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生物學的研究工具(第三課時)一、課程標準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2.使用顯微鏡二、學習目標1.通過例題,學會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2.通過小組交流,弄通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3.通過課堂練習,熟練掌握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三、即時性評價1.通過學生對例題的解答情況,檢驗學習目標1的達成情況。2.通過小組交流,檢驗學習目標2的達成情況。3.通過對課堂練習的回答情況,檢驗學習目標3的達成情況。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教學難點: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五、教學方法講授法、講練結合、合作探究、多媒體。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同學們,如果讓你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蘿的葉子結構,切取實驗材料之后,你會選擇什么樣的呢?較厚的,較薄的,薄厚不均的?同學們很多都會選擇較薄的,因為這樣的材料便于觀察。其實嚴格來講,要想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最標準的實驗材料應該是薄而透明的。下面我們來看顯微鏡相關知識應用的第一個問題,實驗材料的選擇。(二)新課講授:1.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1)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下面來做一個例題:顯微鏡下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A.便于蓋上蓋玻片 B.不易污染物鏡C.利于碘液染色 D.能讓光線通過(2)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是實物的倒像,即上下、左右相反,顛倒180°。多媒體先展示例題:如果在載玻片上依次寫上b、d、p、q四個字母,那么在顯微鏡目鏡的視野中從左往右依次可以看到的是( )A.b、d、p、q B.d、b、q、pC.p、q、b、d D.q、p、d、b然后得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是實物的倒像,即上下、左右相反,顛倒180°。裝片的移動與物像的移動下面來做例1:顯微鏡視野內的物像位于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哪個方向移動裝片?( )A.左側 B.右側 C.下方 D.上方再來看一下例2:如圖1微生物移動的方向,要想在觀察的時候,始終讓該微生物位于視野的中央,裝片移動的方向應該是圖2中的哪個?( )A.甲 B.乙 C.丙 D.丁得出結論:物像偏什么方向,裝片向什么方向移動(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下面來做例1:一個細小的物體被顯微鏡放大400X,這里“被放大400X”指的是放大的物體的( )A.體積 B.表面積 C.物像的面積 D.長度或寬度延伸:若目鏡的放大倍數是10X,則物鏡的放大倍數是 。得出結論: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的是長度或寬度,不是面積也不是體積。再來看一下例2: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X,物鏡為10X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X時,則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是( )A.2個 B.4個 C.16個 D.32個延伸:目鏡放大倍數不變,物鏡由10X變成40X,則視野的亮度 。得出結論: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少,視野的亮度越暗。再來看一下例3:圖1和圖2為物鏡與裝片的距離示意圖,物鏡放大倍數較大的是( )得出結論: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目鏡不變時,所用的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與裝片的距離越近。再來看一下例4:如圖為顯微鏡下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示意圖,放大倍數較大的是( ),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較多的是( )得出結論: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所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多,視野較明亮;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少,視野較暗。(5)顯微鏡視野中污點的位置:目鏡、物鏡、裝片多媒體展示判斷方法:轉動目鏡,若污點移動則污點在目鏡上,若不動則不在目鏡上。轉動物鏡,若污點移動則污點在物鏡上,若不動則不在物鏡上。移動裝片,若污點移動則污點在裝片上,若不動則不在裝片上。下面看一個例題:某同學在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發現視野中總有污點存在,移動裝片時污點不動;換上高倍物鏡,污點仍存在,那么污點在( )A.玻片上 B.物鏡上 C.反光鏡上 D.目鏡上評價一:通過學生對例題的解答情況,檢驗學習目標1的達成情況。學生活動:同學們獨立完成下列練習題,不明白的組內相互討論交流,一會請小組代表分析解答題目。評價二:通過小組交流,檢驗學習目標2的達成情況。(三)課堂練習:1.若將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則視野內( )A.細胞數目增多,體積變大,視野變暗B.細胞數目減少,體積變小,視野變亮C.細胞數目增多,體積變小,視野變亮D.細胞數目減少,體積變大,視野變暗解析:使用顯微鏡觀察時,若將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則視野內的細胞數目較少,體積變大,視野變暗。所以選D。2.某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生子葉的切片,當轉動細準焦螺旋時,有一部分細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細胞比較模糊,這是由于( )A.標本切的厚薄不均 B.反光鏡未調好C.細準焦螺旋未調好 D.顯微鏡損壞解析:顯微鏡下觀察花生子葉的切片,當轉動細準焦螺旋時,有一部分細胞看得清晰,說明反光鏡,細準焦螺旋,以及顯微鏡自身都沒有問題。而另一部分細胞比較模糊,應該是標本切的厚薄不均。所以選A。3.若用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如圖所示。試問其視野最暗的是( )解析:顯微鏡觀察時,視野最暗,所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少。所以選C。4.要將顯微鏡視野中右下方的物像(如圖A)移到視野中央(如圖B),移動玻片應向( )A.左下方 B.右下方C.左上方 D.右上方解析:要想讓顯微鏡視野中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動。如圖A,物像位于右下方,要將其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右下方移動玻片。所以選B。5.如果在目鏡為5×、物鏡為10×時,顯微鏡視野里可觀察到的細胞如圖。那么,在物鏡放大倍數不變的情況下,把目鏡改為15×,視野里可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是( )A.3個 B.4個C.5個 D.6個解析:此題可以根據以下等式進行計算。顯微鏡下第一次放大的倍數×第一次看到的細胞數目=顯微鏡下第二次放大的倍數×第二次看到的細胞數目。該題中第一次放大的倍數是50倍,看到9個細胞,第二次放大的倍數是150倍,假如看到y個細胞。利用上述等式,可得50×9=150×y,通過計算可得y=3。所以選A。評價三:通過對課堂練習的回答情況,檢驗學習目標3的達成情況。(四)課堂小結: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材料 物像 移像 放大倍數 污點(五)作業布置:完成配套練習七、板書設計生物學的研究工具(第三課時)生物學的研究工具生物學的研究工具顯微鏡相關知識的應用材料物像移像放大倍數污點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