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九下6.6《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美國記者芭芭拉 沃爾特在回憶錄中說:“尼克松總統說過,中國之旅意義不亞于登月。”尼克松這一評價的依據是因為此次訪華 ( )A.使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C.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解決了久懸未決的臺灣問題【答案】A【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1972年尼克松訪華,雙方簽訂《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上正常化。這也是尼克松總統評價這次訪華為“中國之旅意義不亞于登月“原因。A項使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是題干評價的依據,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尼克松訪華的意義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準確理解能力。尼克松訪華標志著中美關系的正常化。2.周恩來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他呼吁與會各國兼開分歧,加強團結合作。他的發言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熱烈贊揚和擁護。該次會議是( )A.第26屆聯合國大會 B.亞非會議C.開羅會議 D.波獲坦會議【答案】B【知識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三中“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結合所學知識, 1955年,亞非29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在印尼的萬隆舉行國際會議,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面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及與會國家間的矛盾和分歧,周恩來鮮明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取得圓滿成功。B項亞非會議是題干描述的會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萬隆會議。3.20世紀50年代初周恩來說:“解決中緬邊界問題應該加快步伐了。……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擴張,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實際的行動使他們慢慢相信。”為此中國政府( )A.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B.倡導建立新型區域合作組織C.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奉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答案】C【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理解。4.2018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下列能夠反映周總理外交風采的史實是( )A.參加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B.參加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C.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D.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正式建交【答案】C【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亞非會議的有關知識。 據題干“2018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結合所學可知,1955年,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形成“萬隆精神”。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亞非會議的識記。5.外交是國內政治活動的延續,同時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美國把中國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的政策徹底失敗的標志是( )A.“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中美正式逢立外交關系 D.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答案】D【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 在聯合國第26屆大會上,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標志著美國把中國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的政策徹底失敗。故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間和意義。6.鄧小平在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指出,“文化大革命”時期,盡管國內動亂,但是中國作為大國的地位,是受到國際上承認的。能夠佐證鄧小平意見的是( )A.中美簽署《聯合公報》 B.中國與美國建交C.萬隆會議的成功表現 D.中蘇進行深化合作【答案】A【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據題干“鄧小平在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指出,‘文化大革命’時期,盡管國內動亂,但是中國作為大國的地位,是受到國際上承認的。”能夠佐證鄧小平意見的是中美簽署《聯合公報》。B中國與美國建交,是1979年,時間上不符題干要求,排除;C萬隆會議的成功表現,萬隆會議是1955年,時間上不符題干要求,排除;D中蘇進行深化合作,與史實不符,當時中蘇關系惡化,排除。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中美關系發展變化的有關知識。學生要注意區分中美簽署的《聯合公報》與中美《建交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與中美正式建交的異同。題干中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是重要的答題提示。7.同學們在自主學習時搜集了一組我國領導人參與重大活動的照片。為這組照片確定一個最恰當的主題。( )A.人類命運 國際和平 B.亞非崛起 民族獨立C.制度演進 中國作用 D.世界舞臺 中國角色【答案】D【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亞太經合組織、“一帶一路”的相關史實可知,這體現了世界舞臺、中國角色。故為這組照片確定一個最恰當的主題世界舞臺、中國角色。ABC三項不準確,不符合題意;D項世界舞臺 中國角色是題干圖片體現的最恰當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亞太經合組織、“一帶一路”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掌握新中國的外交,理解并識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亞太經合組織、“一帶一路”的相關史實。8.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第二個階段還是對外開放但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個階段依然是對外開放,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屬于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的是( )A.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 B.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舉辦APEC會議 D.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答案】D【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A項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是“讓世界進入中國”,因為特區是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不符合題意;BC兩項更傾向于“中國開始走向世界”,不符合題意;D項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說明“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體現了中國國家和人民與世界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美好愿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的相關史實。“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增強經濟實力,提高綜合國力;有利于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9.1955年底,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只有23個,到1965年底增加了一倍多。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第26屆聯合國大會的召開 B.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召開C.萬隆會議的召開 D.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召開【答案】C【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中國對與會亞非各國持同情、尊重、民主、平等態度。萬隆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亞非會議成功召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進一步充實和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推動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C項萬隆會議的召開是中國外交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求同存異方針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材料分析題10.【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莊則棟(1940—2013),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三次蟬聯世界冠軍、全國冠軍。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乒賽,他冒著風險主動和美國運動員科恩握手談天并送他一塊中國杭州的織錦,科恩則送了一件印有和平標記“LetItBe”字樣的運動彩給莊則棟。這個事件成為爆炸性新聞,毛澤東知道這個消息后決定邀請美國乒乓隊訪華,美國總統尼克松立即同意中國的邀請,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美國乒乓球隊時說:“你們在中美兩國人民的關系上揭開了一個新篇章,我們友誼的這一開端必將受到我們兩國多數人民的支持。”