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引述有關資料,全面闡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描述世界多極化趨勢;闡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危害,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理解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意義。1.描述與分類:識記并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內涵。2.解釋與論證:分析理解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基礎;理解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各種挑戰。3.預測與選擇:理解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理解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給世界各國提出的要求。4.辨析與評價:全面認識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國際關系民主化區別于壟斷國際事務。本專題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較大(1)從命題內容上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貢獻屬于考查的重點(2)從考査形式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都有考查,意義類、措施類和開放性試題是考查的重點(3)命題常常結合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行為,考查我國對世界的貢獻必備知識一:時代的主題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1.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2.和平問題(1)含義: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維護世界和平可以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3.發展問題(1)含義:指世界經濟的發展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2)特點:世界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世界經濟發展更加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受到關注。4.和平與發展的關系(1)和平是發展的前提。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保持持久和平的環境,為各國正常發展和政治經濟的往來提供保障。(2)發展是和平的基礎。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只有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才能夠為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消除貧困,減少地區沖突的發生,消除不穩定的因素,為維系持久和平提供動力。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1.經濟全球化發展加深了各國相互依賴程度。2.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3.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沖突的主要手段。必備知識二:挑戰與應對一、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1.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所上升,個別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2.本質: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本質上是將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合理利益之上,憑借本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優勢,或利用國際舊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損害他國利益的同時,造成世界的動蕩不安。3.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4.有效途徑:為了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2)經過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建立國際新秩序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并不意味著已經建立了國際新秩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二、國際關系民主化1.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2.國際社會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1.(2023·江蘇·統考高考真題)《里斯本條約》規定,歐盟的任何舉措都不能影響成員國的權利,涉及歐盟的重大決議需要由政府間機構和成員國來制定。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盟委員會推進能源自主和綠色轉型的努力一方面受到“美國優先”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到成員國不同的能源結構、內部政策分歧等因素的影響,歐盟的共同能源和氣候政策呈現出矛盾性的特征。材料說明( )A.國際組織參與國際事務受諸多因素制約而有局限性B.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是世界發展的前提條件C.國際組織可以促進國際社會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D.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答案】A【詳解】A:歐盟委員會推進能源自主和綠色轉型的努力受到美國和歐盟內部成員國的影響,這一努力呈現出矛盾性的特征,這說明國際組織參與國際事務受諸多因素制約而有局限性,A正確切題。B: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和平與發展的關系,且發展是和平的前提,B排除。C:材料的主旨是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受限,而不是“國際組織可以促進國際社會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C排除。D: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這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國際組織遇到的問題,D排除。故本題選A。2.(2022·浙江·統考高考真題)習近平主席強調,中美關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中美雙方應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戰略框架。這是基于( )A.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B.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兩國共同的戰略目標C.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中美兩國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答案】D【詳解】A: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這與題干構不成因果關系,材料只強調了中美兩國的合作,A排除。B:中國主張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B錯誤。C:中美兩國可以有共同的國家利益,但其根本利益不可能一致,C錯誤。D:中美雙方應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戰略框架,因為中美兩國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D正確。故本題選D。3.(2022·湖南·高考真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多個國際機制青年領域合作文件的制定過程中,積極貢獻智慧、提出主張: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醫療衛生、農業技術、經濟管理等志愿服務;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超越語言的障礙、文化的差異,搭建起“一起向未來”的橋梁。