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2023年人文地理中考一輪復習:08 家住平原一、單選題1.(2022七下·諸暨期中)讀某國沿 40°N 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2.在不同的平原上,人們的生活是不同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湄公河平原——用機械從事生產B.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靠人工C.湄公河平原——主要居住高腳屋D.美國中部大平原——過“御耕節”3.美國中部大平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灌溉便利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③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充足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暑假里,琳琳參加了美國田野探險旅行活動。據圖回答問題。4.琳琳在探險旅行中經過甲河,該河的名稱是( )A.剛果河 B.密西西比河 C.尼羅河 D.亞馬孫河5.在美國中部大平原,琳琳收集了很多的信息,其中符合當地實際的有( )①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②土地遼闊,地勢低平③勞動力充足,實行精耕細作④玉米、大豆和小麥的主產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美國中部大平原采用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原因有( )①地域遼闊 ②地勢平坦 ③工業化水平高 ④勞動力缺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小明、小剛、小莉、小紅四位同學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一起討論有關美國的問題時,各自的觀點不同。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小紅認為美國的大平原十分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生產B.小明認為美國工業發達,農業地位不重要C.小剛認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所以美國不需要進口農產品D.小莉認為美國農業發達主要是因為其科技發達,與自然條件沒有關系8.下列關于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①雞犬相聞,房屋成片②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溉設施③是美國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主要產地④地廣人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飲食以大米為主,喜歡制作米粥、米酒、粽子、年糕……紹興有著稻作文化深深的印記。下列地區文化中也有著類似印記的是( )A.美國的中部大平原 B.灌溉農業發達的以色列C.歐洲腹地阿爾卑斯 D.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平原(2022七下·上城期中)讀“某國地形分布圖”,完成問題。10.從圖上看,該國的地勢特點是( )A.東西高,中間低 B.四周高,中間低C.西部高,東部低 D.南部高,北部低11.據圖分析該國中部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科技發達,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B.地廣人稀,規模化生產產量高C.平原地區,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東西臨海,降水豐富灌溉便利12.(2022七下·慈溪期末)下圖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C.東歐平原 D.日本關東平原13.湄公河平原的人們的精神生活,受以下哪個因素的影響最深( )A.中國傳統文化 B.稻作文化C.佛教文化 D.西方文化14.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頂斜坡,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說明了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A.四季分明 B.干燥陰涼 C.炎熱潮濕 D.干旱少雨15.(2022七下·青田月考)下列關于下圖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描述,正確的是(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脈——落基山脈C.③海灣——墨西哥灣 D.④河流——亞馬孫河16.(2021七上·椒江期末)小王同學上網查詢某國的基本信息,得知該國“國土面積是 937 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 約 3.30 億,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英語”。 該國是____( )A.美國 B.英國 C.中國 D.韓國17.近幾年的中美貿易爭端給美國農業造成了沖擊,美國的許多農場因農產品滯銷而破產。滯銷的農產品不可能是( )A.小麥 B.咖啡豆 C.棉花 D.玉米下圖是“某大洲沿38°N 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8.圖中M、N分別是( )A.太平洋落基山脈 B.大西洋落基山脈C.太平洋安第斯山脈 D.大西洋阿爾 卑斯山脈19.關于P地區農業生產的特點下列概括較準確的是( )A.逐水草而居 B.現代化的大牧場C.用機器種莊稼 D.稻作文化的印記20.與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條件相比較,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的不同之處是( )A.降水較少 B.地勢低平 C.土壤肥沃 D.科技水平高疫情期間,受物流運輸等因素影響,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農產品出口受到強烈沖擊。讀東南亞局部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1.東南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產區,稻米生產精耕細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東南亞稻米生產特點的形成與下列因素關系密切的有( )①高溫多雨的氣候 ②多山的地形③人口稠密,勞動力眾多 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圖中甲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平原為主,地勢平坦 B.高原為主,地表崎嶇C.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D.地形復雜,中高周低23.下列東南亞國家能直接與中國進行陸上貿易的是( )A.菲律賓 B.文萊 C.緬甸 D.印度尼西亞甲、乙、丙三地為世界著名平原,據圖回答下列各題。24.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大麥 C.水稻 D.馬鈴薯25.對甲、乙、丙三平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甲、丙兩平原瀕臨太平洋 ②甲、乙兩平原位于北半球③乙、丙兩平原位于中緯度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讀圖,據此回答下面兩題。26.圖上河流是( )A.亞馬孫河 B.尼羅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27.該河流流域( )①被稱為亞馬孫平原②面積遼闊, 生產大豆、玉米③農業現代化水平高④是世界水稻的最主要產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讀圖,回答下列小題.28.甲所示山脈是( )A.落基山脈 B.安第斯山脈C.阿爾卑斯山脈 D.阿巴拉契亞山脈29.乙所示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區域,灌溉較便利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位于中南半島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稻米的主產區。據此回答下列小題30.水稻生產深深影響了當地人們的生活,下列能體現這一點的是( )①隨處可見的米市 ②水上木偶戲 ③“男孩節” ④“御耕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1.