之后,美國宣布了一系列對華開禁措施,使中美和解隨即取得歷史性突破。乒乓球因此而成為了我們的“國球”,莊則棟則成為“小球轉動大球”的關鍵人物。——摘編自劉濟華《記乒壇傳奇人物莊則棟》(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小球轉動大球”的主要因素(2)依據材料并結合現實,說明莊則棟的行為所體現的時代精神。【答案】(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中國打開外交僵局的需要;兩國領導人的明智和遠見;民間人士的熱情主動,莊則棟與科恩的大膽接觸。(2)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團結友善的優秀品質;抓住時機、著眼大局的責任擔當。【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美建交的知識。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有,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中國打開外交僵局的需要,兩國領導人的明智和遠見,民間人士的熱情主動,莊則棟與科恩的大膽接觸。(2)本題考查解讀材料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莊則棟作為體育運動員,體現了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團結友善的優秀品質;作為中國人,體現了抓住時機、著眼大局的責任擔當。故答案為:(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中國打開外交僵局的需要;兩國領導人的明智和遠見;民間人士的熱情主動,莊則棟與科恩的大膽接觸。(2)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團結友善的優秀品質;抓住時機、著眼大局的責任擔當。【點評】本題考查乒乓外交(中美建交)的知識,難度不大,理解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11.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結束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回答下列問題。(1)1953年,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則?其重要意義何在?(2)在其外交原則的指導下,我國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請列舉我國20世紀50—70年代的外交成就。(3)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國應當怎樣處理好與世界各國發展的關系?【答案】(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敵視和封鎖,爭取到國際上的支持;為國內經濟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2)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①要和美國建立新興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②在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時,將堅持與鄰為善、睦鄰友好。③在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上,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④中國積極參與世界多邊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關系的五項基本原則。【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1)1953年,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這一原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本題為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①要和美國建立新興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②在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時,將堅持與鄰為善、睦鄰友好。③在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上,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④中國積極參與世界多邊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關系的五項基本原則。故答案為:(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敵視和封鎖,爭取到國際上的支持;為國內經濟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2)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①要和美國建立新興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②在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時,將堅持與鄰為善、睦鄰友好。③在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上,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④中國積極參與世界多邊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關系的五項基本原則。【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成就。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取得重大成就。12.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完成如下問題。材料:中國人說,“萬事開頭難”。“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這里,我談幾點意見。第一,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第二,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第三,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第四,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第五,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我們要用好歷史文化遺產,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產品和遺產保護。我們要加強各國議會、政黨、民間組織往來,密切婦女、青年、殘疾人等群體交流,促進包容發展。——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1)結合材料總結“一帶一路”未來發展道路的特點有哪些?(2)在這次一帶一路峰會上,美國出人意料的派遣了代表團參會,震驚了世界。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與中國關系問題上,也做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情,就是美國總統訪問中國。請問訪問中國的那位總統是誰?中美雙方簽署了什么重要文件?(3)此后的哪一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為了維護中美之間的關系,美國做出了什么承諾?(4)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外交上還取得哪些成就?(5)在21世紀的第一年,我國還承辦了一場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的國際會議。請說出這次會議的名稱。(6)你對現在的中美關系有哪些看法或能夠提出哪些好的建議?【答案】(1)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2)尼克松;《中美聯合公報》或《聯合公報》。(3)1979年;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4)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或中日建立外交關系)。(5)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或APEC)。(6)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中美之間為非敵非友的利益關系,兩國有合作與發展的可能。要加強兩國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一帶一路未來發展道路的特點。材料中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即是一帶一路未來發展道路的特點。(2)本題考查尼克松訪華的史實。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3)本題考查中美建交。1979年,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中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兩國關系進入正常化發展階段。(4)本題考查新中國外交成就的相關內容。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1年,在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的合法席位恢復;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5)本題考查上海亞太經濟組織(APEC)會議。2001年中國在上海承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討論了全球和地區經濟形勢、面向新世紀的亞太經合組織政策框架等問題,通過了《上海共識》,會議結束時江澤民宣讀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進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上海亞太經濟組織(APEC)會議的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與會領導人有江澤民、布什、普京等19位領導人。(6)本題考查學生對中美關系的看法或建議,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中美之間為非敵非友的利益關系,兩國有合作與發展的可能。要加強兩國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故答案為:(1)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2)尼克松;《中美聯合公報》或《聯合公報》。(3)1979年;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4)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或中日建立外交關系)。(5)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或APEC)。(6)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中美之間為非敵非友的利益關系,兩國有合作與發展的可能。要加強兩國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為依托,考查中國現代的外交關系。