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冊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2.1觀察地球儀 同步訓練一、單選題1.小明想課下自制一個地球儀他所選擇的工具是( )A.蘋果 B.土豆 C.雞蛋 D.乒乓球【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如果要制作一個地球儀,可選擇一個標準的球體,以上四種工具中,最好選用乒乓球作地球儀。故答案為:D【點評】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為了研究地球,在地球儀上有經緯網,以及假想的地軸。2.在地球儀上,用藍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陸地上的平原 B.海洋和湖泊C.陸地上的高原山地 D.陸地上的森林和草原【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湖泊,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因此在地球儀上,表示海洋和湖泊的顏色是藍色.故答案為: B.【點評】在等高線和等深線地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著上深淺不同的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白色等顏色,以鮮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態,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3.下列地球儀上的地理事物中,并不真實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是虛構的是( )A.山脈 B.河流 C.平原丘陵 D.經緯線【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儀表面有無數條經線和緯線,經線和緯線不是真實存在在地球表面的,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故答案為:D【點評】考查地球和地球儀的區別,在地球儀上有地軸、經緯線,在地球上沒有。4.在地球儀上,指示東西方向的是( )A.緯線 B.經線 C.地軸 D.晨昏線【答案】A【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在地球儀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地軸只存在于地球儀上,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晨昏線隨地球晝夜交替而變化,不指示任何方向,綜上可知,選項B、C、D錯誤,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緯線從赤道向兩極長度逐漸變短,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指向東西方向,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長度相等的線,指向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等長,與緯線垂直。5.地球真實的形狀是( )A.正球體 B.不規則球體 C.橢圓形 D.正方體【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現代技術的幫助下,我們認識到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故答案為:B。【點評】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古代在科學不很發達的情況下,有“天圓地方”的說法,認為整個大地是平的;后來人們根據太陽和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是一個球體;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首次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后來通過觀察人造衛星從宇宙空間拍攝到的地球照片,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并不是一個規則的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6.在地球儀上經線是( )A.圓 B.半圓 C.直線 D.四邊形【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經線和經度【解析】【分析】經線的形狀是半圓形,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經線的形狀是半圓形,其長度都相等,經線指示南北方向.7.(2020七上·嘉興期末)下列地點中,其位置符合東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A.15°W,25°N B.15°W,35°NC.15°W,25°S D.165°E,20°N【答案】A【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A符合題意;B位于中緯度,故排除C位于南半球,故排除;D位于西半球,故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地圖和地球儀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正確理解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低中高緯度帶的劃分即可。8.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最高的高原分別是( )A.巴西高原、青藏高原 B.青藏高原、巴西高原C.巴西高原、東非高原 D.青藏高原、東非高原【答案】A【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極的冰雪高原外);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巴西高原是南美洲東部位于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極的冰雪高原外)。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緯26°00′~39°47′,東經73°19′~104°47′之間。9.北緯45°習慣上的表示方法是( )A.45°E B.45°W C.45°N D.45°S【答案】C【知識點】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北緯45°習慣上的表示方法是 45°N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10.圖中④地的經緯度是( )A.20°N,160°E B.20°N,160°WC.20°S,160°W D.20°S,160°E【答案】C【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 ④地緯度是南緯度,經度是西經度。 ④地的地理坐標是( 20°S,160°W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根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11.下列關于地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軸是地球的自轉軸,是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真實存在的軸B.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C.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D.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A.地軸是地球的自轉軸,是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A不符合題意;B. 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B符合題意;C. 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C不符合題意;D. 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這就是地球儀。借助地球儀,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觀地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現象。12.關于地球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A,C分別表示北極和南極B.AC間的連線代表地軸,是假想軸C.B表示赤道,是一條經線D.