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和美國中部大平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湄公河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以水稻生產為主B.美國中部大平原人們居住集中是因為需要相互協作C.由于越南生產力水平低下,所以生產方式以人力為主D.美國中部大平原人口稀疏,勞動力缺乏,所以糧食產量低讀美國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及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圖1美國農業帶分布圖 圖2美國沿36°地形剖面圖32.甲地形區為( )A.阿爾卑斯山脈 B.落基山脈C.安第斯山脈 D.大分水嶺33.美國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熱量34.圖中所示乙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點,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流域,灌溉較便利②地形平坦,土地遼闊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35.(2022七下·柯橋期中)水稻和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紹興某校七年級同學擬以“影響水稻、小麥分布的主要自然條件比較”為題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完成該探究過程。【探究材料】(1)【嘗試探究】 A區 B區地理位置 亞洲東南部湄公河平原 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糧食作物 水稻 小麥自然 條件 分析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 (2)【歸納總結】通過上述探究可以發現,從自然條件看,一個地區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主要影響因素是 。(3)【遷移應用】根據“探究材料”中的兩幅圖判斷,亞洲東部地區(圖中陰影部分)更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為什么?36.美國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從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到今天,美國200多年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世界近現代文明的腳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美國吧!材料:美國地形圖(1)讀圖填空。①是 山脈:②是 山脈:③是 洋:④是 灣:⑤是 河。(2)A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是 請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A地區農業發達原因。37.農業是經濟的基礎,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下面的描述中,屬于湄公河平原生產、生活景象的是 屬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生產、生活景象的是 (將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①在靠近農舍的地方,間或有糧倉和存放農業機械的庫房②渠道和河流構成的水網,環繞著大片稻田和村莊③當播種和收割的季節,片片農田中勞作的人頭涌動④在廣闊的平原上,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縱橫田間(2)兩地在發展農業上都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請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兩地各有哪些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3)由于湄公河的洪災,世界稻米市場供應緊張,因此有人建議在美國中部大平原大規模種植水稻,利用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能力以增加世界稻米產量,緩解這一問題,你認為這一建議合理嗎?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圖示可知,甲是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勢地平,土地遼闊,故A正確;B是人文原因,故排除;該區域位于中緯度,故C錯誤;D說法與機械化種植莊稼沒有必然聯系,故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美國機械化生產的原因,屬于容易題2.【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種植水稻,主要靠人工完成,形成了當地習俗,過御耕節。當地為了適應炎熱潮濕的氣候,主要居住在高腳屋里面。美國中央大平原人少地多,農業生產主要靠機械完成。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3.【答案】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央平原地區地勢低平,土地遼闊且位于中東部地區,經濟、科技水平較高,②④正確;①③說法本身正確,但與農業機械化無關,排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央大平原面積遼闊,盛產大豆、玉米;密西西比平原位于美國,美國是世界上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世界主要的水稻產區是亞洲東南部平原地區。【答案】4.B5.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生產生活方式,屬于容易題。4.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位于北美洲,是密西西比河;剛果河在非洲,尼羅河在非洲,亞馬孫河在南美洲。故答案為: B5.根據所學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機械化程度高,地勢地平且遼闊,主要生產旱作物,故①②④正確。③是湄公河平原的主要生產方式,故排除。故答案為: B6.【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旱地為主,適合機械化生產;科技水平發達,工業化水平高,適合機械化生產,故A正確。美國采用機械化耕作與勞動力多少無關,故④錯誤。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7.【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但由于專業化生產,仍需要進口大量農產品。農業在國家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農業生產具有高度機械化和專業化的特點。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鄰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 。8.【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農場之間被大面積的農田隔開,不會形成雞犬相聞,房屋成片現象 。有密西西比河作為灌溉水源,因此,不需要 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溉設施 。 ①② 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9.【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所以具有稻作文化印記的是湄公河平原。美國的中央大平原位于北溫帶,氣溫相對較低,降水也不是太豐沛。所以適合旱作物的生產,均以小麥為主要作物。灌溉農業發達的以色列發展的蔬菜,花卉生產,并非農業區。歐洲腹地阿爾卑斯山脈地區耕地面積較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答案】10.A11.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屬于容易題。10.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區域東西兩側是高海拔的山脈,中間的地勢地平的平原,因此地勢特點是中間低,東西兩側高。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1.該國中部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合發展種植業,故C符合題意;A和B是人文條件,故排除。