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2.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每個公民認真學習民法知識,提高法治素養。能夠運用民法和人身權等知識,正確分析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為工作、生活的準則和指南,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1.高頻考點:民事法律關系三要素、民法基本原則、人身權。2.題型預判: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會考查。非選擇題的題型方面多以案例分析類為主,常常結合公民法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來進行考查。必備知識一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教師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1.民法內涵: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1)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要素 含義 具體內容主體 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客體 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 物、行為、智力成果、商業標記、人身利益等內容 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權利和義務既是相互對立的,也是相互聯系的,二者通常是對等的3.民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2)道德滋養法治:我國民法不僅體現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3)法治體現道德理念: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4.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公平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誠信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綠色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必備知識二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教師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1.人身權的重要性: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2.人身權的類別:依據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1)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地位 內容 常見侵權行為生命權 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 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 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身體權 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 侵害自然人身體組織的完整性。侵害假肢、義眼、心臟起搏器等,也認定為侵害身體權健康權 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 侵害自然人身體各組織及整體功能的正常使用(2)姓名權、肖像權姓名權 內涵: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肖像權 內涵: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3)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 ①內涵: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②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隱私權 ①內涵: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②保護: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1.(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公益訴訟制度捍衛公共利益,從頂層設計到實踐落地,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受到廣泛關注。以下案例屬于公益訴訟范疇的是( )①某醫療科技公司訴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譽權糾紛案②陳某在某世界自然遺產地“金頂摩崖”刻字案③孫某與某通信公司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④羅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連”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③:民事訴訟是指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某醫療科技公司訴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譽權糾紛案,孫某與某通信公司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屬于民事訴訟,①③不符合題意。②④:公益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是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陳某在某世界自然遺產地“金頂摩崖”刻字案,羅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連”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屬于公益訴訟范疇,②④正確。故本題選C。2.(2023·北京·統考高考真題)某居民去辦理戶政業務,因異地往返不便,一時難以提供相關證明。戶籍民警了解到這一情況,主動告知該居民可以采用“個人承諾”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后續由派出所聯系有關部門進行核實,最終手續得以順利完成。