哩哩》等。新知講解趕圩歸來啊哩哩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最隆重的節日是火把節,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當夜幕降臨,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歡呼,祈求五谷豐登,生活幸福。人們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徹夜狂歡。課堂總結廣西是多民族的居住地,各民族能歌喜舞,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廣西各民族文化既有自身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同時又與整個中華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作業布置鞏固演唱歌曲《 趕圩歸來啊哩哩》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趕圩歸來啊哩哩》演唱:曲比阿烏.mp4 【核心素養目標】花城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趕圩歸來啊哩哩》》.doc 中國節拍 《趕圩歸來啊哩哩》.mp4 吉克雋逸 再唱彝族民謠《不要怕》.mp4 歌曲伴奏:《趕圩歸來啊哩哩》.mp3 歌曲范唱:《趕圩歸來啊哩哩》.mp3 花城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趕圩歸來啊哩哩》》.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