中部大平原東西兩側是山脈,故D排除。故答案為:C12.【答案】A【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生活特色表現。觀察圖片可以發現,圖中建筑以竹、木為主要材料,懸空架設的民居建筑一般分布在終年高溫多雨、較為潮濕的地方。A.湄公河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懸空架設通風防潮。故A項正確;B.美國中部大平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較為干燥。故B項錯誤;C.東歐平原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較為干燥。故C項錯誤;D.日本關東平原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較為溫和。故D項錯誤。綜上,BCD項錯誤,答案為A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生活特色表現,需要學生對照圖片對照湄公河地區的生活狀況進行作答。13.【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所以具有稻作文化印記的是湄公河平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稻作文化是指人們以水稻種植為主要生存和發展方式的文化。14.【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該地區的房屋尖頂,說明該地區降水多,尖頂有利于雨水下泄;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能夠通風散熱,說明當地氣溫高,所以該建筑反映了當地炎熱潮濕的氣候特點,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15.【答案】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的位置以及主要地理事物。根據題干讀圖分析可知,①為大西洋,②為阿巴拉契亞山脈,③為墨西哥灣,④為密西西比河。綜上,ABD項錯誤,答案為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的位置及相關地理事物,學生讀圖回顧所學對應即可。16.【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美國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其本土位于北美大陸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主要處在五帶中的北溫帶;美國人口約 3.30 億,種族復雜,人口主體是白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英語。A項美國國土面積是 937 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 約 3.30 億,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英語,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美國的準確識記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基礎知識。17.【答案】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美國本土位于溫帶,不生產熱帶農產品咖啡豆,故美國農場滯銷的農產品不可能是咖啡豆。故答案為:B。【點評】美國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實現專業化生產,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主要以玉米,小麥,大豆,稻米,棉花,煙草為主。【答案】18.B19.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本題考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屬于容易題18.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大洲是北美洲,山脈N是落基山脈、大洋M是大西洋。故答案為:B19.P地勢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特色是機械化生種植莊稼。A是非洲大草原,B是澳大利亞,D是湄公河平原。故答案為:C20.【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美國中部大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較少,故A正確;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都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故B錯誤;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土壤都很肥沃,故C錯誤;美國中部大平原科技水平高不屬于自然條件,屬于社會經濟條件,故D錯誤;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1.地勢平坦開闊 2。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如氮肥、鉀肥、磷肥等帶到下游的沖積平原上) 3。水資源豐富、熱量豐富 、雨熱同期(降水多,這里是熱帶季風氣候) 4.人口密集,勞力資源充沛。 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夏季溫暖濕潤,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交通發達,市場廣闊;科技水平高,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答案】21.A22.C23.C【知識點】國家和地區的區別;湄南河平原【解析】【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各大河上游流經山區,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游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21.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 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勞動力豐富,且需求量大,這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水稻單產高。 ①③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甲半島是中南半島,它的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3.根據題意,東南亞國家中,能直接與中國進行陸上貿易的國家是緬甸。其他國家均沒有和中國接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24.C25.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24.據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甲地是位于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這里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水稻是該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5.據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甲是湄公河平原,乙是美國的中央大平原,丙是亞馬孫平原。其中,①丙沒有瀕臨太平洋,錯誤; ②甲、乙兩平原位于北半球,正確。③乙、丙兩平原位于中緯度,錯誤,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26.D27.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在當地印第安人的語言中意即“大河”或“河流之父”。位于北美大陸中部,以美國伊塔斯卡湖為源,注入墨西哥灣,長6262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26.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該河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據此判斷,只有密西西比河符合西半球。北半球的條件,D選項正確;亞馬孫河位于南半球,A選項錯誤;尼羅河、多瑙河位于東半球,BC選項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7.