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文地理(上冊)3.3 傍水而居 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工業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區域的生產生活。下列各區域發展能印證這觀點的有( )①美國大平原商品化程度高 ②日本用先進技術耕海牧漁③印第安人營造垂直的生計 ④澳大利亞發展現代化牧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日本——耕海牧漁;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工業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區域的生產生活。①美國大平原商品化程度高,正確,發達的工業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機械。②日本用先進技術耕海牧漁,正確。特別是造船業的發展,讓遠洋捕撈發展迅速。③印第安人營造垂直的生計,不符合題意,印第安人利于自然環境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適應自然的結果。④澳大利亞發展現代化牧業,正確,與發達的工業分不開。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在海拔較低處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高海拔處以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為生,形成了山上畜牧業、山下種植業的不同生活景觀。2.下列關于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②冷凍保鮮設備優良③地處熱帶,光照充足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A.④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地處亞熱帶地區,不是熱帶,其他說法正確。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工業發達, 冷凍保鮮設備優良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北海道附近、處于寒暖流交匯處,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強大的工業對日本的漁業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造船業、先進的紡織工業);先進的電子工業,為遠洋捕撈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和裝備。3.洞里薩湖位于東南亞,橫穿柬埔寨,與湄公河交匯。該湖湖泊面積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約為2700平方千米,6-10月則達到10 000平方千米以上。據此推測,洞里薩湖湖泊面積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氣溫 C.河流 D.地形【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洞里薩湖的湖泊面積與季節有關。在6-10月,降水較多,湖泊受大氣降水的補給,湖水面積較大。而到了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此時,降水較少,湖水補給量較少,湖泊面積較小。 據此推測,洞里薩湖湖泊面積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東南亞地處熱帶,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4.下列有關“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讀書摘記,正確的有( )美國中部大平原以家庭農場為主,機械化程度高,主要種植水稻。 山地之國瑞士,旅游資源豐富,山間交通主要依靠羊駝和駱馬。 水上都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以色列人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開發節水作物,躋身農業發達國家行列。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中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廣人稀,適宜發展高度機械化的農業,但是由于降水較少,所以不適合種植水稻,故①錯誤;②中羊駝和駝馬主要是南美洲的,故②錯誤;③威尼斯水域面積遼闊,故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故③正確;以色列所在的巴勒斯坦為沙漠地帶,水源缺乏,故發展了節水農業,故④正確。綜上③④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5.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馴養羊駝和駱馬C.③——用機器種莊稼 D.④——耕海牧漁【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一一逐水草而居,錯誤,位于澳大利亞,應該是現代化牧場;②一一馴養羊駝和駱馬,錯誤,該地位于美國的中央大平原,應該是用機器種莊稼;③——用機器種莊稼,錯誤,位于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應該是逐水草而居;④一一耕海牧漁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自然環境影響人文環境) ;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經濟發展要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6.(2021八下·仙居期末)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A.可持續發展原則 B.優勢互補原則C.因地制宜原則 D.人定勝天原則【答案】C【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因地制宜原則。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7.一位來華旅游的外國游客這樣描述自己的家鄉:“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車輛,行走在那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據此推測這位游客可能來自( )A.巴黎 B.威尼斯 C.巴西利亞 D.蔚山【答案】B【知識點】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車輛,行走在那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說明當地河湖眾多,所以這個游客可能來自于水城威尼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威尼斯市區涵蓋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因獨特的水城風光成為世界旅游的絕佳勝地。讀A、B兩國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8.對于A、B兩國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A國位于西半球,B國位于東半球②A國位于南半球,B國位于北半球③兩國的國土大部分都位于溫帶地區④A國位于非洲最南端,B國是亞洲南部的一個島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B國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④氣候溫暖濕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8.C9.A【知識點】經緯網;日本——耕海牧漁【解析】【點評】島國日本,四面環海,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這就為它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魚大國,魚貝類長期以來一直是日本人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8.讀圖可知,A國是南非,B國是日本,根據兩國的經度看,兩國都位于東半球。從緯度角度看, A國位于南半球,B國位于北半球。從五帶角度看, A國位于南溫帶地區, B國位于北溫帶地區 。A國位于非洲最南端,B國是亞洲東部的一個島國。 ②③,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9.讀圖可知,B國是日本。B國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與氣候溫暖濕潤沒有關系。 ①②③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10.(2021八上·新昌期中)下列關于黃河、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B.