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2.3.1《新文化運動》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19九上·諸暨月考)有人認為“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這主要是由于新文化運動( )A.高舉“民主”“共和”的大旗 B.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C.創辦《新青年》作為宣傳陣地 D.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2.(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新文化運動被譽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主要相似之處( )A.批判儒家思想 B.促進思想解放C.提倡白話文 D.宣傳馬克思主義3.(2019九上·天臺月考)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新青年》為主陣地 B.高興民主和科學的旗幟C.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造了條件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4.下列對新文化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②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③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④這場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新文化運動時期,李大釗提出:“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生則自由亡。”他旨在提倡( )A.民主 B.科學 C.新道德 D.新文學小6.(2019九上·平湖期中)某小組確定學習主題是“新文化運動”。下列所選圖片與該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2019九上·寧波月考)新文化運動前期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平等思想B.較為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C.絕對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進步性D.深入研究和傳播了馬克思主義8.《新青年》經常介紹生物、醫學、生理、體育等各方面的科學知識,宣傳宇宙是可以認識的,物質是實在的等唯物主義觀點。由此可見,新文化運動( )A.主張維新變法 B.倡導民主共和C.提倡科學思想 D.批判封建倫理9.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下列有關于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參加《新青年》的編輯撰稿工作B.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C.提出文學改良的主張D.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10.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章指出:“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該言論體現了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反對專制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提倡科學,反對愚昧11.紹興是一座文化名城,文人輩出口在北大四位紹興籍校長中,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辦學理念,從而使北大迅速成為新文化運動大本營的是( )A.何燮侯 B.蔡元培 C.蔣夢麟 D.馬寅初12.(2018九上·溫州期末)下列書籍最適合于新文化運動的拓展閱讀的是( )A. B.C. D.13.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為此,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14.新文化運動實際上是辛亥革命的繼續,這主要是從下列哪項反映出來的( )A.提倡科學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民主 D.提倡新文學15.表格歸納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關于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陣地 《時代雜志》北京大學旗幟 自強、求富代表人物 毛澤東、周恩來影響 在中國掀起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A.陣地 B.旗幟 C.代表人物 D.影響16.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A.《中外紀聞》 B.《新青年》C.《民報》 D.《每周評論》17.新文化運動與1915年在陳獨秀的領導下開始發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它所依托的文化刊物是( )A.《新青年》 B.《民報》C.《共產黨宣言》 D.《時務報》18.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說:“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的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運動( )A.主張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縛B.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了思想準備C.要在中國建立共和政體D.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19.下面屬于新文化運動背景的是( )①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沒有根本改變②有一批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影響的中國知識分子③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④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思想解放運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019九下·紹興開學考)陳獨秀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這表明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 )A.反對尊孔和復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學”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們有關對“國粹”進行批判性重估與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呼吁,燃起了一場思想革命;這場革命粉碎了傳統主義,同時又開辟了新文化運動之時代。……他(胡適)創造了“孔家店”這個侮辱性的詞匯,而他的追隨者則疾呼“打倒孔家店”。——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頗具影響力的《申報》評論道:“巴黎和會之始,我們多聞所謂的‘公正的勝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權利’,但是我們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注定要失敗的。讓國人今天知道,一勞永選的是自力更生。如不是國人拋棄了自己的利益,誰能侵犯它們?”——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材料一中批判“國粹”的西方思想是指什么?(2)對于材料一中這場“思想革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它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 ②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它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④它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3)材料二中中國人希望得到的“公正的勝利”主要是指什么?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后國人是如何自力更生爭取自己利益的?(4)結合材料一的“思想革命”,簡單說明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后,大規模全國性愛國運動發端于北京青年學生中間的原因。22.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一歷史人物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或民用工業。(2)你能認出圖二是戊戌變法運動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請寫出來。(3)圖三歷史人物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4)新文化運動是圖四歷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請寫出這場運動的開始時間和口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高舉的旗幟是“民主”“科學”,故A錯;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在共產黨成立以后,故B錯;創辦《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但由此得出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邏輯上不通。故C錯;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獲得解放。突破了辛亥革命的政治領域。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D。【點評】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2.【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前期宣揚民主、科學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文化,批判傳統思想文化,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題文中指出文藝復興是西方思想啟蒙運動。由此可見,兩者相似之處是促進思想解放。ACD三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特點,不符合題意;B項促進思想解放是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主要相似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主要相似之處。3.【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是五四運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與五四運動的意義,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與五四運動的意義。4.【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在新文化運動中,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識記。5.【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李大釗主張“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民”指的是國民、“君”指的是皇帝,意思是國民和皇帝不能同時存在,民主自由和君主專制不能同時存在。據此可知,李大釗主張的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A項民主是李大釗旨在提倡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旨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內容。