圖示河流為密西西比河,故該河流流域應為密西西比平原;密西西比平原面積遼闊,盛產大豆、玉米;密西西比平原位于美國,美國是世界上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世界主要的水稻產區是亞洲東南部平原地區。②③正確,①④錯誤,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28.A29.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 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28.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所示山脈是落基山脈。其他不在美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9.乙所示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 ②④ ,正確。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區域,灌溉較便利,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不是機械化高的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30.D31.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湄公河:1.地勢平坦開闊 2。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如氮肥、鉀肥、磷肥等帶到下游的沖積平原上) 3。水資源豐富、熱量豐富 、雨熱同期(降水多,這里是熱帶季風氣候) 4.人口密集,勞力資源充沛。 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夏季溫暖濕潤,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交通發達,市場廣闊;科技水平高,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30.中南半島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稻米的主要產區,故米市隨處可見。 ①正確。當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河湖眾多,②水上木偶戲,正確。 ③“男孩節”是日本的國家法定節日,并不是中南半島國家的節日。 ④“御耕節” 是柬埔寨的節日,祈禱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希望水稻能夠豐收。故正確。 ①②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在水稻種植生產中,人們需要相互協作進行生產,生產力水平低,主要以人力勞動為主。美國中央大平原人們居住分散,人口稀疏,農業生產以機械操作為主,生產力水平高,因而糧食產量高,商品率高。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32.B33.D34.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3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圖中的國家是北美洲的美國,結合經緯度可知,甲是落基山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美國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熱量。 其北部的小麥區主要是春小麥,南部的小麥區主要是冬小麥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乙位于美國中央平原地區,地勢低平,土地遼闊且位于中東部地區,經濟、科技水平較高,②④正確;①③說法本身正確,但與農業機械化無關,排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35.【答案】(1)平原地形,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網分布,灌溉水源充足;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2)氣候(3)水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網密布,水源充足;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兩個區域自然條件分析,相同之處是:平原地形,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網分布,灌溉水源充足不同之處是:湄公河平原是熱帶季風氣候,美國中央大平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2)、通過上述探究可以發現,從自然條件看,一個地區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3)、根據“探究材料”中的兩幅圖判斷,亞洲東部地區(圖中陰影部分)更適合種植水稻,因為該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網密布,水源充足;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點評】東南亞地區是世界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區,主要原因是濕熱的氣候有利于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有許多河流形成了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土壤深厚肥沃,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勞動力豐富,且需求量大,這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水稻單產高。36.【答案】(1)落基;阿巴拉契亞;大西;墨西哥;密西西比(2)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原因:土地遼,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落基山脈,②是阿巴拉契亞山脈,③是大西洋,④是墨西哥灣,⑤是密西西比河。(2)、A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是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請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A地區農業發達原因:土地遼,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點評】美國大平原,位于美國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氣候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地帶性植物類型為草原型植被。美國大平原土壤肥沃,適于農業耕作,有機質含量很高。美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基地。37.【答案】(1)②③;①④(2)湄公河平原: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不合理。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氣候不適宜種植水稻這種水田作物。【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在水稻種植生產中,人們需要相互協作進行生產,生產力水平低,主要以人力勞動為主。②渠道和河流構成的水網,環繞著大片稻田和村莊 ③當播種和收割的季節,片片農田中勞作的人頭涌動,正確。因此,屬于湄公河平原生產、生活景象的是②③。美國中央大平原人們居住分散,人口稀疏,農業生產以機械操作為主,生產力水平高,因而糧食產量高,商品率高。①在靠近農舍的地方,間或有糧倉和存放農業機械的庫房 ④在廣闊的平原上,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縱橫田間,正確。因此,屬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生產、生活景象的是①④(將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不合理。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氣候不適宜種植水稻這種水田作物。【點評】湄公河:1.地勢平坦開闊 2。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如氮肥、鉀肥、磷肥等帶到下游的沖積平原上) 3。水資源豐富、熱量豐富 、雨熱同期(降水多,這里是熱帶季風氣候) 4.人口密集,勞力資源充沛。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夏季溫暖濕潤,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交通發達,市場廣闊;科技水平高,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2023年人文地理中考一輪復習:08 家住平原一、單選題1.