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4 地形圖的判讀一、單選題1.外賣小哥打電話給小明問他應該把快餐送到紅星中學的什么地方,小明查詢手機軟件后,了解到外賣小哥的位置。讀“紅星中學及周邊區城略圖”,如果小明想把外賣小哥指引到紅星中學的南校門,小明可以對外賣小哥說( )A.沿黃山路一直走,到長江路向右轉,再走100多米B.沿黃山路向南走,到長江路向東轉,再走100多米C.沿黃山路一直走,到淮河路向西拐,再走200多米D.沿黃山路向南走到淮河路向左拐,再走200多米【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依據圖中方向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紅星中學的南校門位于長江路附近,外賣小哥沿黃山路向南走,到長江路向東轉,再走100多米。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標定向法、經緯網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箭頭指向一般為正北,相反的方向為南方,面向北方,左為西右為東。有經緯網的地圖要根據經緯線定方向,按照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來判定。沒有指向標或經緯網的,參照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定向。2.讀下邊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小題。(1)圖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br/>A.1250米 B.1350米 C.1450米 D.1550米(2)①②③④四處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C(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等高距是50米。圖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1450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河流形成于山谷,山谷是等高線“V”字形尖端指向高處(等高線由地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①②③④四處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②處。讀圖可知選B。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3.下面是兩幅圖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CD處的坡度比EF處大 B.乙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大C.EF處的坡度比CD處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樣【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甲圖和乙圖的比例尺分子相同,甲圖比例尺分母比乙圖比例尺父母大,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實地范圍甲圖比乙圖大; CD處的坡度比EF處大;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個分式,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說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4.讀下圖,回答小題。(1)小明與爺爺一起去登山望遠,登該山前他查閱了上圖。上圖被稱為( )A.政區圖 B.交通圖C.導游圖 D.等高線地形圖(2)根據上圖,小明要選擇一條最平緩的路線上山,應該走( ?。?br/>A.B→A B.C→A C.D→A D.E→A【答案】(1)D(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小明與爺爺一起去登山望遠,登該山前他查閱了上圖。上圖被稱為等高線地形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上圖,小明要選擇一條最平緩的路線上山,應該走B→A。理由,沿該線路坡度較緩,比較省力,有利于爬山。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5.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小題。(1)圖中A表示的地形名稱為( ?。?br/>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鞍部(2)圖中等高距為( ?。?br/>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3)圖中村落中,海拔最高的是( ?。?br/>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答案】(1)B(2)D(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圖中A表示的地形名稱為山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相鄰兩條等高線的海拔,可以算出圖中等高距為200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圖中村落中,甲村的海拔是小于500米,但大于300米;乙村的海拔是大于100米,小于300米;丙村的海拔是900米,丁村的海拔是大于300米,小于500米;因此,海拔最高的是丙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6.下圖為某中學夏令營開展野外考察活動時,準備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山峰M點的海拔約為950米B.5個居民點中,位于鞍部位置居民點是①C.山峰M位于C點西方D.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東南(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從A,B出發登山峰M,最省力的是A,因為AM直線距離最短B.A,D兩點的相對高度為400米C.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CD.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D【答案】(1)B(2)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山峰M點的海拔約為700-800米之間;5個居民點中,位于鞍部位置居民點是①;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可知,山峰M位于C點正南方;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東北;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從A,B出發登山峰M,最省力的是B,因為BM線路坡度較緩;A,D兩點的相對高度為500-200=300米;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C;圖中序號表示山脊的是D;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2020·臺州模擬)讀區域等高線地形圖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河流ab段的流向為自西北向東南B.斷崖頂部E點海拔可能為100米C.丙地比乙地更適合修梯田種水稻D.丙地與甲地間的距離可能為0米【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流ab段的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流;圖中等高距是50米,斷崖處最大等高線的數值是250米,斷崖頂部E點海拔可能為250米-300米之間;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看,丙地比乙地更適合修梯田種水稻;根據圖中給出的比例尺,結合圖中距離,可以算出丙地與甲地間的距離可能為500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8.(2020七上·蕭山期末)讀某區域的等高線示意圖,完成問題。