北京市戶政領域適用“告知承諾制”的情形中,承諾內容如下:◇申請人所填寫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所需材料真實、合法、有效、完整。◇申請人已經知曉告知的全部內容。◇申請人愿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以及告知的違諾失信懲戒后果。◇申請人所作承諾是申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對上述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申請人明確其承諾為真實的意思表示,體現了民事活動的自愿原則②申請人承諾失實應承擔法律責任,說明權力與責任是相匹配的③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渠道暢通,有助于“告知承諾制”的落實④政府通過“減證”實現了便民利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根據民法,民事主體地位平等,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信等原則,但該題是政府的管理,公民和政府不是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①不符合題意。②:申請人承諾失實應承擔法律責任,說明權利與義務是相匹配的,權力與責任指的公權力,②說法錯誤。③④: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渠道暢通,有助于“告知承諾制”的落實,因異地往返不便,一時難以提供相關證明,主動告知該居民可以采用“個人承諾”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政府通過“減證”實現了便民利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3.(2023·湖北·統考高考真題)甲乙毗鄰而居,二人因瑣事多次爭吵,關系交惡。甲為泄憤,故意將空調外機移裝在正對著乙臥室窗戶的墻上,噪音和熱浪導致乙無法開窗通風透氣。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辯稱:“我是安裝在自家的外墻上,又沒有侵犯你的地盤,嫌吵你可以關窗”。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甲的行為( )①違反了民法的綠色原則 ②違反了民法的誠信原則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權 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權,所以并無不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甲故意將空調外機移裝在正對著乙臥室窗戶的墻上,噪音和熱浪導致乙無法開窗通風透氣,因此違反了民法的綠色原則,①說法正確。②:甲的做法違反了民法的綠色原則,而沒有違反民法的誠信原則,②觀點不符合題意。③:相鄰關系是對不動產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甲故意將空調外機移裝在正對著乙臥室窗戶的墻上,排放噪音和熱浪,因此侵害了乙的所有權,③說法正確。④:甲雖然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權,但也侵犯了鄰居乙的所有權,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因此甲違法,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4.(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某日,夏某到甲餐廳用餐,餐廳員工擅自將其品嘗新菜的畫面拍攝下來,并將照片作為宣傳文章的內容發布在餐廳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照片中夏某的臉部和身體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廳刪除該照片,遭到拒絕。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餐廳侵害了夏某的榮譽權 ②甲餐廳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權③甲餐廳發布的照片屬于物證 ④夏某與甲餐廳之間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榮譽權,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的光榮稱號或其他榮譽的權利。本案中不涉及夏某的榮譽權,甲餐廳并未侵害夏某的榮譽權,①不符合題意。②: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案中,甲餐廳擅自拍攝夏某照片,并在無授權的情況下將該照片發布于微信公眾號用作商業宣傳,且在夏某提出刪除的要求后予以拒絕,主觀上具有侵權的故意,故甲餐廳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權,②正確。③:物證是以物品或者文字為表現形式的實物證據,而本案中甲餐廳發布的照片是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且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屬于電子數據證據,③說法錯誤。④:民事訴訟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本案中夏某因肖像權被侵害,并與甲餐廳產生人身權利方面的民事糾紛,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④正確。故本題選D。5.(2022·海南·高考真題)張某飼養了一只寵物狗,拴在自家院內。小周(15周歲)路過時拿棍子戲逗,寵物狗受到驚嚇掙脫繩子沖出院門,把路過的王爺爺撞倒在地,造成其左腿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療一個多月,由此產生糾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爺爺的生命權受到侵犯②王爺爺的身體權受到侵犯③王爺爺有權請求張某支付醫療費④王爺爺有權請求小周父母支付醫療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②:王爺爺被寵物狗撞倒在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其健康權受到侵犯,不是生命權、身體權受到侵犯,①②不符合題意。