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九下6.6《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美國記者芭芭拉 沃爾特在回憶錄中說:“尼克松總統說過,中國之旅意義不亞于登月。”尼克松這一評價的依據是因為此次訪華 ( )A.使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C.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解決了久懸未決的臺灣問題2.周恩來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他呼吁與會各國兼開分歧,加強團結合作。他的發言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熱烈贊揚和擁護。該次會議是( )A.第26屆聯合國大會 B.亞非會議C.開羅會議 D.波獲坦會議3.20世紀50年代初周恩來說:“解決中緬邊界問題應該加快步伐了。……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擴張,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實際的行動使他們慢慢相信。”為此中國政府( )A.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B.倡導建立新型區域合作組織C.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奉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4.2018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下列能夠反映周總理外交風采的史實是( )A.參加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B.參加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C.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D.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正式建交5.外交是國內政治活動的延續,同時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美國把中國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的政策徹底失敗的標志是( )A.“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中美正式逢立外交關系 D.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6.鄧小平在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指出,“文化大革命”時期,盡管國內動亂,但是中國作為大國的地位,是受到國際上承認的。能夠佐證鄧小平意見的是( )A.中美簽署《聯合公報》 B.中國與美國建交C.萬隆會議的成功表現 D.中蘇進行深化合作7.同學們在自主學習時搜集了一組我國領導人參與重大活動的照片。為這組照片確定一個最恰當的主題。( )A.人類命運 國際和平 B.亞非崛起 民族獨立C.制度演進 中國作用 D.世界舞臺 中國角色8.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第二個階段還是對外開放但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個階段依然是對外開放,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屬于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的是( )A.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 B.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舉辦APEC會議 D.推動一帶一路建設9.1955年底,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只有23個,到1965年底增加了一倍多。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第26屆聯合國大會的召開 B.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召開C.萬隆會議的召開 D.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召開二、材料分析題10.【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莊則棟(1940—2013),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三次蟬聯世界冠軍、全國冠軍。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乒賽,他冒著風險主動和美國運動員科恩握手談天并送他一塊中國杭州的織錦,科恩則送了一件印有和平標記“LetItBe”字樣的運動彩給莊則棟。這個事件成為爆炸性新聞,毛澤東知道這個消息后決定邀請美國乒乓隊訪華,美國總統尼克松立即同意中國的邀請,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美國乒乓球隊時說:“你們在中美兩國人民的關系上揭開了一個新篇章,我們友誼的這一開端必將受到我們兩國多數人民的支持。”之后,美國宣布了一系列對華開禁措施,使中美和解隨即取得歷史性突破。乒乓球因此而成為了我們的“國球”,莊則棟則成為“小球轉動大球”的關鍵人物。——摘編自劉濟華《記乒壇傳奇人物莊則棟》(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小球轉動大球”的主要因素(2)依據材料并結合現實,說明莊則棟的行為所體現的時代精神。11.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結束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回答下列問題。(1)1953年,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則?其重要意義何在?(2)在其外交原則的指導下,我國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請列舉我國20世紀50—70年代的外交成就。(3)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國應當怎樣處理好與世界各國發展的關系?12.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完成如下問題。材料:中國人說,“萬事開頭難”。“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這里,我談幾點意見。第一,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第二,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第三,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第四,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第五,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我們要用好歷史文化遺產,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產品和遺產保護。我們要加強各國議會、政黨、民間組織往來,密切婦女、青年、殘疾人等群體交流,促進包容發展。——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1)結合材料總結“一帶一路”未來發展道路的特點有哪些?(2)在這次一帶一路峰會上,美國出人意料的派遣了代表團參會,震驚了世界。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與中國關系問題上,也做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情,就是美國總統訪問中國。請問訪問中國的那位總統是誰?中美雙方簽署了什么重要文件?(3)此后的哪一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為了維護中美之間的關系,美國做出了什么承諾?(4)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外交上還取得哪些成就?(5)在21世紀的第一年,我國還承辦了一場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的國際會議。請說出這次會議的名稱。(6)你對現在的中美關系有哪些看法或能夠提出哪些好的建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1972年尼克松訪華,雙方簽訂《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上正常化。這也是尼克松總統評價這次訪華為“中國之旅意義不亞于登月“原因。A項使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是題干評價的依據,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尼克松訪華的意義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準確理解能力。尼克松訪華標志著中美關系的正常化。2.【答案】B【知識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三中“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結合所學知識, 1955年,亞非29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在印尼的萬隆舉行國際會議,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面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及與會國家間的矛盾和分歧,周恩來鮮明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取得圓滿成功。B項亞非會議是題干描述的會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萬隆會議。3.【答案】C【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理解。4.【答案】C【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亞非會議的有關知識。 據題干“2018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結合所學可知,1955年,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形成“萬隆精神”。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亞非會議的識記。5.【答案】D【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 在聯合國第26屆大會上,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標志著美國把中國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的政策徹底失敗。故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間和意義。6.【答案】A【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據題干“鄧小平在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指出,‘文化大革命’時期,盡管國內動亂,但是中國作為大國的地位,是受到國際上承認的。”能夠佐證鄧小平意見的是中美簽署《聯合公報》。B中國與美國建交,是1979年,時間上不符題干要求,排除;C萬隆會議的成功表現,萬隆會議是1955年,時間上不符題干要求,排除;D中蘇進行深化合作,與史實不符,當時中蘇關系惡化,排除。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中美關系發展變化的有關知識。