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課 推動認識發展思維導圖考點一 不作簡單肯定或否定1.簡單肯定或否定的危害(1)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與否定兩個方面①肯定方面: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這一事物為它自身的方面。②否定方面:促使該事物滅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轉化為他事物的方面。(2)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辯證關系①對立性:肯定方面維持著事物的質的規定性,當肯定方面處于優勢時,事物就會保持其原有的性質和自身的存在。當否定方面在事物發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時,事物就會改變自己的根本性質,實現對自身的否定。②統一性: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著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對立與斗爭必然使事物的發展進入自我否定階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盤否定,矛盾斗爭的結果并不是將矛盾雙方消解為虛無,而是產生新的規定性。這種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辯證的否定”。(3)危害:根據事物內部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看待事物、解決問題就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則,就會陷于主觀的、極端的思維方式,犯形而上學的錯誤。2.堅持辯證的否定觀(1)辯證的否定具有肯定與否定的雙重性: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相對于肯定階段來說,否定階段是較后也是較高的環節。它包含著肯定,同時又具有比肯定更為豐富的內容,更能體現事物發展的辯證法。(2)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深刻把握肯定與否定之間的辯證關系。作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否定,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的否定。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絕不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的肯定與保留,而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中合理因素的肯定與保留;即使對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動地將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經過改造,把它們包含在新事物之中。考點二 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1.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1)感性具體①含義:感性具體的認識,是一種直觀的整體表象,是事物多種多樣的現象和外部聯系在頭腦中的反映。②局限性:感性具體雖然是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還沒有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系和本質,沒有把握本質與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因而它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完全。(2)思維抽象①含義:思維抽象是指從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質規定,或者從其個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維活動。②原因:感性具體認識存在局限性,認識要向前發展,就需要運用思維抽象。③途徑:分離:思維抽象的起始環節。是暫時不考慮研究對象與其他對象之間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樣的聯系,而將其與其他對象分割開來,從與其他對象的聯系中抽離出來。提純:思維抽象的關鍵環節。是在思維中排除那些干擾人們認識的因素,以便在某種單一的狀態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和規律。簡略化:表述思維抽象結果的環節。是對單一狀態下的認識事物的結果進行簡要化處理,或對認識結果的一種簡略表達。理想化:思維抽象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在思維中對認識對象存在狀態的純然構想。④局限性: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還不能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認識不能停留在思維抽象階段。要在思想中再現活生生的、內容豐富的具體事物,認識必須發展到思維具體。2.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1)思維具體的含義:思維具體是指在理性認識的層次上反映事物具體整體的認識,是人們在思維中把事物各個方面的本質規定按照其內在聯系綜合起來,形成關于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2)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上升環節①起點: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上升起點。這樣的起點應是某一認識領域里最簡單、最基本的概念,是對研究對象的基本單位的反映。②橋梁:隨著認識的發展,起點中所包含的種種矛盾會逐一展現出來。這些一一展現出來的矛盾是認識發展的環節,也是思維從抽象逐步走向具體的橋梁。③終點:思維從最一般的抽象規定開始,通過各個上升環節,達到再現事物多樣性的統一。最終完成的思維具體是飛躍的終點,它是對認識對象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3.感性具體、思維抽象與思維具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思維過程的這兩個階段相互依賴、不可分割。重難突破1.形而上學的否定觀與辯證的否定觀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辯證的否定觀觀點 否定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毀滅,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實現的事物的變化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實質 或者簡單肯定一切,或者簡單否定一切 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2.感性具體、思維抽象和思維具體的關系感性具體 思維抽象 思維具體區別 以整體形象的形式反映客觀對象,是人腦對事物外在現象的整體反映,是綜合性的感性認識 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觀對象,是人腦對事物內在方面(要素、屬性和關系)的特定反映,是分離性的理性認識 以完整結論或理論體系的形式反映客觀對象,是人腦對事物各方面聯系的完整再現,是整體性的理性認識聯系 ①相互依存:思維抽象以感性具體為基礎,思維抽象本身又是思維具體的基礎。②相互滲透:具體中有抽象,思維具體包含著抽象規定;抽象中有具體,思維抽象包含著感性具體的要素。③相互轉化:在一定關系中是抽象的東西,在另一關系中會轉化為具體的東西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