一系列行動展示出中國青年( )①立足各國國家利益,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②順應世界多極化趨勢,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③具有全球視野,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④不負未來之托,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青春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中國青年應立足我國國家利益,維護我國國家利益,而不是立足各國國家利益,故①錯誤。②: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體是國家,而不是青年,故②錯誤。③④: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多個國際機制青年領域合作文件的制定過程中,積極貢獻智慧、提出主張,說明了中國青年積極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勇于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青春使命,故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4.(2022·浙江·高考真題)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雙方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雙方深化合作( )①推動了世界多極格局發展②契合當今時代主題③保障了彼此平等發展權利④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有利于中國和東盟的發展,與世界多極化無關,①不符合題意。②:當今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就是促進和平,合作發展,②符合題意。③:夸大了中國東盟合作的意義,③不符合題意。④:兩國的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礎上的,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5.(2021·廣東·高考真題)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疊加的特殊時期,國際社會更需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這是因為( )①各國利益休戚相關、命運緊密相連②任何一個全球性問題都不是單一主權國家能獨立解決的③非傳統安全問題已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威脅④個別大國退出了聯合國系統的部分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當今世界國家間聯系日益密切,新冠腦炎疫情等全球性問題要求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①②符合題意。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③錯誤。④:個別大國的單邊行動不是更需要聯合國發揮作用的原因,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6.(2021·河北·統考高考真題)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2021年3月23日,中俄兩國外長在廣西桂林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重申:“民主模式不存在統一的標準。應尊重主權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正當權利。以‘推進民主’,為借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不可接受。”與上述主張相符的是( )①發展道路的差異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障礙②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③中國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④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期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每個國家都有權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發展道路的差異不應該也不會成為國際合作交流的障礙,①錯誤。④:以“推進民主”為借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表明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不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期待,④錯誤。②③:中國主張尊重主權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正當權利,反對以“推進民主”為借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表明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②③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2023·遼寧沈陽·沈陽市第一中學校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21日,中國外交部舉辦“全球安全倡議: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國方案”藍廳論壇,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系統闡述了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和原則,明確了重點合作方向和平臺機制。概念文件的發布將有助于進一步凝聚國際共識,推動倡議框架下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幫助各國更加有效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各種挑戰。全球安全倡議( )①回應和平安全呼喚,展現大國責任擔當②說明維護全球安全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③倡導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全球安全④呼吁各國以全球安全作為對外活動的落腳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藍廳論壇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系統闡述了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和原則,幫助各國更加有效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各種挑戰,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這堅持了真正的多邊主義,回應和平安全呼喚,展現大國責任擔當,有利于維護全球安全,①③入選。②:世界的和平因素超過戰爭因素,絕大多數國家追求世界和平,但是并不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②不選。④:維護本國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④不選。故本題選B。2.(2023·貴州貴陽·統考模擬預測)中國外交部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中國政府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今年以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表現亮眼,贏得國際社會點贊。這些中國主張( )①體現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②推動了以相互依存為基礎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建立③表達了中國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④推進了世界各國加強務實合作、鞏固政治互信的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中國外交部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中國政府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些中國主張體現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①正確。②:為了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的基礎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②錯誤。③: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表現亮眼,贏得國際社會點贊,這些中國主張表達了中國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③正確。