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從種到界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②明確“種”是最基本單位,同時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③說出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依據,了解分類等級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自主學習,鍛煉自學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通過“角色扮演”,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及與人溝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中融入保護動物的思想,形成保護動物遵循自然的思想。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單位,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教學難點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單位,概述生物分類的意義。三、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情景設置,導入新課師:我們班這么對的同學,我們是如何在中國的廣袤的土地上 確定到個人的呢。生:思考討論。師:展示行政規劃分類等級圖。這些分類等級之間是什么關系呢?生:包含與被包含的從屬關系,有大小之分。(二)新課講授1.生物分類等級師:在生物分類中,有沒有存在類似的等級關系呢?生: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界、門、綱、目、科、屬、種。師:這七個等級間是這樣的關系呢?生:關系:大單位中包含了許多并列的小單位。師:蜜蜂既是動物、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又是昆蟲。同一種動物為什么要冠以不同的類群名稱呢?生:思考,回答師:我們依據什么將蜜蜂和其他生物劃分到不同的分類等級中?生:分類依據:生物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師:七個分類單位中,哪個單位的生物種類最多?哪個單位的生物種類最少?生:規律: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親緣關系越近;反之,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親緣關系越遠。師:我們本節課節課一直說種是最小分類單位,到底物種間是如何分開的。生:物種:指的是形態、生理及分布非常相似的一類生物。不同物種之間一般存在生殖隔離,即互不交配,即使交配,也不產生可育的后代。師:現在我們將狼歸歸類。生:每一只狼是一個動物個體,但所有的狼都屬于同一個物種。生:比較不同物種之間生物的共同特征,劃分出了第二等級單位:屬。生:比較不同屬之間生物的共同特征,劃分出了第四等級單位:科。生:比較不同科之間生物的共同特征,劃分出了第四等級單位:目。生:比較不同科目之間生物的共同特征,劃分出了第五等級單位:綱。生:比較不同綱之間生物的共同特征,劃分出了第六等級單位:門。生:比較不同門之間生物的共同特征,劃分出了第七等級單位:界。師:從種到屬、科、目、綱、門、界,生物學家是根據什么確定等級單位?生: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共同特征)師:這樣劃分有什么規律嗎?生:分類等級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和數量越多,生物間的共同特征越少,親緣關系越遠;分類等級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和數量越少,生物間的共同特征越多,親緣關系越近。2.分類的意義師:這樣分類的意義是什么?生:使每一種生物在各分類等級中的位置一目了然。生:弄清不同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師:植物界是不是也是有同樣的分類等級呢?生:有的。3.林奈和雙名法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去過植物園或者是動物園,在植物旁或者動物旁都會由這樣的銘牌,這樣的命名方式是哪位設計的呢?生:林奈:瑞典著名的植物學家(1707-1778),于1768在《自然系統》中正式提出統一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師:這種命名法的原則是什么呢?生:每個物種的科學名稱(即學名)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加詞,生物學名部分為拉丁文,斜體字。生:有時種加詞后面還有命名者的姓名,為正體字。(三)課堂練習:1. 在生物的分類單位中,包含的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親緣關系最密切的單位是( )A.界B.門C.目D.種答案:D解析:在生物分類中,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分植物界、動物界和其他幾個界。其中,植物界、動物界為兩個較大的界,包含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很多。每個界又從大到小依次分為門、綱、目、科、屬、種,即最小最基本的分類單位為種。一種生物便是一個物種,一種生物的所有特征就是這個物種的共同特征,所以共同特征最多。2. 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了解生物的多樣性 B. 了解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C. 了解生物之間的進化關系 D. 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種答案:D。解析: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不包括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種。1). 圖中將細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蟲歸為A類,其依據是它們都是單細胞生物。請你寫出圖中B類和C類的分類依據:將衣藻和葉肉細胞歸為B類的依據是 。將除病毒以外的其他6項歸為C類的依據是。2).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與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相比,它們的本質區別在于前者 。3). 青蛙與鯽魚、蛇、家鴿、家兔相比,在發育上的不同點表現在 。4). 某位同學在野外采集到兩種相似的小動物(如圖),請你幫他區分一下:兩種動物身體都是由許多 組成的,其中 是蚯蚓。這種身體結構在蚯蚓的運動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1)細胞內都有葉綠體; 都由細胞構成2)體內有脊柱3)變態發育4)體節; B; 使軀體運動更加靈活解析:本題主要通過實例考查生物分類的方法。生物分類是按照其具有的共同特征進行歸類。衣藻和葉肉細胞都含有葉綠體,是將其歸為B類的依據;將病毒以外的6項歸為C類,其依據是它們都由細胞構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與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 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相比,主要是體內有脊柱,將其歸為脊索動物門的脊椎動物亞門。青蛙與鯽魚、蛇、家鴿、家兔相比,在發育上的不同點是青蛙的發育為變態發育。A、B兩種動物的共同特征是都由體節構成,其中B是蚯蚓,屬于環節動物,其分節的身體可以使蚯蚓軀體運動更加靈活。A是蜈蚣,不只身體分節,還有分節的附肢,屬于節肢動物。(四)課堂小結這些生物有了統一的命名,也有了分類上的位置,有了屬于自己的戶口信息。這樣我們就可以快速找到某一種生物,就是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認識生物,保護生物,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認識到分類中的等級是很有必要的,是認識生物的基礎,而認識生物又是保護生物的基礎,從而讓學生增強熱愛生物的情感和責任感。(五)作業布置:完成配套作業或另行設計五、板書設計一、生物分類等級1.分類單位:界、門、綱、目、科、屬、種2.關系3.狼的分類位置4.分類依據5.規律6.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二、分類的意義三、林奈和雙名法(屬名+種加詞,拉丁文斜體字)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