③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小周(第三人)未滿18周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故王爺爺有權請求張某或小周父母支付醫療費,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2023·廣東惠州·校考一模)2022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涉英烈權益保護典型案例:網民羅某在微博上發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軍“冰雕連”英烈的違法言論,給英烈親屬帶來極大困擾并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三亞市城郊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城郊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羅某有期徒刑七個月并在相關網站及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本案中( )①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羅某平侮辱英烈的侵權行為②羅某平同時侵害了“冰雕連”英烈的名譽權和榮譽權③侵害他人名譽構成犯罪的,應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④羅某平損害公共利益,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本案涉及人身關系,客體是人身利益,而不是侵權行為,①錯誤。②: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榮譽指特定民事主體在社會生產、社會活動中有突出表現或貢獻,政府、單位團體或其他組織所給予的積極評價,羅某同時侵害了“冰雕連”英烈的名譽權和榮譽權,②正確。③:侵害他人名譽構成犯罪的,被侵權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訴,以侮辱罪或者誹謗罪來維護名譽,③錯誤。④:城郊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羅某有期徒刑七個月并在相關網站及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可知本案中網民羅某損害公共利益,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④正確。故本題選C。2.(2023·浙江金華·統考三模)張某因不滿某商家的“劇本殺”游戲服務,以李某為名上網惡意發布“差評”,該商家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與張某的微信群聊記錄、游戲包廂監控視頻錄像片段和微信個人賬號等信息。本案中( )①張某惡意發布“差評”侵犯商家名譽權②張某盜用李某名字侵犯李某姓名權③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都是人身利益④商家應當賠禮道歉、賠償損失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詳解】①③:消費者享有合理評價的權利,且經營者負有相應的容忍義務。但是,如果消費者超出合理范圍、捏造或者歪曲事實,以詆毀商家信譽為目的對商品或者服務進行惡意評價的,就會侵犯經營者的名譽權,在本案中,張某侵犯了商家的名譽權,商家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可見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都是人身利益,①③正確。②:根據題意可知,張某化名為李某發布“差評”,李某并不存在,②錯誤。④:本案中,張某和商家的做法都有不當之處,不該只有商家需要賠償,④錯誤。故本題選B。3.(2023·遼寧·校聯考三模)李某與吳某是一條胡同相鄰的兩戶,吳某家違規搭建小廚房,影響到了李某家的采光和通風。李某與吳某多次溝通未果,一氣之下便將對方對峙現場的視頻截圖發布在了個人抖音號上,畫面中是吳某夫婦,并配文“瞧瞧這兩個人的低素質,違法是逃不出法律制裁的”。截圖發出不久后,吳某向平臺投訴要求撤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是李某對黃某的侵權行為②應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以“曝”治“暴”不理智③李某侵犯了吳某的名譽權,可以要求恢復原狀④李某侵犯了吳某的肖像權,可以要求賠禮道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李某與吳某的爭議屬于人身關系,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而非侵權行為,①錯誤。②④:將對方對峙現場的視頻截圖發布在個人抖音號上,畫面中顯示吳某夫婦并配發侮辱性言辭,可見,李某侵犯了吳某的肖像權,吳某可以要求李某賠禮道歉,這啟示我們應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以“曝”治“暴”是不理智的行為且要承擔法律責任,②④正確。③:李某侵犯了吳某的肖像權,李某的錄像都是對其對峙真實的反映,并沒有侵犯其名譽權,③排除。故本題選C。4.(2023·河北保定·統考二模)李某在康西瓦烈士陵園內,腳踩陳祥榕烈士墓碑底座,以不雅手勢對著墓碑擺拍,并將照片發布至今日頭條個人賬號,在網絡上迅速傳播擴散,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引發社會公眾對李某的強烈憤慨。公訴機關以李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李某提起訴訟。本案中的李某( )①其行為侵害了英雄烈士的人格權②其行為侵害了英雄烈士的身份權③應享有民事訴訟被告的合法權益④可能被法院依刑法規定判處罪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①②:由“公訴機關以李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李某提起訴訟”可見,李某的行為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屬于侵害人格權,而非身份權,①正確,②錯誤。③④:李某腳踩烈士墓碑底座,以不雅手勢對著墓碑擺拍,并發布在網上,致使迅速擴散,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公訴機關以李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李某提起訴訟,說明這一案件已不是民事案件而是刑事案件,李某不是民事訴訟被告,而是觸犯了刑法,人民法院應依刑法給予定罪,③錯誤,④正確。故本題選B。5.(2023·湖北·校聯考模擬預測)王某看到路邊張某等幾人在吵架,就隨手拍下他們的視頻并直接發布在網上。次日清晨,張某發現后聯系王某,經協商王某刪除了該視頻。但因該視頻已發布一晚,該事件很快在張某親戚朋友間傳播開來,給張某的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張某遂向法院對王某提起訴訟。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某涉嫌侵犯張某的隱私權②王某侵犯了張某的名譽權③王某沒有捏造事實,不用承擔民事責任④刪除視頻是王某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①: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王某看到路邊張某等幾人在吵架,未經張某等人同意就隨手拍下他們的視頻并直接發布在網上,涉嫌侵犯張某的隱私權,①可選。