正常放置在桌面上的地球儀上距離桌面最近的點是南極點【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關于地球儀的敘述,圖中A、C分別表示南極和北極;AC間的連線代表地軸,是假想軸;B表示赤道,是一條緯線;正常放置在桌面上的地球儀上距離桌面最近的點是南極圈上的點。故答案為:B【點評】 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將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并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或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經線長度相等,經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經度。在地球儀上垂直于地軸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但長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指示東西方向。13.有關地球和地球儀知識的提法,不正確的是( )A.地球的最大周長是4萬千米B.利用地球儀,可以方便了解地球表面多種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C.事實上,地軸在地球上并不存在,它是人們假想的軸D.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是地球上的南極點【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解:地球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千米,故A正確.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利用地球儀,可以方便了解地球表面多種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故B正確.事實上,地軸在地球上并不存在,它是人們假想的軸,故C正確.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是地球上的北極點;故D不正確.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地球儀的相關知識,理解解答即可.14.有關地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指示地面南北方向的線B.沒有地軸,地球無法轉動C.凡穿過地心又連接地面兩點的軸都可稱為地軸D.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北極點【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軸是人們為了研究地球方便在地球儀上制作的軸,地軸不是真實存在的,故A、B錯誤;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積相交于兩點的假想地球旋轉軸叫做地軸,此兩點叫做極點,地軸只有一條,故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地軸的特點,理解答題即可。15.下面關于地球儀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比例縮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B.轉動地球儀,它繞一根軸在運動,這證明地球里真有一根旋轉軸C.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那就是北極和南極D.所有經緯線都是在地球儀上畫出來的【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軸是人們假想的一根軸,它不是真實存在的;故答案為:B。【點評】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將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并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在地球儀上,表示海洋的顏色是藍色,因為海水呈蔚藍色。綠色表示平原,黃色和褐色表示高原。地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地球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假想的軸運轉。地軸通過地心連接南、北兩極,與地球軌道面的夾角為66°34′。地軸正對著北極星。在地球儀上,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叫北極,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叫南極。16.關于地球儀上的緯線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緯線B.地球儀上的緯線是一個半圈C.不同度數的緯線長度不等D.沿同一條緯線方向向前走,能回到出發地點【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緯線的形狀是圓圈,選項AC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緯線是指環繞地球儀一周并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緯線的特點是: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的形狀是圓圈,緯線的長度不相等,地球儀上有無數條緯線.17.下列關于地球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地球儀上,經線的長度等于赤道的長度B.在地球儀上,緯線的長度等于赤道的長度C.地球儀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D.地軸與赤道平面垂直【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在地球儀上,經線是半圓,一條經線長約2萬千米,赤道是圓,周長約4萬千米,經線長度是赤道的一半,故A錯;緯線長度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緯度相同的緯線長度相等,故B錯;地球儀是一個形狀規則的正球體,故C錯;地球圍繞地軸自轉,與赤道平面相交于地心且垂直于赤道平面,故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為了研究地球,在地球儀上有經緯網,以及假想的地軸。18.作為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應做成( )A. B.C. D.【答案】A【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儀是一個正球體,且地軸是傾斜的,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要繞著太陽轉動叫地球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本題考查地球儀的特點,讀圖解答即可。19.利用地球儀上的經緯網,可以確定世界上任何地點的地理位置。某地點的經度是西經30度,緯度是南緯30度,它位于 ( )A.東半球、北半球 B.東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地球儀上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劃分的相關知識。地球儀上南北緯是以赤道來劃分的,赤道以南為南緯,赤道以北為北緯。根據題意,首先排除AC。地球儀上東西半球是以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來劃分的,西經20°向西至東經160°為西半球;西經20°向東至東經160°為東半球,題干中“西經30°”應該在西半球,故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地球儀上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劃分的相關知識。20.地球儀上,下列線圈中長度最長的是( )A.中、低緯度分界線 B.東、西半球分界線C.南回歸線 D.北極圈【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長度相當于赤道的長度;由此可判定,東、西半球分界線的長度>南回歸線的長度>中、低緯度分界線的長度>北極圈的長度;依據題意.故選:B.【點評】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并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1 / 1浙江省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冊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2.1觀察地球儀 同步訓練一、單選題1.小明想課下自制一個地球儀他所選擇的工具是( )A.蘋果 B.土豆 C.雞蛋 D.乒乓球2.