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極地地區》教學方案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了解兩極地區海洋生物資源現狀,認識到保護兩極地區生態的重要性。2.了解人類對極地探險和科學考察的現狀,感悟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教學重點】了解兩極地區海洋生物資源現狀,認識到保護兩極地區生態的重要性。【教學難點】了解人類對極地探險和科學考察的現狀,感悟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教學策略這節課選自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十章,主要講述的是極地地區獨特的野生動物以及極地地區的科考活動。用活動的形式結合書本介紹極地動物,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對極地動物的感知,在此基礎上升華到保護極地環境的人地協調觀,并引導學生落實到生活中的實際行動中。對于極地科考,先以我國極地科考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然后結合書本案例講述極地科考中遇到的困難,培養學生探索精神;最后分析為什么進行極地科考,說明極地科考的意義,拓展學生的視野,并結合書本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三、教學流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情境導入 【情境導入】 播放科考隊員寫下的《南極日記》,從日記里感受極地科考的嚴酷,提問為什么要進行極地科考。 思考問題 1.讓學生初步感受極地科考活動 2.增加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習動機環節二 科學考察的寶地 一、人類極地探險的歷程 【展示線路示意圖】 15-16世紀,歐洲航海家開始了北極探險,尋找到達東方的“北方航線”。 提問:極地探險中可能遇到哪些 困難? 閱讀圖片、討論發言 直觀感受極地科考的艱難概括明確:人類極地探險的歷程、極地科考中的困難。二、建科學考察站的意義 1.展示極地科考項目圖片。 2.展示我國第38次極地科考資料。 【合作探究】 為什么要在南北極地區建立多個科學考察站? 【圖片展示】 南極地區、北極地區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等其他資源示意圖。 閱讀圖片、討論發言 1.認識極地探險的歷程和我國的極地科考 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 3.認識極地地區特殊的環境對科考的意義概括明確:極地科考的意義和主要的科考項目。環節三 極地地區的環境 保護 環境問題 【展示圖片】 展示亂捕濫殺極地動物、突發重大污染事件、極地地區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圖文信息,讓學生總結極地地區的環境問題。 閱讀材料、討論發言 1.認識到人類破壞環境對極地生物的影響 2.認識極地地區環境問題對全球的影響二、環境保護 【演說小講堂】 根據上節課完成的課后作業,做一個簡短的演講,談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來阻止全球氣候變暖的發生。 (演講提綱可以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如何采取低碳環保的具體措施入手) 根據查閱的資料,進行演說 培養人地協調觀概括明確:人類對極地地區環境的破環行為,極地環境的保護條約。環節七 當堂練習環節八 課堂小結四、當堂練習南極洲地理環境獨特,是開展科學實驗的理想地區。目前我國已在南極地區設立了5座科學考察站,下圖示意南極洲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科考隊員在南極洲最常見的景觀是( )A.沙漠 B.冰雪 C.草原 D.沼澤2.南極洲自然資源豐富,儲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鐵礦資源B.煤炭資源C.淡水資源D.石油資源3.我國科考站中全年均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A.長城站 B.中山站C.泰山站 D.昆侖站【參考答案】B;C;A五、課程小結六、板書設計第十章 極地地區二、科學考察的寶地1.人類極地探險的歷程2.建立極地考察站的意義三、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1.極地地區的環境問題2.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