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思維導圖考點一 判斷的概述1.判斷的含義: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2.判斷的基本特征(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2)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判斷就是假判斷。3.判斷的表達: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但是,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4.判斷的分類: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1)簡單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2)復合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考點二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1.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含義: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這種斷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2)構成: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項和謂項組成。表示斷定對象的叫作主項。表示斷定對象性質的叫作謂項。表示主項被斷定范圍的叫作量項。起著聯結主項和謂項的作用的叫作聯項。(3)種類劃分標準 種類判斷的質 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判斷的量 全稱判斷 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全部特稱判斷 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部分單稱判斷 判斷主項反映的是單個對象“質”與“量”的結合上 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4)準確運用性質判斷的要求①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否則判斷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否則不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狀況,容易造成誤解。③要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項,以保證判斷的“質”和“量”都準確無誤。2.正確運用關系判斷(1)含義: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2)構成: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表示關系承擔者的叫作關系者項。按照關系者出現的順序可以稱為第一關系者項、第二關系者項、第三關系者項……對于不同關系者項來說,誰在前、誰在后,會影響關系判斷的性質。表示關系者之間關系的叫作關系項。表示關系者項范圍的叫作量項。(3)分類:事物具有多種多樣的關系。“關系的性質”可分為對稱性關系和傳遞性關系。(4)意義①認識事物,只有既弄清對象的性質,又了解對象之間的關系,才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②在社會生活中,弄清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對我們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角色,明確自己的職責,更好地履行應盡的義務、維護合法的權利,具有重要的意義。考點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1.復合判斷及其種類(1)必要性:認識對象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僅僅依靠簡單判斷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對象的情況。這就需要運用復合判斷。(2)含義: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3)種類: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2.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含義: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言支。(2)聯言判斷的邏輯性質: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實際相符合。(3)正確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3.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是斷定對象可能情況的判斷。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結項。(2)種類:依據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①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進都是真的。②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3)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正確運用選言判斷,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而且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4)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注意的問題:要根據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了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4.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假言判斷的含義: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一個假言判斷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2)假言判斷的種類: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3)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4)正確理解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假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是我們正確地運用假言判斷的前提。小技巧1.如何判斷聯言判斷的真假?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2.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相容情況:有一真即為真,全假則為假。不相容情況:有且只有一真方為真,全假全真皆為假。3.要正確區分三種不同假言判斷的邏輯聯結詞(1)在漢語里,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常用“若……則……”“如果……那么……”“只要……就……”等來表示。(2)在漢語中,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常用的聯結項是:“只有……才……”“必須……才……”“不……就不……”“除非……才……”“沒有……就沒有……”等。(3)在通常的漢語中,沒有一個可以恰當準確地表達充要條件聯結項的詞項。當且僅當的表達方式僅見于數學著述,在日常語言中是不用的。下面的一些詞項,可以勉強地表達充要條件的聯結項。“當且僅當……才……”“只要……并且只有……才(就)……”等。在文章和著作中,有時還用“如果……那么……”來表達充要條件假言判斷。重難突破1.判斷的表達(1)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2)判斷與語句之間的關系是思維與語言之間關系的具體表現。與判斷這種思維形式相對應的語言形式是語句,任何判斷都必須用語句表達。(3)判斷與語句不完全對應,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有些語句表達判斷,有些語句不表達判斷;第二,表達判斷的語句有陳述句、反問句、主謂結構的感嘆句和偏正結構的感嘆句;第三,詢問句、設問句、祈使句不表達判斷。(4)同一個判斷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5)同一個語句在不同語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2.運用性質判斷常見的錯誤(1)我們強調運用性質判斷“質”“量”要準確,凡“質”“量”不準確的性質判斷都是錯誤的。常見的錯誤有以下三種:①主謂失合。例如,“中學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這個判斷的主項“中學生”指的是人,而謂項“階段”指的是時間、時期。二者不是同一個范疇,外延上不可能有任何聯系。這樣的錯誤叫作主謂失合。②斷定過量。例如,“所有的金屬都是固體”,這個判斷使用了全稱量詞,是全稱判斷。事實上,并不是每一種金屬都是固體,如水銀就不是固體。這個判斷的錯誤是量項對主項的限定過大。這種錯誤叫作“斷定過量”。在運用性質判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慎用全稱”。當我們不能確定是否主項中的所有對象都具有某種性質時,就應當運用特稱判斷。即使客觀上主項中的所有對象都具有某種性質,用特稱判斷表達也沒有錯誤。例如,一個人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是導體的時候,用了“有些金屬是導體”這樣一個特稱判斷,盡管客觀上每一種金屬都是導體,這個特稱判斷也沒有錯。③誤用多重否定。最簡單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會用錯。有時,為了表達強烈的語氣,往往用雙重否定,或者為了特殊的表達意圖,使用三重否定,這時候就應當格外小心。例如,“沒有誰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國家不安定”,這句話等于“誰都愿意看到自己的國家不安定”。這與說話者的本意正好相反。(2)準確進行性質判斷的要求: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避免主項和謂項配合不當;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項,以保證判斷的“質”與“量”都準確無誤。3.關系判斷(1)對稱關系類型 圖示 典例 特點 常見對稱關系 小華和小娜是雙胞胎 互相具有同一關系 朋友、同學、交叉等反對稱關系 張明比李輝高 不都具有同一關系 大于、重于、晚于等非對稱關系 藍隊支持紅隊 不一定具有同一關系 尊重、幫助、佩服等(2)傳遞關系類型 圖示 典例 特點傳遞關系 A比B高,B比C高,則A肯定比C高 互相具有同一關系反傳遞關系 甲是乙的兒子,乙是丙的兒子,則甲一定不是丙的兒子 不都具有同一關系非傳遞關系 小明認識小光,小光認識小紅。那么,小明未必認識小紅 不一定具有同一關系4.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構成: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言支。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作聯言判斷的聯結項。聯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2)真假: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也就是說,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實際相符合。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5.正確認識選言判斷相容的選言判斷 不相容的選言判斷判斷依據 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可以同時并存(相容的選言支) 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不相容的選言支)聯結項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成立條件 真 至少有一個選言支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假 沒有選言支是真的 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6.正確運用假言判斷假言判斷由前件、后件、聯結項構成,其主要類型如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要義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 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 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聯結項 “如果……那么……”“只要……就……”等 “只有……才……”“除非……才……”等 “當且僅當……,則……”真假判斷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前件假,后件必假,沒有前件,就一定沒有后件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