②: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王某并未以侮辱、誹謗等方式導致張某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降低,②不選。③:王某雖未捏造事實,沒有侵犯張某的名譽權,但其行為已侵犯張某的隱私權,仍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③不選。④:行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利,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刪除視頻屬于停止侵害的一種具體行為,④可選。故本題選B。6.(2023秋·黑龍江鶴崗·高三鶴崗一中校考開學考試)2022年4月,吳某在某超市購物,在結束購物經過安檢閘門時突然發出警報。超市員工周某懷疑吳某攜帶了未付錢的商品,遂將其攔住。吳某主動脫掉外套交由周某檢查,之后周某以拍手臂、捏褲袋等方式對吳某進行搜身,并遭到群眾圍觀。周某又讓吳某去超市辦公室核實情況。后來報警經公安機關調查核實,安檢閘門警報是因吳某攜帶的鑰匙扣上帶有磁扣。就超市及員工周某的侵權問題,雙方因多次協商無果,2022年7月,吳某將超市及員工周某訴至法院。對本案認識不正確的是( )A.被告方超市及員工周某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權利、人格尊嚴B.周某的搜身行為存在過錯,應對侵犯原告名譽權承擔責任C.原告可要求被告方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D.作為民事主體的周某在行使民事權利時沒有超出正當界限【答案】D【詳解】本題屬于逆向選擇題。ABC:周某以拍手臂、捏褲袋等方式對吳某進行搜身,并遭到群眾圍觀,反映了被告超市及員工周某侵犯了原告吳某的人身權利、人格尊嚴,應承擔侵犯名譽權責任,吳某可要求被告超市及員工周某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AB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超市員工周某以拍手臂、捏褲袋等方式對吳某進行搜身,已經超出正當界限,D錯誤但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2023秋·湖北·高三校聯考開學考試)2月17日,2023年貴州省文旅產品創意大賽正式啟動。本次大賽要求選手報名參賽上傳作品需簽署信用承諾書,如發生侵犯他人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行為,將取消參賽資格,并追究參賽者法律責任。下列對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肖像權和名譽權屬于人格權②肖像權和著作權屬于知識產權③肖像權和名譽權屬于身份權④肖像權和著作權屬于民事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名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屬于人格權,①正確。②:名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屬于人身權利,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作品、發明創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標、地理標志等工商業標記享有的專有性權利,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②錯誤。③:身份權是指權利人因特定身份而產生的民事權利,包括監護權、親屬權、榮譽權、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等,而名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屬于人格權,③錯誤。④:肖像權屬于人格權、著作權屬于知識產權,二者都屬于民事權利,④正確。故本題選B。8.(2023秋·湖北·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張某與李某系近鄰,兩家房屋之間有一共用通道。李某母親在通道里倒中藥渣時與張某發生爭執,李某從家中沖出對張某進行毆打,致張某左耳鼓膜破損,治愈后傷殘鑒定為10級,但李某拒不賠償張某的醫療費用。下列對本案分析正確的是( )①該案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李某的侵權行為②李某母親的行為違背了公序良俗原則③李某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和健康權④李某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的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該案是人身侵害案,其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張某的人身利益,①錯誤。②:在公共交通的通道內倒藥渣的行為是對公共秩序和居住環境的破壞,違背了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則,②正確。③:李某毆打張某的行為致張某左耳傷殘,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和健康權,③正確。④:李某的侵權行為已經結束,應當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而沒有停止侵害一說,④排除。故本題選C。9.(2023秋·湖南長沙·高三長郡中學校考開學考試)原告小美和被告小偉因感情糾紛存在矛盾,二人分手后,小偉求復合一直未果,后小美新交往男友,小偉便心生怨恨,在其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視頻平臺多次發布配有小美姓名、照片和侮辱性文字的短視頻,侮辱、誹謗小美,并將抖音視頻到處傳播,給小美的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小美遂起訴至法院,要求小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對于本案,你認為小偉( )①侵犯了小美的名譽權②侵犯了小美的隱私權③應承擔小美的違約金④應支付小美精神撫慰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視頻平臺多次發布配有小美如名、照片和侮辱性文字的短視頻,侮辱、誹謗小美,并將抖音視頻到處傳播,給小美的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侵犯了小美的名譽權,給小美造成身心傷害,應支付小美精神撫慰金,①④符合題意。②:題目沒有涉及隱私權,②不符合題意。③:題目沒有涉及違約,不存在違約金,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0.