(1)圖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正確的是( ?。?br/>A.A山峰B山脊 B.A鞍部B山谷 C.A山峰B山谷 D.A鞍部B山脊(2)圖中CD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br/>A.3千米 B.0.3千米 C.30千米 D.300千米【答案】(1)C(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等高線的分布情況可知,圖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分別是: A山峰B山谷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2)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 圖中CD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 ,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3×100000=300000(厘米)=3000(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C。(2)A。【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9.(2019九上·杭州模擬)戶外露營日益成為人們休閑的一種方式。露營營地應選擇在開闊安全、背風背陰和水源補給便利的地方。下圖中的最佳營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讀圖分析可知,圖中丙地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開闊,且靠近小溪,水源補給便利。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等高線地圖的判讀,難度較大10.(2019七上·義烏期中)若下圖中的三條線為等高線,數值關系為a>b>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兩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處等高線凸向高處,是山谷地區,有可能發育形成河流;乙處等高線凸向低處,是山脊地區;甲乙兩地不在同一等高線上,海拔不相等。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11.(2019七上·新昌期中)在等高線地圖上,等高線比較稀疏的地方一般為( )A.陡坡 B.鞍部 C.緩坡 D.山脊【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圖上,等高線比較稀疏的地方一般為坡度較緩,等高線比較密集的地方一般為坡度較陡,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2.(2019七上·溫嶺期中)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的地形是( ?。?br/>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分層設色通用的顏色順序是:海洋用藍色,平原用綠色,低山丘陵用黃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淺紫色表示積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線之間,用分層設色法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用來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綠色越濃,表示地勢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勢越高;雪線以上的地區通常用白色表示。13.(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小題。(1)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 )A.500米 B.500~600米之間C.550米 D.600~700米之間(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B(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據題分析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間,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② ,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1)B。(2)B。【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4.(2019七上·蕭山期中)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br/>①圖中地勢中部高四周低②圖中河流由東南流向西北③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④甲乙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圖中河流由西北流向東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甲地海拔為700米,乙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間,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15.(2019七上·蕭山期中)西湖龍井是杭州著名的特產,并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授予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杭州一張響亮的名片。結合下圖,回答小題。(1)觀察上圖,西湖龍井的產地的地形是(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2)圖示區域的地勢特點是( ?。?br/>A.北高南低 B.中間高,四周低C.西南高,東北低 D.東高西低【答案】(1)B(2)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等地形圖判斷西湖龍井的產地地形是丘陵。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方向的判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聯系地形圖所給等高線的數據可知圖中區域的地勢特點是西南高東北低。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6.(2019七上·衢州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下列圖示中屬于平原地形的是 ( ?。?br/>A. B.C. D.【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各地的地形剖面圖來看,A是山峰,B是平原,C是高原,D是盆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17.(2019七上·衢州月考)下圖是小明家鄉地形圖,據圖回答小題。(1)小明說自己家在圖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居民區里,那么最有可能的居民區是( )A.甲 B.乙 C.丙 D.都有可能(2)圖中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為(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530米(3)關于河段①和河段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河段①比河段②流速慢 B.河段②的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C.河段①的源頭海拔比河段②低 D.河段②流過的地形部位是山谷(4)小明家鄉沒有的地形部位是( ?。?br/>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山峰【答案】(1)B(2)C(3)D(4)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個居民區地理位置最好的是乙地。小明說自己家在圖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居民區里,那么最有可能的居民區是乙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根據題中信息可知,等高距是200米,圖中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為1000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3)根據題中信息可知,河段①比河段②處等高線密集,河段 ②流速較慢;河段 ②的流向是西北向東南流;河段 ②的源頭海拔較低;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段 ②流過的地區地形部位是山谷。