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框 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公有制主體地位及其體現1.關于物質資料生產2.我國的公有制經濟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4.關于國有經濟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2.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本框重點和難點: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因;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及其體現;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及其主要表現、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地位;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一、公有制主體地位及其體現1.關于物質資料生產(1)物質資料的生產離不開人的勞動和生產資料。勞動是物質財富的源泉,也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生產資料是創造物質財富和價值的條件。(2)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核心,在生產關系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經濟制度的基礎;不同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同,同一社會也可以有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著這個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3)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注意:以公有制為主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根本特征。a.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b.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地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c.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必須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科學指引,在堅持社會主義各項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補充習近平經濟思想: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成功駕馭了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經濟思想。這一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補充: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基本內容:1.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3.進入新發展階段;4.堅持新發展理念;5.構建新發展格局;6.推動高質量發展;7.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8.部署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9.堅持創新驅動發展;10.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11.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12.統籌發展和安全;13.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2.我國的公有制經濟(1)公有制經濟的范圍及地位: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補充:以公有制為主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根本特征。注意: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注意:集體經濟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廣泛存在于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之中。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屬于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與股份合作也屬于集體經濟。注意:社會主義經濟必須是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不屬于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括公有制經濟,也可以包括非公有制經濟。(2)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因a.以公有制為主體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根本要求。生產資料公有制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制度基礎,有利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b.以公有制為主體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產決定分配,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產資料公有制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采取按勞分配制度,體現了人們在生產資料占有上的平等關系,能防止兩極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的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3)這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4.關于國有經濟(1)理解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注意: 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這句話也是對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城市土地國家所有,私人不能擁有土地所有權。注意:國民經濟命脈是指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的行業、企業和資源。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與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范圍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國防工業、造幣、航空航天);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礦產資源行業(電力電網、電信、鐵路、煤炭等);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機械工業、電子工業、汽車工業、石油化工)中的骨干企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大興水利設施、環保設施、城市公共交通等)注意:由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構成的公有資產,主要包括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2)國有企業的價值: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最主要的實現形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注意:“國有經濟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具有關鍵作用”是對的。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1)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形式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外商投資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國有和非集體成分。(2)具體分析:個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并由勞動者個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種非公有制經濟形式;私營經濟是指企業資產屬于私人所有、存在雇傭勞動關系的一種非公有制經濟形式;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共同設立企業的外商投資部分。港澳臺地區在內地(大陸)的投資參照外資。補充:外商投資是指外國的自然人、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簡稱“外國投資者”)直接或者間接在中國境內進行的投資活動。2.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1)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注意:十五大提出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不能說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經濟只能是公有制經濟。十六大提出“兩個毫不動搖”;十八大在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上,提出“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也視為基本經濟制度;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一項大政方針。(2)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穩定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注意:在回答關于小微企業、分享經濟的作用時候就可以套用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作用。注意: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市場機制的完善,更好地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公”與“非公”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之中。現階段我們不能實行單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注意: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平等,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市場主體地位看也是平等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都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國家也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 但是“公”與“非公”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2)共同發展的意義: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有利于發揮各種所有制的長處,調動不同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取長補短,激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意: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注意: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之一,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是由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我國努力發展公有制經濟,進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都是體現了基本經濟制度;同時我國發展小微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等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等也同樣體現了基本經濟制度;我國居民收入差距適當擴大,彰顯了我國分配制度的精神,同樣也彰顯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精神。注意:鄧小平指出,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注意:人們在從事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必然發生兩方面的關系:一方面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為生產力,是生產的自然屬性。另一方面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生產關系,是生產的社會屬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