(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阿秀與阿萍是同一個小區的業主。阿萍公公辭去小區業委會主任一職后,阿秀在小區微信群里發信息稱阿萍公公素質低等。阿萍看到后便在群里發表了對阿秀帶有侮辱性的言論,阿秀便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本案,下列說法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①阿萍侵犯了阿秀的名譽權②阿秀侵犯了阿萍公公的隱私權③阿秀的隱私權受到了侵犯④阿萍公公的名譽權受到了侵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阿萍在群里發表了對阿秀帶有侮辱性的言論,侵犯了阿秀的名譽權;阿秀在小區微信群里發信息稱阿萍公公素質低,表明阿萍公公名譽權受到了侵犯,①④正確。②③:本案中阿秀、阿萍公公的品德、聲望受到了影響,被侵犯了名譽權,與隱私權無關,②③排除。故本題選B。11.(2023春·高二單元測試)小美在某照相館拍了一組寫真,并約定取片15日內銷毀底片。1個月后,小美途經照相館時,發現櫥窗玻璃上掛著自己的照片,只是照片的背景色作了處理。小美找到照相館老板要求銷毀照片并賠償。下列對本案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照相館以非法方式獲取、使用、公開他人照片,侵犯了小美的名譽權②照相館未經小美同意私自用小美照片作宣傳,侵犯了小美的肖像權③賠償應當考慮小美因此受到的傷害損失或照相館因此獲得的利益④照相館的行為沒有給小美帶來直接財產損失,小美賠償主張不成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②: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照相館未經小美同意私自用小美照片作宣傳,侵犯了小美的肖像權,而不是名譽權,①錯誤,②正確。③: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因此,賠償應當考慮小美因此受到的傷害損失或照相館因此獲得的利益,③正確。④:民法典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小美賠償主張成立,④錯誤。故本題選C。12.(2023春·黑龍江哈爾濱·校考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張某等人因不滿某商家的“劇本殺”游戲服務,上網發布“差評”,該商家認為張某侵犯了其名譽權,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與張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記錄、游戲包廂監控視頻錄像片段、微信個人賬號信息,還稱“可向公眾提供全程監控錄像”。張某等人認為商家上述行為侵害其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向法院起訴要求商家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及賠償精神損失等。針對張某的訴求,法院審理后,作出如下判決:判令商家立即停止公開監控錄像,刪除公眾號文章中“可向公眾提供全程監控錄像”表述及張某等人的微信個人賬號信息,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致歉聲明,并向張某等人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張某是否侵犯了商家的名譽權 請說明理由。(2)請闡述法院作出判決的理由。【答案】(1)沒有侵犯商家的名譽權,民法為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設定了界限,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因為這些行為是保障消費者批評監督權所必須的。但是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張某上網發布“差評”,如果有事實根據,不是誹謗、詆毀,不構成侵權。(2)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方式處理他人信息。本案中消費者在經營者提供的包間內的活動具有私密性,商家為了澄清“差評”通過微信公眾號公開消費者包間內監控錄像并稱可提供全程錄像,構成對消費者隱私權的侵害;商家未經張某等人同意公布其微信個人賬號信息,侵害了張某等人的個人信息權益。【分析】背景素材:一起侵權案件考點考查:名譽權、隱私權、權利行使注意界限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要求考生說明張某是否侵犯了商家的名譽權,并說明理由。考生需要調用名譽權、權利行使,注意界限的知識,結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張某等人因不滿某商家的“劇本殺”游戲服務,上網發布“差評”→可聯系民法為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設定了界限,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原因類主觀題,要求考生說明法院作出判決的理由。本題應調用隱私權的知識,結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商家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與張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記錄、游戲包廂監控視頻錄像片段、微信個人賬號信息,還稱“可向公眾提供全程監控錄像”→可聯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3.(2023·遼寧·統考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紅色劇本殺”以角色扮演方式在游戲中傳承紅色基因,這種沉浸式體驗深受青少年喜愛。A劇本殺店張貼海報,吸引玩家紛至沓來。某日,大三學生小明約同學去該店玩以某英雄連事跡為主線的情景式劇本殺。在游戲過程中,小明發現劇本內容包含對某英烈的侮辱性言辭。震驚之余,小明與主持人發生爭執,不牢固的布景裝置導致了小明小腿骨折。小明向執法機關舉報了該店。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A劇本殺店涉嫌哪些違法行為;若小明訴至法院請求損害賠償,可提出哪些理由。【答案】(1)①劇本內容包含對某英烈的侮辱性言辭,侵犯了英烈的名譽權,損害社會共利益。②不牢固的布景裝置導致了小明小腿骨折,侵犯了小明的身體權和健康權。③在宣傳海報中,“海量下載,改編的紅色劇本”涉嫌侵犯他人的著作權。(2)理由:①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②英烈和小明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該店主觀上存在過錯,該店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分析】背景素材:小明與劇本殺店的糾紛考點考查:積極維護人身權利、尊重知識產權、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劇本殺店的違法行為和小明可以提起的申請賠償的理由,從積極維護人身權利、尊重知識產權、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該店涉嫌哪些違法行為:關鍵詞①:小明發現劇本內容包含對某英烈的侮辱性言辭→可聯系侵犯了英烈的名譽權;關鍵詞②:不牢固的布景裝置導致了小明小腿骨折→可聯系侵犯了小明的身體權和健康權;關鍵詞③:海量下載,改編的紅色劇本→可聯系著作權的相關知識。