④:材料中中國的主張表達了中國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推動世界各國加強務實合作、鞏固政治互信的進程,夸大了其作用,部分國家仍推行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④排除。故本題選A。3.(2023·西藏日喀則·統考一模)亞太經合組織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1993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召開,此后每年召開一次,在各成員間輪流舉行。中國積極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商討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支持多哈回合貿易談判、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區域經濟一體化、企業社會責任、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等議題。可見中國的做法有利于( )①促進亞太地區各國國家利益完全一致 ②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③中國成為協調亞太地區各國間事務的中心④維護世界多極化與國際關系民主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亞太地區各國間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對立和沖突,該選項“完全一致”說法錯誤,①不選。③:中國積極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全球治理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并不是協調亞太地區各國事務的中心,③錯誤。②④:中國積極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商討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支持多哈回合貿易談判、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區域經濟一體化、企業社會責任、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等議題,這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有利于維護世界多極化與國際關系民主化,②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4.(2023·浙江·校聯考模擬預測)2022年以來,為抑制通脹攀升,美聯儲采用激進加息的政策。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美國經濟迅速降溫,也加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有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今年已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陷入技術性衰退。美國激進加息行為說明( )①激進加息能有效維護美國利益②完善全球治理機制勢在必行③經濟全球化會給世界帶來風險④經濟全球化不符合美國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維護國家利益是美國制定經濟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美聯儲激進加息也給自身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并不能有效維護國家利益,①錯誤。②③:美聯儲激進加息加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說明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使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完善全球治理機制勢在必行,②③正確。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有利有弊,總體來說,經濟全球化符合美國的利益,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2024·浙江·模擬預測)2023年5月23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上海出席中俄商務論壇。他在論壇上表示,加強中俄兩國合作關系,將有利于兩國經濟。由此可見雙方( )①共商共建共享,踐行雙邊主義②擴大共同利益,契合時代主題③國家利益至上,尊重他國關切④利用兩種資源,推動自身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我國踐行的是多邊主義,①錯誤。②④:俄羅斯總理表示,加強中俄兩國合作關系,將有利于兩國經濟,這說明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雙方擴大共同利益,契合時代主題,可以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推動自身發展,②④正確。③:材料強調要加強兩國合作,促進兩國發展,不涉就國家利益至上,尊重他國關切,③排除。故本題選D。6.(2023·安徽阜陽·校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中國接連發布兩份重磅文件:《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這兩份文件,為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探索標本兼治的解決方案,為改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國智慧,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國為促進全球安全作出的鄭重宣示和系統闡釋( )①回應了和平安全呼喚,展現出大國責任擔當②說明維護全球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③彰顯了中國踐行多邊主義,守護全球安全的堅定決心④表明世界各國應以全球安全作為對外活動的落腳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③:中國發布重磅文件,為促進全球安全作出鄭重宣示和系統闡釋,為推動危機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踐行多邊主義,展現了我國對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對守護全球安全的堅定決心,①③符合題意。②:維護國際和平安全、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應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不符合實際,②排除。④: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④排除。故本題選A。7.(2023·安徽安慶·校考三模)2022年9月到12月,習近平開啟疫情以來首個線下高訪季,從撒馬爾罕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到巴厘島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曼谷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到利雅得首屆中阿峰會、中海峰會,共出席5場多邊峰會、會見40多國領導人,鑄就了元首外交的三座高峰。在此之間既提出宏大倡議主張,又宣布務實行動舉措,內涵豐富、影響深遠。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①我國兼顧他國合理關切,促進當今國際關系由競爭走向合作②中國的發展是和平、進步力量的增長,徹底改變了國際關系和世界面貌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傳遞著我國推動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強勁信號④中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彰顯大國擔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我國兼顧其他國家的合理關切,但是不能促進當今國際關系由競爭走向合作,①說法錯誤。②:中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主張多邊合作,但徹底改變了國際關系和世界面貌,夸大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②說法錯誤。③④:材料中指出我國主張世界各國和平合作,通過新時代外交展現我國謀和平促合作的主張,這表明中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彰顯大國擔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傳遞著我國推動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強勁信號,③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8.