黃河上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C.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階梯開發密集D.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答案】A【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黃河上游含沙量大,錯誤,應該是下游。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錯誤,應該是長江上游。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錯誤,應該是黃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河口以上為上游,河口到舊孟津為中游,舊孟津以下為下游;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區,依次流經我國三級階梯,貫穿四大地形區,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11.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有( )①沿海魚類餌料豐富 ②電子工業發達 ③金融業發達 ④紡織業發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北海道附近、處于寒暖流交匯處,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強大的工業對日本的漁業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造船業、先進的紡織工業);先進的電子工業,為遠洋捕撈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和裝備。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與題意無關。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工業發達,先進的紡織工業、電子工業、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是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12.對于傍水而居的獨特風情描述正確的是( )A.日本有著獨特的水城風貌 B.日本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C.威尼斯有著悠久的捕魚歷史 D.威尼斯大力建設“海洋牧場”【答案】B【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是一個島國,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漁場,在人們的生活中魚無處不在;日本有悠久的捕魚歷史,在長期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其周圍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交通運輸便利 。觀察下圖,回答下題。13.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米A.36 B.360 C.3600 D.3600014.甲地在乙地的____方向A.東北 B.西南 C.東南 D.西北15.圖中所示區域,你認為最可能是( )A.鄉村社區 B.高科技園區 C.城市社區 D.生活小區【答案】13.B14.B15.A【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被形象的稱為地圖的“語言”;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就是注記,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1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12000,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3×12000=36000(厘米)=360(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4.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判斷方向,以乙地建立方向坐標,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向。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5.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有林地,耕地,河流,小型的聚落,因此,圖中所示區域最可能是鄉村社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16.下列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以色列——逐水草而居B.非洲熱帶草原區——冰川列車C.澳大利亞牧場——馴養羊駝和駱馬D.日本——耕海牧漁【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逐水草而居,錯誤,氣候干旱,利用先進的科技發展節水農業;非洲熱帶草原區——冰川列車,錯誤,應該是逐水草而居;澳大利亞牧場——馴養羊駝和駱馬,錯誤,印第安人飼養羊駝和駱馬;日本——耕海牧漁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自然環境影響人文環境) ;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經濟發展要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7.日本有著發達的漁業,其發展漁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雄厚的工業基礎②漁業資十分豐富③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足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與溫暖濕潤的氣候關系不大。雄厚的工業基礎是人文條件,不是自然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日本屬于島國,日本的漁業、造船業發達,其發展的有利條件主要是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工業發達,先進的紡織工業、電子工業、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18.水城威尼斯位于什么沿岸( )A.地中海 B.墨西哥灣 C.北海 D.大西洋【答案】A【知識點】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的著名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威尼斯市區涵蓋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19.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 )A.鄱陽湖流域 B.洞庭湖流域 C.洪澤湖流域 D.太湖流域【答案】D【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太湖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故選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太湖流域的識記。二、非選擇題20.日本 豐富,日本北端的 是世界知名的漁場。【答案】漁業資源;北海道漁場【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漁業資源豐富,日本北端的北海道漁場是世界知名的漁場。【點評】 北海道漁場位于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處,由于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面,為魚類提供在豐富的餌料,從而使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是世界第一大漁場。21.讀圖,這幅圖反映了什么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答案】問題:過度捕撈導致漁業資源枯竭。建議:設定休漁期;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要注意可持續發展。【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此幅圖片展現的是“竭澤而漁”的問題,這種捕撈方式導致漁業資源嚴重枯竭。方法:可以設定休漁期;大力開展人工養殖等。保障可持續發展。【點評】理解竭澤而漁的危害,掌握可持續發展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文地理(上冊)3.3 傍水而居 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工業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區域的生產生活。