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中考歷社復習專題13:元、明、清時期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一、單選題1.(2020·臺州模擬)《元史·百官志》記載:“至元二十五年……,置院使二員,同知二員,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吏治之。”該史料表明( )A.元朝時西藏已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B.元政府在西藏設置了宣政院C.成吉思汗經過南征北戰,征服了吐蕃D.元朝疆域遼闊,達到了極盛2.(2020八下·臺州開學考)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是( )A.設置西域都護 B.設置伊犁將軍C.設立宣政院 D.設置駐藏大臣3.歷經六百年歲月變遷,紫禁城歷久彌新。如今其負責人表示要“把一個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理由有( )①氣勢恢弘的歷史建筑 ②瑰麗璀璨的文物國寶③明清兩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設立了一個重要的機構,請問這個機構的名稱是( )A.宣政院 B.西藏藏族自治區C.駐藏大臣 D.伊犁將軍5.民間有“明修長城清修廟”的說法,這反映了清朝一些統治者實行了頗具遠見卓識的民族政策,對邊疆少數民族進行安撫。以下內容與此相符的是( )①平定準噶爾部叛亂②修建避署山莊,接見少數民族首領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亂④賜子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1683年中秋節,康熙帝欣然賦詩:“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該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設置臺灣府 B.平定準噶爾 C.設立宣政院 D.修建喇嘛廟7.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下列對于元朝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元朝時將新疆納入了行政版圖B.元朝時形成一個新的少數民族——回族C.元朝的疆域僅次于唐朝D.元朝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8.元朝中央政府首次正式建立對澎湖島、琉球(臺灣)管轄的行政機構是( )A.安西都護府 B.澎湖巡檢司 C.宣政院 D.樞密院9.清朝初期規定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此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強了對宗教事業的管理B.團結了廣大宗教人士C.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D.粉碎了敵對勢力分裂西藏的各種圖謀10.下列關于烏里雅蘇臺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明朝省級行政區②清朝五個將軍轄區之一③管轄范圍包括河套地區④當地居民以蒙古族為主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1.(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文獻資料、實物資料等都是歷史發展的見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材料文獻資料 文獻資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者制度開始實行的朝代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 --《元史》行省制度 元王朝以所謂從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總之,……立刻抓緊改流。 --《壯族通史》 ① ②材料二:實物資料圖1 達賴五世金印 圖2 駐藏大臣令牌(局部) 圖3 金瓶(1)閱讀材料一,根據示例完成表格。(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3)概括上述措施或制度的共同作用。12.(2020八下·天臺月考)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成為主流,更成為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基礎。據此回答下列問題。(一)【圖片賞析】圖一 明代抗倭圖 圖二 收復臺灣圖 圖三 雅克薩之戰圖(二)【史料分析】材料一:丁丑,率師駐狼居胥山麓,官兵分道進。噶爾丹計窮自斃,子女就獲,余黨悉平。方今中外恬熙,邊境生靈咸得宴然安堵。——內蒙古博物館的圣祖御制崇福寺碑文材料二:達賴五世金印 駐藏大臣令牌 金瓶【歷史感悟】(1)以上三組圖片分別反映了我國反抗哪些國家的外來侵略?(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實 材料二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哪一地區的管理?(3)綜上所述和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一例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加強邊疆管理的方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吏治之”,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元政府在西藏設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A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元政府在西藏設置了宣政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解答本題需抓住題干所給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并準確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的內容。2.【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是伊犁將軍。清乾隆帝時,準噶爾上層貴族大小和卓發動反清叛亂,建立割據政權,乾隆帝派兵平定叛亂,后設置伊犁將軍,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管轄。A項設置西域都護的是西漢政府,不符合題意;B項設置伊犁將軍是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符合題意;C項設立宣政院是元朝時在西藏設置的,不符合題意;D項設置駐藏大臣是管轄西藏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措施。3.【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宮城。宮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舊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明清兩朝皇帝與王朝滅亡直接相關。歷經六百年歲月變遷,紫禁城歷久彌新。如今其負責人表示要“把一個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有氣勢恢弘的歷史建筑、瑰麗璀璨的文物國寶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B項①②④是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理由,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內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內容的相關史實。4.【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清朝時期為了加強對西藏的管轄,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C項駐藏大臣是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設立的機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清朝時期對西藏的管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駐藏大臣的設置時間與職責。5.【答案】D【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乾隆帝時,回部上層貴族大和卓與小和卓發動反清叛亂,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軍經過兩年戰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國的叛亂。這屬于武力平叛,不屬于安撫政策,①③錯誤,三項都包含錯誤項①③,故排除ABC。