6.【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①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打倒“孔家店”的主張;③是魯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④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先生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辦學方針,對北京大學優良學風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至為深遠。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1905年11月26日創刊于東京,與“新文化運動”的主題不符合,故排除②。D項①③④與“新文化運動”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信息提取與知識識記的能力。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史實。7.【答案】B【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從1915年起,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反對舊文化、舊道德、舊傳統的新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把斗爭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禮教,“打倒孔家店”,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它是我國歷史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新文化運動前期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較為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8.【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新青年》宣傳科學家的發明創造,以及相關的科學知識,旨在破除人們心中愚昧落后的迷信思想,用科學的理念去消除迷信和封建的思想,幫助人們爭取認識世界,因此《新青年》把提倡科學、反迷信作為反封建的重要內容。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9.【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魯迅發表了新文化運動中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ACD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B項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對知識的識記。10.【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能力。題文胡適在《新青年》發表的文章中的話體現了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其中“須講求文法”這句話可以告訴我們這一點。故答案選C。【點評】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歷史文獻的解讀。在解題時候,需要充分讀懂文獻所表達的意思,找到關鍵的信息所在。11.【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種社會思潮在學生中間流傳,從而使北大迅速成為新文化運動大本營的是蔡元培。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將地方文化知識與主干課程知識結合起來考查,難度不大。12.【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A項《陳獨秀》最適合于新文化運動的拓展閱讀,符合題意;BCD三項均與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沒有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歷史圖片信息和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準確識記歷史基礎知識是解題的關鍵。13.【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A項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屬于道德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屬于學習西方民主科學,反對中國封建專制迷信的內容,符合題意;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屬于文學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D項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屬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應在分析題干的基礎上,找準關鍵詞扣緊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帶有材料的選擇題作答時,要分析材料文字找到關鍵詞,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作答,有助于培養歷史材料解析的分析歸納能力。14.【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封建獨裁專制、封建迷信、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學,提倡民主和科學。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提倡民主科學,和辛亥革命的運動緊密相關。15.【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的陣地是《新青年》,A項錯誤;旗幟是“民主”“科學”,B項錯誤;代表人物是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等,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使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因此D項正確。【點評】本題考直對新文化運動的了解,比較簡單。16.【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17.【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陣地,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向封建禮教發動猛烈攻擊.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BCD均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報刊。18.【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內容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從內容來看,新文化運動具有反封建性,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有關知識,掌握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做出的貢獻。19.【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舊的觀念、舊的禮教依然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旗幟,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①②是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③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④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性質;③④不符合題意。A項①②屬于新文化運動的背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20.【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德先生”“賽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學,這表明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也是他們高舉的兩面大旗。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所以他們掀起了新文化運動。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民主”和“科學”是題干材料表明的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以陳獨秀的話語為依托,考查新文化運動。根據新文化運動的口號(兩面大旗)進行思考,熟記新文化運動的“兩面大旗”是關鍵。21.【答案】(1)自由、平等、博愛。(2)C(3)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發動“五四”運動。(4)新文化運動期間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進步知識分子云集于此。不久之后新文化運動主陣地的《新青年》雜志遷往北京,這使得北京的青年學生更多地接受思想啟蒙,獲得思想解放。【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斗爭鋒芒直指傳統禮教和孔孟儒學;因此材料一中批判“國粹”的西方思想是指自由、平等、博愛。(2)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斗爭鋒芒直指傳統禮教和孔孟儒學;新文化運動的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①③描述正確,②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描述錯誤,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④它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改革描述錯誤,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激進派領導的;②④描述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①③描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全面論述了中國收回山東主權的正義要求,操縱會議的英法美,決定把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消息傳到國內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4)1916年12月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之后,堅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則,對學校進行大刀闊斧改革,使進步知識分子云集于此;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故答案為:(1)自由、平等、博愛。(2)C。(3)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發動“五四”運動。(4)新文化運動期間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進步知識分子云集于此。不久之后新文化運動主陣地的《新青年》雜志遷往北京,這使得北京的青年學生更多地接受思想啟蒙,獲得思想解放。【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2.【答案】(1)江南制造總局或輪船招商局。(2)康有為。(3)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4)時間:1915年;口號:民主、科學。【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掌握。小題1,圖一中的歷史人物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事工業是上海的江南制造總局,創辦的民用工業是上海的輪船招商局;小題2,圖二是戊戌變法運動中的康有為;小題3,圖三是孫中山,它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和民生;小題4,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時間是1915年,口號是民主和科學。