下列各區域發展能印證這觀點的有( )①美國大平原商品化程度高 ②日本用先進技術耕海牧漁③印第安人營造垂直的生計 ④澳大利亞發展現代化牧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關于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②冷凍保鮮設備優良③地處熱帶,光照充足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A.④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洞里薩湖位于東南亞,橫穿柬埔寨,與湄公河交匯。該湖湖泊面積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約為2700平方千米,6-10月則達到10 000平方千米以上。據此推測,洞里薩湖湖泊面積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氣溫 C.河流 D.地形4.下列有關“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讀書摘記,正確的有( )美國中部大平原以家庭農場為主,機械化程度高,主要種植水稻。 山地之國瑞士,旅游資源豐富,山間交通主要依靠羊駝和駱馬。 水上都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以色列人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開發節水作物,躋身農業發達國家行列。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馴養羊駝和駱馬C.③——用機器種莊稼 D.④——耕海牧漁6.(2021八下·仙居期末)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A.可持續發展原則 B.優勢互補原則C.因地制宜原則 D.人定勝天原則7.一位來華旅游的外國游客這樣描述自己的家鄉:“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車輛,行走在那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據此推測這位游客可能來自( )A.巴黎 B.威尼斯 C.巴西利亞 D.蔚山讀A、B兩國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8.對于A、B兩國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A國位于西半球,B國位于東半球②A國位于南半球,B國位于北半球③兩國的國土大部分都位于溫帶地區④A國位于非洲最南端,B國是亞洲南部的一個島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B國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④氣候溫暖濕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1八上·新昌期中)下列關于黃河、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B.黃河上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C.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階梯開發密集D.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11.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有( )①沿海魚類餌料豐富 ②電子工業發達 ③金融業發達 ④紡織業發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12.對于傍水而居的獨特風情描述正確的是( )A.日本有著獨特的水城風貌 B.日本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C.威尼斯有著悠久的捕魚歷史 D.威尼斯大力建設“海洋牧場”觀察下圖,回答下題。13.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米A.36 B.360 C.3600 D.3600014.甲地在乙地的____方向A.東北 B.西南 C.東南 D.西北15.圖中所示區域,你認為最可能是( )A.鄉村社區 B.高科技園區 C.城市社區 D.生活小區16.下列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以色列——逐水草而居B.非洲熱帶草原區——冰川列車C.澳大利亞牧場——馴養羊駝和駱馬D.日本——耕海牧漁17.日本有著發達的漁業,其發展漁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雄厚的工業基礎②漁業資十分豐富③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足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水城威尼斯位于什么沿岸( )A.地中海 B.墨西哥灣 C.北海 D.大西洋19.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 )A.鄱陽湖流域 B.洞庭湖流域 C.洪澤湖流域 D.太湖流域二、非選擇題20.日本 豐富,日本北端的 是世界知名的漁場。21.讀圖,這幅圖反映了什么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日本——耕海牧漁;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工業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區域的生產生活。①美國大平原商品化程度高,正確,發達的工業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機械。②日本用先進技術耕海牧漁,正確。特別是造船業的發展,讓遠洋捕撈發展迅速。③印第安人營造垂直的生計,不符合題意,印第安人利于自然環境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適應自然的結果。④澳大利亞發展現代化牧業,正確,與發達的工業分不開。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在海拔較低處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高海拔處以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為生,形成了山上畜牧業、山下種植業的不同生活景觀。2.【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地處亞熱帶地區,不是熱帶,其他說法正確。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工業發達, 冷凍保鮮設備優良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北海道附近、處于寒暖流交匯處,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強大的工業對日本的漁業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造船業、先進的紡織工業);先進的電子工業,為遠洋捕撈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和裝備。3.【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洞里薩湖的湖泊面積與季節有關。在6-10月,降水較多,湖泊受大氣降水的補給,湖水面積較大。而到了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此時,降水較少,湖水補給量較少,湖泊面積較小。 據此推測,洞里薩湖湖泊面積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東南亞地處熱帶,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4.【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中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廣人稀,適宜發展高度機械化的農業,但是由于降水較少,所以不適合種植水稻,故①錯誤;②中羊駝和駝馬主要是南美洲的,故②錯誤;③威尼斯水域面積遼闊,故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故③正確;以色列所在的巴勒斯坦為沙漠地帶,水源缺乏,故發展了節水農業,故④正確。綜上③④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5.【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一一逐水草而居,錯誤,位于澳大利亞,應該是現代化牧場;②一一馴養羊駝和駱馬,錯誤,該地位于美國的中央大平原,應該是用機器種莊稼;③——用機器種莊稼,錯誤,位于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應該是逐水草而居;④一一耕海牧漁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自然環境影響人文環境) ;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經濟發展要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6.