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半球的國家》復習方案教學目標1.要在地圖上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等。2.概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如地形、氣候特點。3.結合兩個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4.說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的人文特征。5.結合資料說說兩個地區在宗教、文化、旅游方面的發展特色。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在地圖上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2.概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3.結合兩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分析兩國的工農業發展狀況。【教學難點】結合兩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分析兩國的工農業發展狀況。教學策略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期第三單元章復習第二課時,主要包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內容。本章共四個內容,這里挑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放在一起,本節內容以分開復習兩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后,重點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發展和澳大利亞的畜牧業與采礦業放在一起進行復習,起到強化記憶和探索不同資源條件下的工農業發展方向區別。四、教學流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展示課程標準,及知識網絡。 【復習導入】展示課程標準、重難點及知識網絡梗概。 閱讀PPT上的課程標準內容。 通過學生自助閱讀課標,明白今日所學的目標。章節知識大賽 【活動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 學生進行分組。 通過小組活動活躍復習課課堂。頭腦風暴 教師:提出五個任務,每組成員認領題目后,進行組內頭腦風暴,答對記一分,答錯不得分。每次選出一人回答問題。分別要求學生說出第一個任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說出海陸位置、半球位置、范圍。第二個任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與主要河流:重點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形,為下面的人口與糧食發展做鋪墊。第三個任務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與傳統民居的特點: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傳統民居的成因。第四個任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種與文化特色:要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種及文化特色。第五個任務歸納總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結合前面所學知識進行小結。 學生討論后舉手搶答兩個任務問題。 頭腦風暴主要是解決一些簡單的基本概念,學生自主復習的一種方式。這里主要解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快問快答 教師:根據第一輪的得分,從高到低輪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對的給本小組記一分,答錯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組接替答題。要求同學們兩個任務,分別是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與范圍、自然環境特征、特有生物和城市與人口分布。問答過程中教師依次展示PPT圖片表格,請學生來填空缺處答案。 小組代表依次上臺回答PPT中的填空部分。 在快問快答部分主要解決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部分人文知識概念,多以結合具體題目為主。以圖片表格展示為主,圖文結合便于學生記憶。齊心協力 教師:以下問題為重難點攻關,每項任務均2分鐘組內討論時間,組員記錄觀點,選出代表,每組依次輪流回答問題,答對的給本小組記一分,答錯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組接替答題。要求同學們討論回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的條件、布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兩個問題。 小組討論為主,看圖完成,了解問題答案的同時明白知識點在圖上的位置。 齊心協力部分是本次復習課的重難點部分,配合習題來進行實戰講解,并在最后進行規律總結,便于學生記憶運用于實戰。力挽狂瀾 教師:本輪為搶答題,當教師念完題目發出指令以后方可搶答,第一個站起來的獲得答題權,答對給本組加上相應分數,答錯的扣除相應分數。按照本節的知識概念進行例題實戰,是對前面知識的靈活運用的訓練。 學生搶答題目,為自己小組提高積分。 力挽狂瀾部分是對前面知識概念的專項練習,以例題展示為主,配合詳細的解析,已達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銜接中考 展示多道中考真題,要求學生解答。 學生解答。 將知識運用到考試實際中去,提升做題能力。五、當堂練習1、有關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東半球,北臨地中海B.東臨大西洋,西臨印度洋C.橫跨南北半球,東臨印度洋D.位于西半球,隔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望2、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國家正聯手打造一條橫穿非洲大陸的綠化帶,總長度為7100千米,寬15千米。如圖為非洲示意圖。在撒哈拉沙漠南緣建設綠化帶,主要目的是( )A.美化環境B.提供木材C.抵御風沙D.發展旅游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進出口產品示意圖,回答下列關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進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出口的大多是工業原料、半成品等初級產品B.出口產品科技含量較高C.進口產品價格低于出口產品的價格D.在國際貿易中處于有利地位4、如圖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及非洲甲國示意圖。甲國努力探索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成為非洲多元化道路的成功典范,據圖可知,該國大力發展的產業是( )A.林果業、化學工業B.漁業、鋼鐵工業C.畜牧業、電子工業D.旅游業、花卉業5、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啟動儀式在線上舉行,非洲國家將以統一大市場的新面貌參與到全球經濟活動中。據預測,隨著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全面履行,到2035年非洲將增加近4500億美元實際收益,這將助力非洲轉型3000萬人有望擺脫極端貧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礦產資源豐富,產量和儲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氣 B.鋁土礦和鐵礦 C.金剛石和石油 D.黃金和金剛石6、讀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據圖推測,非洲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是( )①人口老齡化嚴重 ②勞動力短缺 ③就業困難 ④教育、住房、醫療等問題突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關于澳大利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面與亞洲相鄰B.大洋洲最大的國家C.東瀕印度洋D.西臨太平洋8、在澳大利亞有這樣—幅圣誕宣傳畫:圣誕老人穿著紅色的T恤、短褲,踏著滑水板,背著禮物迎面而來......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題。圖中①②氣候類型呈狹長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B.西風的影響C.地形因素D.人類活動的影響9、與其他大陸相比,澳大利亞的動物具有明顯的古老性和特有性。澳大利亞熱帶草原廣布,但沒有野生獅子,原因是( )A.發展緩慢,開發程度低B.地形與氣候類型單一C.人口稀少,環境污染小D.長期與其他大陸分離10、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并且原著居民很少,大部分是英國移民的后裔,如圖為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據圖分析,澳大利亞人口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 )A.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區B.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C.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區D.中部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區11、讀圖,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甲農牧業帶是( )A.粗放牧羊帶B.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C.粗放牧牛帶D.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12、澳大利亞冶金工業中心分布于沿海地區的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A.礦產資源豐富B.氣候高溫多雨C.勞動力資源豐富D.海運便,便于出口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道,澳大利亞總人口2018年已達到2500萬,遠遠超出預期。其中,墨爾本最少年份人口增長了2.7%,悉尼增長2.1%。在經合組織(OECD)的大城市人口增長排行榜上,澳大利亞僅次于加拿大。讀“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和“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圖”,回答13-14題。13、根據如圖分析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A.東南沿海 B.南部沿海C.西部沿海 D.沿河14、下列關于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分布呈現出以上特征的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中部和西部多為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B.東南沿海地處亞熱帶和溫帶,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影響,氣候溫暖濕潤C.東南部港口優良,對外聯系便利D.中西部地區地表干旱,地下水資源欠缺答案:1-10:CCADD CBCDB11-14:DBAD六、課程小結七、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