(2022七下·諸暨期中)讀某國沿 40°N 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圖示可知,甲是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勢地平,土地遼闊,故A正確;B是人文原因,故排除;該區域位于中緯度,故C錯誤;D說法與機械化種植莊稼沒有必然聯系,故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美國機械化生產的原因,屬于容易題2.在不同的平原上,人們的生活是不同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湄公河平原——用機械從事生產B.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靠人工C.湄公河平原——主要居住高腳屋D.美國中部大平原——過“御耕節”【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種植水稻,主要靠人工完成,形成了當地習俗,過御耕節。當地為了適應炎熱潮濕的氣候,主要居住在高腳屋里面。美國中央大平原人少地多,農業生產主要靠機械完成。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3.美國中部大平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灌溉便利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③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充足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央平原地區地勢低平,土地遼闊且位于中東部地區,經濟、科技水平較高,②④正確;①③說法本身正確,但與農業機械化無關,排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央大平原面積遼闊,盛產大豆、玉米;密西西比平原位于美國,美國是世界上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世界主要的水稻產區是亞洲東南部平原地區。暑假里,琳琳參加了美國田野探險旅行活動。據圖回答問題。4.琳琳在探險旅行中經過甲河,該河的名稱是( )A.剛果河 B.密西西比河 C.尼羅河 D.亞馬孫河5.在美國中部大平原,琳琳收集了很多的信息,其中符合當地實際的有( )①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②土地遼闊,地勢低平③勞動力充足,實行精耕細作④玉米、大豆和小麥的主產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4.B5.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生產生活方式,屬于容易題。4.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位于北美洲,是密西西比河;剛果河在非洲,尼羅河在非洲,亞馬孫河在南美洲。故答案為: B5.根據所學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機械化程度高,地勢地平且遼闊,主要生產旱作物,故①②④正確。③是湄公河平原的主要生產方式,故排除。故答案為: B6.美國中部大平原采用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原因有( )①地域遼闊 ②地勢平坦 ③工業化水平高 ④勞動力缺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旱地為主,適合機械化生產;科技水平發達,工業化水平高,適合機械化生產,故A正確。美國采用機械化耕作與勞動力多少無關,故④錯誤。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7.小明、小剛、小莉、小紅四位同學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一起討論有關美國的問題時,各自的觀點不同。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小紅認為美國的大平原十分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生產B.小明認為美國工業發達,農業地位不重要C.小剛認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所以美國不需要進口農產品D.小莉認為美國農業發達主要是因為其科技發達,與自然條件沒有關系【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但由于專業化生產,仍需要進口大量農產品。農業在國家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農業生產具有高度機械化和專業化的特點。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鄰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 。8.下列關于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①雞犬相聞,房屋成片②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溉設施③是美國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主要產地④地廣人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農場之間被大面積的農田隔開,不會形成雞犬相聞,房屋成片現象 。有密西西比河作為灌溉水源,因此,不需要 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溉設施 。 ①② 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9.飲食以大米為主,喜歡制作米粥、米酒、粽子、年糕……紹興有著稻作文化深深的印記。下列地區文化中也有著類似印記的是( )A.美國的中部大平原 B.灌溉農業發達的以色列C.歐洲腹地阿爾卑斯 D.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平原【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所以具有稻作文化印記的是湄公河平原。美國的中央大平原位于北溫帶,氣溫相對較低,降水也不是太豐沛。所以適合旱作物的生產,均以小麥為主要作物。灌溉農業發達的以色列發展的蔬菜,花卉生產,并非農業區。歐洲腹地阿爾卑斯山脈地區耕地面積較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2022七下·上城期中)讀“某國地形分布圖”,完成問題。10.從圖上看,該國的地勢特點是( )A.東西高,中間低 B.四周高,中間低C.西部高,東部低 D.南部高,北部低11.據圖分析該國中部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科技發達,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B.地廣人稀,規模化生產產量高C.平原地區,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東西臨海,降水豐富灌溉便利【答案】10.A11.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屬于容易題。10.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區域東西兩側是高海拔的山脈,中間的地勢地平的平原,因此地勢特點是中間低,東西兩側高。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1.該國中部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合發展種植業,故C符合題意;A和B是人文條件,故排除。中部大平原東西兩側是山脈,故D排除。故答案為:C12.(2022七下·慈溪期末)下圖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C.東歐平原 D.日本關東平原【答案】A【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生活特色表現。觀察圖片可以發現,圖中建筑以竹、木為主要材料,懸空架設的民居建筑一般分布在終年高溫多雨、較為潮濕的地方。A.湄公河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懸空架設通風防潮。故A項正確;B.美國中部大平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較為干燥。故B項錯誤;C.東歐平原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較為干燥。故C項錯誤;D.日本關東平原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較為溫和。