【點評】知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相關知識。1 / 1歷社九上2.3.1《新文化運動》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19九上·諸暨月考)有人認為“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這主要是由于新文化運動( )A.高舉“民主”“共和”的大旗 B.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C.創辦《新青年》作為宣傳陣地 D.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高舉的旗幟是“民主”“科學”,故A錯;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在共產黨成立以后,故B錯;創辦《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但由此得出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邏輯上不通。故C錯;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獲得解放。突破了辛亥革命的政治領域。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D。【點評】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2.(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新文化運動被譽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主要相似之處( )A.批判儒家思想 B.促進思想解放C.提倡白話文 D.宣傳馬克思主義【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前期宣揚民主、科學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文化,批判傳統思想文化,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題文中指出文藝復興是西方思想啟蒙運動。由此可見,兩者相似之處是促進思想解放。ACD三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特點,不符合題意;B項促進思想解放是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主要相似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主要相似之處。3.(2019九上·天臺月考)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新青年》為主陣地 B.高興民主和科學的旗幟C.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造了條件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是五四運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與五四運動的意義,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與五四運動的意義。4.下列對新文化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②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③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④這場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在新文化運動中,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識記。5.新文化運動時期,李大釗提出:“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生則自由亡。”他旨在提倡( )A.民主 B.科學 C.新道德 D.新文學小【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李大釗主張“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民”指的是國民、“君”指的是皇帝,意思是國民和皇帝不能同時存在,民主自由和君主專制不能同時存在。據此可知,李大釗主張的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A項民主是李大釗旨在提倡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旨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內容。6.(2019九上·平湖期中)某小組確定學習主題是“新文化運動”。下列所選圖片與該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①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打倒“孔家店”的主張;③是魯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④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先生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辦學方針,對北京大學優良學風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至為深遠。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1905年11月26日創刊于東京,與“新文化運動”的主題不符合,故排除②。D項①③④與“新文化運動”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信息提取與知識識記的能力。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史實。7.(2019九上·寧波月考)新文化運動前期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平等思想B.較為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C.絕對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進步性D.深入研究和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答案】B【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從1915年起,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反對舊文化、舊道德、舊傳統的新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把斗爭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禮教,“打倒孔家店”,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它是我國歷史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新文化運動前期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較為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8.《新青年》經常介紹生物、醫學、生理、體育等各方面的科學知識,宣傳宇宙是可以認識的,物質是實在的等唯物主義觀點。由此可見,新文化運動( )A.主張維新變法 B.倡導民主共和C.提倡科學思想 D.批判封建倫理【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新青年》宣傳科學家的發明創造,以及相關的科學知識,旨在破除人們心中愚昧落后的迷信思想,用科學的理念去消除迷信和封建的思想,幫助人們爭取認識世界,因此《新青年》把提倡科學、反迷信作為反封建的重要內容。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9.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下列有關于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參加《新青年》的編輯撰稿工作B.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C.提出文學改良的主張D.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魯迅發表了新文化運動中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ACD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B項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對知識的識記。10.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章指出:“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該言論體現了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反對專制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提倡科學,反對愚昧【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能力。題文胡適在《新青年》發表的文章中的話體現了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其中“須講求文法”這句話可以告訴我們這一點。故答案選C。【點評】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歷史文獻的解讀。在解題時候,需要充分讀懂文獻所表達的意思,找到關鍵的信息所在。11.紹興是一座文化名城,文人輩出口在北大四位紹興籍校長中,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辦學理念,從而使北大迅速成為新文化運動大本營的是( )A.何燮侯 B.蔡元培 C.蔣夢麟 D.馬寅初【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種社會思潮在學生中間流傳,從而使北大迅速成為新文化運動大本營的是蔡元培。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將地方文化知識與主干課程知識結合起來考查,難度不大。12.(2018九上·溫州期末)下列書籍最適合于新文化運動的拓展閱讀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A項《陳獨秀》最適合于新文化運動的拓展閱讀,符合題意;BCD三項均與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沒有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歷史圖片信息和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準確識記歷史基礎知識是解題的關鍵。13.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為此,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A項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屬于道德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屬于學習西方民主科學,反對中國封建專制迷信的內容,符合題意;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屬于文學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D項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屬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應在分析題干的基礎上,找準關鍵詞扣緊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帶有材料的選擇題作答時,要分析材料文字找到關鍵詞,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作答,有助于培養歷史材料解析的分析歸納能力。14.新文化運動實際上是辛亥革命的繼續,這主要是從下列哪項反映出來的( )A.提倡科學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民主 D.