對于境內少數民族采用封王,賜爵,經濟扶助,連親等手段使其對已歸附。用政治手段籠絡其他的民族或國家,使歸附自己的一種政策。②④是對邊疆少數民族進行安撫。D項②④與此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的民族政策的認識,旨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概括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注意題干直接設問考查不屬于清朝對邊疆少數民族進行安撫的選項。6.【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1683年中秋節,康熙帝欣然賦詩:‘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結合所學知識,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1662年初鄭成功打敗了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683年,清朝軍隊打敗鄭氏奪取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A項設置臺灣府是清朝中央政府在該地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題意;B項平定準噶爾是清朝對蒙古的措施,不符合題意;C項設立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設置的管轄西藏的機構,不符合題意;D項修建喇嘛廟是對西藏的管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在臺灣建制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7.【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A項元朝時將新疆納入了行政版圖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漢朝時將新疆納入了行政版圖,元朝時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地區是西藏;B項元朝時形成一個新的少數民族——回族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各族長期雜居通婚,到元朝時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C項元朝的疆域僅次于唐朝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D項元朝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元朝是由忽必烈建立的;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的歷史。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8.【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地區,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ACD三項安西都護府、宣政院、樞密院與題干無關,不符合題意;B項澎湖巡檢司是管轄澎湖島、琉球(臺灣) 的行政機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抓住題干關鍵詞“元朝對澎湖島、琉球(臺灣)管轄”是解題的關鍵,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地區,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9.【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順治皇帝接見五世達賴,授予五世達賴“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接見五世班禪,授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確立了歷代達賴和班禪都要經過中央冊封的制度。清朝初期規定了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該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C項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是清朝初期規定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的主要作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初期規定了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10.【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駐藏大臣與將軍、參贊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20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第二子目駐藏大臣與將軍、參贊中的內容:“清朝還在伊犁、吉林、黑龍江、盛京、烏里雅蘇臺等地設立將軍。”,結合1731年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駐烏里雅蘇臺,負責掌管唐努烏梁海和喀爾喀四部及所附額魯特、輝特二部軍政事務。可知,②④符合烏里雅蘇臺的敘述,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駐藏大臣的內容,需要學生牢記掌握。11.【答案】(1)改土歸流|明朝(2)冊封達賴班禪;設立駐藏大臣;實行金瓶掣簽制度。(3)維護了國家統一,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王朝以所謂從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總之,……立刻抓緊改流”反映的是明朝的改土歸流,即中央派“流官”代替少數民族的“土司”“土官”,實行與中原一樣的行政制度。(2)圖1“達賴五世金印”反映的是歷代達賴必須經過中央政策冊封制度;圖2“駐藏大臣令牌”反映的清政府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制度。圖3“金瓶”反映了乾隆皇帝制定的“金瓶摯簽”制度。(3)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對西藏的管轄都維護了國家統一;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鞏固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故答案為:(1)改土歸流;明朝。(2)冊封達賴班禪;設立駐藏大臣;實行金瓶掣簽制度。(3)維護了國家統一,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文獻資料、實物資料等都是歷史發展的見證為切入點,考查明朝、清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2.【答案】(1)日本、荷蘭、沙俄(2)平定準格爾部葛爾丹的叛亂西藏(3)主要方式:設置管理機構、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廟等。(列舉一個即可)【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明清時期我國反抗外來侵略有關史實的識記,要求具備對識圖能力。明代抗倭——反抗日本侵略;收復臺灣——反抗荷蘭對我國臺灣的侵略;雅克薩之戰——反抗俄國侵略。(2)本題考查清朝對新疆地區和西藏地區的管理措施,要求具備對史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一中的關鍵詞“噶爾丹”說明的史實是平定準噶爾部葛爾丹的叛亂。材料二圖片分別反映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宗教領袖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設置駐藏大臣、金瓶掣簽制度。這些制度保證了對西藏的有效管轄。(3)本題考查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加強邊疆管理的方式,要求具備分析與歸納能力。歸納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加強邊疆管理方式:材料一:武力平叛;材料二:設置管理機構、建立制度等。故答案為:(1)日本、荷蘭、沙俄。(2)平定準格爾部葛爾丹的叛亂西藏。(3)主要方式:設置管理機構、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廟等。(列舉一個即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我國反抗外來侵略有關史實及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統一。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 / 12020年中考歷社復習專題13:元、明、清時期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一、單選題1.