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江三角洲》教學方案第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特點及優越性。【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比的方法分析河流對不同區域的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分析河流對不同區域的影響。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長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評價;2.“魚米之鄉”的形成條件。【教學難點】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說出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課堂引入】教師:在北方地區的學習中,我們了解了祖國的首都——北京,它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還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今天,我們將乘坐京滬高鐵去參觀訪問另一個我國另一個大都市——上海市,它也是我國最大的城市,而上海市就位于長江三角洲之上。多媒體展示“江南水鄉”“蘇州園林”“杭州西湖”“東方明珠塔”等圖片,學生欣賞。學生:長江三角洲地區。承轉:這些圖片反映的是秀麗的長江三角洲。在這里,我們可以泛舟河湖,欣賞秀美的水鄉景色;也可以漫步園林、古鎮,體會杏花煙雨的靜謐和古樸;還可以走進現代化的都市,感受這片古老土地如今的繁華熱鬧。教師在課程引入環節也可視具體需要使用資源“【課程引入】“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通過視頻播放使學生感受這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特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新知講解】一、江海交匯之地1.位置和范圍教師使用動畫資源【地理地圖】動畫類:長江三角洲的范圍和位置,通過動畫的演示,了解長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圍。學生讀圖明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位置范圍和地形。位置: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范圍: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2.長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多媒體展示“長江三角洲地形圖”。。教師:長江三角洲以哪種地形為主?地勢、河流、湖泊各有什么特點?學生: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棋布。多媒體展示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景觀圖”。教師: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學生:長江三角洲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教師補充:從地形圖中可以看出,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國傳統的糧食產區;同時這里河湖眾多,又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魚產區。因此,被譽為“魚米之鄉”。3.長江三角洲的氣候多媒體展示“我國氣候分布圖”。教師: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氣候類型是什么?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什么?學生: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少雨,年降水量800mm以上。4.長江三角洲優越的地理位置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長江三角洲地區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多媒體展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形圖”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示意圖”。教師:請在圖中找出長江、錢塘江、京杭運河、太湖、東海和黃海等。學生:對照地圖找出相應位置。教師:對照“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位置示意圖”,說一說長江三角洲地區處于一個怎樣的位置?學生:長江三角洲處在我國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帶的中間位置,北有京津唐地區,南有珠江三角洲。教師補充:從示意圖上可以看出,長江好比一支“箭”,東部沿海地區就像一把 “弓”,而長江三角洲就位于箭頭的位置。教師:從江海聯運的角度看,長江三角洲地區位置的有優越性體現在哪里?教師可使用資源【知識解析】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優勢,通過資料卡片中的圖片和文字講解總結長江三角洲的區位優勢。學生討論,教師引導總結。學生: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教師小結: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這里依托長江發達的水運,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這里又是我國南北沿海航運的中樞,可通過遠洋航線聯系世界各地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活動: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教師:結合學過的有關長江的知識,說說長江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師生點評補充,最后共同得出:有利影響:塑造肥沃的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發展水產養殖、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用水、河湖眾多風光秀麗適合發展旅游等。不利影響:洪澇災害、水體污染等等。承轉: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能夠認識到河流與區域發展的關系了嗎?下面就來試著用這個方法來分析一下岷江對成都平原的影響。多媒體繼續演示圖片“都江堰”和“都江堰灌區”,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字資料。資料: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鋪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勢 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戰國時期,有效控制了岷江進入成都平原的 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區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災害。由此,成都平原成 為“天府之國”。根據上面的圖片和文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說說岷江對成都平原農業發展的利與弊。回答:利的方面在于,岷江為成都平原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利于成都平原農業的發展。岷江攜帶泥沙沖積而成的成都平原,形成肥沃土壤,為農業提供發展空間。弊的方面在于,岷江水量不穩定,容易形成旱澇災害。(2)說說都江堰對成都平原農業發展的作用。回答:有效分流岷江水量,保障灌溉,避免水患。討論:長江下游和上游地區,河流對區域發展影響的差異。多媒體展示“長江沿江地帶地形圖”、“沿長江干流地形剖面圖”,分析長江上游和下游對區域發展影響的差異。(1)比較長江上下游地區的地形地勢特點。(2)說明不同地區與其區域開發方式及其理由。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師生點評補充。教師小結:長江上游多流經高原、山地、盆地,落差大,水流急,宜于發展水電開發、林牧業、旅游業等;下游地區地勢低平,江闊流穩,宜于發展航運、水產、種植業等。教師: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探究學習,你對河流與區域發展的關系有哪些認識?學生各抒己見、發言展示、師生點評總結。教師總結:河流給人類的區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會給人類帶來災害。不同的河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又存在明顯的差異。人類在利用河流發展經濟的時候,要遵循自然規律,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開發,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贏。典型例題:例1.長江三角洲地區由下列哪些部分組成 ( )A.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B.廣州市、江蘇省北部、浙江省南部C.天津市、河北省北部、山東省南部D.武漢市、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答案】A【解析】本題考的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位置、范圍及位置的重要性。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別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長江三角洲地區由上海市、江蘇省東南部和浙江省杭嘉湖地區(即浙江省北部)組成。故選A。例2.長江三角洲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的主要原因是( )A.長江水的灌溉 B.雨熱同期且地勢平坦C.緯度位置好 D.地勢平坦【答案】B【解析】長江三角洲地勢平坦,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雨熱同期,降水豐富,河湖眾多,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魚產區,因此被稱為“魚米之鄉”。緯度位置好、地勢平坦、長江水的灌溉只有利于農業的發展。故選B。【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長江三角洲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具體來說,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棋布,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方便我國內陸地區與沿海的聯系,以及與世界各地的聯系。通過對比長江對成都平原與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影響的差異,探討了河流對不同區域的影響是不同的。【板書設計】一、江海交匯之地1.長江三角洲的位置與范圍2.長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3.長江三角洲的氣候4.長江三角洲位置的優越性5.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上游:灌溉、發電、養殖下游:灌溉、航運、養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