(2023·陜西商洛·鎮安中學模擬預測)在2023年1月24日召開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七屆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方同拉方一道,不斷加強中拉論壇建設,推動中拉關系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拉共體國家表示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關于中拉攜手共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主張。這表明中國和拉共體國家( )①順應當今時代主題的變化,深度有效參與全球治理②堅定奉行多邊主義,凝聚共識,應對全球性挑戰③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共同構建聯動包容型的世界④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鞏固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當今時代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并沒有發生變化,①說法錯誤。②③:中拉關系進入進入新時代,拉共體國家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關于中拉攜手共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主張,表明中國和拉共體國家堅定奉行多邊主義,凝聚共識,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共同構建聯動包容型的世界,②③正確。④: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尚未形成,“鞏固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不符合實際,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9.(2023·河北·校聯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中方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為解決全球安全難題提供更系統的思路、更可行的舉措。3月10日,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特與伊朗握手言和,恢復兩國中斷7年的外交。這彰顯了中東國家對全球安全倡議的高度認可,以及中國為破解地區難題、促進世界和平做出的積極貢獻。據此可知( )①全球安全倡議成為促進世界發展的方向指引②中國為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改革提供中國智慧③全球安全倡議的實施將消弭國際沖突的根源④中國豐富和拓展了世界安全問題的求解之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②④:中方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彰顯中國的責任擔當,不斷豐富和發展世界安全問題的求解之道,將為推動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改革提供重要的理念和中國智慧,②④符合題意。①:全球安全倡議為促進世界和平提供更系統的思路、更可行的舉措,沒有涉及發展問題,①排除。③:表述夸大了全球安全倡議的作用,全球安全倡議的實施不能消弭國際沖突的根源,③排除。故本題選C。10.(2023·河北保定·校聯考三模)2023年2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文件從12個方面闡述中方主張,包括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后重建。這些主張( )①站在國際正義的立場,會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的理解和支持②站在世界和平的立場,靈活踐行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③站在勸和促談的立場,能有力促進俄烏雙方迅速停火止戰④站在人類命運的立場,可推動世界多極化和維護經濟全球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中國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了標本兼治的危機解決方案,展現了始終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觀公正的中國立場,踐行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更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應對全球性挑戰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將會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的理解和支持,①②符合題意。③④:“能有力促進俄烏雙方迅速停火止戰”“推動世界多極化和維護經濟全球化”夸大了中方相關主張的作用,③④不選。故本題選A。11.(2023·湖北武漢·校考模擬)近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王受文表示,中國有意愿、也有能力加入CPTPP。CPTPP的全稱是“全面和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是國際公認的高標準、寬領域、廣覆蓋的協定,其對成員國的市場開放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中國正式提交了申請加入CPTPP。材料表明中國( )①堅持多邊主義,立足各國共同利益,推動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②順應經濟全球化,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廣闊的外部市場③不斷加深與亞太國家的經濟聯系,主動擴大開放,積極迎接挑戰④表明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中國立足本國自身利益,故①錯誤。②:中國正式提交了申請加入CPTPP,體現了順應經濟全球化,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廣闊的外部市場,故②符合題意。③:CPTPP對成員國的市場開放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正式提交了申請加入CPTPP,表明不斷加深與亞太國家的經濟聯系,積極迎接挑戰,故③符合題意。④:材料沒有體現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2.(2023·河北·校聯考模擬預測)第五十九屆慕尼黑安全會議重點討論了俄烏沖突,并試圖在北約內部以及西方國家間就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協調立場,但并未達成廣泛共識。非洲、亞洲和拉美的許多國家都不愿跟隨西方在經濟和外交上孤立俄羅斯。中方表示,中國堅定地團結更多國家一道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的和平就多一分希望;各國共同致力于和平發展,人類的未來就能充滿光明。這表明( )①當今世界,對抗與沖突已成為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②維護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③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④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①錯誤,排除。②:維護本國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錯誤,排除。③:中方的主張表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③符合題意。④:慕尼黑安全會議并未就解決俄烏沖突達成廣泛共識,許多國家都不愿跟隨西方在經濟和外交上孤立俄羅斯,這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3.(2023·河北滄州·校聯考三模)2023年3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指出,10年來,中俄樹立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典范。中俄作為相鄰的兩個大國,對于世界和平穩定,肩上都承擔著特殊責任。這表明中俄兩國( )①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②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展交流合作③回應了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的變化④積極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②④:“中俄樹立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典范。中俄作為相鄰的兩個大國,對于世界和平穩定,肩上都承擔著特殊責任”,這表明中俄兩國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展交流合作,積極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②④觀點符合題意。①: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是中國,而不是中俄兩國,①說法錯誤。