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4)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方法可知,小明家鄉沒有的地形部位是鞍部。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1)B。(2)C。(3)D。(4)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8.(2019七上·嵊州月考)見下圖,判斷圖中B地的海拔在( ?。?br/>A.100到110米之間 B.90到100米之間C.80到90米之間 D.70到80米之間【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的判斷技巧可知,該處海拔判斷需要運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規律,讀圖可知,B地外圍等高線在90到100米之間,結合示坡線,確定B地外圍等高線的海拔是100米,所以,B地海拔在100到110米之間。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示坡線是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的短線。示坡線通常繪在沿山脊及山谷線的方向上。 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示坡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是為了明確表示地形(如山頭、凹地)的坡向,在等高線外側或內側繪制表示坡度走向的小短線。通常繪制在山脊或洼地凹陷處,即等高線顯示最彎處。19.讀下邊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1)圖中A處河流的大致流向為( ?。?br/>A.自東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東北C.自西北向東南 D.自東南向西北(2)圖中標注點的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br/>A.②處應為山谷 B.③處坡度較緩,④處坡度較陡C.①處海拔高于②處 D.②處與④處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答案】(1)A(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結合給出的指向標分析可知,圖中A處河流的大致流向為自東北向西南流。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②處等高線凸向低處,應為山脊;根據等高線的疏密可以判斷, ③處坡度較緩,④處坡度較陡 ;根據等高線的數值特征可以判斷, ①處海拔低于②處 ; ②處與④處相對高度小于100米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20.(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見下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甲聚落位于乙聚落的東南方向B.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是900米C.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D.甲地發展為城鎮的條件比乙地優越【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 可知,甲聚落在乙聚落的西北方向;圖中等高距是200米,等高線a海拔高度是1000米; 河流①處的等高線比較密集, 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 ;甲地發展為城鎮的條件不像乙地好,乙地是平原,位于公路與河流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 / 1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4 地形圖的判讀一、單選題1.外賣小哥打電話給小明問他應該把快餐送到紅星中學的什么地方,小明查詢手機軟件后,了解到外賣小哥的位置。讀“紅星中學及周邊區城略圖”,如果小明想把外賣小哥指引到紅星中學的南校門,小明可以對外賣小哥說( )A.沿黃山路一直走,到長江路向右轉,再走100多米B.沿黃山路向南走,到長江路向東轉,再走100多米C.沿黃山路一直走,到淮河路向西拐,再走200多米D.沿黃山路向南走到淮河路向左拐,再走200多米2.讀下邊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小題。(1)圖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br/>A.1250米 B.1350米 C.1450米 D.1550米(2)①②③④四處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3.下面是兩幅圖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D處的坡度比EF處大 B.乙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大C.EF處的坡度比CD處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樣4.讀下圖,回答小題。(1)小明與爺爺一起去登山望遠,登該山前他查閱了上圖。上圖被稱為( ?。?br/>A.政區圖 B.交通圖C.導游圖 D.等高線地形圖(2)根據上圖,小明要選擇一條最平緩的路線上山,應該走( ?。?br/>A.B→A B.C→A C.D→A D.E→A5.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小題。(1)圖中A表示的地形名稱為( ?。?br/>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鞍部(2)圖中等高距為( ?。?br/>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3)圖中村落中,海拔最高的是( ?。?br/>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6.下圖為某中學夏令營開展野外考察活動時,準備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山峰M點的海拔約為950米B.5個居民點中,位于鞍部位置居民點是①C.山峰M位于C點西方D.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東南(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從A,B出發登山峰M,最省力的是A,因為AM直線距離最短B.A,D兩點的相對高度為400米C.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CD.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D7.(2020·臺州模擬)讀區域等高線地形圖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河流ab段的流向為自西北向東南B.斷崖頂部E點海拔可能為100米C.丙地比乙地更適合修梯田種水稻D.丙地與甲地間的距離可能為0米8.(2020七上·蕭山期末)讀某區域的等高線示意圖,完成問題。(1)圖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正確的是( ?。?br/>A.A山峰B山脊 B.A鞍部B山谷 C.A山峰B山谷 D.A鞍部B山脊(2)圖中CD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br/>A.3千米 B.0.3千米 C.30千米 D.300千米9.(2019九上·杭州模擬)戶外露營日益成為人們休閑的一種方式。露營營地應選擇在開闊安全、背風背陰和水源補給便利的地方。下圖中的最佳營地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10.(2019七上·義烏期中)若下圖中的三條線為等高線,數值關系為a>b>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兩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11.(2019七上·新昌期中)在等高線地圖上,等高線比較稀疏的地方一般為( )A.陡坡 B.鞍部 C.緩坡 D.山脊12.(2019七上·溫嶺期中)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13.