理由:關鍵詞①:若小明訴至法院請求損害賠償,可提出哪些理由→可聯系《民法典》關于積極維護人身權利的相關規定;關鍵詞②:震驚之余,小明與主持人發生爭執,不牢固的布景裝置導致了小明小腿骨折→可聯系一般侵權的構成要件。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課標要求考綱解讀考情分析體系構建考點梳理真題在線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2.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每個公民認真學習民法知識,提高法治素養。能夠運用民法和人身權等知識,正確分析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為工作、生活的準則和指南,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1.高頻考點:民事法律關系三要素、民法基本原則、人身權。2.題型預判: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會考查。非選擇題的題型方面多以案例分析類為主,常常結合公民法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來進行考查。必備知識一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教師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1.民法內涵: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1)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要素 含義 具體內容主體 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客體 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 物、行為、智力成果、商業標記、人身利益等內容 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權利和義務既是相互對立的,也是相互聯系的,二者通常是對等的3.民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2)道德滋養法治:我國民法不僅體現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3)法治體現道德理念: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4.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公平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誠信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綠色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必備知識二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教師word\\考點精講A.TIF" \* MERGEFORMATINET 1.人身權的重要性: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2.人身權的類別:依據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1)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地位 內容 常見侵權行為生命權 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 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 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身體權 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 侵害自然人身體組織的完整性。侵害假肢、義眼、心臟起搏器等,也認定為侵害身體權健康權 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 侵害自然人身體各組織及整體功能的正常使用(2)姓名權、肖像權姓名權 內涵: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肖像權 內涵: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3)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 ①內涵: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②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隱私權 ①內涵: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②保護: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1.(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公益訴訟制度捍衛公共利益,從頂層設計到實踐落地,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受到廣泛關注。以下案例屬于公益訴訟范疇的是( )①某醫療科技公司訴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譽權糾紛案②陳某在某世界自然遺產地“金頂摩崖”刻字案③孫某與某通信公司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④羅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連”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北京·統考高考真題)某居民去辦理戶政業務,因異地往返不便,一時難以提供相關證明。戶籍民警了解到這一情況,主動告知該居民可以采用“個人承諾”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后續由派出所聯系有關部門進行核實,最終手續得以順利完成。北京市戶政領域適用“告知承諾制”的情形中,承諾內容如下:◇申請人所填寫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所需材料真實、合法、有效、完整。