故D項錯誤。綜上,BCD項錯誤,答案為A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生活特色表現,需要學生對照圖片對照湄公河地區的生活狀況進行作答。13.湄公河平原的人們的精神生活,受以下哪個因素的影響最深( )A.中國傳統文化 B.稻作文化C.佛教文化 D.西方文化【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所以具有稻作文化印記的是湄公河平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稻作文化是指人們以水稻種植為主要生存和發展方式的文化。14.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頂斜坡,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說明了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A.四季分明 B.干燥陰涼 C.炎熱潮濕 D.干旱少雨【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該地區的房屋尖頂,說明該地區降水多,尖頂有利于雨水下泄;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能夠通風散熱,說明當地氣溫高,所以該建筑反映了當地炎熱潮濕的氣候特點,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15.(2022七下·青田月考)下列關于下圖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描述,正確的是(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脈——落基山脈C.③海灣——墨西哥灣 D.④河流——亞馬孫河【答案】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的位置以及主要地理事物。根據題干讀圖分析可知,①為大西洋,②為阿巴拉契亞山脈,③為墨西哥灣,④為密西西比河。綜上,ABD項錯誤,答案為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的位置及相關地理事物,學生讀圖回顧所學對應即可。16.(2021七上·椒江期末)小王同學上網查詢某國的基本信息,得知該國“國土面積是 937 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 約 3.30 億,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英語”。 該國是____( )A.美國 B.英國 C.中國 D.韓國【答案】A【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美國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其本土位于北美大陸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主要處在五帶中的北溫帶;美國人口約 3.30 億,種族復雜,人口主體是白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英語。A項美國國土面積是 937 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 約 3.30 億,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英語,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美國的準確識記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基礎知識。17.近幾年的中美貿易爭端給美國農業造成了沖擊,美國的許多農場因農產品滯銷而破產。滯銷的農產品不可能是( )A.小麥 B.咖啡豆 C.棉花 D.玉米【答案】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美國本土位于溫帶,不生產熱帶農產品咖啡豆,故美國農場滯銷的農產品不可能是咖啡豆。故答案為:B。【點評】美國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實現專業化生產,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主要以玉米,小麥,大豆,稻米,棉花,煙草為主。下圖是“某大洲沿38°N 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8.圖中M、N分別是( )A.太平洋落基山脈 B.大西洋落基山脈C.太平洋安第斯山脈 D.大西洋阿爾 卑斯山脈19.關于P地區農業生產的特點下列概括較準確的是( )A.逐水草而居 B.現代化的大牧場C.用機器種莊稼 D.稻作文化的印記【答案】18.B19.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本題考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屬于容易題18.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大洲是北美洲,山脈N是落基山脈、大洋M是大西洋。故答案為:B19.P地勢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特色是機械化生種植莊稼。A是非洲大草原,B是澳大利亞,D是湄公河平原。故答案為:C20.與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條件相比較,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的不同之處是( )A.降水較少 B.地勢低平 C.土壤肥沃 D.科技水平高【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美國中部大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較少,故A正確;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都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故B錯誤;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土壤都很肥沃,故C錯誤;美國中部大平原科技水平高不屬于自然條件,屬于社會經濟條件,故D錯誤;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1.地勢平坦開闊 2。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如氮肥、鉀肥、磷肥等帶到下游的沖積平原上) 3。水資源豐富、熱量豐富 、雨熱同期(降水多,這里是熱帶季風氣候) 4.人口密集,勞力資源充沛。 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夏季溫暖濕潤,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交通發達,市場廣闊;科技水平高,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疫情期間,受物流運輸等因素影響,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農產品出口受到強烈沖擊。讀東南亞局部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1.東南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產區,稻米生產精耕細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東南亞稻米生產特點的形成與下列因素關系密切的有( )①高溫多雨的氣候 ②多山的地形③人口稠密,勞動力眾多 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圖中甲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平原為主,地勢平坦 B.高原為主,地表崎嶇C.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D.地形復雜,中高周低23.下列東南亞國家能直接與中國進行陸上貿易的是( )A.菲律賓 B.文萊 C.緬甸 D.印度尼西亞【答案】21.A22.C23.C【知識點】國家和地區的區別;湄南河平原【解析】【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各大河上游流經山區,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游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21.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 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勞動力豐富,且需求量大,這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水稻單產高。 ①③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甲半島是中南半島,它的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3.根據題意,東南亞國家中,能直接與中國進行陸上貿易的國家是緬甸。其他國家均沒有和中國接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甲、乙、丙三地為世界著名平原,據圖回答下列各題。24.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大麥 C.水稻 D.馬鈴薯25.對甲、乙、丙三平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甲、丙兩平原瀕臨太平洋 ②甲、乙兩平原位于北半球③乙、丙兩平原位于中緯度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4.C25.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24.據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甲地是位于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這里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水稻是該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5.據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甲是湄公河平原,乙是美國的中央大平原,丙是亞馬孫平原。其中,①丙沒有瀕臨太平洋,錯誤; ②甲、乙兩平原位于北半球,正確。③乙、丙兩平原位于中緯度,錯誤,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讀圖,據此回答下面兩題。26.圖上河流是( )A.亞馬孫河 B.尼羅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27.該河流流域( )①被稱為亞馬孫平原②面積遼闊, 生產大豆、玉米③農業現代化水平高④是世界水稻的最主要產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6.D27.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在當地印第安人的語言中意即“大河”或“河流之父”。位于北美大陸中部,以美國伊塔斯卡湖為源,注入墨西哥灣,長6262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26.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該河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據此判斷,只有密西西比河符合西半球。北半球的條件,D選項正確;亞馬孫河位于南半球,A選項錯誤;尼羅河、多瑙河位于東半球,BC選項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7.圖示河流為密西西比河,故該河流流域應為密西西比平原;密西西比平原面積遼闊,盛產大豆、玉米;密西西比平原位于美國,美國是世界上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世界主要的水稻產區是亞洲東南部平原地區。②③正確,①④錯誤,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讀圖,回答下列小題.28.甲所示山脈是( )A.落基山脈 B.安第斯山脈C.阿爾卑斯山脈 D.阿巴拉契亞山脈29.乙所示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區域,灌溉較便利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8.A29.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 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28.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所示山脈是落基山脈。其他不在美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9.乙所示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 ②④ ,正確。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區域,灌溉較便利,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不是機械化高的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位于中南半島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稻米的主產區。據此回答下列小題30.水稻生產深深影響了當地人們的生活,下列能體現這一點的是( )①隨處可見的米市 ②水上木偶戲 ③“男孩節” ④“御耕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1.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和美國中部大平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湄公河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以水稻生產為主B.美國中部大平原人們居住集中是因為需要相互協作C.由于越南生產力水平低下,所以生產方式以人力為主D.美國中部大平原人口稀疏,勞動力缺乏,所以糧食產量低【答案】30.D31.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湄公河:1.地勢平坦開闊 2。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如氮肥、鉀肥、磷肥等帶到下游的沖積平原上) 3。水資源豐富、熱量豐富 、雨熱同期(降水多,這里是熱帶季風氣候) 4.人口密集,勞力資源充沛。 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夏季溫暖濕潤,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交通發達,市場廣闊;科技水平高,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30.中南半島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稻米的主要產區,故米市隨處可見。 ①正確。當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河湖眾多,②水上木偶戲,正確。 ③“男孩節”是日本的國家法定節日,并不是中南半島國家的節日。 ④“御耕節” 是柬埔寨的節日,祈禱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希望水稻能夠豐收。故正確。 ①②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在水稻種植生產中,人們需要相互協作進行生產,生產力水平低,主要以人力勞動為主。美國中央大平原人們居住分散,人口稀疏,農業生產以機械操作為主,生產力水平高,因而糧食產量高,商品率高。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讀美國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及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圖1美國農業帶分布圖 圖2美國沿36°地形剖面圖32.甲地形區為( )A.阿爾卑斯山脈 B.落基山脈C.安第斯山脈 D.大分水嶺33.美國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熱量34.圖中所示乙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點,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流域,灌溉較便利②地形平坦,土地遼闊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32.B33.D34.C【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3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圖中的國家是北美洲的美國,結合經緯度可知,甲是落基山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美國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熱量。 