(2020·臺州模擬)《元史·百官志》記載:“至元二十五年……,置院使二員,同知二員,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吏治之。”該史料表明( )A.元朝時西藏已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B.元政府在西藏設置了宣政院C.成吉思汗經過南征北戰,征服了吐蕃D.元朝疆域遼闊,達到了極盛【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吏治之”,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元政府在西藏設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A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元政府在西藏設置了宣政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解答本題需抓住題干所給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并準確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的內容。2.(2020八下·臺州開學考)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是( )A.設置西域都護 B.設置伊犁將軍C.設立宣政院 D.設置駐藏大臣【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是伊犁將軍。清乾隆帝時,準噶爾上層貴族大小和卓發動反清叛亂,建立割據政權,乾隆帝派兵平定叛亂,后設置伊犁將軍,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管轄。A項設置西域都護的是西漢政府,不符合題意;B項設置伊犁將軍是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符合題意;C項設立宣政院是元朝時在西藏設置的,不符合題意;D項設置駐藏大臣是管轄西藏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而設置的機構,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措施。3.歷經六百年歲月變遷,紫禁城歷久彌新。如今其負責人表示要“把一個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理由有( )①氣勢恢弘的歷史建筑 ②瑰麗璀璨的文物國寶③明清兩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宮城。宮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舊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明清兩朝皇帝與王朝滅亡直接相關。歷經六百年歲月變遷,紫禁城歷久彌新。如今其負責人表示要“把一個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有氣勢恢弘的歷史建筑、瑰麗璀璨的文物國寶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B項①②④是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理由,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內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內容的相關史實。4.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設立了一個重要的機構,請問這個機構的名稱是( )A.宣政院 B.西藏藏族自治區C.駐藏大臣 D.伊犁將軍【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清朝時期為了加強對西藏的管轄,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C項駐藏大臣是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設立的機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清朝時期對西藏的管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駐藏大臣的設置時間與職責。5.民間有“明修長城清修廟”的說法,這反映了清朝一些統治者實行了頗具遠見卓識的民族政策,對邊疆少數民族進行安撫。以下內容與此相符的是( )①平定準噶爾部叛亂②修建避署山莊,接見少數民族首領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亂④賜子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乾隆帝時,回部上層貴族大和卓與小和卓發動反清叛亂,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軍經過兩年戰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國的叛亂。這屬于武力平叛,不屬于安撫政策,①③錯誤,三項都包含錯誤項①③,故排除ABC。對于境內少數民族采用封王,賜爵,經濟扶助,連親等手段使其對已歸附。用政治手段籠絡其他的民族或國家,使歸附自己的一種政策。②④是對邊疆少數民族進行安撫。D項②④與此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的民族政策的認識,旨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概括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注意題干直接設問考查不屬于清朝對邊疆少數民族進行安撫的選項。6.(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1683年中秋節,康熙帝欣然賦詩:“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該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設置臺灣府 B.平定準噶爾 C.設立宣政院 D.修建喇嘛廟【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1683年中秋節,康熙帝欣然賦詩:‘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結合所學知識,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1662年初鄭成功打敗了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683年,清朝軍隊打敗鄭氏奪取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A項設置臺灣府是清朝中央政府在該地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題意;B項平定準噶爾是清朝對蒙古的措施,不符合題意;C項設立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設置的管轄西藏的機構,不符合題意;D項修建喇嘛廟是對西藏的管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在臺灣建制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7.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下列對于元朝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元朝時將新疆納入了行政版圖B.元朝時形成一個新的少數民族——回族C.元朝的疆域僅次于唐朝D.元朝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A項元朝時將新疆納入了行政版圖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漢朝時將新疆納入了行政版圖,元朝時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地區是西藏;B項元朝時形成一個新的少數民族——回族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各族長期雜居通婚,到元朝時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C項元朝的疆域僅次于唐朝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D項元朝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元朝是由忽必烈建立的;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的歷史。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8.元朝中央政府首次正式建立對澎湖島、琉球(臺灣)管轄的行政機構是( )A.安西都護府 B.