◇申請人已經知曉告知的全部內容。◇申請人愿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以及告知的違諾失信懲戒后果。◇申請人所作承諾是申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對上述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申請人明確其承諾為真實的意思表示,體現了民事活動的自愿原則②申請人承諾失實應承擔法律責任,說明權力與責任是相匹配的③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渠道暢通,有助于“告知承諾制”的落實④政府通過“減證”實現了便民利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湖北·統考高考真題)甲乙毗鄰而居,二人因瑣事多次爭吵,關系交惡。甲為泄憤,故意將空調外機移裝在正對著乙臥室窗戶的墻上,噪音和熱浪導致乙無法開窗通風透氣。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辯稱:“我是安裝在自家的外墻上,又沒有侵犯你的地盤,嫌吵你可以關窗”。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甲的行為( )①違反了民法的綠色原則 ②違反了民法的誠信原則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權 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權,所以并無不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某日,夏某到甲餐廳用餐,餐廳員工擅自將其品嘗新菜的畫面拍攝下來,并將照片作為宣傳文章的內容發布在餐廳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照片中夏某的臉部和身體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廳刪除該照片,遭到拒絕。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餐廳侵害了夏某的榮譽權 ②甲餐廳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權③甲餐廳發布的照片屬于物證 ④夏某與甲餐廳之間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2·海南·高考真題)張某飼養了一只寵物狗,拴在自家院內。小周(15周歲)路過時拿棍子戲逗,寵物狗受到驚嚇掙脫繩子沖出院門,把路過的王爺爺撞倒在地,造成其左腿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療一個多月,由此產生糾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爺爺的生命權受到侵犯②王爺爺的身體權受到侵犯③王爺爺有權請求張某支付醫療費④王爺爺有權請求小周父母支付醫療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023·廣東惠州·校考一模)2022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涉英烈權益保護典型案例:網民羅某在微博上發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軍“冰雕連”英烈的違法言論,給英烈親屬帶來極大困擾并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三亞市城郊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城郊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羅某有期徒刑七個月并在相關網站及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本案中( )①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羅某平侮辱英烈的侵權行為②羅某平同時侵害了“冰雕連”英烈的名譽權和榮譽權③侵害他人名譽構成犯罪的,應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④羅某平損害公共利益,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浙江金華·統考三模)張某因不滿某商家的“劇本殺”游戲服務,以李某為名上網惡意發布“差評”,該商家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與張某的微信群聊記錄、游戲包廂監控視頻錄像片段和微信個人賬號等信息。本案中( )①張某惡意發布“差評”侵犯商家名譽權②張某盜用李某名字侵犯李某姓名權③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都是人身利益④商家應當賠禮道歉、賠償損失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2023·遼寧·校聯考三模)李某與吳某是一條胡同相鄰的兩戶,吳某家違規搭建小廚房,影響到了李某家的采光和通風。李某與吳某多次溝通未果,一氣之下便將對方對峙現場的視頻截圖發布在了個人抖音號上,畫面中是吳某夫婦,并配文“瞧瞧這兩個人的低素質,違法是逃不出法律制裁的”。截圖發出不久后,吳某向平臺投訴要求撤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是李某對黃某的侵權行為②應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以“曝”治“暴”不理智③李某侵犯了吳某的名譽權,可以要求恢復原狀④李某侵犯了吳某的肖像權,可以要求賠禮道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河北保定·統考二模)李某在康西瓦烈士陵園內,腳踩陳祥榕烈士墓碑底座,以不雅手勢對著墓碑擺拍,并將照片發布至今日頭條個人賬號,在網絡上迅速傳播擴散,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引發社會公眾對李某的強烈憤慨。公訴機關以李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李某提起訴訟。本案中的李某( )①其行為侵害了英雄烈士的人格權②其行為侵害了英雄烈士的身份權③應享有民事訴訟被告的合法權益④可能被法院依刑法規定判處罪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3·湖北·校聯考模擬預測)王某看到路邊張某等幾人在吵架,就隨手拍下他們的視頻并直接發布在網上。次日清晨,張某發現后聯系王某,經協商王某刪除了該視頻。但因該視頻已發布一晚,該事件很快在張某親戚朋友間傳播開來,給張某的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張某遂向法院對王某提起訴訟。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某涉嫌侵犯張某的隱私權②王某侵犯了張某的名譽權③王某沒有捏造事實,不用承擔民事責任④刪除視頻是王某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3秋·黑龍江鶴崗·校考開學考試)2022年4月,吳某在某超市購物,在結束購物經過安檢閘門時突然發出警報。