③: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發生變化,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4.(2023·湖南郴州·校聯考模擬預測)2023年3月10日,中沙伊三方達成協議,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國際社會對中東地區兩個大國實現和解表示歡迎,認為中國為妥善處理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展現了大國擔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合作將取代競爭和沖突成為國際關系的主流②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貢獻了智慧和力量③沙伊恢復外交關系符合當今時代主題和雙方利益④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為維護世界和平奠定了物質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合作、競爭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合作將取代競爭和沖突成為國際關系的主流”說法錯誤,①不選。②:國際社會認為中國為妥善處理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展現了大國擔當,表明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貢獻了智慧和力量,②正確。③: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沙伊和解符合當今時代主題和雙方共同利益,③正確。④:材料體現的是中沙伊三方達成協議,并發表聯合聲明,涉及國際關系和國家利益問題,未涉及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問題,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5.(2023·四川宜賓·模擬預測)當今世界,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事實證明,只要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就一定能給世界帶來更多確定性,開創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未來。下列措施中能為世界帶來更多確定性的是( )①堅持“拉手”構建同盟關系②共同推動人文交流走深走實③共同與西方國家“脫鉤斷鏈”④共同搭建合作共贏新型平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當今世界不穩定、不確定和難預料成為常態,需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對共同的挑戰,構建同盟關系不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容易給世界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①不選。②④:共同推動人文交流走深走實,加強互信互利,通過共同搭建合作共贏新型平臺,構建溝通交流渠道,共同迎接挑戰,促進共同發展,②④入選。③: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我們應該加強互信溝通,而不是與西方脫鉤斷鏈,這不符合世界主題,也不利于世界穩定,③不選。故本題選D。16.(2023·吉林通化·校考模擬)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俄烏沖突的本質是美國發動的一場針對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和混合沖突。美國要借助北約徹底遏制并拖垮俄羅斯,并樹立美國在歐洲的絕對領導地位和霸權。一方面,美國執意第六次北約東擴,并多次揚言不排除把烏克蘭納入其中;俄羅斯不得不采取斷然軍事手段先發制人,消除烏克蘭加入北約帶來的現實威脅。另一方面,美國發動“顏色革命”后,長期扶持烏克蘭政府“去俄羅斯化”,并打壓俄羅斯族裔的烏克蘭人,這也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出兵。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請你對俄烏軍事沖突的局勢進行分析。【答案】①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俄烏軍事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之一。②國家間的利益對立是國家沖突的根源,俄烏軍事沖突的根本原因是美國要借助北約徹底遏制并拖垮俄羅斯,并樹立美國在歐洲的絕對領導地位和霸權,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出兵。③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是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美國為樹立歐洲的絕對領導地位和霸權,長期扶持烏克蘭政府“去俄羅斯化”,并對俄羅斯族裔的烏克蘭人排斥和打壓,是非正義的。④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當今世界仍不安寧(局部地區仍然動蕩不安),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主要障礙,為了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應該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分析】背景素材:俄烏軍事沖突考點考查: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國家利益、當今時代的主題、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解決和平與發展的有效途徑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對俄烏軍事沖突的局勢進行分析,需要調用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國家利益、當今時代的主題、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解決和平與發展的有效途徑等有關知識,從俄烏沖突的不良影響、美國行為的非正義性角度等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俄烏軍事沖突→可聯系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說明俄烏軍事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之一;關鍵詞②:美國要借助北約徹底遏制并拖垮俄羅斯,并樹立美國在歐洲的絕對領導地位和霸權,這也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出兵→可聯系國家間的利益對立是國家沖突的根源、當今時代的主題、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解決和平與發展的有效途徑;關鍵詞③:美國為樹立歐洲的絕對領導地位和霸權,長期扶持烏克蘭政府“去俄羅斯化”,并打壓俄羅斯族裔的烏克蘭人→可聯系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是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教材信息與材料、時政信息相結合。17.(2024·浙江·模擬預測)材料一 “全球經濟面臨著多方面的危機,2023年的前景相當黯淡。”世貿組織將其對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從此前的3.2%下調至2.3%,并警告說,如果各國央行加息力度過大,會出現更大幅度的放緩。材料二 中國強勁的假日經濟,加上仍然穩健的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預示著2023年中國消費和服務業復蘇的好兆頭,并且還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能。材料三 對于美國而言,一個快速崛起的中國是不被這個超級大國所認同的。美國已經不僅僅在經濟領域之內對我國進行大規模的打壓和沒有底線的攻擊。美國在軍事領域,尤其是在我國周邊的海空領域也頻頻進行挑釁式的偵察、航行,甚至聯合一些盟國進行軍事演練,目的就是想借助所謂的“自身實力”對中國產生威懾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阻止中國快速崛起的歷史趨勢。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寫一篇短文評價中國和美國的行為。要求:觀點正確,知識運用準確,材料提取恰當,論述清晰,論證有力,300字以內。【答案】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國際和平事業、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目前全球經濟面臨著多方面的危機,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能。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利益的對立是國家間產生沖突的根源,美國對我國進行大規模的打壓和沒有底線的攻擊,尤其是在我國周邊的海空領域也頻頻進行挑釁式的偵察、航行,甚至聯合一些盟國進行軍事演練,目的就是想借助所謂的“自身實力”對中國產生威懾力,其實質是維護其國家利益的體現,是由其資本主義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是不利于國際和平與發展的。