澎湖巡檢司 C.宣政院 D.樞密院【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地區,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ACD三項安西都護府、宣政院、樞密院與題干無關,不符合題意;B項澎湖巡檢司是管轄澎湖島、琉球(臺灣) 的行政機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抓住題干關鍵詞“元朝對澎湖島、琉球(臺灣)管轄”是解題的關鍵,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地區,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9.清朝初期規定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此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強了對宗教事業的管理B.團結了廣大宗教人士C.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D.粉碎了敵對勢力分裂西藏的各種圖謀【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順治皇帝接見五世達賴,授予五世達賴“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接見五世班禪,授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確立了歷代達賴和班禪都要經過中央冊封的制度。清朝初期規定了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該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C項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是清朝初期規定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的主要作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初期規定了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10.下列關于烏里雅蘇臺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明朝省級行政區②清朝五個將軍轄區之一③管轄范圍包括河套地區④當地居民以蒙古族為主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駐藏大臣與將軍、參贊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20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第二子目駐藏大臣與將軍、參贊中的內容:“清朝還在伊犁、吉林、黑龍江、盛京、烏里雅蘇臺等地設立將軍。”,結合1731年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駐烏里雅蘇臺,負責掌管唐努烏梁海和喀爾喀四部及所附額魯特、輝特二部軍政事務。可知,②④符合烏里雅蘇臺的敘述,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駐藏大臣的內容,需要學生牢記掌握。二、材料分析題11.(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文獻資料、實物資料等都是歷史發展的見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材料文獻資料 文獻資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者制度開始實行的朝代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 --《元史》行省制度 元王朝以所謂從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總之,……立刻抓緊改流。 --《壯族通史》 ① ②材料二:實物資料圖1 達賴五世金印 圖2 駐藏大臣令牌(局部) 圖3 金瓶(1)閱讀材料一,根據示例完成表格。(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3)概括上述措施或制度的共同作用。【答案】(1)改土歸流|明朝(2)冊封達賴班禪;設立駐藏大臣;實行金瓶掣簽制度。(3)維護了國家統一,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王朝以所謂從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總之,……立刻抓緊改流”反映的是明朝的改土歸流,即中央派“流官”代替少數民族的“土司”“土官”,實行與中原一樣的行政制度。(2)圖1“達賴五世金印”反映的是歷代達賴必須經過中央政策冊封制度;圖2“駐藏大臣令牌”反映的清政府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制度。圖3“金瓶”反映了乾隆皇帝制定的“金瓶摯簽”制度。(3)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對西藏的管轄都維護了國家統一;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鞏固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故答案為:(1)改土歸流;明朝。(2)冊封達賴班禪;設立駐藏大臣;實行金瓶掣簽制度。(3)維護了國家統一,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文獻資料、實物資料等都是歷史發展的見證為切入點,考查明朝、清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2.(2020八下·天臺月考)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成為主流,更成為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基礎。據此回答下列問題。(一)【圖片賞析】圖一 明代抗倭圖 圖二 收復臺灣圖 圖三 雅克薩之戰圖(二)【史料分析】材料一:丁丑,率師駐狼居胥山麓,官兵分道進。噶爾丹計窮自斃,子女就獲,余黨悉平。方今中外恬熙,邊境生靈咸得宴然安堵。——內蒙古博物館的圣祖御制崇福寺碑文材料二:達賴五世金印 駐藏大臣令牌 金瓶【歷史感悟】(1)以上三組圖片分別反映了我國反抗哪些國家的外來侵略?(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實 材料二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哪一地區的管理?(3)綜上所述和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一例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加強邊疆管理的方式。【答案】(1)日本、荷蘭、沙俄(2)平定準格爾部葛爾丹的叛亂西藏(3)主要方式:設置管理機構、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廟等。(列舉一個即可)【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明清時期我國反抗外來侵略有關史實的識記,要求具備對識圖能力。明代抗倭——反抗日本侵略;收復臺灣——反抗荷蘭對我國臺灣的侵略;雅克薩之戰——反抗俄國侵略。(2)本題考查清朝對新疆地區和西藏地區的管理措施,要求具備對史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一中的關鍵詞“噶爾丹”說明的史實是平定準噶爾部葛爾丹的叛亂。材料二圖片分別反映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宗教領袖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設置駐藏大臣、金瓶掣簽制度。這些制度保證了對西藏的有效管轄。(3)本題考查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加強邊疆管理的方式,要求具備分析與歸納能力。歸納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加強邊疆管理方式:材料一:武力平叛;材料二:設置管理機構、建立制度等。故答案為:(1)日本、荷蘭、沙俄。(2)平定準格爾部葛爾丹的叛亂西藏。(3)主要方式:設置管理機構、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廟等。(列舉一個即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我國反抗外來侵略有關史實及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統一。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年中考歷社復習專題13:元、明、清時期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學生版).docx 2020年中考歷社復習專題13:元、明、清時期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