超市員工周某懷疑吳某攜帶了未付錢的商品,遂將其攔住。吳某主動脫掉外套交由周某檢查,之后周某以拍手臂、捏褲袋等方式對吳某進行搜身,并遭到群眾圍觀。周某又讓吳某去超市辦公室核實情況。后來報警經公安機關調查核實,安檢閘門警報是因吳某攜帶的鑰匙扣上帶有磁扣。就超市及員工周某的侵權問題,雙方因多次協商無果,2022年7月,吳某將超市及員工周某訴至法院。對本案認識不正確的是( )A.被告方超市及員工周某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權利、人格尊嚴B.周某的搜身行為存在過錯,應對侵犯原告名譽權承擔責任C.原告可要求被告方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D.作為民事主體的周某在行使民事權利時沒有超出正當界限7.(2023秋·湖北·高三校聯考開學考試)2月17日,2023年貴州省文旅產品創意大賽正式啟動。本次大賽要求選手報名參賽上傳作品需簽署信用承諾書,如發生侵犯他人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行為,將取消參賽資格,并追究參賽者法律責任。下列對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肖像權和名譽權屬于人格權②肖像權和著作權屬于知識產權③肖像權和名譽權屬于身份權④肖像權和著作權屬于民事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秋·湖北·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張某與李某系近鄰,兩家房屋之間有一共用通道。李某母親在通道里倒中藥渣時與張某發生爭執,李某從家中沖出對張某進行毆打,致張某左耳鼓膜破損,治愈后傷殘鑒定為10級,但李某拒不賠償張某的醫療費用。下列對本案分析正確的是( )①該案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李某的侵權行為②李某母親的行為違背了公序良俗原則③李某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和健康權④李某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的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秋·湖南長沙·高三長郡中學校考開學考試)原告小美和被告小偉因感情糾紛存在矛盾,二人分手后,小偉求復合一直未果,后小美新交往男友,小偉便心生怨恨,在其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視頻平臺多次發布配有小美姓名、照片和侮辱性文字的短視頻,侮辱、誹謗小美,并將抖音視頻到處傳播,給小美的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小美遂起訴至法院,要求小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對于本案,你認為小偉( )①侵犯了小美的名譽權②侵犯了小美的隱私權③應承擔小美的違約金④應支付小美精神撫慰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阿秀與阿萍是同一個小區的業主。阿萍公公辭去小區業委會主任一職后,阿秀在小區微信群里發信息稱阿萍公公素質低等。阿萍看到后便在群里發表了對阿秀帶有侮辱性的言論,阿秀便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本案,下列說法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①阿萍侵犯了阿秀的名譽權②阿秀侵犯了阿萍公公的隱私權③阿秀的隱私權受到了侵犯④阿萍公公的名譽權受到了侵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春·高二單元測試)小美在某照相館拍了一組寫真,并約定取片15日內銷毀底片。1個月后,小美途經照相館時,發現櫥窗玻璃上掛著自己的照片,只是照片的背景色作了處理。小美找到照相館老板要求銷毀照片并賠償。下列對本案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照相館以非法方式獲取、使用、公開他人照片,侵犯了小美的名譽權②照相館未經小美同意私自用小美照片作宣傳,侵犯了小美的肖像權③賠償應當考慮小美因此受到的傷害損失或照相館因此獲得的利益④照相館的行為沒有給小美帶來直接財產損失,小美賠償主張不成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3春·黑龍江哈爾濱·校考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張某等人因不滿某商家的“劇本殺”游戲服務,上網發布“差評”,該商家認為張某侵犯了其名譽權,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與張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記錄、游戲包廂監控視頻錄像片段、微信個人賬號信息,還稱“可向公眾提供全程監控錄像”。張某等人認為商家上述行為侵害其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向法院起訴要求商家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及賠償精神損失等。針對張某的訴求,法院審理后,作出如下判決:判令商家立即停止公開監控錄像,刪除公眾號文章中“可向公眾提供全程監控錄像”表述及張某等人的微信個人賬號信息,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致歉聲明,并向張某等人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張某是否侵犯了商家的名譽權 請說明理由。(2)請闡述法院作出判決的理由。13.(2023·遼寧·統考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紅色劇本殺”以角色扮演方式在游戲中傳承紅色基因,這種沉浸式體驗深受青少年喜愛。A劇本殺店張貼海報,吸引玩家紛至沓來。某日,大三學生小明約同學去該店玩以某英雄連事跡為主線的情景式劇本殺。在游戲過程中,小明發現劇本內容包含對某英烈的侮辱性言辭。震驚之余,小明與主持人發生爭執,不牢固的布景裝置導致了小明小腿骨折。小明向執法機關舉報了該店。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A劇本殺店涉嫌哪些違法行為;若小明訴至法院請求損害賠償,可提出哪些理由。課標要求考綱解讀考情分析體系構建考點梳理真題在線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學案(原卷版)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doc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學案(解析版)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