(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小題。(1)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 ?。?br/>A.500米 B.500~600米之間C.550米 D.600~700米之間(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2019七上·蕭山期中)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br/>①圖中地勢中部高四周低②圖中河流由東南流向西北③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④甲乙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19七上·蕭山期中)西湖龍井是杭州著名的特產,并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授予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杭州一張響亮的名片。結合下圖,回答小題。(1)觀察上圖,西湖龍井的產地的地形是( ?。?br/>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2)圖示區域的地勢特點是( )A.北高南低 B.中間高,四周低C.西南高,東北低 D.東高西低16.(2019七上·衢州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下列圖示中屬于平原地形的是 ( )A. B.C. D.17.(2019七上·衢州月考)下圖是小明家鄉地形圖,據圖回答小題。(1)小明說自己家在圖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居民區里,那么最有可能的居民區是( ?。?br/>A.甲 B.乙 C.丙 D.都有可能(2)圖中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為(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530米(3)關于河段①和河段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河段①比河段②流速慢 B.河段②的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C.河段①的源頭海拔比河段②低 D.河段②流過的地形部位是山谷(4)小明家鄉沒有的地形部位是( ?。?br/>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山峰18.(2019七上·嵊州月考)見下圖,判斷圖中B地的海拔在( ?。?br/>A.100到110米之間 B.90到100米之間C.80到90米之間 D.70到80米之間19.讀下邊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1)圖中A處河流的大致流向為( ?。?br/>A.自東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東北C.自西北向東南 D.自東南向西北(2)圖中標注點的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br/>A.②處應為山谷 B.③處坡度較緩,④處坡度較陡C.①處海拔高于②處 D.②處與④處相對高度大于100米20.(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見下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甲聚落位于乙聚落的東南方向B.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是900米C.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D.甲地發展為城鎮的條件比乙地優越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依據圖中方向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紅星中學的南校門位于長江路附近,外賣小哥沿黃山路向南走,到長江路向東轉,再走100多米。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標定向法、經緯網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箭頭指向一般為正北,相反的方向為南方,面向北方,左為西右為東。有經緯網的地圖要根據經緯線定方向,按照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來判定。沒有指向標或經緯網的,參照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定向。2.【答案】(1)C(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等高距是50米。圖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1450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河流形成于山谷,山谷是等高線“V”字形尖端指向高處(等高線由地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①②③④四處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②處。讀圖可知選B。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3.【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甲圖和乙圖的比例尺分子相同,甲圖比例尺分母比乙圖比例尺父母大,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實地范圍甲圖比乙圖大; CD處的坡度比EF處大;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個分式,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說明比例尺越?。环帜冈叫。质皆酱?,比例尺越大。4.【答案】(1)D(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小明與爺爺一起去登山望遠,登該山前他查閱了上圖。上圖被稱為等高線地形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上圖,小明要選擇一條最平緩的路線上山,應該走B→A。理由,沿該線路坡度較緩,比較省力,有利于爬山。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5.【答案】(1)B(2)D(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圖中A表示的地形名稱為山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相鄰兩條等高線的海拔,可以算出圖中等高距為200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圖中村落中,甲村的海拔是小于500米,但大于300米;乙村的海拔是大于100米,小于300米;丙村的海拔是900米,丁村的海拔是大于300米,小于500米;因此,海拔最高的是丙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6.【答案】(1)B(2)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山峰M點的海拔約為700-800米之間;5個居民點中,位于鞍部位置居民點是①;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可知,山峰M位于C點正南方;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東北;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從A,B出發登山峰M,最省力的是B,因為BM線路坡度較緩;A,D兩點的相對高度為500-200=300米;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C;圖中序號表示山脊的是D;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流ab段的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流;圖中等高距是50米,斷崖處最大等高線的數值是250米,斷崖頂部E點海拔可能為250米-300米之間;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看,丙地比乙地更適合修梯田種水稻;根據圖中給出的比例尺,結合圖中距離,可以算出丙地與甲地間的距離可能為500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8.