【答案】C【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因地制宜原則。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7.【答案】B【知識點】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車輛,行走在那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說明當地河湖眾多,所以這個游客可能來自于水城威尼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威尼斯市區涵蓋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因獨特的水城風光成為世界旅游的絕佳勝地。【答案】8.C9.A【知識點】經緯網;日本——耕海牧漁【解析】【點評】島國日本,四面環海,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這就為它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魚大國,魚貝類長期以來一直是日本人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8.讀圖可知,A國是南非,B國是日本,根據兩國的經度看,兩國都位于東半球。從緯度角度看, A國位于南半球,B國位于北半球。從五帶角度看, A國位于南溫帶地區, B國位于北溫帶地區 。A國位于非洲最南端,B國是亞洲東部的一個島國。 ②③,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9.讀圖可知,B國是日本。B國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與氣候溫暖濕潤沒有關系。 ①②③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10.【答案】A【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黃河上游含沙量大,錯誤,應該是下游。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錯誤,應該是長江上游。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錯誤,應該是黃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河口以上為上游,河口到舊孟津為中游,舊孟津以下為下游;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區,依次流經我國三級階梯,貫穿四大地形區,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11.【答案】B【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北海道附近、處于寒暖流交匯處,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強大的工業對日本的漁業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造船業、先進的紡織工業);先進的電子工業,為遠洋捕撈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和裝備。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與題意無關。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工業發達,先進的紡織工業、電子工業、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是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12.【答案】B【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是一個島國,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漁場,在人們的生活中魚無處不在;日本有悠久的捕魚歷史,在長期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其周圍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交通運輸便利 。【答案】13.B14.B15.A【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被形象的稱為地圖的“語言”;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就是注記,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1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12000,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3×12000=36000(厘米)=360(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4.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判斷方向,以乙地建立方向坐標,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向。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5.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有林地,耕地,河流,小型的聚落,因此,圖中所示區域最可能是鄉村社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16.【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逐水草而居,錯誤,氣候干旱,利用先進的科技發展節水農業;非洲熱帶草原區——冰川列車,錯誤,應該是逐水草而居;澳大利亞牧場——馴養羊駝和駱馬,錯誤,印第安人飼養羊駝和駱馬;日本——耕海牧漁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自然環境影響人文環境) ;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經濟發展要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7.【答案】C【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與溫暖濕潤的氣候關系不大。雄厚的工業基礎是人文條件,不是自然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日本屬于島國,日本的漁業、造船業發達,其發展的有利條件主要是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工業發達,先進的紡織工業、電子工業、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18.【答案】A【知識點】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的著名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威尼斯市區涵蓋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19.【答案】D【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太湖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故選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太湖流域的識記。20.【答案】漁業資源;北海道漁場【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漁業資源豐富,日本北端的北海道漁場是世界知名的漁場。【點評】 北海道漁場位于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處,由于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面,為魚類提供在豐富的餌料,從而使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是世界第一大漁場。21.【答案】問題:過度捕撈導致漁業資源枯竭。建議:設定休漁期;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要注意可持續發展。【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此幅圖片展現的是“竭澤而漁”的問題,這種捕撈方式導致漁業資源嚴重枯竭。方法:可以設定休漁期;大力開展人工養殖等。保障可持續發展。【點評】理解竭澤而漁的危害,掌握可持續發展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上冊)3.3 傍水而居 練習(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上冊)3.3 傍水而居 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