在地球儀上,用藍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陸地上的平原 B.海洋和湖泊C.陸地上的高原山地 D.陸地上的森林和草原3.下列地球儀上的地理事物中,并不真實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是虛構的是( )A.山脈 B.河流 C.平原丘陵 D.經緯線4.在地球儀上,指示東西方向的是( )A.緯線 B.經線 C.地軸 D.晨昏線5.地球真實的形狀是( )A.正球體 B.不規則球體 C.橢圓形 D.正方體6.在地球儀上經線是( )A.圓 B.半圓 C.直線 D.四邊形7.(2020七上·嘉興期末)下列地點中,其位置符合東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A.15°W,25°N B.15°W,35°NC.15°W,25°S D.165°E,20°N8.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最高的高原分別是( )A.巴西高原、青藏高原 B.青藏高原、巴西高原C.巴西高原、東非高原 D.青藏高原、東非高原9.北緯45°習慣上的表示方法是( )A.45°E B.45°W C.45°N D.45°S10.圖中④地的經緯度是( )A.20°N,160°E B.20°N,160°WC.20°S,160°W D.20°S,160°E11.下列關于地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軸是地球的自轉軸,是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真實存在的軸B.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C.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D.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12.關于地球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A,C分別表示北極和南極B.AC間的連線代表地軸,是假想軸C.B表示赤道,是一條經線D.正常放置在桌面上的地球儀上距離桌面最近的點是南極點13.有關地球和地球儀知識的提法,不正確的是( )A.地球的最大周長是4萬千米B.利用地球儀,可以方便了解地球表面多種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C.事實上,地軸在地球上并不存在,它是人們假想的軸D.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是地球上的南極點14.有關地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指示地面南北方向的線B.沒有地軸,地球無法轉動C.凡穿過地心又連接地面兩點的軸都可稱為地軸D.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北極點15.下面關于地球儀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比例縮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B.轉動地球儀,它繞一根軸在運動,這證明地球里真有一根旋轉軸C.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那就是北極和南極D.所有經緯線都是在地球儀上畫出來的16.關于地球儀上的緯線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緯線B.地球儀上的緯線是一個半圈C.不同度數的緯線長度不等D.沿同一條緯線方向向前走,能回到出發地點17.下列關于地球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地球儀上,經線的長度等于赤道的長度B.在地球儀上,緯線的長度等于赤道的長度C.地球儀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D.地軸與赤道平面垂直18.作為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應做成( )A. B.C. D.19.利用地球儀上的經緯網,可以確定世界上任何地點的地理位置。某地點的經度是西經30度,緯度是南緯30度,它位于 ( )A.東半球、北半球 B.東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20.地球儀上,下列線圈中長度最長的是( )A.中、低緯度分界線 B.東、西半球分界線C.南回歸線 D.北極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如果要制作一個地球儀,可選擇一個標準的球體,以上四種工具中,最好選用乒乓球作地球儀。故答案為:D【點評】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為了研究地球,在地球儀上有經緯網,以及假想的地軸。2.【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湖泊,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因此在地球儀上,表示海洋和湖泊的顏色是藍色.故答案為: B.【點評】在等高線和等深線地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著上深淺不同的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白色等顏色,以鮮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態,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3.【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儀表面有無數條經線和緯線,經線和緯線不是真實存在在地球表面的,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故答案為:D【點評】考查地球和地球儀的區別,在地球儀上有地軸、經緯線,在地球上沒有。4.【答案】A【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在地球儀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地軸只存在于地球儀上,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晨昏線隨地球晝夜交替而變化,不指示任何方向,綜上可知,選項B、C、D錯誤,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緯線從赤道向兩極長度逐漸變短,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指向東西方向,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長度相等的線,指向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等長,與緯線垂直。5.【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現代技術的幫助下,我們認識到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故答案為:B。【點評】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古代在科學不很發達的情況下,有“天圓地方”的說法,認為整個大地是平的;后來人們根據太陽和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是一個球體;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首次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后來通過觀察人造衛星從宇宙空間拍攝到的地球照片,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并不是一個規則的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6.【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經線和經度【解析】【分析】經線的形狀是半圓形,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經線的形狀是半圓形,其長度都相等,經線指示南北方向.7.【答案】A【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A符合題意;B位于中緯度,故排除C位于南半球,故排除;D位于西半球,故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地圖和地球儀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正確理解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低中高緯度帶的劃分即可。8.