【答案】(1)C(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等高線的分布情況可知,圖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分別是: A山峰B山谷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2)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 圖中CD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 ,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3×100000=300000(厘米)=3000(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C。(2)A。【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9.【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讀圖分析可知,圖中丙地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開闊,且靠近小溪,水源補給便利。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等高線地圖的判讀,難度較大10.【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處等高線凸向高處,是山谷地區,有可能發育形成河流;乙處等高線凸向低處,是山脊地區;甲乙兩地不在同一等高線上,海拔不相等。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11.【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圖上,等高線比較稀疏的地方一般為坡度較緩,等高線比較密集的地方一般為坡度較陡,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2.【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分層設色通用的顏色順序是:海洋用藍色,平原用綠色,低山丘陵用黃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淺紫色表示積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線之間,用分層設色法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用來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綠色越濃,表示地勢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勢越高;雪線以上的地區通常用白色表示。13.【答案】(1)B(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據題分析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間,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② ,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1)B。(2)B。【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4.【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圖中河流由西北流向東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甲地海拔為700米,乙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間,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15.【答案】(1)B(2)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等地形圖判斷西湖龍井的產地地形是丘陵。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方向的判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聯系地形圖所給等高線的數據可知圖中區域的地勢特點是西南高東北低。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6.【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各地的地形剖面圖來看,A是山峰,B是平原,C是高原,D是盆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17.【答案】(1)B(2)C(3)D(4)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個居民區地理位置最好的是乙地。小明說自己家在圖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居民區里,那么最有可能的居民區是乙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根據題中信息可知,等高距是200米,圖中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為1000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3)根據題中信息可知,河段①比河段②處等高線密集,河段 ②流速較慢;河段 ②的流向是西北向東南流;河段 ②的源頭海拔較低;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段 ②流過的地區地形部位是山谷。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4)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方法可知,小明家鄉沒有的地形部位是鞍部。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1)B。(2)C。(3)D。(4)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8.【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的判斷技巧可知,該處海拔判斷需要運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規律,讀圖可知,B地外圍等高線在90到100米之間,結合示坡線,確定B地外圍等高線的海拔是100米,所以,B地海拔在100到110米之間。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示坡線是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的短線。示坡線通常繪在沿山脊及山谷線的方向上。 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示坡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是為了明確表示地形(如山頭、凹地)的坡向,在等高線外側或內側繪制表示坡度走向的小短線。通常繪制在山脊或洼地凹陷處,即等高線顯示最彎處。19.【答案】(1)A(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結合給出的指向標分析可知,圖中A處河流的大致流向為自東北向西南流。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②處等高線凸向低處,應為山脊;根據等高線的疏密可以判斷, ③處坡度較緩,④處坡度較陡 ;根據等高線的數值特征可以判斷, ①處海拔低于②處 ; ②處與④處相對高度小于100米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20.【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 可知,甲聚落在乙聚落的西北方向;圖中等高距是200米,等高線a海拔高度是1000米; 河流①處的等高線比較密集, 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 ;甲地發展為城鎮的條件不像乙地好,乙地是平原,位于公路與河流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4 地形圖的判讀(學生版).docx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4 地形圖的判讀(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