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一次工業革命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 班級 初三(1)班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工業革命發生的背景, 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 瓦特與蒸汽機,蒸汽機發明的作用,交通技術的革新,蒸汽機車的發明。【過程與方法】 通過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蒸汽機車的發明難點:工業革命的背景及其影響。教學方法 教法設計:啟發式教學法、圖片展示法、問題教學法學法指導:合作探究法教學媒體 多媒體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 進程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一) 導入新課 (3分鐘) 播放視頻,展示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組織形式,從而總結出工業革命的含義。 視頻激趣,使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于課堂,提高學習效率。(二) 講授新課, (30分鐘) (1)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英國的歷史條件 ①教師提問開辦工廠的條件,引導學生思考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英國的歷史條件。 ②展示圖片,引導學生結合材料得出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英國的歷史條件。 ③總結歸納。 情景模擬,回到工業革命時代,激發學生興趣。 掌握識圖的基本方法,培養從圖片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二) 講授新課(30分鐘) (2)工業革命的主要進程 ①通過材料,了解工業革命最早從棉紡織業開始。 ②展示圖片,簡單介紹紡織業,引導學生思考,開辦工廠后,生產效率低,如何改進,從而得出1773年,凱伊發明飛梭,工業革命的開始標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補充水力紡紗機、騾機和水力織布機。 ③情境設問:織布廠也搬遷到離水源較近的地方。但是每年的枯水季節,使得工廠被迫停工,怎么辦?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并展示瓦特改進蒸汽機的相關材料。 ④情境設問:工廠遷進了城市,擴大了生產規模,但這堆積如山的商品僅靠馬車和牛車什么時候才能運完啊?引導學生思考,得出1825年,斯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視頻展示斯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 ⑤總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 ⑥圖片展示手工生產和機器生產的兩組圖片,總結出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 通過材料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思考、歸納總結能力。 情境設問,激發學生興趣,以學生為主體。 通過提供圖片,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通過影視素材,激發學生興趣,豐富課堂教學。通過師生互動,全方位掌握知識內容。(二) 講授新課(30分鐘) 工業革命的歷史影響 ①工業革命的擴展; ②拓展延伸: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③展示五組材料,學生小組討論。結合材料,總結工業革命的歷史影響。 通過材料,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生生間的合作互動作用。(二) 講授新課(30分鐘) (4)感想和啟示 展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以及現代科技產品;習近平在第二屆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主旨演講。 啟發學生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要合理利用科技,趨利避害,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三) 課堂小結 (1分鐘) 教師指導學生歸納總結本課內容,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四) 演練鞏固 (2分鐘) 課堂演練幾道練習題,鞏固本課知識點。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既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也培養學生及時鞏固的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