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線備課設計主備人 課題名稱 第二次鴉片戰爭 課型 新授 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了解和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原因;列強侵華罪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太平軍痛擊洋槍隊等基本史實。2.通過材料解析、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獲取歷史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學習,認識到火燒圓明園不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華民族的恥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歷史使命感。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法、知識歸納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講評法過程線 問題線 活動線 反思補救引領回顧激趣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提升老師點撥記憶鞏固檢查反饋課堂小結理清脈絡達標檢測訂正反饋 1、中國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條約(4個)?2、鴉片戰爭根本原因?直接原因?3、鴉片戰爭影響?4、同學們去過北京嗎?著名皇家園林圓明園為何只剩幾根石柱?1、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本原因?2、主兇、幫兇?借口?3、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4、《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內容分別有哪些?5、第二次鴉片戰爭影響?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法國作家雨果說:“兩個強盜闖入夏宮……”兩個強盜?夏宮?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對我國侵略的特點?4、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對中國犯下的罪行?鴉片戰爭后,列強為什么要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2、《北京條約》內容?第二次鴉片戰爭影響?一、原因一一市場、權益(欲壑難填)二、經過一一罪行(馨竹難書)1.再起烽煙:英法聯軍搶劫、焚毀圓明園2.趁火打劫:沙俄割占大片領土三、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影響深遠)1.《天津條約》:俄、美、英、法2.《北京條約》:英、法.材料解析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著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人們的想象力所能創造的一切幾乎神話性的東西都體現在這座宮殿中。……有一天,兩個強查周入了夏官……勝利者宿走了夏宮的全部對富…之后,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材料二:美國的特使委派到世界那一邊(中國),站在樹底下,手里拿著子,等著接在樹上的伙伴伴所搖下來的果子。甚至他還接到訓令萬一樹上的人和果因的主人發生紛,他應當出來調停一一美國學者德涅特《美國東亞外交史》1.兩則材料反映的事件發生在哪一戰爭中?2、與上述材料有關的這場戰爭給中國造成了什么嚴重影響?3、材料一中的“兩個強盜”、材料二中的“樹上的伙伴”都指誰?“果園的主人”指誰?在這一事件中美國扮演了什么角色?4.西方列強一向標榜自己是來自“文明社會”的“文明人”,讀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認識?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搶答教師:通過問題4,引導生自由發言。以激發興趣,快速進入學習情境教師:呈現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課本8--12頁,解決問題1--5學生:小組內交流釋疑教師:個別輔導、點撥。學生:分享展示自學成果。教師:出示問題1--4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即時評價、點撥、歸納、總結教師:引領分析問題1,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學生:自主記憶,小組內互查教師:個別抽查師生:教師以問題形式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形成知識脈絡學生:消化吸收本節課的知識,對照導學案的內容查漏補缺!教師:組組織學生檢測。學生:自主完成檢測內容。教師:做題之前滲透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完成測試題,并會分析講評。教師:點撥、釋疑,強調易錯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