提倡新文學【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封建獨裁專制、封建迷信、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學,提倡民主和科學。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提倡民主科學,和辛亥革命的運動緊密相關。15.表格歸納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關于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陣地 《時代雜志》北京大學旗幟 自強、求富代表人物 毛澤東、周恩來影響 在中國掀起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A.陣地 B.旗幟 C.代表人物 D.影響【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的陣地是《新青年》,A項錯誤;旗幟是“民主”“科學”,B項錯誤;代表人物是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等,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使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因此D項正確。【點評】本題考直對新文化運動的了解,比較簡單。16.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A.《中外紀聞》 B.《新青年》C.《民報》 D.《每周評論》【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17.新文化運動與1915年在陳獨秀的領導下開始發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它所依托的文化刊物是( )A.《新青年》 B.《民報》C.《共產黨宣言》 D.《時務報》【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陣地,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向封建禮教發動猛烈攻擊.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BCD均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報刊。18.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說:“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的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運動( )A.主張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縛B.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了思想準備C.要在中國建立共和政體D.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內容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從內容來看,新文化運動具有反封建性,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有關知識,掌握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做出的貢獻。19.下面屬于新文化運動背景的是( )①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沒有根本改變②有一批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影響的中國知識分子③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④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思想解放運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舊的觀念、舊的禮教依然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旗幟,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①②是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③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④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性質;③④不符合題意。A項①②屬于新文化運動的背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20.(2019九下·紹興開學考)陳獨秀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這表明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 )A.反對尊孔和復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學”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德先生”“賽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學,這表明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也是他們高舉的兩面大旗。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所以他們掀起了新文化運動。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民主”和“科學”是題干材料表明的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以陳獨秀的話語為依托,考查新文化運動。根據新文化運動的口號(兩面大旗)進行思考,熟記新文化運動的“兩面大旗”是關鍵。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們有關對“國粹”進行批判性重估與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呼吁,燃起了一場思想革命;這場革命粉碎了傳統主義,同時又開辟了新文化運動之時代。……他(胡適)創造了“孔家店”這個侮辱性的詞匯,而他的追隨者則疾呼“打倒孔家店”。——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頗具影響力的《申報》評論道:“巴黎和會之始,我們多聞所謂的‘公正的勝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權利’,但是我們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注定要失敗的。讓國人今天知道,一勞永選的是自力更生。如不是國人拋棄了自己的利益,誰能侵犯它們?”——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材料一中批判“國粹”的西方思想是指什么?(2)對于材料一中這場“思想革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它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 ②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它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④它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3)材料二中中國人希望得到的“公正的勝利”主要是指什么?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后國人是如何自力更生爭取自己利益的?(4)結合材料一的“思想革命”,簡單說明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后,大規模全國性愛國運動發端于北京青年學生中間的原因。【答案】(1)自由、平等、博愛。(2)C(3)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發動“五四”運動。(4)新文化運動期間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進步知識分子云集于此。不久之后新文化運動主陣地的《新青年》雜志遷往北京,這使得北京的青年學生更多地接受思想啟蒙,獲得思想解放。【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斗爭鋒芒直指傳統禮教和孔孟儒學;因此材料一中批判“國粹”的西方思想是指自由、平等、博愛。(2)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斗爭鋒芒直指傳統禮教和孔孟儒學;新文化運動的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①③描述正確,②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描述錯誤,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④它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改革描述錯誤,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激進派領導的;②④描述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①③描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全面論述了中國收回山東主權的正義要求,操縱會議的英法美,決定把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消息傳到國內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4)1916年12月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之后,堅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則,對學校進行大刀闊斧改革,使進步知識分子云集于此;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故答案為:(1)自由、平等、博愛。(2)C。(3)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發動“五四”運動。(4)新文化運動期間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進步知識分子云集于此。不久之后新文化運動主陣地的《新青年》雜志遷往北京,這使得北京的青年學生更多地接受思想啟蒙,獲得思想解放。【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2.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一歷史人物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或民用工業。(2)你能認出圖二是戊戌變法運動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請寫出來。(3)圖三歷史人物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4)新文化運動是圖四歷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請寫出這場運動的開始時間和口號。【答案】(1)江南制造總局或輪船招商局。(2)康有為。(3)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4)時間:1915年;口號:民主、科學。【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掌握。小題1,圖一中的歷史人物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事工業是上海的江南制造總局,創辦的民用工業是上海的輪船招商局;小題2,圖二是戊戌變法運動中的康有為;小題3,圖三是孫中山,它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和民生;小題4,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時間是1915年,口號是民主和科學。【點評】知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相關知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九上2.3.1《新文化運動》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九上2.3.1《新文化運動》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