【分析】背景素材: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勢及中美關系考點考查: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等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與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開放型試題,考查《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需要調動教材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可從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中國的外交政策、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等角度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要符合一定的邏輯、層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學科術語。課標要求考綱解讀考情分析體系構建考點梳理真題在線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引述有關資料,全面闡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描述世界多極化趨勢;闡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危害,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理解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意義。1.描述與分類:識記并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內涵。2.解釋與論證:分析理解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基礎;理解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各種挑戰。3.預測與選擇:理解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理解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給世界各國提出的要求。4.辨析與評價:全面認識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國際關系民主化區別于壟斷國際事務。本專題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較大(1)從命題內容上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貢獻屬于考查的重點(2)從考査形式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都有考查,意義類、措施類和開放性試題是考查的重點(3)命題常常結合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行為,考查我國對世界的貢獻必備知識一:時代的主題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1.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2.和平問題(1)含義: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維護世界和平可以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3.發展問題(1)含義:指世界經濟的發展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2)特點:世界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世界經濟發展更加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受到關注。4.和平與發展的關系(1)和平是發展的前提。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保持持久和平的環境,為各國正常發展和政治經濟的往來提供保障。(2)發展是和平的基礎。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只有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才能夠為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消除貧困,減少地區沖突的發生,消除不穩定的因素,為維系持久和平提供動力。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1.經濟全球化發展加深了各國相互依賴程度。2.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3.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沖突的主要手段。必備知識二:挑戰與應對一、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1.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所上升,個別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2.本質: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本質上是將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合理利益之上,憑借本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優勢,或利用國際舊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損害他國利益的同時,造成世界的動蕩不安。3.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4.有效途徑:為了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2)經過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建立國際新秩序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并不意味著已經建立了國際新秩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二、國際關系民主化1.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2.國際社會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1.(2023·江蘇·統考高考真題)《里斯本條約》規定,歐盟的任何舉措都不能影響成員國的權利,涉及歐盟的重大決議需要由政府間機構和成員國來制定。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盟委員會推進能源自主和綠色轉型的努力一方面受到“美國優先”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到成員國不同的能源結構、內部政策分歧等因素的影響,歐盟的共同能源和氣候政策呈現出矛盾性的特征。材料說明( )A.國際組織參與國際事務受諸多因素制約而有局限性B.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是世界發展的前提條件C.國際組織可以促進國際社會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D.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2.(2022·浙江·統考高考真題)習近平主席強調,中美關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中美雙方應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戰略框架。這是基于( )A.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B.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兩國共同的戰略目標C.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中美兩國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3.(2022·湖南·高考真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多個國際機制青年領域合作文件的制定過程中,積極貢獻智慧、提出主張: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醫療衛生、農業技術、經濟管理等志愿服務;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超越語言的障礙、文化的差異,搭建起“一起向未來”的橋梁。