學生要注意區分中美簽署的《聯合公報》與中美《建交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與中美正式建交的異同。題干中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是重要的答題提示。7.【答案】D【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亞太經合組織、“一帶一路”的相關史實可知,這體現了世界舞臺、中國角色。故為這組照片確定一個最恰當的主題世界舞臺、中國角色。ABC三項不準確,不符合題意;D項世界舞臺 中國角色是題干圖片體現的最恰當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亞太經合組織、“一帶一路”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掌握新中國的外交,理解并識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亞太經合組織、“一帶一路”的相關史實。8.【答案】D【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A項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是“讓世界進入中國”,因為特區是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不符合題意;BC兩項更傾向于“中國開始走向世界”,不符合題意;D項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說明“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體現了中國國家和人民與世界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美好愿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的相關史實。“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增強經濟實力,提高綜合國力;有利于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9.【答案】C【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中國對與會亞非各國持同情、尊重、民主、平等態度。萬隆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亞非會議成功召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進一步充實和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推動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C項萬隆會議的召開是中國外交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求同存異方針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0.【答案】(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中國打開外交僵局的需要;兩國領導人的明智和遠見;民間人士的熱情主動,莊則棟與科恩的大膽接觸。(2)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團結友善的優秀品質;抓住時機、著眼大局的責任擔當。【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美建交的知識。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有,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中國打開外交僵局的需要,兩國領導人的明智和遠見,民間人士的熱情主動,莊則棟與科恩的大膽接觸。(2)本題考查解讀材料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莊則棟作為體育運動員,體現了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團結友善的優秀品質;作為中國人,體現了抓住時機、著眼大局的責任擔當。故答案為:(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中國打開外交僵局的需要;兩國領導人的明智和遠見;民間人士的熱情主動,莊則棟與科恩的大膽接觸。(2)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團結友善的優秀品質;抓住時機、著眼大局的責任擔當。【點評】本題考查乒乓外交(中美建交)的知識,難度不大,理解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11.【答案】(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敵視和封鎖,爭取到國際上的支持;為國內經濟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2)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①要和美國建立新興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②在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時,將堅持與鄰為善、睦鄰友好。③在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上,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④中國積極參與世界多邊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關系的五項基本原則。【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1)1953年,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這一原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本題為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①要和美國建立新興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②在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時,將堅持與鄰為善、睦鄰友好。③在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上,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④中國積極參與世界多邊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關系的五項基本原則。故答案為:(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敵視和封鎖,爭取到國際上的支持;為國內經濟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2)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①要和美國建立新興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②在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時,將堅持與鄰為善、睦鄰友好。③在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上,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④中國積極參與世界多邊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關系的五項基本原則。【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成就。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取得重大成就。12.【答案】(1)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2)尼克松;《中美聯合公報》或《聯合公報》。(3)1979年;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4)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或中日建立外交關系)。(5)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或APEC)。(6)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中美之間為非敵非友的利益關系,兩國有合作與發展的可能。要加強兩國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一帶一路未來發展道路的特點。材料中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即是一帶一路未來發展道路的特點。(2)本題考查尼克松訪華的史實。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3)本題考查中美建交。1979年,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中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兩國關系進入正常化發展階段。(4)本題考查新中國外交成就的相關內容。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1年,在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的合法席位恢復;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5)本題考查上海亞太經濟組織(APEC)會議。2001年中國在上海承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討論了全球和地區經濟形勢、面向新世紀的亞太經合組織政策框架等問題,通過了《上海共識》,會議結束時江澤民宣讀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進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上海亞太經濟組織(APEC)會議的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與會領導人有江澤民、布什、普京等19位領導人。(6)本題考查學生對中美關系的看法或建議,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中美之間為非敵非友的利益關系,兩國有合作與發展的可能。要加強兩國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故答案為:(1)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2)尼克松;《中美聯合公報》或《聯合公報》。(3)1979年;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4)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或中日建立外交關系)。(5)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或APEC)。(6)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中美之間為非敵非友的利益關系,兩國有合作與發展的可能。要加強兩國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為依托,考查中國現代的外交關系。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九下6.6《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九下6.6《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