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歷史八上《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設計教學指導 思想 主要教學思路為:提供漫畫激發興趣——創設情境——問題探究——任務驅動——思考總結。 構建活力高效、與眾不同的歷史課堂,由畫、由歌曲貫穿課堂。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部編版八上教材第五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第15課,涉及國共由合作進行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到國民黨右派叛變導致國共合作破裂這一條線,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上承第四單元工農革命運動,講清北伐戰爭的背景;下啟第五單元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認識到掌握革命領導權的重要性,講清北伐戰爭的教訓。課程容量大。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北伐戰爭中工農運動的發展情況;知道中共三大的內容和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實現;知道北伐戰爭的目的、主要對象、主要戰場;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北伐戰爭形勢圖》,概述北伐戰爭的進軍路線和主要對象,培養學生讀圖、識圖能力;通過閱讀漫畫,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歷史能力;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分析北伐戰爭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北伐戰爭勝利的原因,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不惜奉獻黨員自己的寶貴生命,激發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和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 北伐勝利進軍教學難點 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歌曲《國民革命歌》+漫畫《革命歌聲》 漫畫加歌曲的導入,既涉及課文內容,又能抓住學生的興趣。一、大勢所趨,利益共贏——國共合作的實現 (一)北伐戰爭的背景 出示漫畫1、2 【漫畫1】《南北之爭》《苦矣哉今日之國民》 【漫畫2】《快把害蟲一個一個捉出來》 出示材料 材料1:當孫文為維護共和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孤獨;當中國工人的斗爭一次又一次被軍閥鎮壓,他們才意識到自己的弱小。····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們叫到一起,達成他們自己的聯盟。 ——共產國際 (二)國共合作的實現 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2、黃埔軍校的建立 出示圖片和材料 材料2:由于我們革命,只有革命黨的奮斗,沒有革命軍的奮斗;因為沒有革命軍的奮斗……我們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 孫中山 出示柱狀圖和歌詞 出示漫畫3 【漫畫3】《最近國內的實力派》 【小組任務1】 閱讀漫畫的題目,觀察漫畫細節,歸結共同點,分析北伐戰爭的背景。 閱讀漫畫及材料,回答問題:怎樣來清除這些害蟲? 【小組任務2】 閱讀史料,分析國共兩黨反抗失敗的原因,并找出解決方法。 【小組任務3】 通過剛才的材料分析和書本P70的內容,總結新三民主義“新”在哪里?以及為什么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關鍵因素? 【小組任務4】 以黃埔軍校的建立作為創作背景,以國民革命歌的旋律,大家來重新填詞。 閱讀漫畫,找出國內三個主要軍閥。 指導學生學會讀圖:首先看標題了解中心含義;其次找圖中細節;最后圖文結合,根據問題找出答案。 帶有比喻意義的漫畫,一來豐富上課內容,二來通過比喻,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民國”被比喻成一棵大樹,樹上有很多害蟲。看這些害蟲,身穿軍閥或者是清朝服飾。怎樣清除這些害蟲?靠啄木鳥!啄木鳥身上寫著“義軍”,要靠一支強有力的革命軍來完成革命! 問題驅動,運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深刻理解新三民主義“新”在哪里。 填寫歌詞的任務,增加課堂趣味性,能幫助學生總結上課內容。二、兩黨同心,其力斷金——北伐勝利進軍 (一)戰爭進程 (二)北伐知識點小結記憶 (三)北伐勝利進軍后國內形勢圖 出示材料 材料3:在汀泗橋戰役中,農民自動組織起來,為北伐軍煮飯送茶、帶路送信,抬擔架,送傷員,上山挖工事等。當戰役進行到最激烈時……農民武裝也配合襲擊,終于擊潰守敵。 ——《周士第回憶錄》 材料4:這期間,湖北、上海工人階級的斗爭最為猛烈……收回了英租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工人階級在各界群眾配合下,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這些斗爭的勝利又極大地鼓舞了其他革命群眾的熱情,把北伐戰爭推向高潮。 ——《中國共產黨武裝斗爭認識史》 出示漫畫4 【漫畫4】《民眾的力量》 通過地圖、視頻直觀感受三個軍閥的勢力范圍。 【小組任務5】 看視頻思考(記關鍵詞): 1、北伐軍進軍過程(主要城市、主要戰役、軍隊) 2、北伐軍勝利進軍的原因 【小組任務6】 利用北伐勝利進軍作為背景,繼續填詞。 通過左右兩幅形勢圖進行對比,總結北伐戰爭的作用:基本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治,也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勢力,加速了中國革命的進程。 通過閱讀材料總結:隨著北伐軍的勝利進軍,各地的工農革命運動也是蓬勃發展,大力支援了北伐戰爭。 【小組任務7】 閱讀漫畫,總結北伐軍以少勝多勝利進軍的原因:性質正義、國共合作、方針正確、將士英勇、工農支持······ 展示動態地圖,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分析戰爭形勢、了解戰爭進程。通過播放視頻,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直觀分析戰爭進程。 利用一、兩、三3個數字串起內容階段性總結,幫助學生記憶,為接下來深層次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打好基礎。 補充材料,引導學生思考。 漫畫生動,總結全面,助于學生多角度思考。三、本是同根,相煎太急 ——國民黨右派叛變與國民政府的建立 (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出示漫畫5、6) 【漫畫5】《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漫畫6】《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二)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出示漫畫7 【漫畫7】《不徹底的重建》 閱讀漫畫和書本,敘述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的內容,并由此得出結論:國共合作破裂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最終也失敗了! 【小組任務8】 通過分析漫畫,得出這個新建的政府實際是換湯不換藥,仍舊是一個和北洋政府一樣的政府,代表的仍然是大地主大資階級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填寫歌詞。 北伐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分析國內形勢,找出還剩的大軍閥張作霖,并自學“東北易幟”相關知識點。 填寫歌詞的任務,增加課堂趣味性,能幫助學生總結上課內容。總結與 反思 材料5: “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 ——《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 “我們黨從前的失誤,就是忽略了軍事。現在應以半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軍事運動,實行在槍桿子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 ——毛澤東在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次會議上的發言 【小組任務9】 閱讀材料,理出本節課線索:面臨問題--國共合作--北伐勝利進軍,掀起國共合作高潮--國民黨右派叛變--國民革命失敗,從共產黨人角度分析問題出在哪里。 補充材料,加強對國民大革命的失敗以及北伐戰爭的勝利的理解,學會探究。板書設計 將上課過程中關鍵詞“中共三大”、“國民黨一大”、“國共合作”、“黃埔軍校”、“北伐戰爭”、“國民黨右派叛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 一五反革命政變”自由組合連線形成板書。 通過排序、連線的方式,自主理解,協助教師完成本課板書。 立體認知,總結升華。課堂小練 (判斷)1、國民大革命完全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填空)2、中國共產黨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是在 (選擇)3、1927年,國民革命運動失敗了。導致這場革命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軍閥力量過于強大 B、國共兩黨未合作 C、八國聯軍武裝干涉 D、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革命 學生獨立完成 鞏固提升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