其北部的小麥區主要是春小麥,南部的小麥區主要是冬小麥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乙位于美國中央平原地區,地勢低平,土地遼闊且位于中東部地區,經濟、科技水平較高,②④正確;①③說法本身正確,但與農業機械化無關,排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二、材料分析題35.(2022七下·柯橋期中)水稻和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紹興某校七年級同學擬以“影響水稻、小麥分布的主要自然條件比較”為題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完成該探究過程。【探究材料】(1)【嘗試探究】 A區 B區地理位置 亞洲東南部湄公河平原 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糧食作物 水稻 小麥自然 條件 分析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 (2)【歸納總結】通過上述探究可以發現,從自然條件看,一個地區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主要影響因素是 。(3)【遷移應用】根據“探究材料”中的兩幅圖判斷,亞洲東部地區(圖中陰影部分)更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為什么?【答案】(1)平原地形,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網分布,灌溉水源充足;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2)氣候(3)水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網密布,水源充足;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兩個區域自然條件分析,相同之處是:平原地形,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網分布,灌溉水源充足不同之處是:湄公河平原是熱帶季風氣候,美國中央大平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2)、通過上述探究可以發現,從自然條件看,一個地區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3)、根據“探究材料”中的兩幅圖判斷,亞洲東部地區(圖中陰影部分)更適合種植水稻,因為該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網密布,水源充足;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點評】東南亞地區是世界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區,主要原因是濕熱的氣候有利于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有許多河流形成了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土壤深厚肥沃,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勞動力豐富,且需求量大,這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水稻單產高。36.美國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從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到今天,美國200多年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世界近現代文明的腳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美國吧!材料:美國地形圖(1)讀圖填空。①是 山脈:②是 山脈:③是 洋:④是 灣:⑤是 河。(2)A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是 請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A地區農業發達原因。【答案】(1)落基;阿巴拉契亞;大西;墨西哥;密西西比(2)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原因:土地遼,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落基山脈,②是阿巴拉契亞山脈,③是大西洋,④是墨西哥灣,⑤是密西西比河。(2)、A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是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請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A地區農業發達原因:土地遼,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點評】美國大平原,位于美國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氣候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地帶性植物類型為草原型植被。美國大平原土壤肥沃,適于農業耕作,有機質含量很高。美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基地。37.農業是經濟的基礎,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下面的描述中,屬于湄公河平原生產、生活景象的是 屬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生產、生活景象的是 (將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①在靠近農舍的地方,間或有糧倉和存放農業機械的庫房②渠道和河流構成的水網,環繞著大片稻田和村莊③當播種和收割的季節,片片農田中勞作的人頭涌動④在廣闊的平原上,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縱橫田間(2)兩地在發展農業上都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請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兩地各有哪些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3)由于湄公河的洪災,世界稻米市場供應緊張,因此有人建議在美國中部大平原大規模種植水稻,利用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能力以增加世界稻米產量,緩解這一問題,你認為這一建議合理嗎?為什么?【答案】(1)②③;①④(2)湄公河平原: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不合理。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氣候不適宜種植水稻這種水田作物。【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在水稻種植生產中,人們需要相互協作進行生產,生產力水平低,主要以人力勞動為主。②渠道和河流構成的水網,環繞著大片稻田和村莊 ③當播種和收割的季節,片片農田中勞作的人頭涌動,正確。因此,屬于湄公河平原生產、生活景象的是②③。美國中央大平原人們居住分散,人口稀疏,農業生產以機械操作為主,生產力水平高,因而糧食產量高,商品率高。①在靠近農舍的地方,間或有糧倉和存放農業機械的庫房 ④在廣闊的平原上,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縱橫田間,正確。因此,屬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生產、生活景象的是①④(將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不合理。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氣候不適宜種植水稻這種水田作物。【點評】湄公河:1.地勢平坦開闊 2。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如氮肥、鉀肥、磷肥等帶到下游的沖積平原上) 3。水資源豐富、熱量豐富 、雨熱同期(降水多,這里是熱帶季風氣候) 4.人口密集,勞力資源充沛。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地勢開闊,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夏季溫暖濕潤,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交通發達,市場廣闊;科技水平高,工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年人文地理中考一輪復習:08 家住平原(學生版).docx 2023年人文地理中考一輪復習:08 家住平原(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