一系列行動展示出中國青年( )①立足各國國家利益,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②順應世界多極化趨勢,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③具有全球視野,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④不負未來之托,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青春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浙江·高考真題)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雙方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雙方深化合作( )①推動了世界多極格局發展②契合當今時代主題③保障了彼此平等發展權利④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1·廣東·高考真題)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疊加的特殊時期,國際社會更需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這是因為( )①各國利益休戚相關、命運緊密相連②任何一個全球性問題都不是單一主權國家能獨立解決的③非傳統安全問題已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威脅④個別大國退出了聯合國系統的部分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1·河北·統考高考真題)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2021年3月23日,中俄兩國外長在廣西桂林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重申:“民主模式不存在統一的標準。應尊重主權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正當權利。以‘推進民主’,為借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不可接受。”與上述主張相符的是( )①發展道路的差異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障礙②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③中國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④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期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023·遼寧沈陽·校考模擬)2023年2月21日,中國外交部舉辦“全球安全倡議: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國方案”藍廳論壇,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系統闡述了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和原則,明確了重點合作方向和平臺機制。概念文件的發布將有助于進一步凝聚國際共識,推動倡議框架下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幫助各國更加有效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各種挑戰。全球安全倡議( )①回應和平安全呼喚,展現大國責任擔當②說明維護全球安全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③倡導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全球安全④呼吁各國以全球安全作為對外活動的落腳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貴州貴陽·統考模擬預測)中國外交部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中國政府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今年以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表現亮眼,贏得國際社會點贊。這些中國主張( )①體現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②推動了以相互依存為基礎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建立③表達了中國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④推進了世界各國加強務實合作、鞏固政治互信的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西藏日喀則·統考一模)亞太經合組織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1993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召開,此后每年召開一次,在各成員間輪流舉行。中國積極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商討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支持多哈回合貿易談判、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區域經濟一體化、企業社會責任、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等議題。可見中國的做法有利于( )①促進亞太地區各國國家利益完全一致 ②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③中國成為協調亞太地區各國間事務的中心④維護世界多極化與國際關系民主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浙江·校聯考模擬預測)2022年以來,為抑制通脹攀升,美聯儲采用激進加息的政策。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美國經濟迅速降溫,也加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有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今年已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陷入技術性衰退。美國激進加息行為說明( )①激進加息能有效維護美國利益②完善全球治理機制勢在必行③經濟全球化會給世界帶來風險④經濟全球化不符合美國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浙江·模擬預測)2023年5月23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上海出席中俄商務論壇。他在論壇上表示,加強中俄兩國合作關系,將有利于兩國經濟。由此可見雙方( )①共商共建共享,踐行雙邊主義②擴大共同利益,契合時代主題③國家利益至上,尊重他國關切④利用兩種資源,推動自身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3·安徽阜陽·校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中國接連發布兩份重磅文件:《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這兩份文件,為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探索標本兼治的解決方案,為改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國智慧,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國為促進全球安全作出的鄭重宣示和系統闡釋( )①回應了和平安全呼喚,展現出大國責任擔當②說明維護全球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③彰顯了中國踐行多邊主義,守護全球安全的堅定決心④表明世界各國應以全球安全作為對外活動的落腳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3·安徽安慶·校考三模)2022年9月到12月,習近平開啟疫情以來首個線下高訪季,從撒馬爾罕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到巴厘島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曼谷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到利雅得首屆中阿峰會、中海峰會,共出席5場多邊峰會、會見40多國領導人,鑄就了元首外交的三座高峰。在此之間既提出宏大倡議主張,又宣布務實行動舉措,內涵豐富、影響深遠。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①我國兼顧他國合理關切,促進當今國際關系由競爭走向合作②中國的發展是和平、進步力量的增長,徹底改變了國際關系和世界面貌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傳遞著我國推動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強勁信號④中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彰顯大國擔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陜西商洛·模擬預測)在2023年1月24日召開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七屆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方同拉方一道,不斷加強中拉論壇建設,推動中拉關系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拉共體國家表示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關于中拉攜手共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主張。