【答案】A【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極的冰雪高原外);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巴西高原是南美洲東部位于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極的冰雪高原外)。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緯26°00′~39°47′,東經73°19′~104°47′之間。9.【答案】C【知識點】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北緯45°習慣上的表示方法是 45°N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10.【答案】C【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 ④地緯度是南緯度,經度是西經度。 ④地的地理坐標是( 20°S,160°W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根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11.【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A.地軸是地球的自轉軸,是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A不符合題意;B. 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B符合題意;C. 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C不符合題意;D. 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這就是地球儀。借助地球儀,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觀地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現象。12.【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關于地球儀的敘述,圖中A、C分別表示南極和北極;AC間的連線代表地軸,是假想軸;B表示赤道,是一條緯線;正常放置在桌面上的地球儀上距離桌面最近的點是南極圈上的點。故答案為:B【點評】 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將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并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或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經線長度相等,經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經度。在地球儀上垂直于地軸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但長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指示東西方向。13.【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解:地球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千米,故A正確.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利用地球儀,可以方便了解地球表面多種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故B正確.事實上,地軸在地球上并不存在,它是人們假想的軸,故C正確.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是地球上的北極點;故D不正確.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地球儀的相關知識,理解解答即可.14.【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軸是人們為了研究地球方便在地球儀上制作的軸,地軸不是真實存在的,故A、B錯誤;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積相交于兩點的假想地球旋轉軸叫做地軸,此兩點叫做極點,地軸只有一條,故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地軸的特點,理解答題即可。15.【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軸是人們假想的一根軸,它不是真實存在的;故答案為:B。【點評】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將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并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在地球儀上,表示海洋的顏色是藍色,因為海水呈蔚藍色。綠色表示平原,黃色和褐色表示高原。地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地球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假想的軸運轉。地軸通過地心連接南、北兩極,與地球軌道面的夾角為66°34′。地軸正對著北極星。在地球儀上,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叫北極,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叫南極。16.【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緯線的形狀是圓圈,選項AC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緯線是指環繞地球儀一周并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緯線的特點是: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的形狀是圓圈,緯線的長度不相等,地球儀上有無數條緯線.17.【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在地球儀上,經線是半圓,一條經線長約2萬千米,赤道是圓,周長約4萬千米,經線長度是赤道的一半,故A錯;緯線長度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緯度相同的緯線長度相等,故B錯;地球儀是一個形狀規則的正球體,故C錯;地球圍繞地軸自轉,與赤道平面相交于地心且垂直于赤道平面,故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為了研究地球,在地球儀上有經緯網,以及假想的地軸。18.【答案】A【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解析】【分析】地球儀是一個正球體,且地軸是傾斜的,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要繞著太陽轉動叫地球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本題考查地球儀的特點,讀圖解答即可。19.【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地球儀上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劃分的相關知識。地球儀上南北緯是以赤道來劃分的,赤道以南為南緯,赤道以北為北緯。根據題意,首先排除AC。地球儀上東西半球是以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來劃分的,西經20°向西至東經160°為西半球;西經20°向東至東經160°為東半球,題干中“西經30°”應該在西半球,故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地球儀上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劃分的相關知識。20.【答案】B【知識點】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長度相當于赤道的長度;由此可判定,東、西半球分界線的長度>南回歸線的長度>中、低緯度分界線的長度>北極圈的長度;依據題意.故選:B.【點評】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并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冊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2.1觀察地球儀 同步訓練(學生版).docx 浙江省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冊人文地理 綜合探究2.1觀察地球儀 同步訓練(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