這表明中國和拉共體國家( )①順應當今時代主題的變化,深度有效參與全球治理②堅定奉行多邊主義,凝聚共識,應對全球性挑戰③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共同構建聯動包容型的世界④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鞏固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3·河北·校聯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中方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為解決全球安全難題提供更系統的思路、更可行的舉措。3月10日,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特與伊朗握手言和,恢復兩國中斷7年的外交。這彰顯了中東國家對全球安全倡議的高度認可,以及中國為破解地區難題、促進世界和平做出的積極貢獻。據此可知( )①全球安全倡議成為促進世界發展的方向指引②中國為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改革提供中國智慧③全球安全倡議的實施將消弭國際沖突的根源④中國豐富和拓展了世界安全問題的求解之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河北保定·校聯考三模)2023年2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文件從12個方面闡述中方主張,包括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后重建。這些主張( )①站在國際正義的立場,會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的理解和支持②站在世界和平的立場,靈活踐行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③站在勸和促談的立場,能有力促進俄烏雙方迅速停火止戰④站在人類命運的立場,可推動世界多極化和維護經濟全球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湖北武漢·校考模擬)近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王受文表示,中國有意愿、也有能力加入CPTPP。CPTPP的全稱是“全面和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是國際公認的高標準、寬領域、廣覆蓋的協定,其對成員國的市場開放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中國正式提交了申請加入CPTPP。材料表明中國( )①堅持多邊主義,立足各國共同利益,推動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②順應經濟全球化,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廣闊的外部市場③不斷加深與亞太國家的經濟聯系,主動擴大開放,積極迎接挑戰④表明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3·河北·校聯考模擬預測)第五十九屆慕尼黑安全會議重點討論了俄烏沖突,并試圖在北約內部以及西方國家間就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協調立場,但并未達成廣泛共識。非洲、亞洲和拉美的許多國家都不愿跟隨西方在經濟和外交上孤立俄羅斯。中方表示,中國堅定地團結更多國家一道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的和平就多一分希望;各國共同致力于和平發展,人類的未來就能充滿光明。這表明( )①當今世界,對抗與沖突已成為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②維護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③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④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3·河北滄州·校聯考三模)2023年3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指出,10年來,中俄樹立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典范。中俄作為相鄰的兩個大國,對于世界和平穩定,肩上都承擔著特殊責任。這表明中俄兩國( )①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②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展交流合作③回應了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的變化④積極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3·湖南郴州·校聯考模擬預測)2023年3月10日,中沙伊三方達成協議,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國際社會對中東地區兩個大國實現和解表示歡迎,認為中國為妥善處理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展現了大國擔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合作將取代競爭和沖突成為國際關系的主流②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貢獻了智慧和力量③沙伊恢復外交關系符合當今時代主題和雙方利益④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為維護世界和平奠定了物質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3·四川宜賓·模擬預測)當今世界,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事實證明,只要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就一定能給世界帶來更多確定性,開創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未來。下列措施中能為世界帶來更多確定性的是( )①堅持“拉手”構建同盟關系②共同推動人文交流走深走實③共同與西方國家“脫鉤斷鏈”④共同搭建合作共贏新型平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3·吉林通化·校考模擬)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俄烏沖突的本質是美國發動的一場針對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和混合沖突。美國要借助北約徹底遏制并拖垮俄羅斯,并樹立美國在歐洲的絕對領導地位和霸權。一方面,美國執意第六次北約東擴,并多次揚言不排除把烏克蘭納入其中;俄羅斯不得不采取斷然軍事手段先發制人,消除烏克蘭加入北約帶來的現實威脅。另一方面,美國發動“顏色革命”后,長期扶持烏克蘭政府“去俄羅斯化”,并打壓俄羅斯族裔的烏克蘭人,這也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出兵。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請你對俄烏軍事沖突的局勢進行分析。17.(2024·浙江·模擬預測)材料一 “全球經濟面臨著多方面的危機,2023年的前景相當黯淡。”世貿組織將其對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從此前的3.2%下調至2.3%,并警告說,如果各國央行加息力度過大,會出現更大幅度的放緩。材料二 中國強勁的假日經濟,加上仍然穩健的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預示著2023年中國消費和服務業復蘇的好兆頭,并且還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能。材料三 對于美國而言,一個快速崛起的中國是不被這個超級大國所認同的。美國已經不僅僅在經濟領域之內對我國進行大規模的打壓和沒有底線的攻擊。美國在軍事領域,尤其是在我國周邊的海空領域也頻頻進行挑釁式的偵察、航行,甚至聯合一些盟國進行軍事演練,目的就是想借助所謂的“自身實力”對中國產生威懾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阻止中國快速崛起的歷史趨勢。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寫一篇短文評價中國和美國的行為。要求:觀點正確,知識運用準確,材料提取恰當,論述清晰,論證有力,300字以內。課標要求考綱解讀考情分析體系構建考點梳理真題在線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 學案(原卷版)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doc 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 學案(解析版)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